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纸书屋

正文 130-135(第2页/共2页)

由于材料限制,这冰淇淋只淋上牧场炼制的乳酪,将其加热融化后,再加入蜜糖或饴糖,将切块的瓜果混入其间——远比不上后世有各色添加剂的冰淇淋美味。

    但自从朝廷开在各地茶铺推出冰淇淋后,它蹭蹭上涨的惊人销量,证明了有多受古人欢迎。

    自然,风雅的父皇嫌“冰淇淋”这名字过于粗俗,便命韩非为它起了个新名,韩非斟酌再三后,起名为——酥山。

    这连冰带酪、再加上瓜果亦无一两重的酥山,一份要卖15钱。

    若放在前些年,15钱足够一个平民之家买上半石麦黍,哪舍得买这等奢侈吃食?

    但如今的咸阳乃至整个秦国,百姓赋税轻,仓廪实,余粮多,每到农闲时节,众人还能轻易寻到进煤场工坊挣些零用的差事,哪还在意这区区15钱?

    数年过去,当初整日愁眉苦脸、不知下一餐在何处的七国民众,如今,已不再把15钱看在眼里。

    这些年来,他们一开始攒下的银钱,能兴冲冲买回一两斤猪羊肉,后来,攒的银钱足够为家人置办新衣新鞋,后来,攒的银钱足够他们买驴车或人力板车

    再后来,他们推倒了茅草屋,在工坊买来水泥砖瓦,盖起了敞亮崭新的坚实院子

    每一个百姓都不会忘记,他们从前做梦都梦不到的好日子,源于那一场场以战止战的统一之战,源于大秦陛下的仁善之心。

    统一四海的大秦陛下,兑现了他对万民许下的承诺:从此,大秦疆土之上,再无饥寒冻饿之人。

    百姓们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感念着君王与朝廷的恩德:

    朝廷每一趟发出征召士卒诏令,朝廷每一回征募杂役工人,他们都会第一时间奔走相告,第一时间让家中力气最足之人前去登记;

    他们干活之时,无论在田地、战场抑或工坊煤场,皆会认认真真按秦律执行每一道流程,绝不肯让朝廷多损失一粒种子、一根马鞭或半截木头;

    六国之民积极跟着里正学咸阳话,学秦法,学认简单的楷书百字,生怕自己一口故地方言无法表达他们热爱秦国的决心

    他们时时将“忠君爱国”的理念,以言传身教灌输给自家子孙。

    韩信边嚼着一块切块的西瓜,边继续道,“我阿父前些日子回乡祭祖,见到楚地许多稚子玩打仗抓人游戏时,皆以抽到当秦人为荣,些许胜负心极强的孩童,若抽到当六国之人,便会哭哭啼啼愤而归家啧啧,六国贵族若还妄想着造反复辟,真乃白日做梦也!”

    明赫笑嘻嘻道,“确实是白日做梦,莫说六国昏君,便是尧舜再世,又如何能与我父皇相提并论?我们要相信,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了,如今皇陵已快竣工,百官们又上书劝我父皇扩建宫殿,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大秦还要多多努力”

    二人这般絮絮说着,踩着碎叶间明明暗暗的光影,朝咸阳宫方向慢慢走去。

    十五岁的明赫,继承了父皇宽肩窄腰长腿的完美身材,短短几个月,个子已快窜至八尺,在咸阳同龄人中是极高的。

    而腰间配着君王当年所赠之剑的韩信,许因得陛下与九公子开小灶投喂之故,也不遑多让地逆转基因窜至了八尺——十六岁的他,已比父亲还高出一头。

    两个身材高大的俊美翩翩少年并行于街头,自是一道极其亮眼的风景线。

    先秦之时,列国风气本就开放,秦国也不例外,如今又有不少女子科举中试、入朝为官,并无后世条条框框约束、能随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130-135

    意相邀上街闲逛的大秦妙龄女子们,自然亦是极大胆的。

    待明赫与韩信穿过人行道,走到另一条闹市商业街,便收到许多丢下就跑的萱草和手绢。

    此二物,皆有“心悦君兮君不知”之意。

    如今担任卫尉的韩信,日日皆要从咸阳街头绕至宫中,早已对此习以为常,只淡定地将地上的萱草手绢捡起,扔在了一旁专盛垃圾的木桶中。

    倒是鲜少出宫的明赫羞红了脸,他将手中空荷叶碗扔进木桶后,边用两手捂着发烫的脸,边飞快迈着碎步嘀咕道,

    “韩信,你知道我父皇为什么不喜欢微服出巡吗?”

