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可是靠近马邑县之后,荀彧敏锐地注意到,这周边的土地上,大片大片地种植着冬小麦。
看得出来,今年的收成非常好。
仅仅是这一件事情就足够让荀彧确定,杨家军已经彻底控制了马邑县周边的乡里,并且他们的管理触角已经深入到了每一个角落。
否则,需要水的冬小麦不会如此大面积的被种植。
这也足以说明,杨家军不是普通的流寇,而是真的治理到了乡里。
能够组织起这样有效的农业生产,这杨将军绝不是寻常人。
“停车!”
太多的疑问堆积在心头,荀彧看到周边有许多农户正在忙着收割粮食,他决定亲自询问一下。
有些事情光靠看是没有用的,要自己听,自己判断,只有这样,他才能知道这杨家军到底做了什么?
“老翁,我看今年这田间的小麦长势喜人,收成定是不错吧?”
荀彧走到旁边休息的老翁身旁,目光掠过那片还有一半小麦待收割的田地询问。
同时,他拿出十文钱递给老翁,以示友好。
老翁见状,眼睛笑眯成了一条缝,连忙接过钱,语气中满是激动。
“哎呀,这位郎君真是慷慨!敢问郎君如何称呼?”
“吾姓荀,乃外地来的商队领队。”荀彧微笑着回答。
老翁点点头,抬起手指向旁边一块已经收割完的田地。
“荀郎君,你们是外地来的,可能不知道,今年我们马邑县的收成好得不得了!
看到那块地了吗?昨天刚刚收割完,一亩地竟然产出了八石的粮食!我这辈子第一次种出这么丰收的粮食,昨晚上都兴奋得睡不着觉。
这都要感谢我们的杨将军,她当初说种这种粮食能够高产,我们当时还不信,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荀彧听着老翁激动的语气,眼神中满是震惊。
“八石粮食?老翁莫不是开玩笑?不会是你们这里的杨将军故意让你们对外来的商队夸大其词吧?”
此言一出,老翁突然转过头来愤怒地看着荀彧,并且将那十文钱还了回去。
“莫要乱说,这位荀郎君!你根本知道杨家军有多好,哪里知道杨将军对我们这些底层农户有多体恤!
我告诉你,以前我们这些地要是没有受到灾害,一亩地也就只有二石粮食。
可是现在就我周边的乡里,几乎每家的田地都平均达到了七石粮食。
而我家今年运气特别好,竟然达到了八石,这都是杨将军带来的功劳!要不是有杨将军关心我们这些底层农户,我们哪里能够吃饱饭?你不许说话中伤我们将军!”
荀彧见状,连忙道歉。
“是我鲁莽了,老翁莫要生气。只是我这个商队刚刚从外地来,从来没听说过如此高的产量,所以刚刚听到非常惊讶。”
这番道歉的话让老翁面上的表情再次恢复了喜气,他又笑着开口了。
“哈哈,是你们这些外地人没见识。也是,一亩地平均七石的粮食,那都是杨将军带来的成果,你们这些外人哪里见到过呢?”
这突然炫耀起来的语气倒是让人哑然失笑,荀彧眯着眼睛打量着周围的土地,他心中有了些许计较。
“老翁,今年的收成确实令人欣喜,但我心中仍有些疑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60-70(第6/24页)
惑。这杨家军每亩地收的田租是多少?我听老翁说,粮食种子都是他们提供的,恐怕田租不会少吧?”
荀彧此言说完,老翁闻言直接笑着摇头。
“荀郎君,你对我们杨将军似乎有些误会。粮食种子都是免费发放给我们的,而且今年的田租只需交两成。”
荀彧闻言,心中满是震惊,难道他们把赋税摊派在其他地方了?于是,他又继续试探了起来。
“那口赋、算赋一年要交多少?劳役又是如何安排的?”
“杨将军说了,以后我们农户不再交口赋、算赋那些苛捐杂税了。至于劳役,每个生产小队会根据自己地方的需要来规划。
就像我家附近的田地,修水渠的时候,队长都会组织大家一起来修。而附近的路,也是我们乡里负责维护的。”
那就是依然有劳役,只是换了一种方法来摊派,每个地方的人负责自己家附近的水渠和道路修建。
但荀彧依然不解,如此低的田租,又不收口赋、算赋,这杨家军是如何运作的呢?
