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纸书屋

正文 60-70(第1页/共2页)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60-70(第1/24页)

    第61章

    张角目光深沉的看着自己这个弟弟,他当然明白对方的不甘心。

    可是这世上的事情,从来就是这样艰难重重,无法尽如人意。

    如今能够保存黄巾军大部分力量,这已经是他费尽全力获取的结果了。

    不然若按照之前的计划来,继续固守在冀州几座城池,不过是最后死伤殆尽而已,于是张角对自己这个弟弟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三弟,你还记得我们最初的目的是什么吗?”

    最初的目的,那时候是什么呢?

    张宝也没想到兄长会问这么久远的一个问题,那好像是太久之前的事情了。

    那时候和兄长传授道义,治病救人,然后发现这世上的病人根本治不完。

    于是他们兄弟发现,问题的根源不是疑难杂症,而是在于所有人都不能吃口饱饭。

    可为什么吃不了一口饱饭呢?三兄弟渐渐发现是这些官吏有问题,是天子昏庸,是这世道昏暗。

    所以他们三兄弟立下了一个决心,那就是推翻这个昏暗的世道。

    于是努力了十余年,这才聚集了这么多太平道信徒,然后组织起了一股庞大的势力,决定在这个甲子年造反,推翻这昏暗的朝廷。

    可是现在兄长做的事情竟然是放弃。

    “兄长,当然是推翻这个世道,这不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愿望吗?我知道之前输了败仗,兄长对黄巾军接下来没有信心。

    我也知道当时兄长的决定是对的,放弃对抗,这才能保住大部分人的命。

    可是未来呢,难道我们就这样苟延残喘,就这样放弃推翻这个世道吗?”

    这件事情之前一直没来得及和两个弟弟细谈,因为当时要忙着转移黄巾军,而当时汉军又在后面追杀。

    所以这个过程之中他们一直在打仗,毕竟这样大面积的人转移,这一条路不可能平安顺遂。

    如今大部队已经转移到深山里面,兄弟们这才可以坐下来细聊。

    不能让弟弟误会自己的决定,于是张角看向了二队张梁。

    “二弟,你也是作如此之想吗?”

    张梁点头。

    “兄长,我明白你的眼光能看得更远,做出这种决定,自然是因为这是当下最有利于我们的方案。

    可是我们是活下来了,但未来怎么办?老弱妇孺可以转移到杨家军那里,我也希望他们能有一个安稳的日子可以过。

    但我们这些黄巾军呢,难道以后就躲在大山里面,再也不敢和汉军正面对抗?

    那我们的愿望岂不是再也没办法实现,留着这条命,到时候余生有何意义?”

    看来不把未来的计划交代清楚,接下来岂不是要和两个弟弟们离心了。

    于是张角拍手让弟弟们坐在旁边,接着说出了他和杨秋当时商量的计划。

    “你们二位可知道子胥之谋?”

    张宝和张梁对视了一眼,两个人都回想起了这位春秋人物,但还是有点没有理解张角的意思,于是张宝开口了。

    “兄长,可否明说?”

    “昔日,伍子胥献策于吴王,言楚国执政者不和,可乘此机,分兵三路,以一路扰敌,敌必出应,我出则彼归,彼出则我复,如此则楚军疲于道路,终至吴国之霸业成。此乃疲兵之策,亦游击战法。”

    “汉高祖一统天下时,曾特设游击将军,行此游击战术。今我黄巾军势弱,若固守城池,与汉军正面相抗,败局则注定。

    因此,退入大山,非为苟延残喘,实乃换法而战。此游击战法,更加具有主动性,战场之局,将由我辈掌控。

    敌进我则退,敌驻我则扰,敌疲我则打,敌退我则缩,使汉军疲于奔命。

    再令党人与宦官之徒自相争斗,削其力,则汉军之精锐,将为我等所耗!

    “待党人与宦官之徒斗至两败俱伤,正是我黄巾军乘虚而入之时,届时吾等可率大军前去决战!”

    当然,这属于理想情况,并不是那时候带着大军出去,就能一决胜负。

    战争的时机要凭借局势来作决定的,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局面发生?

