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总不能把话语权交给北方。
可是现在昭国大军突进,荆州的人总要给自己争取一些东西。
第184章
诸葛亮有两个姐姐,大姐与蒯家联姻,夫婿是蒯祺,也是蒯良、蒯越的侄子。
二姐和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定下了婚约,去年刚刚完婚。
所以仔细说起来,诸葛家族和荆州的牵扯其实还挺深。
只是诸葛瑾当时选择了来昭国考试,这才把诸葛家另外的人带到了长安来。
若没有这个意外,其实诸葛一家人会在荆州继续发展下去,靠着这层关系彻底在荆州站稳脚跟。
不过历史拐了个弯儿,所以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这一次,庞德公来长安,那也是实在没办法了。
昭国的大军步步紧逼,荆州眼看着就要彻底被昭国占据了,他们这些当地的士族豪强,都会担忧家族的未来。
哪怕庞德公是一位隐士,之前还辞去了刘表的征辟坚决不做官,就隐居在山林之中,但那只是为了做一个隐士。
一旦真的进了官场,很多事情都事不由己了,至少言论就不得自由。
在东汉末年的士族风气当中,士族子弟喜欢品评人的德行,搞一些清议,做出一副淡泊隐居的名士形象。
这种趋势形成起来后,其实有很多家族也回过味儿来了,掌握品评天下士族子弟的资格,这何尝不是一种权利呢?
就相当于后世的媒体、报纸等东西,也就是舆论权,又或者是水军,反正只要他的地位够高,给你来个批语,你就能成为一个天下名人。
当然,东汉末年的人还没有后世那么无耻,能够掌握这种权利,对其他人品评才学的人,确实也是真的才学甚佳,德高望重。
肚子里没点货,大家也是看不上的。
所以当时每个地方几乎都会有意识的推举出一个人,然后让这个人品评他人才学。
贾诩当年都被阎忠评价过有良、平之才,因为他们都算是西凉地区的人,所以内部圈子里面都会进行吹捧。
当时北方地区也就是并州这个地方,他们推选出来的人是郭林宗。
此人有品鉴识别人物的才能,当然这人确实也有能力,但也是他们这个地区自己推出来的代表。
许劭就算是中原地区出名的代表了,也是评价了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臣的那个人。
世道风气如此,所以每个圈子里面都会共同推选出一两个能人,给大家造点名气,让大家一起出名。
庞德公自然就是荆州这个地方的代表了。
按照时人对此人的评价,那真的是一个高洁隐士,带着一家人隐居在山林之中,自己耕种,自己劳作。
与此同时,还经常和周边一些名士聚会,以弹琴读书作为乐趣,可谓是逍遥自在。
对于读书人而言,这确实是一个高洁的隐士,不慕名利,一心隐居,偶尔再点评一下天下名人。
但对于杨秋来说,这都是虚的,她还没做过农民吗?
农民天天在地里劳作,起早贪黑干完活,晚上只想累得躺下,然后每天还吃不饱。
真正的农民是没有时间弹琴、读书、娱乐的。
所以这些所谓的隐士,不知道在当地有几百亩地或者上千亩地,然后雇佣了佃农耕作,自己偶尔在下地体验一下农家乐而已。
所以杨秋对这些人没有丝毫滤镜。
在昭国若有隐居的名士,杨秋都没兴趣打听一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180-187(第6/11页)
更何况按照记载,庞德公的儿子孙子最后可都是做了官,富贵了几代。
“庞公不辞辛劳,千里而来,一路舟车劳顿。
不知庞公现下起居可好?所居之处可还舒适?饮食是否合口?若有人胆敢慢待庞公,吾定不轻饶。”
虽说揣测到对方是为了荆州利益而来,但在没有具体交谈荆州利益之时,杨秋的态度还是非常礼遇的。
庞德公和身边的随从亲人来到长安,其实已经有五天了。
从荆州被围攻之后,荆州周边的人都着急了起来,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和刘表绑定的那些亲信家族,现在当然不能离开荆州。
但是庞德公作为一位天下名士,若想要离开荆州,问题其实不大。
毕竟昭国军队军纪甚严,打仗就是打仗,不管当地的世家大族是什么情况,那也是在统治之后,颁布新的律法不听从后再进行管理,而不是一开始就进行屠杀掠夺。
所以庞德公这边提出要来长安之后,军队那边就直接放行了。