一个政权若没有足够的赋税收入,即使再仁义,也难以负担官吏、军队的俸禄和粮食支出。
莫非这杨将军太过天真,还不知这样做的后果?
这一旦把田租定好了,以后要是想要多征收赋税,虽然也能征到,但到时候这杨家军肯定不会在老翁口里面称赞不停了。
于是荀彧又问了一下这位杨家军在马邑县做的其他事情,待知道参加杨家军的兵卒分田一百亩,这就更加让荀彧震惊了。
至于后面什么鼓励开荒的政策,以及不同等级的授田政策,那时候荀彧已经能够保持面色平静了。
但他心中依然觉得,这太疯狂了!
如此庞大的分田,怎么可能没有人阻挠呢?这杨家军是怎么做到的。
如果杨秋在这里,她肯定会说一句,阻挠的人都已经死了,自然就没有人反对了。
而想要反对的那批人,在前辈的尸首躺下后,自然也就老实了。
告别老翁,荀彧没有坐回牛车上面,而是走在这条官道上面缓缓前进。
看得出来,周边的农户们都带着喜悦的心情,那位老翁应该没有在言语当中夸大。
而这条官道,荀彧甚至弯下腰触摸了一下地面。
很显然,这条路修得不同于雁门郡之前的其他地方,道路非常平整,像是用一种特殊的东西修建而成,夯实得非常结实。
而道路上面只有薄薄的一层土,这是如何做到的?
荀彧的心中充满了疑惑,眼前的景象与他以往所见的截然不同,仿佛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自从来到了马邑县,他开始觉得自己的满腹经纶竟无法解释这里的种种奇异。
这位传说中的女将军的确非同凡响。
她治理下的地方与其他郡县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
荀彧搜肠刮肚,却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形容这种独特之处。
他只觉得这里的农户与其他地方的农户不太一样,不是那种喜悦的心情,就好像是一种……
“汝是说他们没有尊卑,太过大胆是吧?”
荀谌一语道破荀彧心中的困惑。
荀彧闻言,略一迟疑,随即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此时已经过了两个多时辰,而他也来到了自己兄长住的地方,并且已经跪坐下来和兄长聊了些许时日。
荀彧之所以能够来,这是因为当初徐庶出现之后,杨秋同意了荀谌给家里送封信,而这封信自然到达了荀彧的手中。
虽然信里面的内容写得比较隐晦,但荀彧和家族里面的人都看出来了。
荀谌要留在这个反贼占据的雁门郡,这就让荀氏家族的人都非常惊愕。
没人能够理解荀谌的选择,长辈们也想逼迫荀谌回来,但远在千里之外,不是写封信就能让其转变心意的
所以荀氏家族在黄巾军平定之后,最后派了荀彧前往雁门郡这里。
而荀彧的目标当然是劝说兄长归家。
“文若,无需如此吞吐犹豫,绕弯试探,长辈们是否派汝来劝吾归家?”
荀彧面露难色,缓缓点头。先前的试探让他感觉到兄长心意已决,这话实在难以启齿。
他深知兄长性格坚定,外人难以撼动。
“兄长,父亲怒意难平,完全无法理解汝之选择,但吾观兄长在此地似乎颇为愉悦。”
他这个弟弟呀,明明也不赞同,但绝对不会在言语当中冒犯放肆,于是荀谌笑了。
“文若,汝方才也打听了杨家军的治下情况,亲眼目睹了田间的丰收。汝觉得,这样的杨家军,是否有席卷天下之力?”
荀彧闻言,惊愕之色溢于言表。
他本不想直言,但兄长却不给他含糊其辞的机会。
“兄长此言何意?此乃大汉天下,吾感激杨将军未对兄长为难,但这并不意味着荀氏家族要支持反贼夺取天下!”
荀彧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怒意和不解。
“更何况,黄巾军虽已暂且平定,但汉军随时可能挥师讨伐。兄长留在此地,岂不是自寻死路?”
荀谌并未在意荀彧的怒气,只是轻轻叹息一声,转而问道:“文若,你可曾研究过何邵公的三世说?”
何休的三世说源于《公羊传》,提出人类社会将经历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个阶段,这样的思想无疑是大逆不道的。
于是荀彧瞬间惊愕的看向了自己兄长。
“兄长此言何意?”
