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纸书屋

桔纸书屋 > 其他小说 > 朱元璋穿成了朱祁镇[历史直播]全本免费 > 正文 25、普信皇帝朱祁镇(25)

正文 25、普信皇帝朱祁镇(25)(第1页/共2页)

    提供的《朱元璋穿成了朱祁镇[历史直播]》25、普信皇帝朱祁镇(25)

    邝埜见四周有人探头探脑地想偷听,便压低了声音道:“考校和自请放爵,都会空出许多爵位来,此次出征,便是无名英雄出头之时!”

    于谦眼睛一亮:“大人,您的意思是,我们得赞同陛下?”

    邝埜摇头:“此时说赞同,有些早了,还得看考校的章程,以及执行之人的能耐。那些武将勋贵,都有几十年经营,家家有本功劳簿,可不那么容易撼动得了啊!”

    于谦一想,觉得也是。虽然陛下看上去转变极大,与先前懒政怠政的作风,着实不同;可是以他的天资与能耐,怕也无法一下子就解决那些沉疴旧疾。

    文官们在一旁隔岸观火,甚至大多赞同皇帝,因着他们自身就是在科考场上拼杀出来的,子孙不能继承官爵功名。换到武将身上,道理便是相同的,既然文官不能将政绩功劳换成爵位权力,流传给子孙后代,武将后辈的功勋需要通过考较和拼杀,也是极为正常合理的事。

    可武将们,大多觉得天塌了似的。

    有人不敢直接去求皇帝,便找到爵位极高的几位求情:

    “国公爷!请劝劝陛下吧!”

    “国公爷,您家爵位也是世代功勋积累,才拿到的,难道就甘心要如此被收回了吗?”

    “是啊,国公爷,咱们的爵位,可都是在沙场流血拼命才拿到的啊!”

    ……

    朱勇和张辅两位爵位最高,也资历最老的武将,哪里不知道这些人的想法?就希望他们去出这个头呗。

    可是相对于自家的爵位,二位国公更忧心的,是大明朝的未来。

    身处武将系统中,他们对天幕所说的军中松弛疏懒,也知晓一些。只是他们并不清楚有多严重;且又觉得太宗皇帝打的基础好,边防稳固,武将们拼杀多年,闲下来时捞些好处,只要不过分,不伤及国本,也能宽忍。

    但听完天幕说的土木堡之变,再加上天幕所描述的军中底层混乱,他们忍不住背后生凉!在他们未曾注意的时候,大明竟然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此时此刻,他们怎可能为这些蛀虫说话陈情?

    更何况,如今皇帝八成是太祖在身,永乐老臣谁不知道,太祖那比太宗更胜几分的威名?太祖的手段如雷霆霹雳,他们只有敬仰叹服的份儿,一丝一毫阻拦的心思都不敢有。

    至于自家的爵位,倒是无需特别担心,两位国公家里,都有实力出众的后辈,在他们闭眼之前,爵位还是能好端端地传下去的。

    于公于私,张辅和朱勇都没有反对朱元璋的立场,所以两个人只是打着太极,根本不应其他武将所求。

    武将功勋们吵嚷得越厉害,反而让朱元璋越确定,他的法子真正地触及这些人的利益。唯有真正被戳痛了的,才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就如同向一群狗扔一块石头,被砸中的那只肯定叫得最大声。

    朱元璋面色平静,似乎对武将们的吵嚷浑不在意,但他那眼睛,却在武将们身上一一扫过,记下名字和爵位,待他和兵部吏部商议出考校章程后,要先拿这几个人出来杀鸡儆猴!

    就是这种脓包,在腐蚀祸害着大明的江山,所以他要将这些脓包狠狠戳破!

    【除了军备松弛外,另一个失败原因,便是内应伏发。这些内应,潜伏在不同的阶层,有的在明面上,比如瓦剌使臣;有些却潜伏在官僚系统中,他们不仅用情报换好处,甚至做好了随时倒向瓦剌的准备。比如前面说到的,导致阳和之战惨败的监军郭敬,他这个四朝元老的老御监,就和瓦剌势力来往密切。他待在大同,与蒙古相邻,来往方便,同时他还是王振门下之人,是王振与瓦剌走私的执行者。土木堡之变,瓦剌人就是穿了最新改制的明军铠甲,才导致明军反应不及时,失去了反击的先机——那些用来伪装的明盔明甲,正是从他手中流出去的。】

    此次,不用朱元璋多说,只一个眼神,曹鼐等学士便麻溜地写好圣旨,交予皇帝和邝埜过目盖印后,由于谦去军营中调遣抓人。

    如此雷厉风行之态,让正直之臣心中痛快,对皇帝生出许多好感的同时,也让屁股不干净的人越发地紧张害怕。、

    邝埜等人倒是越发确定,皇帝已不是朱祁镇,而是太祖了,心中越发安稳欣慰。

    朱勇有些担忧道:“天幕直接点出人名,可是会打草惊蛇?”

