桔纸书屋

桔纸书屋 > 其他小说 > 江南知微 > 正文 130-135

正文 130-135(第1页/共2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130-135

    第131章

    入秋时节, 一望无际的金色草原上,挤满了从四面八方新郡县赶来的草原民众。

    穿着大秦庶民衣冠服饰的他们,脸上洋溢着好奇而又热切的笑容, 正摩肩接踵地争相伸长脖子,悄悄打量着正中央那位身姿颀长挺拔、面容丰朗端肃的大秦皇帝。

    也是他们的皇帝。

    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草原百姓,从前自是见过许多换来换去的草原大王。

    可他们从未见过, 有一个王, 会如玄衣纁裳的大秦皇帝这般,只消负手站在雄浑的狼居胥山之前,洒在他身上的金色阳光, 便愈发衬得他如天神降世。

    真正的天神。

    听闻,他们的皇帝陛下如今已逾四十之年, 在草原上,这个年纪的大王, 纵便再如何精于骑射, 亦早已在优渥的酒肉生活中, 养出一身背阔腰圆的横肉。

    可眼前, 大秦皇帝陛下系于腰间的山川纹玉绶, 勾勒出他精壮而矫健的身姿;

    而他看着至多三十出头、仍旧英姿俊朗的面庞,亦在向世人传递一个信号:

    只用短短十来年便征服四海的强秦之主, 如今依然年轻有力。

    一个龙精虎猛的新王朝开创者,正昭示着这王朝如日中天的鼎盛未来。

    而草原民众, 无比欢欣于这样的未来——由大秦陛下统领的草原, 才真正让他们过上了不愁吃穿的日子。

    秦国官吏不但派匠人教他们制作石磨火炕, 还派农家弟子教他们开荒耕地种高产之粮, 派少府工匠教他们各种编织技艺

    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粮食与财富,他们再也不想被野蛮的首领大王抓去, 在草原上四处策马抢劫,或是时刻担心被旁的部落国家来抢劫。

    人一旦尝过甜头,就再也不想吃苦了。

    草原百姓只想快些学会秦话,多学些中原习俗,再教导孩子珍惜陛下赐予的免费学堂,努力多学些秦字秦律——来日,若孩子也能成为大秦官吏,甚至,能去人人憧憬向往的都城咸阳为官,该是何等无上光荣啊!

    这是草原王族统治之时,他们想也不敢想的美好盛况,是大秦陛下赐予他们的无极恩德。

    这般想着,百姓们看着君王的眼神愈发变得炙热兴奋起来,暗暗祈祷着:愿龙神保佑陛下长寿无极,带领大秦永远辉煌下去!

    这时,在法天地、法尊卑的古琴祭祀乐声中,已准备妥当的巫师们举着狛枝萱草,开始踏着禹步绕着山下设的祭坛碎碎走动起来,他们边走边歌曰,

    “嗟!天命玄武,降而为秦兮登彼狼居胥,以仁易暴兮”

    这道登山开路仪式并非祭祀,而是提醒狼居胥山神:天下已易主,今日我大秦皇帝来此山封禅,切勿冲撞!

    这套仪式完毕后,在卫尉军的持剑开路下,长身玉立的大秦皇帝嬴政,带领群臣信步朝山上走去,扶苏亦扶着自家阿弟跟上。

    原本,按上古贤君于各处祭天拜地之礼,君王当三叩九拜以敬天地,但历代先贤封禅之地皆在中原之土,自然对各地名山大川心怀敬畏之意。

    嬴政这趟巡游还要前往泰山封禅,三叩九拜之礼,自当留给泰山之行。

    这便是先前,各地百姓与百官的殷殷请求内容:

    狼居胥山,乃是草原各国之圣山,陛下若封禅于此,必能宣扬大秦之威;

    泰山,乃是三皇之首的伏羲祭祀之地,亦是日出东方之地,有庇佑社稷之山神。

    以陛下远盖三皇五帝之功,合该封禅两地。

    而嬴政之所以将巡游第一个方向定为北狩,选狼居胥山为第一处封禅地,自有一番扬威震慑之意——

    草原居高临下凌辱中原数百年,藐视中原之心何其顽固?杀不完的草原逃窜贵族,复辟之心远胜六国贵族。

    草原之民,亦远比六国之民桀骜,纵便今日秦国以仁政安抚草原诸民,又如何能保证来日,各部逃窜贵族不会重新寻得机会笼络他们?