“其实吾不信谶纬之学。商亡而周兴,秦一统天下后再亡,高祖建立大汉,未来也必将经历这样的循环。
当初光武帝能重兴大汉,于是有了‘天命在刘家’的谶纬之说。但我不信这个。”
“黄巾军虽已平定,但这大汉天下已无出路。更何况黄巾军并未真正被平定,未来此类造反之事只会越来越多。”
“文若,世间并无可以万世太平的天下。吾曾问杨将军,若杨家军建立新朝,是否又要再次经历这种轮回,汝知道杨将军当时何言吗?”
荀彧自然不知,他此刻更惊愕的是兄长对那位杨将军的尊崇。
这意味着兄长可能要一意孤行留在这里,家族长辈的警告劝说都将无济于事。
“那时候将军曾对我言,有诞生必然就有灭亡,有清廉必然就有腐败,有矛就必定有盾,矛盾必定同时存在,这本就是世间常理,无人能逃脱这种规矩。
就像日升月落一般,这本就是世间的常态。天道至公,没人可以享万世太平!’”
这个答案让荀彧瞬间惊讶。
“这位杨将军举事造反,难道不希望创立一个万世升平的天下?”
荀谌笑着摇头,他当时得知此事时也颇为惊讶。
“杨将军此人,洒脱通透,兼具吞吐天下的豪气。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60-70(第7/24页)
文若见了就会知道,吾为何愿意留于此地。”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今,杨家军在雁门郡的分田之事已近尾声,如此政策竟能得以执行,若杨家军挥师南下,试问还有谁可抵挡?”
荀彧没想到兄长对那位女将军评价如此之高,这倒是让他愈发好奇了。
他欲言又止,最终还是被兄长劝说在此地暂住一阵。
荀谌告诉他,有些道理口说无凭,只有亲眼去看、亲耳去听,方能明白他留在这里的原因。
于是荀彧不再强求,然后就此在兄长旁边住下。
接下来的几天,荀彧在兄长荀谌的带领下,见识了杨家军在此地主导的各种新奇工具:水车、水碾、水转大纺车……这些都是他未曾见过的景象。
随后,他还前往了周围建立的学堂,翻阅了那些幼童们学习的书籍。
令他惊讶的是,其中竟有许多他未曾读过的书籍,里面的生物、物理、化学知识让他有些看不明白。
不仅如此,荀谌还特意带着荀彧见识了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
那一刻,荀彧仿佛稍稍明白了兄长留在这里的原因。
他的世界观瞬间被拓展,这里所有新奇的东西都仿佛代表着未来。
这大汉天下到了如今这样的地步,其实所有人都明白,汉家天下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了。
无数的人都在迷茫,未来的世道该是何种样子?
无数的人也想建立一个更加清明公正的世道,然前路茫茫,无人知晓该如何行进。
昔日荀彧以为,欲建清明之世,必须由天子任命贤明之士治理天下,严刑峻法,驱逐贪暴之徒。
其间,须先强军备,再励农桑,待君主掌握足够之权,方可开启变法。
至少荀彧还不希望这世道彻底乱起来,乱世开启,这可不意味着是好事儿,但兄长好像已经笃定这汉家天下没有出路了。
出于对杨将军的好奇,也是荀谌自己想要介绍杨秋的原因。
所以五天之后,荀彧被荀谌带到了杨秋的面前。
见面的地点依然是荀谌住着的坞堡,毕竟这兄弟俩的身份还需要低调,所以不能去人多的地方见面详谈。
两个人见面的第一眼,都对彼此有些许惊讶。
杨秋的惊讶是,这真的是她来到这个世界上见到的最俊美的一个人,果然养眼。
难怪是史书上都留名的美男子。
而荀彧惊讶的原因则是,杨将军的长相和传言当中完全不同,当然他也知道外界的传言肯定是过于夸大了。
但荀彧也觉得能够以一女子之身建立杨家军,且多次击败汉军,此女子必定异于常人。
或许如世间那些勇猛武将一般,其身材必定魁梧壮硕,颇具勇力。