花费了接近半个月的时间,一行人才终于到达长安。
而庞德公年纪已经很大了,所以休整了好几天才算是恢复精力,中间又见了诸葛亮等一些荆州人,之后这才来拜访杨秋。
“承蒙挂念,长安一切皆安。大王圣明,关中之地于其治下,尽显繁华昌盛之象。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真乃太平之景。
老朽至此数日,佳肴美馔,目不暇接,更遇诸多故旧。见他们才学精进,可知长安实乃钟灵毓秀之福地。
老朽在荆州之时,便闻大王令郑公主持盐铁之论。数月以来,长安贤达之士皆踊跃参与,共襄盛举。
如此盛事,老朽虽年迈,亦难抑好奇之心,遂前来一观,望大王莫笑老朽孟浪之举。”
杨秋在心中笑了一声老狐狸,倒也不拆穿对方的真实意图。
“听说庞公带了几位年轻俊才过来,长安学子甚多,不妨让这些年轻人多交朋友。
若有兴趣,亦可以参与辩论,少年人当意气风发,挥斥方遒,长安学风宽容,我也希望多一些荆州的学子们参与。”
此言一出,庞德公笑了,然后说了这样一句话。
“少年人未经世事,学识到底是浅薄了些。好在长安学风宽和,不管是今文经还是古文经,似乎都能在此处辩驳研讨。
而且长安太学里的大儒名士,既有秉持今文经学的,也有钻研古文经学的,由此可见大王在经学这一方面颇为宽容。
过去几日,我特地查看了昭国过去几年科举考试的题目,发现其中既有今文经学的见解,也有古文经学的观点。
大王这是要推动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相互融合吗?”
此言一出,杨秋忍不住笑了一声,终于说到正题了。
“庞公以为,今文经古文经之争是为了什么呢?”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争的就是谁成为官学,谁拥有权柄,谁有解释权。
在这个过程当中,学习不同经学的家族也被牵涉到其中,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争斗。
有些话杨秋也没有明说,因为她不是专业人士,但是套路都是一回事儿。
庞德公叹息。
荆州的世家大族投降,不止意味着接受昭国的统治,还意味着方方面面的改变。
除了田亩赋税制度的改变,官吏选拔制度的改变,甚至还意味着各大家族家学的改变。
因为很可能以前学的就没有用了,这都不叫镇痛了,这叫翻天覆地。
所以庞德公过来,其实也是想要为子孙后代找到一条明路。
“荆州之地距关中甚远。往昔这些年,虽说商贸往来频繁,然经学交流却相去甚远。
倘若荆州子弟日后参与科举,恐难与关中之地的学子相较。
如此一来,荆州之地的年轻子弟愈发式微,荆州之人又该当如何?”
这就是荆州人最担忧的事情,投降这种事情,其实他们没什么心理负担。
毕竟就算反抗,大家也知道没有赢的机会,还不如投降之后牟取最大的利益。
但是以前投降了,官还是他们当地的人做,商贸还是他们当地的人控制,不过是有了一个中央朝廷而已。
到时候派来的大官会是中央朝廷的人,下面的人不还是他们荆州人吗?
投降影响不大。
但是昭国已经建立十多年了,就算大家厌恶,就算大家抱着侥幸。
其实私底下都偷偷了解过昭国的政治制度,也都知道昭国建立了一套崭新的制度。
在这套制度当中,以前的选官制度彻底被粉碎,圈子里面的互相介绍,家族之间的互相推荐,在昭国这边通通都不可行。
这就让荆州人很忧愁了。
他们也能接受昭国的赋税制度,到时候少挣一点钱,因为钱对世家大族来说,那是最次要的事情。
所有家族看中的就是做官之路是否还通达?
也就是说以后还是否能掌握权力,只要还能走向权力,钱这种事情完全不用愁。
“庞公担忧我已明白。其实此事我早有考虑,长安周边学风浓郁,可对于益州、幽州、辽东郡等地而言。
学子们距长安甚远,不晓朝廷政策,来到长安后,也不太熟悉科举考试内容,这确为难题。
未来科举榜单会涉及名额分配,不过此事当在天下统一之后再行商议,如今尚不合适。
当然,若要使学子们未来能够知晓朝廷政策与考试内容,朝廷也在筹划一事。古文经与今文经争论多年,结果不过两败俱伤。
然而,谁为真经,谁为假经?在我看来,去伪存真,方为正途。我有意在未来邀请天下名士重编经书。
那些曾经假托古人、编造谎言、篡改经书、断章取义之举,也应当被禁止。不知庞公是否愿意参与此事?”