    既然草原最崇拜他们的龙神,便该睁眼好好看看,今日征服他们这座龙神所化圣山的,究竟是何人!

    如此一来,中原君王首次踏进漠北之地,登临圣山深海之间,宰杀青牛白马祭祀天地,为中原王朝祈福于神灵之举——必会让他们每每心生妄念之时,不得不惶恐地想起大秦皇帝的封禅大典。

    这场在他们土地上举行的封禅大典,昭示着,中原军队再不会惧怕草原骑兵,再不会只将“驱逐出境”视作胜利。他们往后若暗中集结力量叛乱,那中原便悍然迎战,再杀进草原一回就是!

    是以,嬴政在此地,只会于山间堆一小垒土敬天,于海边扫一小块土祭地,并不会行三叩九拜之礼。

    在登顶狼居胥山后,明赫忍不住好奇地四处打量起来。

    实则,这座矗立在草原上的山峰,少树多石,只浅浅覆盖些灌木于其间,与关中蜿蜒高耸、树木茂密的秦岭比起来,着实称不上雄伟或秀丽,甚至也无半分怪石嶙峋之态。

    比起他们一路走来见到的“沙平草远望不尽”、“深草卧牛羊”等草原风光,这座山,实在称得平平无奇。(1)

    明赫悄悄在脑海中跟系统嘀咕道,“统子你知道吗?我父皇是第一个踏足狼居胥山封禅的帝王,我真的非常骄傲和开心不过,我还一直以为狼居胥山高耸入云,特别壮观呢”

    他好希望父皇在一座巍峨高山上封禅啊!

    系统听着他语气中的几分失望,急忙解释道,“宿主,其实这座山的海拔比泰山还高些哦,泰山只有1500多米如果只论高度,秦岭的太白山有3700米左右,措美峰有4900米呢”

    说起这个,明赫愈发迷惑了,“好吧其实我以前看史书一直不理解,按理说,秦国境内有更高的秦岭,有五岳中最高的华山,为什么不把封禅的荣耀记载留在秦国本土,偏偏要跑去泰山封禅呢?难道这是上古时期沿袭下来的惯例?”

    系统耐心解释道,“宿主,其实在这之前,君王祭祀的山川并不是固定的,有人喜欢去嵩山,也有人喜欢去泰山不过,因为泰山在东面,是日出之地,上古伏羲又在泰山做过道场,所以君王都喜欢跑去泰山祭祀,《管子》中说到,曾经有72个上古君王封禅泰山但真正第一个在史书中留下泰山封禅活动轨迹的,是秦始皇”

    “而且,泰山位于齐鲁之地,既是周公与姜尚的封地,又是门生众多的儒家发祥地,前往泰山封禅,既有胜利者昭告功绩之意,又有趁机拉拢人数庞大的齐地儒家之意叠加了这么多buff的泰山,跟封禅狼居胥山一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所以秦始皇要封禅,只能选它们啊如果选华山和秦岭,岂不是锦衣夜行”

    明赫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层深意啊!

    翻了翻资料的系统,又兴致勃勃道,“宿主,你知道吗?这座狼居胥山在后世又被称作‘不儿罕山’,成吉思汗也把它视作最神圣的山脉呢”

    明赫一听这话,面色渐渐变得奇异起来,话中有话道,“哦?那还挺好的!如果这个时空一千多年后,还会出现一位成吉思汗的话,他应该很‘惊喜’史书中,关于我父皇在这座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130-135

    山脉封禅的记载吧”

    说到这里,他看着开始亲自垒土祭天的父皇,忽然灵光一闪:既然父皇要用封禅狼居胥来威慑草原,他何不趁机助一臂之力?

    在繁复的祭天活动结束后,书法一绝的李斯奉命刻石于山旁,以铭记君王征服漠北之功。

    正在山下百姓眼含热切,看着君王带领官员们一步步走下石阶时,突如其来的变故骤然而生!

    只见原来已夕阳倾斜的灰暗天空之上,仿佛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倏然间将天撕开了一道长长的缝隙,接着,璀璨金光从遥远的天际缝隙中直直射出,霎时笼罩了整个草原大地!

