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纸书屋

桔纸书屋 > 穿越小说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全本免费 > 正文 第十二章 赵祯是怂货(求推荐票)

正文 第十二章 赵祯是怂货(求推荐票)(第1页/共2页)

    “朕要打死了他!!!”

    观稼殿北面的一处宅院内,外面客厅。

    赵祯已经搬到了这边小院居住。

    赵骏住的小院在观稼殿南,他的在北,离了三四百米远距离。

    此刻赵祯都快疯了。

    前几天还说他是仁君呢,这几天就一直骂个不停。

    真当仁君是泥捏的没火气是吧?

    要不是群臣劝着,说为了大宋江山着想,他真想抄起板凳把赵骏锤死。

    “陛下。”

    吕夷简上前劝道:“赵骏之言,皆是他自己胡言乱语,对陛下的猜测罢了。陛下是什么人,等将来他双目恢复,他自然会看到。”

    “对了。”

    赵祯被提醒了,很快露出个神清气爽的笑容道:“哈哈哈哈,他会有双目复明的那一天,等那一天到来之时,朕很期待他见到朕会是什么表情。”

    王随笑呵呵地说道:“到时候赵骏知道自己现在在大宋,还一直在辱骂圣上,一定会吓尿裤子,跪在地上求陛下宽恕。”

    “哈哈哈哈哈。”

    众臣都笑了起来。

    赵祯想到那一幕,也顿时非常高兴,不爽一扫而空。

    晏殊见他心情又愉快起来,便趁机上前说道:“陛下,现在吕相是奸是忠已有公论。若是不能恢复吕相清誉,难免令忠臣心寒啊。”

    “唔......”

    赵祯沉吟地看了晏殊一眼,心道你当初诽谤我母亲的时候,怎么没看到你帮她恢复清誉?

    不过晏殊说得是对的,至少赵骏已经说了,吕夷简一生都在维护他的利益,冒死与刘娥做斗争,保护着他能够顺利登基,执掌大权。

    如果真因为范仲淹的弹劾而罢相的话,确实令吕夷简这样一路呵护他成长的老臣眼中垂泪,心中滴血。

    所以赵祯目光看向范仲淹道:“范公,你误会吕相了呀。”

    范仲淹沉默了一会儿,拱手说道:“臣甘愿被贬,但臣想知道,臣做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难道这三冗之害,诸公不知道吗?”

    之前为了解释赵骏的来历,晏殊把这几天赵骏说过的内容都告诉了范仲淹,所以范仲淹也知道,自己将在六年之后,展开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然后最终失败。

    事实上当晏殊把这些事情告诉他的时候,他就已经相信了。因为除了《百官图》,他在心里一直谋划着一定要登上相位,然后针对三冗进行改革!

    只是这些事情他没有表露出来,一直深埋在心底。所以当赵骏连这些事情都了如指掌的时候,范仲淹就已经相信了这不可思议的一切。

    现在作为后世人,知道他们的历史以及结果,那么赵骏说的话,就成为了权威,他说吕夷简不是奸臣,那大抵就不是。

    然而当范仲淹知道自己苦心谋划的改革最终失败之后,他就彻底崩溃了。

    他现在只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失败。

    “关于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赵骏只是说了一部分,详细内容他没有解读。”

    晏殊想了想道:“不过他认为你能够去西北稳住局势,解决三次大败的问题。因而官家才希望你去陕西,若是你愿意去的话,在那之前,你可以留下来,与赵骏聊聊这些事,但切记,此事事关大宋最高机密,决不能外泄。”

    赵祯也点点头道:“范公上《百官图》,令吕相难以下台。朕只有先把范公贬官,之后吕相再举荐范公去陕西路,方能平息满朝非议。”

    范仲淹就说道:“臣尊听陛下之令,但请陛下暂时不要将臣外放,臣想留在汴梁,听赵骏说说缘由。”

    “好吧。”

    赵祯就说道:“那就贬你为集英殿修撰、秘书少监,负责宫中经文图籍,每日都来后苑听课吧。”

    “谢陛下。”

    范仲淹深深弯腰拱手。

    北宋官制其实相当混乱,官员级别大小往往不是以品级高低来算,而是以差遣来看。

    比如包拯曾经从殿中丞转为监察御史,殿中丞是从五品,监察御史是正八品,只看品级的话应该属于降级才对。

    但史料记载这是右迁,也就是升官。

    原因在于殿中丞的级大权小,而监察御史是典型的级小权大,有些像明朝的六科给事中,可以弹劾百官。

    而范仲淹现在是以天章阁待制的身份权知开封府事,级别是从四品。

    集英殿修撰、秘书少监则是从五品,看似级别就差了一级,可权知开封府事几乎相当于开封府尹,权力极大。

    相当于从位高权重的首都市长被一撸到底,成为了权力极小的从五品皇室图书馆副馆长。

    所以范仲淹现在属于超级加倍贬官,还不如历史上被贬去饶州做知州。

    但他并未抱怨。

    因为他现在只想知道自己改革为什么会失败。

    所以只要能够继续留在宫中听课,就算是做从八品校书郎都已经无所谓了。

    此时已经过去了很久,天色都亮了。

    赵祯和他的几个宰相先去吃个早饭,赵骏那边还是晏殊在陪他说话。

    这次不讲宋朝,而是讲宋朝之后的元朝和明朝。

    这是晏殊想到的主意。      <center><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center>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