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明,出足太阳膀胱经。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阳跷五脉交会穴。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在眶内缘睑内侧韧带中,深部为眼内直肌;有内眦动、静脉和滑车上下动、静脉,深层上方有眼动、静脉本干;布有滑车上、下神经,深层为眼神经,上方为鼻睫神经。主治目赤肿痛、目眩、近视等目疾。
功能作用:降温除浊。
解剖:在眶内缘睑内侧韧带中,深部为眼内直肌;有内眦动、静脉和滑车上下动、静脉,深层上方有眼动、静脉本干;布有滑车上、下神经,深层为眼神经,上方为鼻睫神经。
功效:泄热明目,祛风通络。
配伍:配后溪、目窗、瞳子髎主治目赤;
配行间主治雀目。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眉头、眉本、员在、始光、夜光、明光、光明、员柱。属足太阳膀胱经。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和额动、静脉。主治头痛,目眩,目翳,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近视,眼睑瞤动,眉棱骨痛,及急、慢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等。操作方法为可向眉中或向眼眶内缘平刺或斜刺05~08寸,或直刺02~03寸。禁灸。
功能作用:吸热生气。
解剖:有额肌及皱眉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配伍:配后溪、腋门治疗目赤肿痛;
配列缺、颊车主治面瘫、面肌痉挛。
眉冲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脉经》,别名小竹。在头部,当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与曲差连线之间,布有额神经内侧支和额动、静脉。主治头痛,目赤,鼻塞,眩晕,癫痫等,沿皮刺03~05寸。
功能作用:通窍省神、祛风明目。
解剖:有额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配伍:配睛明主治目赤肿痛。
曲差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腧穴之一,出自于《针灸甲乙经》,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病症,平刺05~08寸。
功能作用:祛风明目。
解剖:有额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配伍:配上星、迎香、通天、风府主治鼻疾。
五处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腧穴之一,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有额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主治头痛、目眩;癫痫。操作方法为平刺05~08寸。
功能作用:汇聚头部冷降浊气。
解剖:有额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配伍:配身柱、委中、委阳、昆仑主治脊强反折、癫狂;
配下廉、神庭主治头风。
承光,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布有额神经外侧支和枕大神经吻合支,额动、静脉,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的吻合网。主治头痛,目眩,鼻塞,目翳等。沿皮平刺03—05寸。
功能作用:疏风散热。
解剖:有帽状腱膜;有额动、静脉,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的吻合网;当额神经外侧支和枕大神经汇合支处。
配伍:配解溪主治目眩。
通天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前发际直上4寸,旁开15寸,有帽状腱膜;有颞浅动、静脉和枕动、静脉的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的分支。主治头痛、眩晕,鼻部病证,操作方法为平刺03~05寸。
功能作用:清热除湿。
解剖:有帽状腱膜;有颞浅动、静脉和枕动、静脉的吻合网;布有枕大神经的分支。
配伍:配承光穴主治口喎;
配上星主治鼻渊、鼻塞等。
络却穴是人体的穴位之一,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
解剖〗 在枕肌停止处;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大 神经分支。
〖主治疾病〗 头晕,目视不明,耳鸣。
〖人体穴位配伍〗 配风池穴治头晕。
〖刺灸法〗 平刺03~05寸。
〖别名〗强阳穴,脑盖穴,及行穴。
〖穴义〗头部气血由此汇入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由穴外天部汇入穴内后再循膀胱经向下传输。
〖功能作用〗传输头部浊气。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热则泻之。
玉枕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约平枕外粗隆上缘的凹陷处,有枕肌;有枕动、静脉;布有枕大神经分支。主治头项痛,目痛; 鼻塞。操作方法为平刺03~05寸。
功能作用:升清降浊。
解剖:有枕肌;有枕动、静脉;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配伍:配百会、当阳、临泣主治鼻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配完骨主治项痛。
天柱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颈后区,横平第2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凹陷中,在斜方肌起部,深层为头半脊肌;有枕动、静脉;布有枕大神经分支。主治痹证,鼻塞,目痛,癫狂痫,热病。操作方法为直刺或斜刺05~08寸。
功能作用:化气壮阳。
解剖:在斜方肌起部,深层为头半脊肌;有枕动、静脉;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配伍:配列缺、后溪主治头项强痛;
配少商主治咳嗽。
大杼,经穴名。出《灵枢·刺节真邪》。别名背俞。属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手太阳之会。八会穴之骨会。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及第一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横动脉降支。主治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喘息,项强,肩背痛等。斜刺05—08寸。