    韩信听着他疯狂喊着“因为我父皇龙章凤姿,扮做普通人太引人瞩目了”的心声,笑着凑上前促狭道,

    “莫不是,九公子太过贪吃,将陛下的钱袋花得一分不剩,陛下无钱雇车,只得步行回宫?”

    明赫圆眼一瞪,急忙伸出一手去打他,被韩信灵活躲过了,两人嘻嘻哈哈闹了一路。

    这一闹,明赫心头那点别扭的羞涩也随风消散了。

    二人停在一处铺子前,买了两碗现榨的柘浆咕咚下肚,明赫这才在路上悄悄告诉他,

    “因为,我父皇上回带我微服出巡时,收到了几百份萱草手绢和鲜花我与父皇一路逃至偏僻小巷处,哪知很快又有热心阿婆围上来,要替我父皇伐柯纵便我再三解释父皇已娶妻,且最小的孩子都有我这般大了,她们却坚决不信”

    韩信默默脑补了一下那场景,好吧,只是想想便已头大入斗

    怪不得陛下再不肯听九公子怂恿,微服出巡体察民情,原来那一趟有如此奇遇

    想到陛下依然年轻丰朗的姿容,他不由细细打量明赫几眼,又摸了摸自己的脸,感慨道,

    “那年我进宫面见陛下之时,乃是四岁披发小儿,九公子亦不过只有三岁,如今你我俱已长大,陛下却多年风姿未减,想来,定是陛下仁德动天,上天亦肯厚待陛下,如此甚好,甚好”

    明赫高兴地扬起了下巴,附和道,“是啊,我们已长大,父皇却未老,真好啊!”

    这时,出来街上寻人的韩氏家臣,急忙上前拜见明赫,又将韩信家中来亲戚一事说了。

    言下之意,想将他请回去,明赫虽无甚心机,这点倒是听得懂的,急忙劝韩信先回府。

    韩信暗暗冷笑一声,亲戚?当日他一家三口在淮阴度日维艰之时,那些母家富户亲戚杳无音信,何曾给过他们半分帮助?

    若无钟离阿叔劝他们来秦国,若无陛下与九公子之恩遇,韩氏何来今日之风光?

    但他知晓,阿母刻意派人来寻自己,定是想让他去唱黑脸的,总不能又让那群打秋风的势利眼占便宜。

    可惜,他的休沐日,原是想进宫陪陛下练剑的!

    明赫拒绝了韩信的邀请,看着对方大步离去的背影,摇头笑了笑,慢慢朝咸阳宫走去。

    当然,为了避免再出现被人丢手绢的尴尬场面,他让系统为自己兑了个口罩戴上。

    煤场工坊工人戴口罩,乃是大秦司空常见之事,并不扎眼。

    一个人走,感官便被放大了数倍。

    左边散着阵阵肉油香,有人在吆喝“梅花肉馅包子嘞,咸阳城最好吃的梅花包子”;

    右边传来扑鼻的菜肉香味,有人在敲鼓“客官您来瞧一瞧,王北楼炒菜炙烤顶顶妙”;

    前头不远处,扩散着花草染料味的布铺前,有人在击掌“路过的客官莫错过,本店今日有新货”

    明赫慢慢沿着渭水河上的拱桥走着,感受着这熙熙攘攘的人群烟火气。

    这恍惚如同后世影视剧画面的场景,如今,真的出现在的大秦了。

    这时,系统兴奋道,“宿主,恐怕再过个几年,《清明上河图》里汴京城鳞次栉比的热闹场面,就要提前出现在千年前的咸阳城了,真是想想就让人激动啊”

    明赫欣慰地着回应道,“是啊,我记得来到这时空那年,跟着父皇出宫看望华阳太后,那时,咸阳城是黄土飞扬的泥路,百姓们住着低矮的茅屋土墙能看到大秦一天天变好,我很高兴!”

    系统马上不好意思地小声道,“宿主,你忘了吗?其实你刚来到这时空时,是掉在赵国邯郸城的,都怪我”

    明赫急忙打断它的话头,“统子,那件事已经过去十五年了,你千万别再自责了,忘了它吧!你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再说了,虽然我一开始掉落的地点不对,但凭借我十世大善人的福气,再靠着你一直孜孜不倦的努力,后来,这一切都走上正轨了呀!”