    当初杨秋对张角劝说的时候,就说了未来是不断变化的,不存在一场决战就能定胜负的局面,

    最好是步步蚕食汉军的土地,然后一步步占领越来越多的地方,到时候让汉朝再也没有力量反抗,那时候才能一战定天下。

    不过眼下劝说两个弟弟,倒也没必要把未来说得那么悲观。

    所以张角这一番话术一说出来,张宝和张梁瞬间对视了一眼,这倒是个好方法。

    原以为兄长是沮丧退缩了,原来是另有战术。

    “兄长,是我目光短浅,原来兄长另有丘壑,这游击战听着倒是颇有道理。

    我等黄巾军现在可以暗自积攒实力,然后不断袭扰汉军,时机成熟之时,那就是我等黄巾军推翻这个朝廷的时候了!”

    张宝这番话一说出来,张角瞬间欣慰地笑了。

    其实他能够察觉到自己的身体正在逐渐衰败。当初杨秋也对他明说过,他的寿命已经不长。

    所以张角只希望能安排好黄巾军的退路,哪怕他隐隐察觉到,杨家军未来很有可能吞噬黄巾军,不过张角现在已经不介意了。

    是叫黄巾军还是叫杨家军?这并不重要。

    关键是他带领的这群人并没有死在汉军的刀锋下,反而可以暗中积攒实力,完成他最初的梦想。

    他想,杨家军绝对能建立一个更好的世道,至少比他当初设想的未来要更好。

    但两个弟弟们暂时也许无法理解,不过等他们未来和杨家军合作时日愈久,想必他们自然能发现,未来更光明的路到底是什么!

    不过接下来,张角决定和井陉关负责看守的人谈判的计划暂时被搁置了。

    因为杨秋这边突然传信过来,让他们留在原地驻守,而杨秋有另外的方法帮助他们通过井陉关。

    此时此刻,杨秋带领着自己的部分军队来到了阳曲县。

    之所以来这里,那是因为最开始的计划出现了问题!

    原本计划是黄巾军是从井陉关通过,然后到达太原郡的阳曲县这边,之后再北上雁门郡。

    当然,这个过程采取了利益交换的方式。

    黄巾军那边给予钱财,然后负责看守关隘的人放人通过,毕竟之前已经和太原郡这群世家大族谈好这笔交易了。

    到时候人到了给钱就行。

    当然光给钱,这群人也不会干这么冒险的事情,主要是杨家军做出了南下的威胁。

    若是不放人通过,杨秋就率领军队南下进攻,并且还用王泽和令狐邵的性命作威胁。

    毕竟令狐家族和王氏家族在太原郡举足轻重,而另外几个其他家族都基本和这两个家族都有姻亲关系。

    所以有些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60-70(第2/24页)

    情没那么难谈,虽然令狐邵已经效忠杨秋了,但谈判桌上又不用说实话,反正对方不知道真相。

    所以最开始的计划是这样的,太原郡那边的世家大族遭受了威胁,不得不同意了这一个计划,然后杨秋让黄巾军路上给予钱财作为补充。

    毕竟总不能让人白干,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带着几万人经过,总得给一些好处。

    当然,黄巾军有几万人,若是这些世家大族不同意,到时候北边有杨家军攻击,然后黄巾军再从西面进攻,太原郡可没有实力抵抗。

    所以这是他们不得不同意的选择,至少眼下这个方案还能让他们获得一些钱财。

    但如今,这个方案之所以出现变动,并且让杨秋带着军队亲自南下,这是因为他们想要换一个方法。

    “你们的意思是,还是得让杨家军和阳曲这边的汉军打一场?”

    郭缊点头,他是阳曲郭氏出身,和王氏一直有联姻,并且王泽现在的妻子就是阳曲郭氏出身。

    所以负责这件事情谈判的人就变成了郭缊,毕竟黄巾军要通过阳曲县,然后再北上雁门郡。

    所以郭氏这边必然要插手解决这件事情。

    “为何?”

    按对方的意思,那肯定不是真的打一场,而是要做戏打一场,干嘛要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杨秋可是想要低调做完这件事情的,于是郭缊无奈地开口了。

    “阳曲县令温崇本是我郭氏内亲,所以之前由他主持阳曲县之事,自然可以放黄巾军通过。

    但温崇前两日忽染重病,不幸辞世,现正密不发丧,以防新县令骤至,届时事态恐难料理!”

    这倒是让杨秋意外了,她当然不希望这个计划出事儿,于是她纳闷地问了起来。

    “这和杨家军南下有什么关系,你们的计划是?”