    在卫尉军“快护驾”的惊呼声与刀剑出鞘声中,在草原生活了一辈子亦从未见过这般场景的百姓们,早已吓得噗通跪趴于地,瑟瑟发抖地悄悄抬眼往空中瞄去。

    傍晚之时突现金光,究竟是吉兆还是凶兆啊

    难道,大秦皇帝陛下并非我草原天选之君,龙神才在他封禅之日发出这等警示?

    但当他们将目光偷偷瞥向面不改色、继续一步步往山下走的大秦君臣时,又飞快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若是如此,陛下与大臣们又岂会这般镇定?

    草原百姓们自然不知道,大秦君臣如此镇定,是因为他们听见了明赫嘀嘀咕咕的心声,知晓这神迹来自九公子的仙法!

    正在挤满山脚的草原万民惶恐万分之时,却见那一束束金色光芒,开始迅速聚拢袅绕化形,很快,半空中便出现了一条身躯蜿蜒庞大、全身覆盖金色鳞甲的巨蟒?

    但待他们抖着身子再打量时,却发现,那不是巨蟒!

    此物有高昂的双角,有大如鹅卵的炯炯双目,有锋利的鳞爪

    这时,有些已反应过来的草原百姓,已欣喜若狂地跪地欢呼道,“龙!是龙!是龙神降世!龙神是金色的!”

    在草原家家户户保存的木头图腾中,都用木炭画着他们最崇敬的龙神——这飞在半空中的不是巨蟒,而是他们的龙神!

    不怪他们如此激动,便是知晓实情的大秦君臣,亲眼看着这古籍描述中的神龙从天而降,俱是震惊不已:

    九公子心声所说的,要助陛下一臂之力,竟是从天上召唤神龙而来?

    嬴政顿下脚步,含着笑意不动声色打量了一眼小崽得意的小表情,又举目往半空望去,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眼前的金色巨龙。

    这时,一道苍老的告诫声响彻云霄,“草原诸部之民听令!”

    话音一落,山脚数万草原民众急忙俯首听令,只听对方继续道,

    “我奉天道之命守护狼居胥山数千年,今日乃感应祖龙至此封禅而来,从此,奉天道之命守护尔等之龙神,便是大秦皇帝祖龙!尔等须事事以祖龙为尊,绝不可存背叛之心”

    说完,巨龙便煞有其事地朝嬴政点了点头,嗖地腾空而起,再次化为缕缕金光消失于天空之中。

    山脚乌泱泱的草原百姓,早已激动地大喊着“祖龙陛下乃我草原龙神”、“我等绝不背叛祖龙陛下”之言,咚咚在地上磕着响头。

    数万人亲眼所见之金龙神迹,还能有假?这位前来狼居胥山封禅的大秦皇帝,竟是天道赐予他们的新一任守护龙神!

    怪不得,他们早就察觉这位陛下带来的恩泽,远胜往日草原诸王。

    嬴政衣袂翻飞疾步走下层层石阶,面带和煦微笑让众人快快起身,百姓们怀着无比敬畏与兴奋之心,喜笑颜开地看着他们的陛下,乐滋滋地暗忖道,原来陛下乃是祖龙降世,怪不得他看起来远比常人年轻矫健,人家是龙神呐!

    来到山脚下的李斯,状似无意看了一眼正跟扶苏笑嘻嘻讲话的九公子,九公子此计,妙哉!

    陛下千里迢迢先赶来狼居胥山封禅,正是想借此昭示大秦军威,稳住大秦刚刚征服的草原,但草原如此广袤辽阔,若只靠秦吏边军与封禅之威慑,亦未必能长久压制蠢蠢欲动之贵族。

    而这些草原百姓眼下欢迎陛下前来,不过是大秦为他们带来许多利益罢了,但人心皆是得陇望蜀的,草原与中原亦非同根同源之国,来日若有宵小之辈以利挑拨煽动,他们未必还会再拥护朝廷。

    但若陛下,乃是受天道所托,镇守此地之祖龙

    将龙神视作守护神的草原民众,岂能不死心塌地助大秦维护统治?

    嬴政亦想到此处,转头与李斯隔空相视一笑。

    吾儿是何等聪慧!