    “你看,现在我顺利成了秦始皇的孩子,大秦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那些历史中本不该稀里糊涂死去的人,也能活下来为大秦效力而我的父皇,他这一世不会积劳成疾,也不会被忽悠着吃丹药饮鸩解渴秦国,再不会成为二世而亡的反面教材,后世代代君王,必会把‘成为秦始皇这样的明君’视为毕生最高追求”

    系统越听越激动,急忙附和道,“好,既然宿主已经原谅我了,我就再也不为此自责了!宿主,大秦如今有辽阔的疆土,有各行各业源源培养出顶尖的人才,还有忠心耿耿的万千百姓,大秦未来可期!”

    明赫举起拳头比划了一下,“我们的目标是,争做史书第一盛世!”

    这时,有一阵叮里咣啷的锣鼓声响起,明赫急忙停下脚步,跟着众人的目光抬眼望去。

    专用于传递情报的快驰道上,有数名身穿皂袍的秦吏,边来回骑马边大声喊着,“陛下新诏!陛下新诏!为解决万民看病难、看病贵一事,将在大秦各郡县设立公办医药堂具体细则,请诸位速速前往衙门广场听诏”

    几乎是刹那之间,在一阵响彻行云的欢呼声中,满街的人群已乌泱泱朝着西面的咸阳衙门奔去。

    很快,街上只剩下看店看摊不能离开的商家,他们激动而兴奋地大声讨论着“陛下真乃怜惜我等之天神降世也”,“陛下真如那东升之日,恩泽遍布大秦”

    独自站在道旁的明赫,抬手擦了擦眼角浸出的感动泪花,突然迈开大步奋力朝咸阳宫奔跑而去。

    他有世间最圣明、最宽容、最仁慈的父皇,他好想快些见到父皇,再快些!

    他想要大声告诉父皇:他是世间最好的父亲,也是百姓们最好的君王!

    史书记载,大秦皇帝嬴政开创的“始皇盛世”,海清河晏,国强民富,被后世无数君主视为仁君典范,成为千百年来世人最向往的“梦中情朝”。

    更有诗仙挥毫赞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开仓济万民,人心尽西来!(4)

    第133章

    秦始皇三十六年, 岁末,咸阳大雪停。

    浓如墨团的暗夜逐渐稀疏,一马平川的关中大地仿若披上一层灰蒙轻纱, 远方的秦岭山脊线已悄然露出模糊轮廓。

    天色将明。

    治粟内史府中,独眠于花梨木大床上的吕雉,正闭着双眼胡乱摇头朝空中抓着什么, 她往日宁静的面庞渐渐痛苦扭曲, 散乱于枕间的乌发已冷汗涔涔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130-135

    “不,尔等休敢!”,随着一声凄厉的大喊, 她终于猛地坐直身来,抓着手中翔鹤纹刺绣锦被的双手止不住微微颤抖, 惊疑不定地借着窗外透来的些许晨光,打量着室内陈设。

    “大人!”, 主屋外隔间守夜的丫鬟匆匆举着烛台跑来, 焦急上前问道, “大人可是身体不适?要不, 奴这便去请医士前来”

    熟悉的房间, 熟悉的丫鬟,熟悉的称呼, 吕雉心头悬着那块巨石,倏地落到了地上。

    陛下龙体安泰, 大秦国富民强, 她仍在大秦好好活着, 一切, 皆未如梦境中那般不堪

    她接过丫鬟递来的细棉手帕,轻轻拭了拭发间冷汗, 温声道,“梦魇罢了,何至于兴师动众,此刻尚未鸡鸣,且去歇着吧。”