    郭缊沉默了一下,然后说出了太原郡几个世家大族做出来的决定,温崇既然已经死了,那就要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本身黄巾军这么多人通过,原本就有可能被人发现异常,虽然他们暂时能把消息压出来,但何不如换一个计划呢?

    那就是变成杨家军攻打阳曲县,身为县令的温崇带着兵卒英勇抵抗,将杨家军阻于门外,然而深受重伤的温崇却在不久之后牺牲了。

    于是杨家军这才率军先攻破阳曲县,接着和突然攻打过来的黄巾军会合。

    太原郡这才意外被敌人攻破。

    故事合情合理,还有大汉忠臣温崇英勇就义牺牲,这……这简直是算计到了骨子里吧。

    “我是没意见,不过你们仅仅只是为了避免新的县令到来,只是这样?”

    郭缊忍不住咳嗽了几声。

    “咳咳……为国捐躯,天子必厚待忠臣家眷,届时温崇之子仕途定将更加顺畅。”

    杨秋意味深长的看着眼前这个人,好家伙,忠臣之后啊!

    天子不对忠臣之后优待,以后谁还愿意为他卖命办事儿,真是死了都要演。

    “温崇临死之前答应了这事儿,温家没有问题?”

    “将军放心,临死之前温崇已经写了一封信,到时候会快马加鞭上书到天子那里。”

    很好,不过是大汉又添一位铁骨铮铮的忠臣而已,杨秋又没什么损失。

    演戏这事又不是第一次了,北边和公綦稠那还在演戏呢,演多了也就熟练了。

    如此,大家互相成就各自的美事儿,这何尝不是一种双赢呢?

    反正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可,按你们的计划来!”

    于是,几天之后,杨秋带领着杨家军南下进攻,然后在阳曲县这边遭遇到了阻碍,被迫停留了几天。

    过几天之后,阳曲县令温崇因为在战场上受了重伤,所以英勇牺牲。

    接着,杨家军趁着这个时候率军攻破了阳曲县城。

    再之后,众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冀州消失的黄巾军竟然已经越过太行山,来到了太原郡,然后和杨家军会合,然后几万的黄巾军北上到了雁门郡!

    马上,这一个炸裂的消息传到了洛阳。

    刘宏这边不只是知道了黄巾军的去向,还得到了大汉忠臣温崇临死之前写下的绝笔信。

    “臣温崇,身受汉禄,杨家军南下之际,本应奋身报效朝廷,杀敌御侮。然臣不幸于战场身受重伤,性命垂危,特此向皇上请罪。

    未能剿灭杨家军,实乃臣一生之最大遗憾……临终之际,臣恳请陛下宽宥臣之属下,彼等已竭尽全力,奈何贼人狡猾异常。

    望陛下速派援兵,解救阳曲县之危,务使此辈贼人毙命于汉军刀锋之下,如此,臣虽死亦无憾矣。”

    这一通感人肺腑的遗言让刘宏看了都觉得痛心,又有一个忠臣死了。

    这天下的忠臣一个个都死在战场上,留下来的都是一群不忠不孝之徒。

    但,眼下最棘手的事情是,这杨家军和冀州黄巾军怎么合流了?

    据说连张角三兄弟都逃窜到了雁门郡,怎么,这是反贼要联合吗!

    那董卓干什么吃的?去了冀州这么久,不仅没有剿灭一个黄巾军,还让黄巾军突然逃窜到了并州!

    但刘宏也知道,这是只是董卓运气差,于是他立即令董卓为并州刺史,让其率军前往并州,然后前去平叛。

    当然,董卓收到这番旨意已经是七天之后了。

    于是他只能整顿大军,打算带着军队前往并州。

    然而上万人的汉军刚刚往并州的路上行进不到十天,突然,冀州那边又派人过来疯狂求救,说黄巾军杀到冀州来了。

    艹,董卓的心中此刻有无数的污言秽语想要骂出来!

    这黄巾军到底在哪里?有没有搞错?不是说在并州吗?

    怎么又袭击到冀州来了?现在到底听谁的!