因此,荀彧先前所想的杨秋,乃是一勇猛壮士的形象。
但眼前之人有着一张英气勃勃的五官,其身材虽依然高大,但绝对不是那种臃肿的壮硕身材。
如果要用更准确的话来形容,那就是猛将和儒将之间,这位女将军更像一个儒将。
“友若,汝弟果然被我的样貌震惊到了。”
见荀彧一时沉默,杨秋转头就对着荀谌笑了起来。
两个人之间的气氛颇为轻松,能够互相打趣说笑,这让荀彧在一旁都颇为惊讶。
“将军确实出人意料,吾之前确实见识浅薄。”
看看,又是一个体面的人,不管人家心里怎么想,杨秋就喜欢这种把话说得周到的人。
其实她对荀彧也有很多好奇,这可是历史上的名人,曹操后方的大管家。
这人将曹操后方治理得井井有条,让曹操能够安心在前面率军作战,这绝对是一个治理大才。
但可惜的是,对方的政治理想颇为顽固,最后和曹老板分道扬镳了。
所以杨秋和荀彧的这一次见面,其实杨秋更多是抱着好奇之心,而不是自信觉得,自己能够收拢眼前的人。
那实在太过异想天开了。
她可是大汉朝的钦定的反贼,荀彧见面之后没有对她怒斥,这已经算是非常有礼了。
“荀郎君见笑了,友若之前被我强留在马邑县做客,恐怕友若家人甚是担忧,还累得荀郎君亲自前来,实乃我之过,应先向荀郎君致歉。”
如此宽厚的态度,令荀彧颇感意外,其实他有诸多疑问,只是不知道该从哪一个角度开启。
荀谌见状,知道自己留在此地使弟弟感到拘谨,便笑着告辞。
有些问题由自己说出,效果或许不佳,或许让弟弟亲自与杨将军交谈,方能明白他留在此地的原因。
待荀谌离去后,杨秋笑而言道。
“荀郎君有何疑问,尽管直言,我能解答的,必当坦诚相告。”
荀彧闻言,心中一动,遂问出自己心中最大的疑问。
“将军举事至今,赋税定得如此之低,何以维持这样庞大的军队和官吏体系?
吾观察许久,仍未得其解,望杨将军能为吾解惑。”
谈钱虽然很俗,但这世道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荀彧其实是一个很务实的人。
他还有其他诸多疑问,但这个疑问在眼下最为重要。
毕竟就连天子都在卖官鬻爵,仅仅是因为贪钱吗?其实大家也都明白,天子也缺钱。
所以一个政权体系要正常运转,赋税体系一定要非常完整,可是杨将军治下的赋税体系,倒让人觉得仿佛似在倒贴做好事儿,这样的体系焉能长久?
只是有些话不能直说,所以荀彧也问得有些拐弯抹角。
总不能直言你赋税定得这样低,以后肯定会完蛋吧,所以先试探询问,看看这位杨将军会怎么解释。
第64章
这个问题有点出人意料,但又好像在情理之中。
按照荀彧历史上的经历,能管理曹老板后方那么多年,那肯定是一个务实的人。
所以他不会去关注一些空泛的大道理,只会一开始就关注到一个政权最基本的东西。
那就是赋税体系,这关系着这个政权能否正常运转。
不过这一个问题也不是第一次被人问,尤其是邓容邓广,这姐弟俩本来就是商人阶级出身,对金钱数字尤其敏感。
所以当初初步定下这样的赋税体系之后,这两个人都觉得这么搞要崩盘,还极力劝说她不要这样做。
理论上,这么干确实不行。
如果是一亩地最高三石的粮食水准,那么平均就是两石的粮食产量,只取平均数字来计算。
大约有四万户雁门郡人口,按照平均每户有五十亩地,所以一年大约有田租八十万石粮食。
注意,这都只是取的中间数字,不是实际情况,但大概只会在这个数字上下起伏。
而现在有一万的兵,就不算那些高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60-70(第8/24页)
军官的待遇,就按照最普通的兵卒每年消耗粮食来计算。
一个月的平均水准是每人两石,一年就是二十四石,就只按照一万的整数来算,光是粮食就要吃二十四万石。