    果然,在嬴政从瀚海祭地返回之时,“大秦祖龙陛下是草原龙神”的消息,早被兴高采烈的草原百姓四处散播得沸沸扬扬。

    君臣们回程的路上,挤满了比来时更密密麻麻的草原百姓,他们一见到君王的马车行至,便立刻虔诚匍匐在地,用比对待君王更郑重其事的态度,双手抱肩为他们的祖龙祷告祝福。

    少数混在其中想伺机行事的草原贵族,不由垂头丧气悄悄离去。

    抢走他们土地牛马的大秦君王,竟敢前来狼居胥圣山耀武扬威,简直让躲藏起来的贵族们气得胡子直翘,他们暗暗商议着,定要趁此机会除去秦王!

    原本,他们在瀚海埋伏了一支数千人的弓弩手,准备趁秦王祭拜之时行刺

    哪知,在狼居胥山祭拜的秦王,竟被天降金龙委托为新一任草原龙神!

    贵族们虽心有不甘,一再安慰自己这是秦人的障眼法,奈何听到消息的弓弩手,却在他们敢背叛刺杀龙神的悲愤自厌中,纷纷剖腹自尽了——贵族们好不容易拉拢的数千人手,就这般烟消云散了

    出了阴山一路东行的大秦皇帝嬴政,沿着北地数郡巡视了正在修建的新长城,察看了北地新筹建的畜牧业基地,视察了李牧蒙恬二将新训练出的骑兵列阵

    由赵地而至燕地,每到一处,道旁皆挤满了前来瞻仰君王的中原百姓,他们为陛下唱着各地表达感激的民歌,他们歇斯底里高呼着“陛下万寿无疆,长寿无极”,他们拼了命地沿着马车追赶,他们只想再多看一眼给大伙带来好日子的陛下,想再多看一眼当初为他们送来救命粮食的陛下

    他们这一生,也许只能见陛下这一回啊,陛下的金车近在眼前,他们如何能忍心停下脚步?

    担心民众跑得脱力的嬴政,只得一趟趟命中车府令停下马车,一趟趟让卫尉将百姓们劝回去,又一趟趟下车许诺:待他过些年得了闲,定会再巡此地。

    到了这一刻,暗暗抹了一把冷汗的秦吏大臣们,无人不庆幸:还好我大秦修的官道驰道,皆以围栏将车马行人划分开来,这般混乱无序之下,才不至于引发惊马撞人事件。

    跟随队伍一路颠簸的大儒浮丘伯,老泪纵横看向窗外身得暖和整洁、面色红润的百姓们,感慨道,

    “爱人者,人恒爱之陛下虽不独以儒家之法治国,却是独占天下民心之仁君!”

    待巡游队伍行至齐地琅琊时,有名为“徐市”的青年,壮着胆子拦下帝王金车于道旁。

    听着小崽吐槽心声的嬴政,却面带笑容地命人停车,并亲自接见了徐市。

    徐市,正是神画中以仙山寻药为借口,屡屡从他手中骗走大量财物人手之人,眼下,对方竟敢拦截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130-135

    君王金车,可见此人胆子着实不小。

    他倒要看看,对方此番意欲何为。

    哪知,得了君王召见的徐市,竟折身唤来几十名精壮年轻人,众人一同跪下恳求道:他们世代在齐地出海打渔为生,精通造船修船航海之术,如今朝廷商业兴旺,但行走西域多以陆路,着实浪费了东海与南海之水路便利,若能造楼船出海贸易,顺道再占下沿途无人之地,大秦必能获益百倍!

    这下,莫说嬴政起了疑心,便是心思单纯的明赫亦看不懂了——著名骗子徐福,在这个时空竟要洗心革面主动襄助大秦航海事业?简直是太阳从西边出来,怎么看都透着古怪。

    不过,在听了匆匆赶来的琅琊郡郡守、为这数十个青年求情的一通解释,嬴政父子便放下了疑心。

    原来,这徐市诸人皆是同乡贫困渔民,在齐王建之时因商税足足有六成半,日子过得尤为艰难。

    前几年,那场突如其来的极寒凝冻冬日,冻死了许多无厚衣御寒的齐地百姓,徐市与这些青年家中长辈,亦在被冻死之列。

    但穷得叮当响的他们,连买块破草席埋葬家人亦无能为力,在这重孝重身后事的时代,走投无路的诸人如何不万念俱灰?