    第62章

    雁门郡六月的天气已初露暑气,连田间劳作也变得颇为辛劳。

    然而,此刻的农户们却正沉浸在丰收的狂热之中,因为马邑县去年播种的冬小麦终于迎来了成熟的季节。

    这几日,天气晴朗,正是收割的黄金时机。

    得益于今年春雨的滋润,又未遭遇干旱等自然灾害,所以粮食的收成异常喜人。

    自前两日起,马邑县周边的农户们仿佛过年一般,他们惊喜地发现,一亩地的收成竟然平均达到了七石粮食,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要知道,在雁门郡这个地方,一亩地能收三石粮食便已是好收成,多数时候仅有两石左右。

    若遇小旱,可能连一石都难以保证。

    至于一亩地四石或者五石,那都是传说中听过的事情,可是现在竟然达到了一亩地七石的粮食。

    有些地还因为肥力较好,甚至能达到八石或者九石,这就让马邑县的人沸腾了起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60-70(第3/24页)

    如果这不叫奇迹,还有什么叫做奇迹呢?谁能不为这样的丰收感到激动呢?

    所以不管是上面的官员还是下面的农户,所有人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他们热火朝天地收割着粮食,恨不得一天之内就将地里的粮食全部收回家中。

    但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人一天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粮食的丰收喜悦还在持续当中。

    田野间,农户们忙碌的身影此起彼伏,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这样的丰收已经多年未见,即便顶着烈日,也没有人有丝毫的厌烦。

    而杨秋此时也在和众人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她带着张角来到了田地,让对方亲眼看看马邑县现在的粮食情况。

    半个月前,冀州的黄巾军转移了五万多人来到雁门郡。

    这里面主要是一些老弱妇孺,当然,还有一些壮年男丁和工匠。

    之所以有一些壮年男丁,那是因为黄巾军把勇武的人留在了太行山里面继续打游击战。

    而留下来的男丁实在是不擅长打仗,留在太行山也没什么意义,所以来到雁门郡这边,再次编户齐民成为了农户。

    这个过程自然是庞大而又琐碎的,五万多人要重新编户齐民,还得给他们安排住的地方,那简直是让雁门郡上上下下忙翻了天。

    工匠们要安排到工坊里面,农户们要分配到农庄,那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所以过去这半个月,张宝和张梁虽然离开了,但是张角留了下来。

    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身体情况正在急速恶化,一方面是因为张角需要留下来安抚这些冀州的黄巾军。

    这几万人贸然远离故土,来到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如果张角直接离开,恐怕随便有人在里面暴动一下都能闹起大事儿。

    所以杨秋也需要张角留在这里。

    至于这一群黄巾军的未来,因为精壮勇武的男子都已经被挑选到了太行山的游击队里面,所以这里面其实是挑不出什么兵卒的。

    不过这并不让杨秋失望,她现在的兵力已经足够维护雁门郡的安全。

    而这群老弱妇孺里面,那一万多的孩子才是未来的希望。

    至于怎么让这五万人放心住下来,工匠们的事情好安排,全部都分配到了各个工坊那里。

    而工坊旁边一直在修建屋子,所以让这些工匠家属到达之后就分配住所,这完全没问题。

    因此,这五万多人里面的一千多工匠加上其几千家属,这些人很快就安定了下来。

    而剩下的四万多人,那就要开始分民田了。

    杨家军统治下的雁门郡,大部分都是农户。

    工匠,商人,以及官员,那都是属于少部分人,所以杨家军现在目前制定的律法主要是针对农户。

    农户里面又分两种,一种是军户家庭,一种就是普通农户。

    而军户家庭从去年就已经定好了分田政策,只要有一个兵卒,那就分田一百亩。

    至于家里面有几个兄弟参军的,那也不例外,毕竟这些人未来也会分家。

    然而普通的农户,那自然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毕竟若是普通农户和军户家庭待遇一样,那些在战场上卖命的人怎么会甘心?

    所以绝对的公平是最大的不公平。

    军户的家庭待遇好,那是卖命获得的。

    因此,普通的农户家庭,他们的分田走的是另一套政策。

    从今年年初开始,杨秋和邓容一直就在试验普通农户如何分田。

    首先,不可能对这些普通农户全部都平均分配,因为农户里面也分富农中农下农。

    如果说直接一刀切,只要是普通农户,每家都分二十亩或者三十亩,那么那些富裕的只会更加富。

    中下农虽然分了一点田地,但实际上还是很艰难。

    但如果说专门扶持中下农,区别对待富农,那人家也不甘心。

    所以在执行这种具体措施的时候,杨秋和邓容都不敢一开始就定下具体政策,而是在马邑县小心翼翼实验,看看究竟哪种分配最为合理。

    到最后,两个人研究出了一个粗略的方案来。

    首先,杨家军鼓励所有人去开荒。

    凡是开荒出来的土地,都能享受一成田租的优惠政策,并且这种政策长达五年。

    五年之内开垦的荒田都能归其名下所有,所以在开荒这件事情上,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对于富农来说,他们当然有余力尽快去开垦荒田。