此言一出,庞德公眼睛亮了。
这是一项可能影响未来几百年的大事儿,参与其中不只能留名,甚至还直接决定了未来朝廷国策。
若是放弃这个机会,不就是放弃了荆州人的未来吗?
“大王厚爱,老朽感激涕零。如此盛事,又有何种理由不参与呢?我想荆州之人亦会对大王感恩戴德,未来必定全力襄助大王促成此事。”
此言一出,两个人心照不宣的笑了一下,达成了交易。
第185章
在荆州之时,庞统和诸葛亮已经认识,二人关系相当不错。
当然,除了学识上面欣赏彼此,两人也算得上是姻亲关系了,毕竟诸葛亮的姐姐已经嫁到了庞家。
这一次来到长安,两人先前已经见过一面。
等到庞德公面见昭王之后,两人又见了一面,这一次是庞统亲自来到了诸葛亮家做客。
“长安与我想象中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180-187(第7/11页)
太相同,你所住的院子也与我想象得不一样。
如今长安兴盛,天下富人汇聚于此,学子们蜂拥而来,大多数人都只能栖身旅店之中。
而你却住在这样一座三进大的院子里,可真是好福气。考上状元都能有这般奖励吗?我倒真想考个状元试一试了!”
庞统这话瞬间逗笑了诸葛亮,他当然明白庞统的心情,就像当初兄长在信件里面说长安有多繁华,那时候他也没有多在意。
再繁华又能到哪里去呢?不过是城池大一点,人口多一点。
所以后来诸葛亮虽然在信件当中也劝说庞统来长安一趟,也说过长安会超出他的想象。
但是庞统跟诸葛亮当时的心情一样,没怎么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直到这一次亲自陪庞德公来到长安,庞统才体会到了诸葛亮当初在信件当中的含义,果真是想象不到的画面。
仅仅是那巍峨的城墙,超出想象的高度和宽度就足够让人震撼,大而美到底是什么感觉,只有亲眼见到了才能体会。
而过去几天,庞统也像当初的诸葛亮那样,在长安东市西市走街串巷,几乎将长安几个大的地方都去见识了一番。
完全和荆州不同的建筑风格,虽说他不懂修砌房屋的方法,但很显然,昭国这边掌握了一种更为先进的方法。
就凭整个长安城那平展的道路,就能看得出昭国的实力。
毕竟这天下大多数地方,包括关东之地那几个繁华的城池,大部分修的都还是土路。
哪里能像昭国这样,整座城池包括周边的道路,都是用水泥和沙石修建成平展道路,马车在上面行驶时完全不会感受到颠簸。
至于长安城规划的美化绿植,下水道还有防火带的设置,这些理念全部都超越了当前庞统所能想象的城池规划。
更让他羡慕的是,当他打听到长安房价,觉得自己未来想买一套院子比较困难的时候。
诸葛瑾竟然因为考上了状元受到了上官的赏识,直接获得了这样一套精致的院子住。
这事儿搁在谁身上都羡慕,包括司马懿。
当初知道诸葛亮兄长有了这样一套院子居住的时候,司马懿的心情都颇为微妙。
“这都是托兄长的福,所以暂且在长安有了一处安居之所。
至于考上状元是否能拥有这样一套院子?大约得看运气。万一士元与我同时应考,那状元之位大概会是我的。”
此言一出,庞统瞬间朗声大笑。
“许久未见,我瞧着你倒是越发自信了。
不过我觉得,万一我们真是同年应考,那状元之位还真不一定就属于你!”
两人唇枪舌剑了几句,随即便有仆人摆上了美酒佳肴,诸葛亮这才好奇地问了起来。
“听闻庞德公和昭王一番交谈之后,出来的时候神情十分愉悦。也不知荆州那边是不是争取到了什么?”