功能作用:为头部提供湿冷水气,清热除燥。
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最深层为最长肌;有第1、第2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1,第2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1、第2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功效:强筋骨,清邪热。
配伍:配列缺、尺泽主治咳嗽;
配委中主治腰脊项背强痛。
风门穴(bl12)属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别名:热府;又有左为风门,右为热府之说。为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出自《针灸甲乙经》:“风眩头痛,鼻不利,时嚏,清涕自出,风门主之。”“风门者,风所出入之门也(《会元针灸学》)。”穴在第二椎下两旁,为风邪出入之门户,主治风疾,故名风门。是临床驱风最常用的穴位之一。
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深层为最肌;有第二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二、三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三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小菱形肌、上后同锯肌、骶棘肌。皮肤由第一、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分布。斜方肌由副神经支配;菱形肌由肩胛背神经支配,该神经由臂丛发出,由肩胛提肌前缘,经该肌和菱形肌的深面,沿肩胛骨的内侧缘下降,几达该骨下角,分支支配大、小菱形肌和肩胛提肌。针经上述结构后,可深至第二肋间结构,其胸腔相参应器官是胸膜腔及肺,所以要掌握针刺的深度。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的风气。
运行规律:吸热后循膀胱经上行,且为风行之状。
功能作用:运化膀胱经气血上达头部。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属膀胱经。击中后,冲击第三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
取穴方法: 取定穴位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细节请参阅网页:利用穴道指压疗法止痰、去除雀斑、荞麦皮指压法等内容。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竖脊肌。浅层布有第三、四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皮支。深层有第三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第三肋间动、静脉的分支。
【人体穴位配伍】配风门穴治咳嗽喘;配合谷穴、迎香穴治鼻疾。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肺脏外输的湿热之气,其质轻。
【运行规律】快速地散热冷降,所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归降地部后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调补肺气,补虚清热。
厥阴俞穴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心室外卫心包中的阳热之气由此输入膀胱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肺,破气机、易死亡。取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上方,左右二指宽处(约二厘米左右)。外泄心包之热。按压该穴,可以治疗疾病性气喘、止咳;此外还能使胸部伸张,使怯弱性格者缓解紧张,降低自我防卫意识,从而增加自信,克服掉懦弱的性格。
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布有第 四肋间动、静脉后支;正当第四或第五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四胸神经后支外侧 支。
人体穴位配伍:配内关穴治心痛、心悸。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较高温态的阳热之气,富含水湿。
运行规律:由心室的外卫心包中外输膀胱经。
心俞穴,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5、第5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5、第6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5、第6胸神经后支外侧支。主治心痛、惊悸、失眠、健忘、癫痫、咳嗽、吐血。斜刺05-08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功能作用:散发心室之热。
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5、第5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5、第6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5、第6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配伍:1、配巨阙穴治心痛。
2、配脾俞穴、神门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治失眠健忘。
3、配大椎穴治癫痫。
督俞,经穴名。出《太平圣惠方》。别名高盖。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肩背神经,第六、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及外侧支,第六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主治心痛,腹痛,肠鸣,呃逆,及心绞痛,乳腺炎,银屑病等。斜刺05—08寸。
解剖:在斜方肌、背阔肌肌腱、最长肌;有第6、第7肋间动、静脉后支,颈横动脉降支;布有肩胛背神经,第6、第7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6、第7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功效:理气止痛,强心通脉。