    二十多岁的吕雉,如今虽已位列帝国九卿高位,性子却向来是极温和谦逊的,她纵便回到府中,亦从不会对下人有分毫骄矜之态。

    这样的吕雉,自然深得下人喜爱,这不,丫鬟依言离去后,并未当真躺下,而是去小厨房为她端来了一碗热乎的安神蜜水。

    喝完蜜糖水的吕雉,重新躺回枕上闭上了双眼。

    她近日负责操持宴会庆典,着实累得筋疲力尽,若能在鸡鸣前,再小憩一两柱香时间,也是极好的。

    可惜,她刚迷迷糊糊再次入眠,梦中那些历历在目的众人诸事,便再次挟裹着令人窒息的黑沉沉压抑扑面而来,压得她几乎快喘不过气。

    吕雉再次满头大汗挣扎着睁开眼,眼中闪过无尽恐慌与迷茫,立刻翻身披衣下床搜出火折子,点亮了屋中一展金鹤展翅铜灯。

    她反复伸手虚虚覆于灯光上方,看着墙上一趟趟被放大的手影,悄悄松了一口气。

    有影子,意味着这才是真实的世界,这反复纠缠她的,确乎只是噩梦。

    一个所有人皆不得好下场的噩梦。

    她慢慢吹熄铜灯,慢慢来到窗前看着熹微的晨光,眼中慢慢氤氲起悲伤的泪水。

    在这个梦境中,陛下病逝于沙丘,大秦二世而亡,在乱世中争夺地盘的刘季,以汉朝取秦而代之。

    而她,不知怎的就成了汉朝皇后,后来,她的丈夫死了,她的儿子死了,她的女儿也死了

    她以太后之身,耗尽后半生精力,为刘氏一族死守汉朝江山。

    再后来

    想到这里,吕雉忍不住打了个冷颤,梦境中的她,是以漂浮于半空的视角,目睹后来之事的——

    在她这个太后去世短短三个月后,那些刘氏族人与开国重臣们,便迫不及待将吕氏一族诛杀殆尽!

    这诡异梦境,究竟是何预兆?

    她忽然神色一变:莫非,刘季要反?

    不,梦中陛下病逝沙丘的时间,正是即将到来的明年!

    这时,窗外天色又亮了两分,随着院中墙头一声声高昂的鸡鸣声响起,吕雉倏地一下神思回笼,眼中泪光渐渐褪去,转身唤人为她洗漱更衣,她必须尽快进宫提醒陛下。

    在这笃信巫蛊鬼神的时代,君王能为一个梦境杀人,公卿亦能因一个梦境更改继承人,吕雉接连梦到同一个事关大秦国运之噩梦,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再者,何人又会做这等、恍若身临其境度过半生的梦境?此事着实令人生疑,必是上苍之预兆。

    半晌后,她身穿宽袍朝服,头戴玄色冠冕,坐着驷马马车前往宫城而去,神色间仍有些恍惚。

    直到她认认真真打量着宫门宫道宫殿,踏上章台宫丹墀玉阶,见到梦中死在她设局下的落魄汉将韩信,才真正涌起几丝真实感。

    此乃熟悉的咸阳城章台宫,而非梦中被改称作长安城的椒房宫,而那个死得悲惨的韩信,亦不过是梦中虚影罢了。

    韩信自幼便在咸阳宫与九公子一道长大,与九公子情同手足,更将陛下视为君师,亦视作君父这般韩信,岂会助刘季反秦?绝不可能!

    再有,萧何张良陈平曹参樊哙英布诸人,哪一个不是对陛下忠心耿耿,又岂会追随刘季反秦?

    进殿前,她歉意地朝韩信笑了笑,梦境太过真实,她难免产生几分自己真下令诱杀韩信的错觉——虽然她相信,自己绝不会变成梦中那般冷酷模样。

    韩信压下心头升起的一丝怪异感,彬彬有礼朝吕雉拜了拜。

    说来奇怪,满朝文武百官之中,他毫无缘由一看到就想敬而远之的,只有刘季与吕雉。

    实则,他很小就认识刘季,还被对方一再以“救命之恩”威胁着,替他为九公子捎带了不少话,说起来也算老熟人了。

    自然,刘季能言善辩,又生了一张看起来十分和气的脸,人缘是极好的。

    但不知怎的,早在他四岁初见刘季那年,就本能地想离他远一点,再远一点,无论两家后来如何熟稔,他亦不愿与对方成为把酒言欢之忘年交。

    吕雉亦是如此。说起来,吕雉为人和善不张扬,办事兢兢业业,纵便陛下私底下与朝臣提起她,亦是夸赞不止。

    从各种意义而言,她皆是一个极好之人。

    可韩信每每见着她,总有一种背后发凉的错觉,是以,他非必要也绝不会跟吕雉说话。

    不过,待诸事皆清清淡淡的吕雉,今日竟会主动对他微笑,简直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此时,百官已陆续朝殿前走来,他急忙收回胡思乱想,站得挺拔如松。