    而对于中农和下农来说,开垦荒田自然是没有余力的,所以杨秋给中农和下农分别授田。

    下农授田三十亩,中农授田二十亩,但这种田地在户主死亡之后要归还给官府,不可以进行转卖。

    且这种受田每年要交三成田租。

    而下农的标准是一户田地在五十亩以下,中农的标准是五十亩到一百亩之间。

    所以他们虽然有田了,但田地不能转卖,依然归官府所有。

    换言之,就是杨家军把田暂时租给农户们种植,只是这种租赁期限直到户主死亡,且田租要达到三成。

    不过对于那些下农、中农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有利的仁政了。

    因为分了田就可以今年种地,三成田租其实并不算多。

    所以这群人只要今年能丰收,明年开始他们就有能力去开垦荒田。

    毕竟已经明说了这些田地以后要收归官府所有,所以开荒的积极性自然会被提高。

    而富农的标准是每户一百亩以上,他们虽然没有被授田,但是有足够的余力来进行开荒。

    所以倒是勉强能让上下满意,并没有闹出太多争端。

    至于以后的麻田、桑田分配,这些细节还要继续完善。

    但是杨家军目前还不需要分得这么细,首先是要把积极性调出来开垦荒地,再就是让底层的农户们暂且有田地可以耕种。

    而对于刚刚到达的黄巾军来说,这群人连下农都算不上,所以杨秋和邓容又搞了一个新的措施。

    那就是先给每户分二十亩永业田,这就是死后都不收回的恒定资产,直接分地。

    至于租税,自然是和普通农户一样,田租两成。

    而如果想开荒的话,跟前面人的措施一样,享受同等的优惠。

    不过这群人现在自然没有精力开荒,夏季还可以赶紧种植黍这种粮食。所以黄巾军分田之后就开始分配种子种地。

    而于这些人居住的房屋,暂时都还很粗糙,都搭着普通的茅草屋。

    所以这群人是一边种地,一边开始修建房屋。

    雁门郡这边,每个县现在都修建了一个工坊在烧砖,所以黄巾军现在正在进行大生产运动。

    这样的仁政,对于失去了所有的黄巾军来说,来到这里又能分田地,又可以直接修建房子,这已经足够让他们安心住下来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60-70(第4/24页)