    正在这时,秦军率众接连攻下齐国城池,琅琊凑巧也在其中。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心怀仁善的秦军将领,在见到琅琊城中惨状后,当即便下了一道命令:由军中出钱,请人伐些薄木棺材,交由死者家属安置。

    如此一来,将秦军视为天大恩人的徐市等人,便一直记挂着要报答秦国,但他们除了出海打渔一窍不通。

    直到秦国攻下百越南海之地、陛下出巡的消息传来,这数十人才兴冲冲跑来郡中等候,想劝陛下先组建一直出海商队。

    在细细问过徐市等人的筹划,又与李斯诸臣密议后,嬴政答应了徐市等人的请求,并当即下诏命他们前去咸阳找五黑,以商议具体实施细则。

    悄悄用道具试探了这批人,发现他们确实是真心想帮秦国组建海上商队的明赫,不由再次惊叹蝴蝶翅膀的威力。

    大秦每一个与史书中不同的选择,都引出了截然不同的人与事。

    史书中忠心耿耿的丞相王绾,因韩非的空降与父皇的仁政黑化了;

    而史书中铆足了劲忽悠父皇的大骗子徐福,却冒着冲撞君王的风险,愿为报恩而主动效忠秦国

    有了徐福和几十名出海好手,想来大秦打造海上商贸事业指日可待。

    秦始皇三十二年八月,帝登临泰山封禅,万民同庆祈福。

    秦始皇三十三年正月,率百官与咸阳百姓共庆新春的皇帝嬴政,于酉时回六英宫与群臣共宴。

    是夜,微醺。

    扶苏与明赫将父皇扶至章台宫偏殿歇下后,守于另一侧偏殿。

    已满十五岁的少年明赫,悄悄打开他从商城兑换来的53度美酒,压低嗓音问道,“阿兄,比少府十年陈酿更醉人的美酒,敢喝一杯吗?”

    扶苏仍如幼时那般,并未问他从何处得来的酒,只笑着伸手薅了薅他的脑袋,同样压低嗓音道,“敢!趁父皇眼下正闭目养神,你我快些多喝两杯!”

    明赫急忙取来玉杯,背门而坐的他边倒酒边念叨着,“好,在这普天同庆之日,我赢明赫终于能喝酒了,千万不能让父皇知道此事”

    他激动地满满斟了两杯,端给扶苏一杯,自己端起一杯,得意忘形地起身地举杯,豪气冲天道,“阿兄,来,干了这杯美酒,来世我们还做父皇的崽!”

    扶苏面上的神色却渐渐僵硬起来,一个劲朝他使着眼色,来到这时空滴酒未沾过的明赫,根本未注意到此事,美滋滋端起玉杯啜了一小口,却被辣得舌头骤然一痛。

    他卷着舌头,正要吆喝扶苏快尝尝这后世酒中名品,却听身后一道清朗的声音响起,“看来朕确乎已垂垂老矣,孩儿们连喝酒亦不肯不叫上朕?”

    明赫手中玉杯猝然一晃,飞快将杯子放下,转身望去,那灯光下风姿神逸走来之人,不是父皇又是哪个?

    他正要尴尬地狡辩一番,扶苏已温和笑着起身,上前搀扶着君父的手臂道,“若父皇这般神仙姿容亦可称作垂垂老矣,满堂公卿何来一个年轻之人?儿臣与小九以为父皇睡着了,这才”

    明赫急忙狗腿地举着飞天上前,献宝一样递给君王,笑嘻嘻道,“父皇,您若觉得自己已垂垂老矣,不妨换身常服往咸阳街头溜达一圈,数数能收到多少手绢,看看有多少伐柯人围上前来问‘公子可有娶妻否?’”

    扶苏强行抿唇憋笑,普天之下,也就只有这个小家伙,敢在父王面前这般放肆了!

    嬴政伸手接过酒瓶,乜起凤眸凉凉看了明赫一眼,明赫急忙睁大澄澈圆亮的眼睛,一脸无辜地看向父皇。

    君王看着他可怜巴巴的眼神,数落的话到了嘴边,只得又收了回去,谁让他自个儿惯出来的?唉,吾儿胆子大些,也总比被人欺负好。

    他拧开手中瓶盖,一股浓郁酒香霎时扑面而来,真香!

    君王尚未开口询问这造型怪异酒之来历,自觉失策的明赫,已胡乱解释道:这是从前那位老神仙送的。

    嬴政一如既往秉承着当日的态度:若吾儿愿说的,朕便听着;吾儿不愿说的,朕绝不追问。

    是以,他并未就此事刨根问底,只命人再取来一个酒杯,亲自为自己斟满酒。

    在明赫亮晶晶的期待目光中,含笑道,“那年宫宴之上,吾儿不过两三岁便谗着要喝酒,朕当日便许诺过,待你成年之时,朕定与吾儿一醉方休!”