    按例,岁末早朝,无非是各部说些总结展望之言,倒也不会有甚大事禀奏。

    禀完宴会庆典要务的吕雉退回位置后,破天荒地开始频频走神,不时心怀隐忧地悄悄打量陛下。

    过完这个春节,陛下便满五十了。

    如此,恰逢陛下半百大吉之年,又逢周边诸国第一回 前来朝贡之年,百官们纷纷上书,恳求陛下借朝贡之机,顺势举办一场盛大的生辰宴

    可跟朝中五十岁头发花白、或是身姿佝偻的大臣们比起来,这些年日渐添了些冷敛威严的陛下,依然神采俊逸而身姿挺拔,全无半分衰老憔悴之态,任是谁人见了陛下,亦绝猜不出他已至知天命之年

    这般远比常人更年轻康健的陛下,又怎会病逝于沙丘?这梦想来定是假的!

    可转念,想到梦中栩栩如生的场景,想到那些在现实中真实存在的梦中人,她又开始犹豫起来,很快,随着一个念头疯狂的升起,她藏在宽袖中的双手,开始渐渐握成了拳头——

    陛下身强力壮,固无半分早逝之相,可若刘季买通宫中之人,设局投毒暗杀呢?

    这时,已满七十两鬓花白的右丞相韩非上前,递上一封辞呈拜道,“陛下,老臣如今年迈体衰,自觉精力日渐不济,恐有误大秦国事,还请陛下允老臣致仕归家稍享晚年”

    话音未落,殿上君王已疾步走来,一把虚虚扶起他的双臂,毫不掩饰话语间浓浓的关心,

    “爱卿乃大秦股肱栋梁,何出告老乞骸言?爱卿身子若有不适,朕派阳庆淳于意亲去诊治便是,切莫再提告老之言”

    “多谢陛下!”,韩非温和笑着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130-135

    看向君王,摇头道,“托陛下五禽戏之福,臣之身体并无甚不适,但臣不敢欺瞒陛下”

    “这一年多来,臣自觉头脑已日渐浑浊壅塞,亦再无当年之蓬勃锐气陛下,臣这把利刃已钝,不敢再忝居丞相高位,还请陛下为大秦国事计,另任英才”

    此言一出,大臣们登时面面相觑,总觉得韩非话中有话,意有所指。

    已满六十的李斯不由眸光一闪,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韩非。

    七十而告老?

    当日大秦极速扩张疆域之时,因任派官吏紧缺,朝廷只得命吏室放宽年轻限制,凡能通过考核、熟记秦律之人,皆能委派前往各地为官做吏。

    如此一来,弊病便在如今显现出来:据前些日子统计,国中已有三成官员年逾七十,亦有一成官员年逾八十。

    岁月带来的极速衰败,不但令他们身体状况百出,时常要告假治病,更让他们的大脑失去了往日活力。

    陛下近日批阅各地奏章,屡有不满之意,正因诸地年迈官员,或是频频告病假,导致郡县事务处理不及;或是上报的地方治理方针僵硬死板,全然无法落地施行

    莫说如陛下这般深得岁月厚待之人,便是如王翦老将军那般,六十多还能率军南征北战者,古往今来何其寥寥!

    西周时期,虽有“大夫七十而致仕”的规定,但随着春秋乱世的兴起,诸侯们为最大程度拉拢天下英才,便悄然取消了此规定。(1)

    五百年下来,列国官场皆采用官员主动告老之法,若长寿官员年逾九十而占着位置不肯挪动,朝廷亦无可奈何,君王总不能主动担上驱逐老臣之名。

    这正是陛下烦恼所在:年老力衰者,无论精力还是智力,大多已大幅下降;而科举选拔出的一批批正值年轻力壮的英才,却苦于朝中坑已占满,迟迟无法往上升迁。

    他暗暗喟叹一声,韩非,竟愿舍弃自身之利,为大秦朝堂争来一个新旧更迭之机。

    师弟啊,为兄终究不如你!

    嬴政亦也听懂韩非言下之意,可韩非于他,意义何其重大,他岂能行鸟尽弓藏之举?