其实荆州那边还没有彻底输掉,刘表还有实力抵抗一阵子,毕竟在荆州当家作主了这么多年,他手上还是有一些精兵强将的。
这仗估计还能持续一两个月。
但没有人觉得刘表能够赢,刘表其实自己也不抱什么希望。
但他是决不能投降的,所以他联络了刘备那边帮忙,坚决要战斗到最后一刻。
名士出身的刘表最为看重名声,他不想在人生最后的关头,被盖棺定论成为一个投降者。
所以刘表已经做好了死亡的准备。
“确实有一件喜事,估计长安人很快就会知道了,昭王打算邀请天下名士重编经书……”
目前庞德公已经写信件邀请了许多旧友,务必让他们到长安来参与此事,其中一个旧友就是水镜先生司马徽。
诸葛亮得知这个消息也颇为意外,不过想一想现在的时间点,难怪昭王会在这个时候对天下广大名士邀请。
实在是以前做这事儿,根本不会有人搭理。
对那时候的天下名士来说,关东之地才是真正的经学中心,关中这块地方那叫野蛮荒芜之地。
说得难听一点,那是武夫频出的地方,那些名士们瞧不上这块地!
可是风水轮流转,谁能想到仅仅这几年的时间,原本只是占据了幽州并州雍州凉州等地的昭国,竟然在几年间迅速扩大了一倍!
目前昭国占据的地区已经是天下一大半了,这里面包括幽州,并州,雍州,凉州,益州,冀州,青州,兖州。
如果接下来这场战争结束,那么荆州也会被昭国控制。
而一旦有荆州的配合,想必扬州很快也能收复回来。
江东那块地方虽然有孙氏占领,但其实大家都没放在心上,天下人的重心都放在了豫州和徐州。
也就是说,一旦荆州这场战事结束,这就意味着,汉室只拥有了豫州和徐州这两块地方,那还怎么打?
四面八方都被包围了
除非豫州这个朝廷现在出现奇迹,能够南下攻打荆州帮助刘表稳定荆州局势,接着还能北上攻打兖州青州,将昭国的军队赶出去。
只要能做到其中一件事情,豫州朝廷都还有苟延残喘的希望。
但是没人觉得豫州朝廷能够做到这件事情。
“士元,所以未来你打算常住在长安吗?”
“既要修订经书,定然不能是一家之言。待天下名士汇聚之后,不知又会引发多少争辩。唯有留在长安,方能见识到这场盛事。
孔明,前几年我本以为我们这代人大概注定要陷入乱世之中,看不清自己的未来,也不知该选择谁作为明主。
然而短短几年时间,天下形势剧变。虽说那时我也曾有过豪情壮志,认为自己未来会辅佐一位明主,封侯拜相。
可如今我却觉得,若天下能够迅速平定,关东之地也能如长安这般迅速恢复安宁,日后变得繁华起来,这对天下人而言皆是好事。
而只有留在长安,或许未来几十年后,我依然能够名留青史,成为一代名臣。”
这番豪情万字的话一说出来,诸葛亮瞬间笑了。
“士元志向不小,我二人不妨打个赌,看看未来谁能最先坐上三公之位?”
“还是先赌谁考上状元吧?”
此话一出,两个年轻人都笑了起来,然后互相给彼此敬酒。
聚集在长安的少年学子们都在期待着天下尽快统一,对未来有了无限希望。
而对于豫州朝廷来说,他们就没有这么好的心情了。
荆州被围攻简直又是一场巨大打击,整个豫州朝廷上上下下都被打击了心气儿,对未来看不到希望。
更要命的是,原本性格宽和的天子刘宠,从去年把屠刀伸出来之后,性格越发暴戾残忍了。
最近更是时不时抄家灭族,简直就像是最后的疯狂。
实际上对刘宠来说,最开始他确实是想把这群贪赃枉法,尸位素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180-187(第8/11页)
餐的人收拾一遍。
让朝廷能够留下一群忠良之臣,到时候能够团结一致,集中最大力量对付昭国军队。
可是真的把屠刀伸出来之后,却发现举世皆敌,那些朝廷的蛀虫和他重用的亲信外戚,好像干的事情也没什么差别。
然而刀已经伸出去了,自然也不能停止了,总不能把刀砍向自己人。
所以就开始杀那些忠心不够的人,然后刘宠肥了自己的内库,也让自己身边的亲信腰包肥了一些!