    张勇倒是不慌不忙:“若是陛下之人,抓不住这奸贼,你我需得在战场手刃此人。也先与之媾和已久,必然不会轻易让他等逃脱,八成要带着上前线的。”

    朱勇这才点头:“言之有理。若战死沙场前,能为大明诛杀如此巨贼,倒也值当了。”

    此时,他们十分理解天幕解说中,樊忠大敌当前还不忘锤死王振的心情。

    【还有些边防将领,甚至和也先势力结成了儿女亲家,可见明朝边境被渗透的程度。以上还只是大明自己人。还有些蒙古人,看似投明了,实则一直潜伏者,随时等待助明势力反攻。前有甘州达官赛因不花,直接偷窃官马,叛逃出境,还泄露了许多边防机密;后有如御马监的跛儿干,战场上帮助瓦剌人反攻,射杀明军。在他任御马监少监期间,就将自己的腰牌借给来到大明的蒙古势力,帮助他们进行活动;在朱祁镇出征期间,他还一路将明军的动向情报出卖给瓦剌人,让瓦剌人能够一直紧紧追击明军,对瓦剌人在土木堡大败明军,出了不小的力气。】

    这个御马监,又是一个太监掌权的部门,属于内廷衙门,从太祖时期起就设立了。这种内廷衙门,看似只能在宫内活动,却因职能需要,常需要出宫办事,因此实际掌握的资源不少。

    朱元璋也是没想到,连御马监都能寻着时机钻空子,侵吞不少权力。

    没多久,跛儿干被押着到了皇帝跟前。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提供的《朱元璋穿成了朱祁镇[历史直播]》25、普信皇帝朱祁镇(25)

    邝埜见四周有人探头探脑地想偷听,便压低了声音道:“考校和自请放爵,都会空出许多爵位来,此次出征,便是无名英雄出头之时!”

    于谦眼睛一亮:“大人,您的意思是,我们得赞同陛下?”

    邝埜摇头:“此时说赞同,有些早了,还得看考校的章程,以及执行之人的能耐。那些武将勋贵,都有几十年经营,家家有本功劳簿,可不那么容易撼动得了啊!”

    于谦一想,觉得也是。虽然陛下看上去转变极大,与先前懒政怠政的作风,着实不同;可是以他的天资与能耐,怕也无法一下子就解决那些沉疴旧疾。

    文官们在一旁隔岸观火,甚至大多赞同皇帝,因着他们自身就是在科考场上拼杀出来的,子孙不能继承官爵功名。换到武将身上,道理便是相同的,既然文官不能将政绩功劳换成爵位权力,流传给子孙后代,武将后辈的功勋需要通过考较和拼杀,也是极为正常合理的事。

    可武将们,大多觉得天塌了似的。

    有人不敢直接去求皇帝,便找到爵位极高的几位求情:

    “国公爷!请劝劝陛下吧!”

    “国公爷,您家爵位也是世代功勋积累,才拿到的,难道就甘心要如此被收回了吗?”

    “是啊,国公爷,咱们的爵位,可都是在沙场流血拼命才拿到的啊!”

    ……

    朱勇和张辅两位爵位最高,也资历最老的武将,哪里不知道这些人的想法?就希望他们去出这个头呗。

    可是相对于自家的爵位,二位国公更忧心的,是大明朝的未来。

    身处武将系统中,他们对天幕所说的军中松弛疏懒,也知晓一些。只是他们并不清楚有多严重;且又觉得太宗皇帝打的基础好,边防稳固,武将们拼杀多年,闲下来时捞些好处,只要不过分,不伤及国本,也能宽忍。

    但听完天幕说的土木堡之变,再加上天幕所描述的军中底层混乱,他们忍不住背后生凉!在他们未曾注意的时候,大明竟然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此时此刻,他们怎可能为这些蛀虫说话陈情?

    更何况,如今皇帝八成是太祖在身,永乐老臣谁不知道,太祖那比太宗更胜几分的威名?太祖的手段如雷霆霹雳,他们只有敬仰叹服的份儿,一丝一毫阻拦的心思都不敢有。

    至于自家的爵位,倒是无需特别担心,两位国公家里,都有实力出众的后辈,在他们闭眼之前,爵位还是能好端端地传下去的。

    于公于私,张辅和朱勇都没有反对朱元璋的立场,所以两个人只是打着太极,根本不应其他武将所求。

    武将功勋们吵嚷得越厉害,反而让朱元璋越确定,他的法子真正地触及这些人的利益。唯有真正被戳痛了的,才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就如同向一群狗扔一块石头,被砸中的那只肯定叫得最大声。

    朱元璋面色平静,似乎对武将们的吵嚷浑不在意,但他那眼睛,却在武将们身上一一扫过,记下名字和爵位,待他和兵部吏部商议出考校章程后,要先拿这几个人出来杀鸡儆猴!