    当然,这群人现在都没钱,所以买砖造房子现在是借贷。

    但凡是购买了官府砖修建房屋的,明年的田租也必须变成三成。

    而多出来的田租收益,将归为工坊,然后工匠们来进行利益分配。

    毕竟大家都在干活,不能只照顾农户,让工匠直接白干。

    所以有任何优惠的措施,那都得从其他地方收回来。

    就像是开荒一样,不可能让杨家军所有士兵去做这件事情,所以必然要鼓励众人开荒。

    但一旦过了五年之后,田租就要恢复到两成。

    如此庞大的工作,其实就连现在都还没有完善好细节。

    并且执行的过程当中还会出各种小问题,所以邓容忙得黑眼圈都出来了。

    而杨秋直接让邓容招人。

    毕竟作为领导,最大的本领其实是要学会用人。

    若是邓容觉得累,那就赶紧提拔越来越多的人上来帮她做这个工作,而不是大权独揽,所有事情都自己来干。

    于是,邓容在黄巾军中发掘了一批识字之人,将他们纳入官吏体系,使得黄巾军中立刻就有了一批可以提拔成为官员的人才。

    随后,由这批黄巾军出身的官员与雁门郡的原有官员共同进行管理,这样一来,双方的冲突也减少了许多。

    毕竟有一个现实问题是,其实大家都方言不通,并州的方言和冀州的方言那就不是一回事儿。

    杨秋等人虽然能学大汉官话,但对于底层的农户来说,仍然存在语言沟通上的障碍。

    无论是为了让黄巾军更加安心地加入这个大家庭,从而提拔一部分人当官员。

    还是为了让这部分官员能够顺畅地沟通和管理,这都是必须要实施的政策。

    所以,在将大方向指挥完毕之后,杨秋亲自加入了马邑县的粮食丰收运动之中。

    为了鼓舞黄巾军安心留下来,她还特意让张角提拔了一百多个代表,跟着他们一起考察马邑县的粮食收成情况。

    让这群人亲眼见证马邑县现在能够做到平均每亩七石的粮食丰收。

    这种实地考察、亲眼见证的效果绝对不是盖的,直接让黄巾军们更加热火朝天地种地,期待着年底也能有一番好收成。

    “将军,此等高产粮食种子,若能普及天下,令众人皆得种植,想来世间再无饥馑之虞。”

    张角这几日实地考察,心中亦是激动不已。

    虽然身体越发虚弱,但是在张角看来,就算他看不到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已经坚信杨家军在走一条正确的路。

    而以前他所做的治病救人,虽然也能让一部分人不至于绝望,但如今看着田地里面农户们丰收的激动表情,张角觉得他简直就走错了路。

    那时候他应该扎根于农田里面,研究如何驯化出高产种子,研究如何制作农家肥料,原来这才是正道。

    “饿肚子这种事情,非纯由粮食高产所能解。若官吏横征暴敛,粮食再多亦无用。

    但,若官员们个个都清正廉洁,可粮食的产量却依然稀少,所有人依然得饿肚子。

    这就证明圣贤们说的道理有时候是没用的,不是所有人都遵从礼仪规矩,便能吃饱穿暖。

    故提高粮食产量,实为重中之重!”

    杨秋这番话一说出来,张角想到这些年的经历,再想到杨家军这边观察到的从未见过的景象,他瞬间感慨万千。

    “此言甚是,我观将军既重工匠之利,又重农桑之事,初时未觉其异。

    然观将军工坊中之织布机,其速甚快;水碾脱壳,其效甚高;灌溉农田之水车,亦是种种巧妙。

    我才明白,太平经其实对这个世道根本没用,将军走的这条路才是对的,以后太平道大约要消亡吧,虽然有些遗憾,但我不会为此感到痛心了。”

    听着张角叹息的语气,杨秋倒是赶紧提出了一件正事儿。

    她希望在张角死之前做一件大事儿,如今张角在这里修养身体,说不定还能再活个一年半载,而这件事情最好是交由张角来做。

    “大贤良师,其实我并不愿太平道就此消亡。若太平道消逝,未来必有五斗米道、张氏道、李氏道,乃至南天师道、北天师道等纷纷崛起。

    即便杨家军重建天下,亦难以根除这些道派。与其如此,我更愿大贤良师能重新审视并改变太平道的教义,使其蕴含劝人向善的深意。

    若如此,大贤良师以后必将流芳百世,载入清史。难道大贤良师真愿太平道就此湮灭无踪?”

    就目前这个生产条件,让这些人只相信科学,那简直就是在说笑话,所以思想这个领域必须要去占领。

    当然,对于那群士子来说,不管是他们信法家儒家又或者是道家,那都是他们少部分人在争夺的思想领域。

    而对于千千万万的底层百姓来说,不管是相信太平道还是五斗米道,他们一定会选择一种东西去相信。

    若是杨秋把太平道直接消灭了,以后必定会有其他邪教过来占领底层百姓的思想领域。

    到时候底层人就又会被煽动,这可不适合未来的统治。

    但是太平道目前的思想肯定是要改进的,所以杨秋希望张角来完成这件事情。

    首先他的身份地位足够,再就是张角的思想已经经历了蜕变,所以他能够写出更加适合太平道未来发展的教义。

    而杨秋亦会给予一些引导指示,待新的太平经出世,除了引导信徒更加向善,杨秋肯定还要在里面掺杂一些私活儿。

    那便是稍稍解放思想,引导庶民百姓建立勇于反抗的精神,正如那些神话传说中反抗天庭的故事一般。

    她计划先从神话故事入手,再让太平经构建一个新的神仙世界。

    这件事情当然会非常复杂,但若是不做,以后思想的领域就要被其他道派所占据了,甚至还会有外来的邪教过来蛊惑人心!