这个过程有没有冤案,恐怕刘宠自己都不想去想清楚。
因为他只能集中精力去研究昭国那强大的武器,然后收集了众多的铜器融化铸造,接着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投入的钱越多,经历的失败越多,刘宠就越是不想放弃,已经投入这么大的精力了,沉没成本太大,没人愿意回头!
许昌街道,有一架马车正在马路上缓缓通行。
这种新式马车还是许昌那边传过来的,也渐渐流行到了许昌这边的官员之中。
钟繇和陈群坐在马车里面,两人的面色都有些沉重。
当初拥护刘宠作为天子,钟氏家族和陈氏家族都出了大力。
所以钟繇后来也成为了豫州朝廷的御史大夫,陈群则在这两年成为了御史中丞。
刘宠一直信任身边的亲信,所以他当初的国相骆俊现在成为了丞相,豫州的朝廷暂且恢复了以前的丞相制度。
此时二人正在谈论今天颁布的一场天子大赦。
封建王朝经常会有天子在一些节日大赦天下,将一些犯罪的人放出监狱。
当然,这个过程中有些特殊重罪的人不能放,但大部分的人都是会在这条命令之后放出监狱。
而刘宠在今日又找了一个借口,说太子妃生下了皇子,所以又要大赦天下。
“陛下此举不过是掩耳盗铃。若今年继续加重赋税,豫州将再无安宁之日。陛下究竟在做什么?
莫非真以为研究出了火炮武器,朝廷就能打赢这场仗了?陛下如今简直是昏了头。”
钟繇的语气毫不客气,他也是实在没办法了,虽然以前豫州朝廷确实实力在逐渐衰弱,但那时候陛下至少没发疯啊。
可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陛下因为决定研究昭国的火炮武器,所以开始加征重税,开始经常抄家灭族。
这个过程当中,当然能够清除朝廷的一些蛀虫。
但是一开始裁判就不公正,所有的事情就变了味。
这条律令公布没多久,后期有很多人开始疯狂贿赂上官,只求为家族谋得一条生路。
毕竟私藏昭国货币,干这事儿的人太多了,难道人人都去死吗?
所以后来就变成了政敌仇人之间互相残杀,再后来变成了一些小家族小豪强开始疯狂贿赂上面大官,只为求获得一条生路。
朝廷上下一片混乱,这个过程当中有冤案,也有因为贿赂而求得生路的家族。
若没有发展生产力,财富只会出现转移的情况。
大量的上层官员攫取了大量的财富,然后下面这些官吏豪强开始将自己损失的财富转移到了当地农民身上。
又或者转移到那些小商户小地主身上,于是开始出现了大面积的破产。
现在一个强壮的奴隶都卖不起价钱了,反而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偷盗现象。
因为实在活不下去了,所以开始出现大量的犯罪人员,路边的乞丐也越来越多,更别说饿死的尸体了。
刘宠为什么会颁布大赦天下这个命令,因为实在是犯罪的人太多,监狱根本就没地方住了,地狱笑话了不是。
不大赦天下,那还能怎么办?
所以钟繇骂了一句,不过是自欺欺人!
“我等屡次建议陛下出兵援助荆州,陛下却称此事已交予刘玄德。
刘将军确实擅长练兵,可若朝廷这边再给予支援,荆州保存的希望会更大。
陛下到底知不知道现在最大的危险是什么?若荆州不保,豫州又还有什么机会得以保全?”
陈群的修养无法说出埋怨陛下的话语,但眼下的情形实在是太危险了,为什么陛下现在根本不知道重点是什么?
两个人说完此事,都齐齐叹了一口气,完全不知道接下来的出路是什么?
打开马车帘子,道路两边都能看到一些乞丐在乞讨,连许昌这样的地方都已经到处是乞丐灾民了,根本无法想象其他地方会是怎样的景象。
他们甚至还有一种预感,也许不是昭国的军队先打进来,而是豫州的百姓会先起义造反!