配伍:配合谷、足三里主治胃痛。
膈俞,经穴名。出《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八会穴之血会。在背中,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七、八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外侧支,及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主治呕吐、呃逆、噎膈、胸满、胁痛、胃痛、癫狂、咳血、吐血、贫血、脊背痛等。斜刺05—08寸。
功能作用:理气宽胸,活血通脉。
解剖:在斜方肌下缘,有背阔肌、最长肌;有第6、第7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7、第8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6、第7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配伍:配大椎、足三里主治血虚;
配中脘、内关主治胃痛、呃逆;
配肺俞、风门主治咳嗽。
肝俞,经穴名。出《灵枢·背俞》。属足太阳膀胱经。肝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九、十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第九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主治黄疸,胁痛,胃痛,吐血,衄血,眩晕,夜盲,目赤痛,青光眼,癫狂,痫症,脊背痛,及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等。斜刺03-05寸。
功能作用:散发肝脏之热。
解剖:在斜方肌下缘,有背阔肌、最长肌;布有第7、第8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7、第8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7、第8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功效:疏肝利胆,理气明目。
配伍:配太冲主治胁肋疼痛;
配肾俞、太溪主治健忘、失眠;
配光明主治目昏。
胆俞,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胆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布有第10、11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10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
解剖:在背阔肌,最长肌和腱肋肌之间;有第十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十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10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
人体穴位配伍:配阳陵泉穴、太冲穴胆道疾病。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热风气。
运行规律: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外散胆腑之热。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脾,脾脏;俞,输注;本穴为脾之背俞穴,故名。本穴归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为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上位于背部的背俞穴之一,背俞穴适用于治疗相应的脏腑病症及有关的组织器官病症,故脾俞穴是治疗脾胃疾病的要穴,除可用于治疗背痛等局部病症外,还善于治疗脾胃疾患如腹胀、腹泻、痢疾、呕吐、纳呆、水肿等。
胃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脊柱区,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肋下动、静脉后支;布有第12胸神经和第1腰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12胸神经和第1腰神经后支外侧支。主治胃疾,多食善饥,身体消瘦。操作方法为斜刺05~08寸。
功能作用:外散胃腑之热。
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肋下动、静脉后支;布有第12胸神经和第1腰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12胸神经和第1腰神经后支外侧支。
配伍:配中脘主治胃痛、呕吐;
配上巨虚主治泄泻。
三焦俞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针灸甲乙经》。位于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现代常用于治疗肾炎、尿潴留、胃炎、胃痉挛等病症。直刺05~1寸,针尖不宜向外侧深刺,以免损伤肾脏及其动、静脉和输尿管等。
功能作用:外散三焦腑之热。
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1、第2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1、第2腰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1、第2腰神经后支外侧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配伍:配小肠俞、下髎、章门主治腹泻;
配肾俞、委中、太溪、命门主治腰脊强痛。
肾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2、第3腰动、静脉分支;布有第2、第3腰神经后支的皮质,深层为腰丛。主治腰痛,生殖泌尿疾患,耳鸣、耳聋。操作方法为直刺05~1寸。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水湿之气冷降归于地部,小部分水湿之气吸热后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外散肾脏之热。
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2、第3腰动、静脉分支;布有第2、第3腰神经后支的皮质,深层为腰丛。
配伍:配气海、三阴交、志室主治滑精;
配关元、三阴交、太溪、水泉主治月经不调;
配中脘、天枢、足三里主治五更泄泻;
配委中、太溪主治腰痛。