    明赫登时眼睛一酸,两三岁之时的承诺,父皇竟也记得吗?他原以为,只有自己悄悄记下了

    父皇待我,远远比我想象的更好!

    扶苏上前拍了拍他的手臂,安慰道,“小九,父皇准你饮酒了!”

    明赫急忙抬袖擦了擦不争气的眼泪,闪着泪花笑道,“是啊,我已七尺有余了”

    若按后世年龄,不满十八岁的他还是未成年,但按秦律,身高七尺或年龄十七,便算作成年了。

    他方才鬼鬼祟祟,正是担心父皇以自己未满十七为由,不准他饮酒。

    父子三人第一回 坐在同一张桌旁,不为用膳为饮酒。

    很快,令嬴政连连摇头、让扶苏哭笑不得的是,豪气冲天的明赫小少年,才堪堪喝下小半杯,就开始醉醺醺大声嚷着,

    “父皇,扶苏哥哥,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殇不诉离殇我不想长大,我想永远当父皇的孩儿,我想让父皇长命百岁”(2)

    看着扶苏急忙上前将他扶起,准备起身的嬴政忽地面色一变,眸中闪过一抹微不可察的惊诧,他缓缓放下酒杯,命扶苏即刻将明赫带回东殿。

    随着孩子们的背影消失在殿门前,他再次听见一个奇怪的声音在脑中响起,

    “宿主,要稳住啊,你千万不能喝醉自爆啊你放心吧,我刚刚去同事那悄悄查看了,秦始皇确实能长命百岁的,别担心哦”

    第132章

    那一夜, 嬴政静静站在偏殿等了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130-135

    许久,那道奇怪的声音,却再也未曾响起。

    而智若明镜的他, 终究从对方的只言片语中,轻拢慢捻出几分真相:

    他虽不知“宿主”、“自爆”为何意,却知晓对方那句“秦始皇能长命百岁”, 呼应的正是自家幼子那句“我希望父皇能长命百岁”。

    由此可见, 这道声音,原本是在与明赫交谈。

    由此,再往从前蛛丝马迹推及开去, 他很快便想明白:想来,此人正是小崽心声中的“桶子”, 而那些听不见小崽心声的时刻,兴许他正是在与此人交谈。

    以君王的智力, 既然能推断到此处, 自然也很快猜出了“自爆”约摸是“自我暴露”的意思。

    这位真人不露相的“桶子”, 不希望小崽暴露自己的身份。

    如此一来, 这十多年来, 小崽坚持要借“老神仙”之手襄助大秦、小崽无数次焦急的欲言又止,便有了呼之欲出的答案:

    他确有不得已的难言之隐, 必须极力隐藏仙人身份。

    思及此,君王深渊般的眼眸闪过星星点点的了然, 负手缓缓信步走出偏殿。

    这些年, 朕果然并未猜错:以吾儿之赤诚坦荡, 绝不会故意遮掩此事, 非他不想为,实乃不能也!

    想到明赫今日沾酒即醉一事, 君王暗下决心:往后,绝不可再让吾儿醉酒,以免酒后失言

    在朝廷新设的琅琊“海部”工坊中,徐市带着他的同乡们跟墨家匠人一道制作零部件,经过长达三个月的日夜赶工,终于为大秦造出一艘高达四层的楼船。

    这艘负载量超过60吨的巨大楼船,不但首次在船尾安置了木舵,以最大程度控制巨船不会偏航,还配置了风帆。(1)

    四层之高,自然不全是载货载物资用途,它还需载人。

    载人,亦非顺道载运客人,而是随船配备的两千军士。

    徐市常年出海于茫茫东海间,自是知晓海上各种不为人知的风险。

    海上时常有强弓盗匪抢劫物资,连他们的渔船都抢夺,商船远航一趟载货巨多,若遇盗匪损失巨大,少不得要多做些防备。

    是以,擅长机关术的墨家弟子,将这艘楼船的舱室设于甲板之下,若路遇劫匪时,负责控橹控舵的棹卒,便可免遭首当其冲的攻击;

    同时,船舷边缘也在传统楼船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加设一道足有半人之高的女墙,可抵御劫匪射来的流矢投石;