在许昌这边人人自危的时候,刘备这边已经带着军队前往荆州支援,想要帮刘表这边减轻一些压力。
当然行军路线是往豫州通过的,刘宠还是很信任刘备的,所以这一路上畅通无阻。
不过,刘备军队还没有到达荆州的主战场,扬州这边这一年组织起来的军队就和刘备的大军遇上了。
第186章
“大哥,我怀疑我们的行踪被泄露了,今天这场战打得,差点儿就损失了精锐一半,还好对方人不多。”
夜晚刘备军队的营地里面,张飞此刻正在愤愤不平。
白日双方军队对上来的时候,昭国的将军方平直接带着自己的人突围了刘备的军队。
双方激战了一会儿,刘备这边损失了一些精锐。
方平见刘备这边军队抵抗顽强,倒也没有继续追击下去,而是在后面进行了撤退,双方暂时休战。
但眼下都已经发现了对方的行踪,接下来必定是一战了。
“那方平不过是昭国这两年崛起的一个小将军,没想到实力也不弱,你看到他们的装备了吗?
骑兵身上穿着的铠甲,还有他们用的高桥马鞍,显然都是经过精心打造的。
这样的装备明显提高了士兵们的战斗力,当时让我们猝不及防,要不是我们这边当时也有一支精锐的步兵,差点全军覆没。
昭国的骑兵实在是太强了,若无法打败对方,恐怕我们没办法去荆州支援了,眼下可怎么办?”
刘备的语气带着叹息,张飞想到白天的场景,越发愤怒不平了。
“大哥,何必长他人锐气,灭自家威风。今日不过是我们遭人偷袭,才在战场上处于下风。大哥难道不觉得是我们的行踪被泄露了吗?
豫州局势如此混乱,天子愈发昏庸,豫州的官吏根本不顾百姓死活,大军经过豫州之后,我甚至怀疑这些官吏把我们的行踪路线卖给了昭国军队。
这种事他们又不是做不出来!”
“翼德,不可妄加猜测!”
刘备训斥了一声,张飞努力控制住自己的脾气,试着让自己尽量心平气和的说出这段话。
“大哥,往昔天子确实贤明,对大哥也颇为信重,可如今的朝廷是什么状况,还用我多言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180-187(第9/11页)
人心惶惶,冤案层出不穷,路边尽是冻死饿死之人。这样的天下,大哥难道觉得正常吗?
如今这情形,大哥还不如自立为王!或许还能找到一丝机会拯救汉室。”
刘备很想训斥张飞这话大逆不道,但此刻他的眼眶却红了起来。
“翼德,陛下并非昏庸之人,实是被逼无奈啊。若不孤注一掷,就真的没一点求生希望了。
只是陛下如今所为,让局势愈发糟糕,恐怕陛下已做好殉国的准备,备草莽出身,陛下对我有知遇之恩。
当初我们投奔陛下,这些年陛下一直重用我等,让我们做主徐州政事。我也明白陛下此举乱了朝政,可我也想不出更好办法助陛下了。
如今唯有设法保住荆州,为汉室天下尽最后一份心力。”
张飞听完此言,也说不出更多刻薄的话语了,当初的刘宠确实算得上是一位好君主。
“可是大哥,我们抽调了徐州半数的军队去支援荆州,虽说徐州现在仍有军队驻守,可要是昭国大军南下,情况不就糟了吗?”
这其实是一个很冒险的举动。
当初徐州的人也劝说过刘备,先以徐州为主,荆州支援一些粮草就行了,毕竟徐州北方面临的才是真正的昭国大军。
但是刘备却觉得,就算保住了徐州,一旦荆州失去,那才是真的毫无希望。
所以他让一半的人留在徐州防守,自己的带着一半的军队前往徐州打算支援,这个举动跟刘宠的举动也没有区别,都是冒险。
但刘备明白,只有冒险才有希望,不然最后听到的只能是荆州彻底被昭国占据的消息。
那时候哪怕徐州豫州都还在,但已经是回天乏术了。
“翼德,可能每个人最后都会选择赌一把,看天命究竟站在哪一方。”
在实力人口军队都比不上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只能指望天命了,希冀老天爷站在自己这一边。
方平这一边,白日的偷袭结束之后,他带着军队返回营地,然后将今日的事情告诉了田豫。
“刘备此人擅长带军,手下有一支精锐步兵,意志力顽强,实力强悍,装备精良,倒是不太好对付。
难怪这些年能一直抵抗袁术的军队,确实有些实力。”
刘备带军队支援荆州,这事儿他们确实提前知道了。
所以他们就堵在了徐州荆州豫州交界的这块地方,就等着守株待兔,没想到还真遇上了。
当然,这个过程当中确实收买了豫州的一些人,所以刘备军队的行踪有暴露,帮助他们揣测到了对方可能行军经过的地方。
“扬州兵力不足,不宜正面大战,可以游击战为主,逼迫刘备军队无法支援荆州,只要能够拖上一个月就好。”
扬州并没有昭过军队的主力,只是布置了两千骑兵过来,再加上一些火炮武器,帮助袁术抵抗孙策的军队。
所以目前扬州的战争主要以袁术的军队为主,只是加了昭国的大船火炮武器,让孙策这边的军队不至于继续在扬州扩张更多的土地。
按照杨秋和贾诩还有郭嘉的规划,扬州应该是最后收复的地方,孙策应该是昭国最后的敌人。
不过那时候全国都差不多统一了,江东这块地倒也不需要操心太多。
所以方平手下的兵只有两千骑兵,再加上来到扬州这一年后陆陆续续招揽的几千步兵,目前也就有五千人。
这样的实力自然不适合和刘备的军队正面决战,但采取拖字诀,那倒是完全没问题。
于是刘备的军队开始被夜晚袭扰,想要冲过去决战,人家骑兵直接跑了。
想要继续行军,这群人又经常偷袭过来,导致刘备的军队无法继续行军!