    君王不由紧紧握住对方干枯的双手,沉声道,“爱卿为大秦殚精竭虑二十余载,立下数不清之功绩,朕如何能”

    “陛下!”,韩非仍是笑着朗声道,“臣既食朝廷俸禄,自当为朝廷分忧,只是如今年逾七十,已有心无力罢了臣少时奋发苦读多年,又囿于内宅悲愤忧民多年,能得明主赏识,能为秦国朝堂效力二十余年,臣已不尽感激”

    “世人常言,岁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七十之年古来稀,八十之年寥寥无几,臣纵便能活到八十,如今亦只剩十年光景先前陛下封禅之时,臣留守咸阳未能同往,心中颇有遗憾,还请陛下允臣辞官游历,前往琅琊看看东海,前往漠北见识一番草原风光”(1)

    韩非这回,确实抱着再为君王当一回利刃的心思,揭开了这个大臣们心知肚明、却无人主动提及的话题。

    陛下虽烦恼却不能提,是因陛下乃是仁君。仁君,自不可以强硬勒令官员告老一事,而伤了群臣之心。

    他这一路亲手与陛下共建大秦,又岂能看着大秦正值高歌猛进之时,因官吏制度之弊,为来日埋下祸端?

    是以,他愿以身作则,主动让出自己这万人之上的右丞相之位,顺势为大秦开出一条“官员七十而告老致仕”之法。

    故而,韩非这话步步为营,堪称说得极巧妙。

    他先陈述年老而智力大不如前之事实,是为让百官知晓:纵便如他这般的当世法家大才,亦不得不屈服于岁月之困,何况常人乎?

    此乃“说之以理”。

    接下来,他又以七十之龄古来稀少为由,暗劝大臣们莫将一生困于朝堂,也该珍惜剩下的微茫时光,让自己好生歇息一番了。

    此乃‘动之以情’。

    果然,随着韩非这话落下,殿中许多已七十多的大臣,不由顺着这话头,想到了自己勤读诗书的幼年少年,想到了自己为功名忙碌的青年壮年乃至老年,不由唏嘘不已

    能为儿孙打算到这般地步,他们已无愧于心,可他们能走到今日,回想想想:竟从未为自己活过。

    千百年来,能活到七十之人,哪一个不是在与时间抢跑?

    韩非能抛下右丞相之位,潇洒为自己活一趟,他们何尝不能?

    毕竟,他们恐怕真没几年活头了老一辈早些把位置腾出来,自家儿孙也未尝不能早些爬上来

    终归,虽然让上一代吃了些亏,却能让下一代早些享福。

    更重要的是,无论他们愿与不愿,韩非今日只要以“七十而头脑不灵”之借口成功告老,便意味着大秦朝堂“七十而致仕”的规则,将会很快定下——

    毕竟,这并非陛下之意,而是右丞相韩非主动要以身为饵啊!

    以韩非行事之犀利,又岂会无的放矢提及此事?

    在官员们心思各异的复杂目光下,嬴政认真看着韩非的眼睛,韩非亦如二十年前那般,淡然与他直视,眼中没有遗憾,只有坚定。

    良久,嬴政开口道,“爱卿又岂知不能长命百岁乎?”

    韩非展颜摇首笑道,“陛下,臣听闻长命百岁者,自上古而至当今数千年间,不过千万人中取一二者也臣不敢与天争寿,还请陛下念及臣些许浅薄功劳,允臣放纵一回”

    嬴政放开他的手,转身回到殿上扫视一圈群臣,举起韩非递上的辞呈,扬声道,

    “爱卿为大秦事无巨细操劳多年,朕岂能拂了爱卿之心愿?朕允了。”

    韩非立刻取出另一份奏章,呈给蒙毅后,俯身拜道,“多谢陛下体恤!不过,在其位谋其政,臣今日既仍是大秦右相,自当为国分忧”

    “如今大秦老迈官员众多,多处郡县办事低效,臣以为如今天下已定,国中人才济济,如老臣这般心力不济之人,自当早些告老颐养天年此乃臣制定的官吏致仕律法细则,还请陛下过目”

    大臣们看着他拿出早就备好的条文,竟生出一丝“果然如此”的庆幸,一时倒也无人出言反对,反倒纷纷附和。

    为何?只因在座之人皆有自知之明。

    连备受世人景仰的大才韩非子,都因年迈而精力不济、头脑不灵,旁人若到七十之龄,哪个敢称自己脑力比他还厉害些?