    而每一层甲板之上,皆有手持刀剑、长矛、弓弩之军士守护,舱中还藏有火药,堪称万无一失。

    五月,被君王指派为舟师的徐市,带着墨家造出的指南针,满载一船丝绸、茶叶、瓷器与羊毛制品出海远航。

    与他同行的,除了担任军士首领的曹参与英布,还有喜爱勘绘地理舆图的公子高。

    嬴政带着诸子女,亲自将子高送上了楼船。

    他从未想到,这个自幼性子最安静、最喜爱看书的孩子,竟会拜入水家门下,立下“行遍万里路,为大秦绘遍天下山川舆图”之志,主动请缨随船前往未知之地。

    高大的楼船已下水,在士卒与船夫们的吆喝声中,君王紧紧握住子高的手臂,再次朗声叮嘱道,“此番若商船沿途靠岸补给,吾儿切不可贸然下船,必要紧随曹参身旁据徐市所言,海上风浪极大,早晚莫要登甲板贪凉”

    子高听着父皇的殷殷关切之言,仰头看着父皇眼中的百般不舍,心头涌满了浓浓暖意,不由哽咽道,“多谢父皇关心,儿臣定会牢牢记下,绝不冒险,绝不贪凉”

    原来,父皇亦是如此在意我!

    说着,他再次心情澎湃地恋恋不舍看向英姿仍旧的父皇,看向红了眼圈的长兄、背过身擦泪的二兄与阿姊、哭得涕泪横流的子壮他们,还有

    他曾经极为羡慕的幼弟明赫。

    父皇废寝忘食醉心国事而淡于女色,自从将寝宫搬至章台宫后,进后宫的日子更是屈指可数。

    虽然,他知晓父皇一直惦记着他们,若不然,也不会趁着白日公务间隙,不时前来书院看望他们、抽查他们的课业。

    可他仍然悄悄羡慕着明赫。

    因为,唯有被长兄抱回宫中的明赫,从奶娃娃起便被父皇亲手照顾着,乃是兄弟姐妹中,得到父皇陪伴最多的孩子

    连阿兄,亦将明赫视作最亲近的兄弟,待他总归比待旁人更牵挂两分。

    想到这里,子高生出无尽愧疚,眼含热泪对明赫笑了笑——阿姊说得对,自己这是入了魔障。

    他们这些孩子,有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衣食,有母族亲人不时送来的关心与礼物

    可阿弟,他甫一降世,便被亲生父母算计抛弃,除了父皇,他再无任何倚仗。

    赵王想派人来偷阿弟,连赵太后亦要暗中算计阿弟,若父皇不多照顾他几分,阿弟在这宫中该如何立足?

    而阿兄当日经历丧母之痛时,懵懂的他们虽有心多陪伴安慰阿兄,但在母亲思前虑后的约束下,又何尝真的做到了?

    真正陪伴阿兄走出那段至暗时光的,唯有阿弟一人,既如此,纵便换成谁,皆会对阿弟格外情深几分。

    他啊,终是不如阿姊豁达通透。

    心性纯真乐观的阿弟,待他们这些兄姊是何等赤诚真心?哪一回得了新奇物什,不是第一个惦记着跟他们分享?

    这回得知他要出海,明赫还特意送来许多不知从何处寻来的避晕船药丸、维生素药丸、还有各色齐全的旅途必备物资

    而他,却与这般好的阿弟如此计较

    看着子高夺眶而出的泪水,本就在强忍泪意的明赫,登时扑上去一把抱住他,“嗷”地一声嚎哭出声,

    “子高阿兄,你能找到自己的爱好,我真的好高兴但我也真的很舍不得跟你分开啊你这一出海,不知哪年才能回来,阿兄千万不能把我们忘了啊父皇说得对,不管任何时候,你一定把自身安危放在第一位啊”

    这一回,素来最温和沉静的子高提出要随船远航,无论是兄姊还是云夫人,皆是十分震惊,认为此举过于大胆,全然不似他的性子。

    但明赫知道,在史书中,主动向胡亥提出以一人之死保全家人的子高,本就是从容坚毅之人,他温和的外表下,有一颗勇敢的心。

    时人表达感情极为含蓄,“把臂言欢”已算称得上最亲热的举动,如明赫这般抱着成年阿兄呜呜大哭的豪放之举,着实不多见。

    已哭得双眼红肿的子高同母阿弟子壮,见此情形,忍不住跟着上前抱住阿兄与阿弟,边哭边道,

    “阿弟说得对阿兄,万事平安第一,切勿忘了,阿母还在宫中等你归来呀”