没有了军队支援,荆州的形势终于开始持续恶化下去。
尤其是荆州的一些世家大族已经暗地里面投降昭国,这直接让荆州刘表的军队再也没有了能力抵抗。
更要命的是,在天下大乱的这十年左右时间,一直在边境低调的交州士燮突然在暗地里面和昭国这边联合了。
交州的军队突然北上围攻刘表,这直接给了刘表致命一击!
这一年八月的时候,刘表自尽于府邸,刘表长子刘琦投降。
荆州彻底被昭国所控制。
指挥着军队打赢了这场战争的李儒立下了大功,目前正在主持荆州政事。
战争之后有很多事情要解决,官吏交换的事宜,当地百姓的安排,户籍的登记,重新整治民生,那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管理。
而现在,郭嘉要去兖州了。
按照郭嘉的话说,再不去立场大功劳,等到天下统一的时候,怎么论功行赏到他身上?
所以郭嘉要去亲自辅佐张辽吕布那边南下统一豫州徐州的战争。
“你打算先解决谁?”
“先解决孙策。”
杨秋意外地看了郭嘉一眼,搞清楚重点了吗?郭嘉却笑着说了这样一段话。
“孙策号称小霸王,性情暴躁,打仗时总爱身先士卒,是员猛将无疑。但治理一方可不像在战场挥刀杀敌那般简单。
可孙策仍爱用武力威胁江东世家大族。我敢肯定,江东之人快受不了孙策了。若我去略施计谋,孙策必死于意外!”
这话突然让杨秋想到了历史上郭嘉对孙策的预测,必定死于意外,孙策这样的性格太容易被刺杀了!
但为什么会死于刺杀呢?因为孙策这个人搞政治不讲道理,上去就直接杀杀杀,拿着刀屠杀了当地好几个大族。
江东那群世家大族,背地里面都是穿一条裤子,虽然平日里面搞内斗,确实斗成了乌鸡眼,但要是共同对付外敌的时候,那倒真能够统一起来。
孙策的玩法不讲基本法,直接拿刀杀,所以这群人的反抗也很激烈!
“倒也可行,不过江东那块的地方确实有点难治理,未来得想个办法。”
搞政治嘛,没到掀桌子的时候,要文明杀人,不能直接拿起刀就去砍,得先礼后兵。
但江东那块地方确实难搞,孙权这位孙大帝斗了一辈子,完全没扑腾出来。
“大王现在还可放出风声,让下面的人开始设计制作冕服。”
郭嘉突然又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杨秋听完笑着问了一句。
“所以你打算还搞个劝进表吗?”
“时机合适了,自然会出现,今日风声放出去,下面的人自然会明白意思。”
郭嘉这是想对豫州那边直接造成心理压力,稳定天下人心,激励军队士气。
不过到了这种时候,这种事情确实可以公开讨论,暗示下面的人了。
“可。”
当日和郭嘉讨论完这件事情之后,长安这边就传出了昭王即将称帝登基的事情。
听说已经在设计制作冕服了,这还能有假吗?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