气海俞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太平圣惠方》,位于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现代常用于治疗腰骶神经根炎、腰肌劳损、下肢瘫痪、痛经、性功能障碍等病症,直刺05~1寸。
功能作用:调和气血、强壮腰脊。
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3、第4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3、第4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深层为腰丛。
配伍:配关元、委中主治腰脊强痛;
配小肠俞主治二便不利。
大肠俞穴为人体穴位,归足太阳膀胱经。该穴位于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疾病有腹胀、泄泻、便秘、腰痛。
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骶棘肌、腰方肌、腰大肌。皮肤由第3、4、5腰神经后支分布。在骶棘肌和腰方肌之间,有腰动、静脉经过。腰大肌位于脊柱腰部两侧,呈纺锤形。起于第十二胸椎、上四个腰椎体和椎间盘的侧面以及全部腰椎横突,止于股骨小转子。腰丛的神经根位于肌质内,其分又穿行于它的内、外侧和肌腹。腰大肌的前面还有输尿管由肾门行经到盆腔。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四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三腰神经皮支,深层为腰丛。
穴位配伍:配气海穴、足三里穴、支沟穴治便秘。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1、运动系统疾病:腰痛,脊髂关节炎,脊棘肌痉挛;
2、消化系统疾病:外散大肠腑之热。理气降逆,调和肠胃。腹胀,泄泻,肠炎,痢疾,便秘,小儿消化不良;
3、外科系统疾病:阑尾炎,肠出血;
4、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
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肾炎,淋病。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关元,经穴名。出《灵枢·寒热病》。别名三结交、下纪、次门、丹田、大中极。属任脉。足三阴、任脉之会。小肠募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的前皮支的内侧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萎,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并有强壮作用。直刺1-15寸。艾炷灸7-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
功能作用:补肾培元、温阳固脱。
解剖:关元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有十二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十二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功效:关元不仅有强壮作用,还有培肾固本、补益元气、回阳固脱之功效。
配伍:配归来、百会,升阳举陷,治疗子宫脱垂。配足三里、三阴交、天枢,调理肠胃,治疗腹痛、腹泻;配肾俞、飞扬,益肾气、利膀胱,治尿频、遗尿、尿闭。配丰隆、带脉,利湿止带,治赤白带下。
小肠俞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骶正中嵴旁开15寸,平第1骶后孔,在骶棘肌起始部和臀大肌起始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的外侧支;布有第1骶神经后支外侧支。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疾患,腹泻,痢疾, 腰椎痛。操作方法为直刺或斜刺08~1寸。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湿热之气。
运行规律: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外散小肠腑之热。
解剖:在骶棘肌起始部和臀大肌起始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的外侧支;布有第1骶神经后支外侧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配伍:配肾俞、关元、中极、三阴交主治遗尿;
配关元、肾俞、带脉、太溪主治带下。
膀胱俞穴是一个穴位名,此穴位于身体骶部,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第二骶后孔齐平。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夜尿症、膀胱肾脏疾病等。
解剖: 在骶棘肌起部和臀大肌起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布有臀中皮神经分支。
人体穴位配伍:配肾俞穴治小便不利。
运行规律:大部分寒湿水气冷降归于地部,小部分吸热后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外膀胱腑之热。
中膂俞,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中膂、中膂内俞、脊内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正中嵴(第3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有臀大肌,深层为骶结节韧带起始部。当臀下动、静脉的分支处,布有臀下皮神经。主治腹泻、疝气、腰骶痛。直刺1-15寸。
功能作用:强壮腰肾,调理下焦。
解剖:有臀大肌,深层为骶结节韧带起始部。当臀下动、静脉的分支处。布有臀下皮神经。
配伍:1、配合谷穴、足三里穴主治痢疾。
2、配小肠俞穴、白环俞穴治腰脊强痛。
3、配长强穴、肾俞穴止痉。
白环俞,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环俞、玉环俞、玉房俞、解脊窬。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区,横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在臀大肌,骶结节韧带下内缘,有臀下动、静脉,深层为阴部内动,静脉,布有臀中和臀下皮神经,深层为阴部神经。主治遗尿、遗精、月经不调、带下、疝气、腰骶痛。直刺1-15寸。
功能作用:调经止带,补肾益精,通利小便。
解剖:在臀大肌,骶结节韧带下内缘,有臀下动、静脉,深层为阴部内动,静脉,布有臀中和臀下皮神经,深层为阴部神经。
配伍:1、配委中穴治腰背痛。
2、配脾俞穴、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