    就是这种脓包,在腐蚀祸害着大明的江山,所以他要将这些脓包狠狠戳破!

    【除了军备松弛外,另一个失败原因,便是内应伏发。这些内应,潜伏在不同的阶层,有的在明面上,比如瓦剌使臣;有些却潜伏在官僚系统中,他们不仅用情报换好处,甚至做好了随时倒向瓦剌的准备。比如前面说到的,导致阳和之战惨败的监军郭敬,他这个四朝元老的老御监,就和瓦剌势力来往密切。他待在大同,与蒙古相邻,来往方便,同时他还是王振门下之人,是王振与瓦剌走私的执行者。土木堡之变,瓦剌人就是穿了最新改制的明军铠甲,才导致明军反应不及时,失去了反击的先机——那些用来伪装的明盔明甲,正是从他手中流出去的。】

    此次,不用朱元璋多说,只一个眼神,曹鼐等学士便麻溜地写好圣旨,交予皇帝和邝埜过目盖印后,由于谦去军营中调遣抓人。

    如此雷厉风行之态,让正直之臣心中痛快,对皇帝生出许多好感的同时,也让屁股不干净的人越发地紧张害怕。、

    邝埜等人倒是越发确定,皇帝已不是朱祁镇,而是太祖了,心中越发安稳欣慰。

    朱勇有些担忧道:“天幕直接点出人名,可是会打草惊蛇?”

    张勇倒是不慌不忙:“若是陛下之人,抓不住这奸贼,你我需得在战场手刃此人。也先与之媾和已久,必然不会轻易让他等逃脱,八成要带着上前线的。”

    朱勇这才点头:“言之有理。若战死沙场前,能为大明诛杀如此巨贼,倒也值当了。”

    此时,他们十分理解天幕解说中,樊忠大敌当前还不忘锤死王振的心情。

    【还有些边防将领,甚至和也先势力结成了儿女亲家,可见明朝边境被渗透的程度。以上还只是大明自己人。还有些蒙古人,看似投明了,实则一直潜伏者,随时等待助明势力反攻。前有甘州达官赛因不花,直接偷窃官马,叛逃出境,还泄露了许多边防机密;后有如御马监的跛儿干,战场上帮助瓦剌人反攻,射杀明军。在他任御马监少监期间,就将自己的腰牌借给来到大明的蒙古势力,帮助他们进行活动;在朱祁镇出征期间,他还一路将明军的动向情报出卖给瓦剌人,让瓦剌人能够一直紧紧追击明军,对瓦剌人在土木堡大败明军,出了不小的力气。】

    这个御马监,又是一个太监掌权的部门,属于内廷衙门,从太祖时期起就设立了。这种内廷衙门,看似只能在宫内活动,却因职能需要,常需要出宫办事,因此实际掌握的资源不少。

    朱元璋也是没想到,连御马监都能寻着时机钻空子,侵吞不少权力。

    没多久,跛儿干被押着到了皇帝跟前。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提供的《朱元璋穿成了朱祁镇[历史直播]》25、普信皇帝朱祁镇(25)

    邝埜见四周有人探头探脑地想偷听,便压低了声音道:“考校和自请放爵,都会空出许多爵位来,此次出征,便是无名英雄出头之时!”

    于谦眼睛一亮:“大人,您的意思是,我们得赞同陛下?”

    邝埜摇头:“此时说赞同,有些早了,还得看考校的章程,以及执行之人的能耐。那些武将勋贵,都有几十年经营,家家有本功劳簿,可不那么容易撼动得了啊!”

    于谦一想,觉得也是。虽然陛下看上去转变极大,与先前懒政怠政的作风,着实不同;可是以他的天资与能耐,怕也无法一下子就解决那些沉疴旧疾。

    文官们在一旁隔岸观火,甚至大多赞同皇帝,因着他们自身就是在科考场上拼杀出来的,子孙不能继承官爵功名。换到武将身上,道理便是相同的,既然文官不能将政绩功劳换成爵位权力,流传给子孙后代,武将后辈的功勋需要通过考较和拼杀,也是极为正常合理的事。

    可武将们,大多觉得天塌了似的。

    有人不敢直接去求皇帝,便找到爵位极高的几位求情:

    “国公爷!请劝劝陛下吧!”