这么算起来还有剩余,但是杨秋现在占据整个雁门郡,那又不是只有兵卒,还有上上下下的负责管理的官吏,那都是要发工资的。
总不可能比东汉的工资还要低,因为斗食小吏的东汉水准就是一百石,而一百石相当于五口之家一年的粮食需求。
目前雁门郡有上千多个官吏,一旦发完工资,到时候肯定入不敷出。
更何况每个月都还要给士兵发军饷,除此之外,这个计算体系甚至还没包括各个工坊的工匠俸禄。
所以在铜钱数量不够的情况下,杨家军发工资有时候就会用布匹和粮食代替,按照市价来折算。
这在大汉朝也不算稀奇,说是两千石的官吏,其实不是都发粮食的,有时候会折算成其他等价物。
在这个时代,粮食,食盐,布匹,那都算是硬通货。
所以即使换个方式发军饷,那倒也不会被人拒绝。
甚至这种东西有时候比钱还要有用一些。
所以按照平均两石的水准每年收两成田租,并且还免除其他口赋算赋,这种玩法是真的会失败。
当然,邓容他们也知道当时杨家军可以提供更加高产的粮食。
只是在他们商人的本性里面,天生就觉得还是要多收一点赋税,保证更多的盈余,这才是最稳妥的方法。
所以他们当初其实是建议免除口赋,少收一点算赋。
这样杨家军已经免除了苛捐杂税和大部分劳役,其实已经让人很轻松了。
但杨秋自己算了一笔账,按照平均7石的水准,这不算未来开垦出的荒田。
就按照每户五十亩地来算,当然以前很多人没有这么多田地,可是如今加上授田,其实平均下来差不多了。
所以平均每亩地七石,这一年的田租直接变成了二百八十多万石左右,比八十万石的基础上翻了几倍。
等到更多的荒田开垦出来,再加上新加入的五万多冀州黄巾军,这数据还要继续往上增加。
所以粮食自给自足现在是没问题的,但这样就收不上钱币,这才是当初众人犹豫的原因,只收粮食怎么运转这个体系?
其实,这只是邓容邓广他们姐弟俩的固有思维作祟而已。
事实上,杨家军控制了盐矿铁矿茶叶,这几大挣钱的行业全部都专营了。
在雁门郡的豪强不是死亡就是逃出去之后,这个空白的市场已经完全让杨家军占据了。
所以收少量的田租,保证体系运转,而杨家军售卖的各种东西,直接促进这群有多余的粮食的人可以把粮食卖到市场上。
然后可以购买铁制农具、布匹,食盐,肉类等物品。
如此,这个经济市场就能活起来,如果农户们每年不止没有剩余,还要倒欠一笔贷款,那整个经济市场都是一潭死水。
而古代的统治者喜欢疲民弱民。
那就是让农户们一年到头都在种地,交完赋税之后就只剩下那点儿粮食可以吃,并且还吃不饱,就连造反都没有一副健康的身体。
而统治者的理想状态是,庶民们没有时间思考任何事情,只要一辈子老老实实种地就行了。
所以,要改变这种状况,一定要让他们每年粮食有剩余。
只有在吃饱穿暖的情况下,庶民们才敢送孩子读书,出钱继续把房子修得结实一点,购买耕牛农具开荒等。
如此,经济才能发展起来。
当然,这种制度依然有弊端,雁门郡现在几乎是杨家军这个寡头在控制经济民生军事,所以未来必定要随着地盘扩大改变政策。
但至少眼下这个体系还玩得转,也适合当前杨将军积攒实力。
更何况,杨秋其实私底下还在挖掘金矿和铜矿。
私铸钱币现在不算啥,这都是反贼了,还守啥规矩。
而且,杨秋有一个更加远大的规划,那就是大汉朝诸侯并起之时,她要将天下的铸币权抢到自己手里面。
眼下她正在让工匠们试验如何提高铸钱技术,力求做出更加精美高质量的钱币,让未来的诸侯们无法模仿。
至于怎么流通,只要占的地盘够大,手下的商业足够繁荣,那时就由不得别人接不接受了。
不过这个规划还太远,眼下也不适合告诉荀彧,毕竟谁知道荀彧以后为谁办事儿?
因此,杨秋换了另一个角度回答荀彧这个问题。
“君以为,何以民富国强?”
“施政以仁,重农抑商以固国本,轻徭薄赋以养民力,崇礼尚德以化万民,明法度以维秩序。如此,则国家富强、民众富裕可期也。”
嗯,很官方的答案,杨秋笑着又问了另一个问题。
“何谓财富?”