    显然,杨秋的建议震惊到了张角。

    “我还以为将军并不喜欢太平道,我以为我和将军的唯一共同之处,便是对底层庶民的怜悯。

    都希望建立一个更加清明的世道,原来将军并不讨厌太平道吗?”

    倒也不能用讨厌或者喜欢这种单调的词汇来形容,于是杨秋举了一个例子。

    “大贤良师也知,我等祖先最初的统治方式并非如今这般。

    那时是禅让制,而今则是世袭制。或许有些儒生妄言,那时的禅让才是大同之世,那时的世道才是真正的清明,但这种假话不必听。

    古人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类的进步,亦如天道之行,从禅让至世袭,这其实是进步。

    虽世袭之制,弊端诸多,如亲亲繁殖等,但在当时,不失为一种进步。未来之事,不可预知,若新制出世,取代世袭,亦属必然。

    但我今日所欲言重点,非在于此。我欲言者,世道无常,故无绝对完美的太平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60-70(第5/24页)

    古人云,‘时移世易’,任何事情发展至一定程度,皆需顺应时势,制定新思,执政之措,亦需因时制宜,重新厘定。

    一成不变,只会导致世道昏暗,如死水一潭,毫无生机。

    故大贤良师,君应以进步发展的目光看待此事。即便汝今能制定新的太平经义,未来仍需有人继续改进,如此太平道方能顺应时势,长存于世。

    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化乃世道之永恒主题。无一成不变之制度,亦无万事不变之经义。”

    此言一出,张角低头沉思了许久。

    他之前从未认真思考过这种问题,可是杨秋这番话却突然让他有所领悟。

    “那将军希望未来的太平经有哪些精髓呢?”

    那这件事情说起来就复杂得很了,于是杨秋和张角在田地里面边走边聊。

    杨秋建议,应引导人们向往科学,揭示微观与宏观世界的奥秘,让人们意识到世间存在细微的生物,以及星球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

    当然,这些观念需以道家的话语来阐述。

    除此之外,还需构建一个神仙世界,其中神仙各司其职,犯错者将受惩罚。

    同时,也要编造一些神仙的故事,比如他们如何以权谋私,最终落得灰飞烟灭的下场。

    更要创立一些人类反抗神仙的故事,当神仙不公时,人类亦有勇气奋起反抗,世间大道公正至极。

    无论是神仙还是凡人,犯错者终将受到天道的惩罚。

    而那些有勇气、为人类做出伟大贡献的人,也将受到天道的眷顾,得以成仙。

    至于华夏大地以外的神仙,以及那些邪恶组织如何不断入侵,华夏大地的正神又是如何保护这片土地的故事,这些都需要细细商讨。

    而现在,杨秋现在也没形成一个完美的逻辑闭环,还得和张角交流交流,看看怎样才能让新的太平经出现。

    这个新的太平经义既要教导人们向善,又要稍稍解放思想,还要巧妙地融入杨秋所秉持的科学观念。

    正当两人聊得热火朝天时,官道上,几架牛车缓缓驶向马邑县周边。

    最前面的牛车上坐着一位美姿仪的文士,其气质宛若松柏之姿,挺拔而不失温文尔雅。

    再上前细看,其人面容清癯,眉宇间透露出一股英气,却与那温文尔雅的气质相得益彰,宛如山川之秀美与松柏之坚韧并存。

    令人见之忘俗。

    而此人,正是荀谌之弟,荀彧。

    第63章

    牛车摇摇晃晃,荀彧的心也在不断上下起伏。

    自从进入雁门关,踏进雁门郡这个由杨家军管控的地带之后,荀彧一直在观察着这周围的景象。

    如果说之前那几个地方只能算做平常的话,那么靠近马邑县之后,荀彧就发现了异常的地方。

    他当然看得出来,农户们这几天在忙着粮食的收割,显然是冬小麦成熟了。

    这个在前汉武帝的时候,经过董仲舒推广的种植方法经过这么多年,基本已经推广到了大汉整个天下。

    尤其是黄河流域容易发生水灾的地方,种植冬小麦能够减小损失!

    可事实上,冬小麦虽然能够抗旱,但比粟还是更需要水。

    而这些年旱灾频发,普通农户若没有官府组织修建水渠,其实小麦收成很不好。

    所以其实大家又慢慢抛弃了小麦,重新种植粟。

    之前雁门郡另外几个地方,荀彧并不觉得有什么特殊。

 &n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