    这一日早朝,韩非以右丞相之位为代价,为君王提前换来一份沉甸甸的大礼:

    大秦官吏七十告老及相关养老待遇制度,正式确立。

    这意味着,年迈无力再操持政务之官员,须及时退位让贤,而科举制选拔出来的年轻人才,则能在层层历练中,加快向上升迁的步伐。

    如此,便能保持大秦朝堂持续高效运转

    早朝散会后,吕雉独独留下来,将噩梦预兆一事禀告君王,提醒陛下此番朝贡生辰宴,定要小心提防刘季,来年亦切勿前往沙丘。

    她复述今日梦境时,面上是罕见的紧张忐忑神色,声音亦不如往常平静。

    嬴政闻言先是诧异一怔,继而意味深长问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被读心后我助始皇一统四海》130-135

    道,“你看朕与大秦,如今可有明岁待亡之兆?”

    吕雉立刻变色道,“陛下身强力壮,大秦如日中天,绝不会再如此!臣只是担心刘季会使阴招”

    嬴政见小崽心声中摄政临朝的太后吕雉,如今已然是对大秦一片忠心,不由笑着问道,“你可知吾儿明赫之异能?”

    吕雉老老实实点了点头,此事,在大秦朝堂乃是公开的秘密。

    嬴政虽惊讶吕雉竟然会梦到此事,却也不再绕弯子,将他早通过明赫心声得知秦亡汉兴一事,大致说了一遍,让吕雉勿要多想,大秦当日一事变,则如今诸事变,定不会再蹈其覆辙。

    吕雉离开章台宫后,抬头深深吸了一口气。

    想来,大秦陛下安然在此,此事便绝不会再发生。

    而她,亦永远是大秦凭借学识立身的官吏,而绝非囿于汉朝后宫争斗折磨之妃嫔!

    只要陛下在,她的家人便绝不会遭受无妄之灾,至于刘氏王朝兔死狗烹的太后,与她吕雉并无干系!

    秦始皇三十七年,正月初一,咸阳暖日升。

    从各地赶来的身穿礼袍之官员,正依照位次浩浩荡荡守在咸阳宫门外,他们暗暗观望着那群身穿奇装异服,捧着些朝贡礼物,或高鼻深目,或面容黢黑,或个矮塌鼻的异族人,被典客陆续迎进宫道中。

    这些异族人,乃是从四方诸国,千里迢迢赶来参加秦国朝贡与秦君生辰的,他们或来自东瀛诸国,或来自塞琉古王国,或来自孔雀王国,或来自罗马王国

    随着大秦彻底打通西域商道,以往众人闻所未闻的国家,便愈发多了起来,咸阳官员也就罢了,地方官员见得少,自然是满眼好奇的。

    在庄重的大雅乐声中,随着异族使臣与大秦百官的依次进宫上殿,“祝皇帝陛下寿如南海,鹤比青山”“祝皇帝陛下长寿无极”的山呼呐喊声,便渐次高昂响起。

    走完一系列繁琐的朝贡与贺寿流程后,终于到了献礼环节。

    孔雀王朝使臣捧着一颗闪闪发光的大蓝宝石,跪下单手抚胸行礼道,

    “尊敬的大秦皇帝陛下,小人受阿育王之托,很荣幸能前来东土大秦为您贺寿,这颗‘大陆之心’蓝宝石,是我孔雀王国最宝贵的宝石”

    嬴政坐拥四海之地,哪会稀罕区区一块宝石?但诸国既执意要遣使前来,过场总要走走的。

    他刚命蒙毅上前接过礼物,便听对方又开口道,

    “尊敬的大秦皇帝陛下,小人一路听闻您是世间最慷慨大度的君王今日,阿育王将我孔雀王国最珍贵的宝石献给您,希望能换得十万石高产粮种,一百万石大秦黑煤”

    在大秦群臣骤然变色的目光中,蒙毅登时脚步一滞,不想上前再接这“厚礼”。

    挨着扶苏站在一旁的明赫撇了撇嘴,忍不住在心头悄悄嘀咕道,

    “切,这种话都说得出口,阿三倒是一如既往嘴巴小胃口大!拿块破宝石,就想换我大秦高产粮种和黑煤?这种为面子失里子的亏本买卖,别的朝代可能会做,但我们大秦君臣绝对不会做!白日做梦!”