    后宫妃嫔虽不得随意出宫,但嬴政并非铁石心肠之人,此番本是想让云夫人同来送行的。

    可云夫人在宫中已日日涕泪涟涟,子高担心母亲若亲眼见自己乘船离去,指不定会当场晕厥,便悄悄劝父皇歇了念头。

    遗传了父皇魁梧身姿的将闾上前一步,取出一把镶嵌着宝石的匕首,将它递给子高,红着眼睛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130-135

    也抱住了兄弟三人,扶苏阴嫚亦眼含热泪上前

    嬴政抽出手,看着紧紧相拥在一起啜泣的孩子们,一时百感交集,既有因儿女和睦的欣慰,又有对子高远行的担忧。

    茫茫大海之上,进退不由人,处处远比不得陆地便利。兼之此去路程遥远,不知何年是归年,子高一个从未离开过咸阳的孩子远航,让他如何放心得下?

    可他的孩子要做遨游四海的雄鹰,要亲自为大秦勘绘海上舆图,做父亲的除了满腔骄傲,又怎能出言阻止?

    嬴政比任何人都更清楚,随着时日俱增,他的儿女们,将会一个个离开宫中奔波前程,离开他的庇护自立自强。

    届时,他这些刻苦勤奋的儿女,不会再被泛泛称作某公子公主,而会被史书郑重记下:他们在何时何地做出贡献,她们在何年何月为立下功绩。

    大秦公子公主,会凭借他们的努力与才华被后世瞻仰,而非仅因他们的高贵出身,被史书记录在无人问津的角落。

    在即将起航的号角声中,子高迅速擦干泪水,一一拍了拍兄弟姊妹们的肩膀,朝父皇深深躬身一拜,扬声道,

    “请父皇保重安康,儿臣这便去了!”

    说着,他便转身奋然朝楼船奔去,边跑边泪如雨下。

    父皇,儿臣若再待下去了,恐怕真舍不得走了。

    可儿臣必须走。

    张苍先生说,既然曹参能从西南古邛国,北上途径羌戎匈奴回到咸阳,便意味着:地,并非是世人划分为东南西北之矩形,反之,它极有可能是圆的。(2)

    这般一来,若从东海出发,楼船一路绕圈环宇而行,岂非又能再回到东海?

    既如此,大秦若有四方大海舆图,必能从海上制霸天下!

    看着缓缓开始启动的巨大楼船,阴嫚收回拭泪的棉帕,用清亮的声音唱着赠别歌谣,

    “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忽吾行此流沙兮”(3)

    大秦一统六国后,君王命乐府采集各地诗歌民谣,再筛选剔除出粗鄙淫秩歌谣弃用,剩下的则按难易级别,划分到不同层次的公学作教学之用。

    这几句,出自楚地文赋大才屈子之《离骚》,表达征服四海之雄心壮志,扶苏明赫诸人亦是学过的,一时亦跟着唱了起来,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风起扬帆,船离海岸,子高站于被称作“雀室”的第四层甲板上,听着岸边的赠别歌声,亦和着他们的节奏,含泪跟着轻轻唱起来,

    “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八月的咸阳城中,飘满了如蜜糖般甜馥的桂花香气,不许车马通行的商业街道人来如织。

    秋日暖阳中,明赫和韩信一人端着一个用荷叶编成的薄碗,并肩走在间杂着桂树与香樟树的绿荫下,他们一边用店家赠的木勺舀着酥山吃,一边交谈着如今列国故地之现状。

    所谓酥山,其实是明赫跟着食谱倒腾出来的冰淇淋。

    先前他奖励获得的橡胶树,在成熟割胶后,少府按说明书的法子,很快制出适合各种用途的模具。

    明赫趁机请五□□忙,打造了一个可以揭盖的橡胶大筐,又在里面塞上一层木筐,一试之下,被后世用作保温材料的橡胶,保冷功能果然同样一流,而木筐则能隔除橡胶的气味,总算得到一个保存更多冰块的法子。

    有了橡胶大规模参与冬日储冰,咸阳又新增了几个巨大储冰室,如此一来,纵便到了九月初,城中铺子亦能供应酥山。

    虽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