“财富之事,古人亦有深论。‘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此言道出生财之根本,在于众人共力创造,而消耗者少,勤勉治事,使用得当,则财富自然充盈。
“故吾以为,财富非独金银珠玉,乃国家之资粮丰足,百姓之家给人足,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此乃真正之财富。
施政者当以养民为本,使百姓安于耕织,商贾之利归于公家,国用充盈而民不困乏,如此则国家之财富可保。”
在经学上,杨秋和这些人是绝对辩不赢的,所以把这个开胃菜问出之后,杨秋再出一问。
“若君主贤明,重视农桑,轻徭薄赋,崇礼尚德,明法度,朝廷官员皆为君子。
然天有不测风云,旱灾洪涝瘟疫频发,庶民吃不饱穿不暖,即使朝廷存储粮食分发亦不够,当如何是好?”
荀彧觉得此言似乎是在刻意为难,不过他还是认真回答了这个问题。
“此乃天灾人祸,非人力所能完全抗拒。既君主与官员既皆为君子,当以民为本,共克时艰。
首先,需开仓放粮,救济灾民,以解燃眉之急。同时,组织百姓修缮水利,改良耕作技术,提高抗灾能力。”
“再者,朝廷应鼓励商贾捐赠物资,以补充官府之不足。同时,派遣医术高明之士前往灾区,救治病患,防止瘟疫蔓延。
此外,还应减免灾区赋税,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总之,面对天灾人祸,君主与官员需以身作则,带领百姓共同应对。如此,即使遭遇困境,国家亦能逐渐恢复元气。”
到了这一步,杨秋终于开始了自己的驳斥。
“君此言错了。”
“错了?”
荀彧不解,杨秋随即作答。
“当国家内忧外患之际,外敌必乘虚而入。若粮食匮乏,无法均分给百姓,那么得不到粮食的民众定会聚众起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60-70(第9/24页)
到那时,边疆受敌寇侵扰,兵卒军粮不足,边疆必失守;而国内,民众因饥饿而暴乱,纵使有贤明的君主和君子在世,亦难以解决此等困局。
所以此等困局,天下必将大乱,野心家会趁机崛起。若此时天灾继续频发,抢粮食杀人之事将层出不穷,君子在世亦无法解救,除非能变出足够多的粮食。”
荀彧闻言,心中一凛,他听出了杨秋的弦外之音,这是在谈论朝廷的未来。
更糟糕的是,天子和官员还并不贤明。
“将军何意?”
“君莫要误会,我并非在谈论杨家军的未来。我只是想告诉君,战争实为资源掠夺。
当天下百姓无法吃饱穿暖,天灾频发粮食产量锐减时,只有一部分人死亡,才意味着另一部分人能够吃饱活下来。
此乃弱肉强食之道,君子贤人亦无法改变此等局面。”
此言一出,荀彧立即沉默了下来。
他倒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对他们士子来说,有些话不会说得那么直白。
施以仁政,对民众进行教化,教化失败的那一部分,自然直接进行叛乱压制。
“若按将军之意,杨家军起义造反,乃是为了抢夺粮食资源?”
这总结倒也不能说没有道理,本质上当然是为了吃饱穿暖。
只是人吃饱穿暖了,当然还会向往更加美好的东西,想要一直吃饱穿暖,那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所以杨秋笑着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等庶民追求饱饭暖衣,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粮食、桑麻,皆出自我等之手,躬耕力作,织布成衣,而后何以不得饱暖?
这又不是不劳而获,而是吾辈辛勤耕耘,然世道之艰,竟不予人生存希望。
荀郎君,汝刚刚说要君子贤人治理天下,如此天下吏治清明,横征暴敛之途将会被驱赶出去。
可是据我所知,即使没有苛捐杂税,没有人在其中中饱私囊,每年交完赋税之后,我等小民依然无法吃饱穿暖。
如果再加上天灾频繁,易子而食的事情甚至会是普遍现象,荀郎君,问题出在哪里?
君子不是已经在治理这个天下了吗,为何还是不能让小民休养生息?”