    能听到心声的大臣们,急忙暗暗赞同九公子之言,当日诸国递来国书,想来朝贡大秦建交之时,他们还颇有几分得意。

    结果,就这…?

    这异族之君臣,比六国君臣更厚颜无耻数百倍,数百年以来,想占秦国便宜之人今安在?呵,白送?他们还不如劝陛下早些发兵呢

    大秦辛辛苦苦攒下的家底,这些相貌丑陋的异族人竟想拿块破宝石来换?做梦!

    嬴政却淡淡笑了笑,面色不变地让人传下一位使臣献礼。

    好嘛,东瀛诸国使臣捧着些贝壳或鱼干来献礼,赛琉古王国使臣捧着几匹布料

    使臣们带来的礼物都很轻,但他们的愿望都很大:他们想拿轻如鸿毛的礼物,换取大秦的粮种、黑煤、钢铁、橡胶、水泥、火药

    君王既然未下令收下礼物,蒙毅与宫人们便假装什么也没看到,一时,使臣们捧着他们“无比珍贵”的礼物,茫然地站在殿中。

    他们一进秦国境内,就被整洁宽阔美丽的道路所折服,待进了咸阳城,更见到举世未有之繁华热闹。

    正因如此,他们才临时改了主意,将自家君王叮嘱的“商谈货价”一事,改成了用贺礼白嫖的好办法。

    听闻中原人讲究“礼义廉耻”,最是好面子,他们既然千里迢迢前来为秦国皇帝贺寿,如此富有的大秦,自当送些礼物回馈他们。

    可传闻中最讲礼仪的秦国君王,怎的既不接他们的礼物,也不给他们赐座?

    怪哉!

    嬴政唤来卫尉悄声吩咐几声后,便直接绕过献礼流程,无视这帮使臣,直接命蒙毅宣读新一年官职变动诏令。

    蒙毅立刻如释重负地转身上殿,拿起早就拟好的诏书,在鸦雀无声的殿中大声念道,

    “大秦皇帝诏书:朕以各地去岁上计之功绩,核出以下官职调动——”

    “韩非为大秦居功至伟,公而无私,朕特尊其为‘帝师’”

    “右丞相由李斯继任,左丞相由萧何担任”

    “太尉由李牧担任,廷尉由陈平担任,郎中令由蒙毅担任”

    “王贲、蒙武升任大将军,镇守漠北瀚海,陇西上将由李信担任,九原上将由蒙恬担任南海郡守由刘季担任,闽越郡守由钟离昧担任,辽东郡守由樊哙担任其他不变”

    念到名字的大臣们,急忙上前跪拜谢恩。

    李斯感激地看了一眼韩非,他笃定,只要韩非不主动告老,这右丞相之位,自己是定得不到的

    一心想比肩昔日同伴光耀门楣的萧何,更感激得无以复加:陛下,竟不提拔关中旧秦人官员,而提拔他萧何来执宰相权,对他是何等信任!

    萧何此生,必不负君恩!

    陈平亦激动不已,廷尉位居九卿高位,离三公只有一步之遥!

    他除了感激陛下厚重的知遇之恩,亦不忘感激韩非当年提拔之意。

    刘季则喜笑颜开地一个劲谢恩,这可是个肥差,眼下岭南早无瘴气,更因气候暖和,可种一年三熟之高产稻,大秦又开了海上商贸船队

    他刘季,如今摇身一变,便成了镇守南边的封疆大吏。

    嘿嘿,他就说嘛,只要忠心为自家陛下效力,定能早日升官发财!

    封疆大吏,可是一年两千石俸禄之高官呐!

    接着,蒙毅又公布了“七十而告老致仕”新律,如此一来,那些年轻的地方官员,眼睛也倏地晶亮起来。

    在这以政绩升迁的时代,能如李信蒙恬那般,年纪轻轻便立下不世之功、身居高位之人,毕竟少之又少。

    大部分官员都靠着资历熬上去,七十而告老?这意味着,朝中很快有大量官职空缺。

    他们悄悄摩拳擦掌,暗暗发誓一定要再勤奋几分,打败竞争对手

    接着,在朝中官员分批上前拜寿献礼后,已是酉时三刻。

    仿若被大秦君臣忘到九霄云外的诸国使臣,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