这一个问题瞬间让荀彧哑然。
荀氏是一个大家族,族人们有些生活优渥,有些则生活贫寒,他倒不是不知道。
身为荀氏家族的族人,其实也不会受到太多胥吏为难,毕竟家族有这样的声望,不至于被残暴之徒强征苛捐杂税。
可即使如此,每年交完赋税之后,许多族人依然吃饱穿暖困难,需要宗族出面给予帮助。
所以真要细说治理问题,贤明的君主治理天下,其实只是能让底层人吃口饭不饿死而已。
但这已经是仁政了,因为现实是昏暗的世道更加残酷,直接逼得万千庶民饥饿致死。
“将军之问,吾也无法解答。”
这一刻,荀彧无奈地回答了杨秋的质问。
无论是现实当中观察到的小民景象,还是上古先贤说的各种道理。
都没有说过,即使君子贤人治理天下之后,小民依然吃不饱该怎么办?
他们士子追求的只能是吏治清明,君主有德,那样的世道好像已经是最好的世道了。
“昔日我家曾有田二十亩,天时顺遂之时,一年可得粮食约四十石。
然田租之后,仅剩三十六石,时有强征,又需孝敬里正乡老。算赋口赋一缴,我等小民已无力饱腹暖身,故多有农户丢弃婴儿。
汝等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曾否议及此事之解?”
“或许应开垦荒田,修渠引水,提高耕作之术,如杨家军之所为。闻将军已使一亩之地出粮七石,是否为此道?”
倒是引导到了她想要说的方向,于是杨秋问道。
“当然需借百工之力,提耕作之术,扩粮食之产,驯化高产之种。然有一问,种植粮食皆需水,何故有些粮食作物更能抗旱?
又有何法可驯化出更抗旱之种?何故有些土壤肥力较高,有些则否?这肥力究竟是何物?
仅凭经验总结,此道并不能使粮食生产大增。若不能明其根源,技术何以进步?”
荀彧闻此言,面露疑惑。
“将军此言,令我困惑。能否再明言一二?”
莫非这就是杨家军能提高粮食的原因?在杨家军这里见到的东西,很多都能让荀彧耳目一新,所以他也想听一听杨秋的见解。
“若仅论粮食,君恐怕均经验不足,我换一种说法,君或许便能明了。
若父母身材高大,子女亦多身材高大,然亦有两矮小之人生出高大之子,这似乎并非固定之规。
至于父母与子女之间五官相似,皆有诸多异同,此乃生活中最普遍的现象,然有人能知其所以然?
难道仅以血缘关系解释?子女何以遗传父母的相似特征,如粮食种子,何以有些能驯化出越来越抗旱之特性?
此等知识难道不值得我们人类探究学习?”
“至于土地的肥力,我们除了能判其松软易于种植之外,是否能明其何以种植菽后能增强肥力,这肥力究竟是何物?难道不应试验探究之出来吗?”
杨秋的这一番言论,让荀彧想起了杨家军学堂里面那些幼童同所学的书籍。
似曾讲过遗传之理,然进一步的解释则未明言。
这些在生活当中最普遍的现象,好像无人能探究最具体的原因。
“这就是将军在学堂里面开设那些生物物理化学教学的原因吗?吾虽没有全然理解那些书籍。
但按将军之意,学习此等知识方能探究许多事情之本源?”
至少能引导大家走向一条探究科学的道路。
“人力有限,虽可制越来越多的农具,购足够多的耕牛,开垦越来越多的荒田,这些也都能促进粮食的增产。
但要如杨家军这般翻倍提升粮食产量,甚至未来亩产达十石二十石,此非靠贤明的君主和有德的官员治理所能行。
而需培养农学方面之人才,此非一两人所能为,而需诸多人投入此研究之中。
而驯化高产粮食种子,甚至需十年数十年方能见效。”
“除农学外,这世上尚有许多知识需我们人类去了解清楚。如太阳距离我们有多远?月亮与太阳之间之距离又是多少?我们人类能否去往月球?研究此等东西其实亦有必要。”
这些事情,荀彧小时候大概疑惑过,可是后来就觉得这些事情不值得探究了,好像变得毫不重要。
但眼下这位女将军却说,这些事情非常重要。
“将军所走之道是我未曾想过之道,只是是否会有些异想天开?我们人类真能去往月亮?”
“仅凭我们自身之力,自然难以企及,然而我们可以借助工匠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