    “国公爷,您家爵位也是世代功勋积累,才拿到的,难道就甘心要如此被收回了吗?”

    “是啊,国公爷,咱们的爵位,可都是在沙场流血拼命才拿到的啊!”

    ……

    朱勇和张辅两位爵位最高,也资历最老的武将,哪里不知道这些人的想法?就希望他们去出这个头呗。

    可是相对于自家的爵位,二位国公更忧心的,是大明朝的未来。

    身处武将系统中,他们对天幕所说的军中松弛疏懒,也知晓一些。只是他们并不清楚有多严重;且又觉得太宗皇帝打的基础好,边防稳固,武将们拼杀多年,闲下来时捞些好处,只要不过分,不伤及国本,也能宽忍。

    但听完天幕说的土木堡之变,再加上天幕所描述的军中底层混乱,他们忍不住背后生凉!在他们未曾注意的时候,大明竟然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此时此刻,他们怎可能为这些蛀虫说话陈情?

    更何况,如今皇帝八成是太祖在身,永乐老臣谁不知道,太祖那比太宗更胜几分的威名?太祖的手段如雷霆霹雳,他们只有敬仰叹服的份儿,一丝一毫阻拦的心思都不敢有。

    至于自家的爵位,倒是无需特别担心,两位国公家里,都有实力出众的后辈,在他们闭眼之前,爵位还是能好端端地传下去的。

    于公于私,张辅和朱勇都没有反对朱元璋的立场,所以两个人只是打着太极,根本不应其他武将所求。

    武将功勋们吵嚷得越厉害,反而让朱元璋越确定,他的法子真正地触及这些人的利益。唯有真正被戳痛了的,才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就如同向一群狗扔一块石头,被砸中的那只肯定叫得最大声。

    朱元璋面色平静,似乎对武将们的吵嚷浑不在意,但他那眼睛,却在武将们身上一一扫过,记下名字和爵位,待他和兵部吏部商议出考校章程后,要先拿这几个人出来杀鸡儆猴!

    就是这种脓包,在腐蚀祸害着大明的江山,所以他要将这些脓包狠狠戳破!

    【除了军备松弛外,另一个失败原因,便是内应伏发。这些内应,潜伏在不同的阶层,有的在明面上,比如瓦剌使臣;有些却潜伏在官僚系统中,他们不仅用情报换好处,甚至做好了随时倒向瓦剌的准备。比如前面说到的,导致阳和之战惨败的监军郭敬,他这个四朝元老的老御监,就和瓦剌势力来往密切。他待在大同,与蒙古相邻,来往方便,同时他还是王振门下之人,是王振与瓦剌走私的执行者。土木堡之变,瓦剌人就是穿了最新改制的明军铠甲,才导致明军反应不及时,失去了反击的先机——那些用来伪装的明盔明甲,正是从他手中流出去的。】

    此次,不用朱元璋多说,只一个眼神,曹鼐等学士便麻溜地写好圣旨,交予皇帝和邝埜过目盖印后,由于谦去军营中调遣抓人。

    如此雷厉风行之态,让正直之臣心中痛快,对皇帝生出许多好感的同时,也让屁股不干净的人越发地紧张害怕。、

    邝埜等人倒是越发确定,皇帝已不是朱祁镇,而是太祖了,心中越发安稳欣慰。

    朱勇有些担忧道:“天幕直接点出人名,可是会打草惊蛇?”

    张勇倒是不慌不忙:“若是陛下之人,抓不住这奸贼,你我需得在战场手刃此人。也先与之媾和已久,必然不会轻易让他等逃脱,八成要带着上前线的。”

    朱勇这才点头:“言之有理。若战死沙场前,能为大明诛杀如此巨贼,倒也值当了。”

    此时,他们十分理解天幕解说中,樊忠大敌当前还不忘锤死王振的心情。

    【还有些边防将领,甚至和也先势力结成了儿女亲家,可见明朝边境被渗透的程度。以上还只是大明自己人。还有些蒙古人,看似投明了,实则一直潜伏者,随时等待助明势力反攻。前有甘州达官赛因不花,直接偷窃官马,叛逃出境,还泄露了许多边防机密;后有如御马监的跛儿干,战场上帮助瓦剌人反攻,射杀明军。在他任御马监少监期间,就将自己的腰牌借给来到大明的蒙古势力,帮助他们进行活动;在朱祁镇出征期间,他还一路将明军的动向情报出卖给瓦剌人,让瓦剌人能够一直紧紧追击明军,对瓦剌人在土木堡大败明军,出了不小的力气。】

    这个御马监,又是一个太监掌权的部门,属于内廷衙门,从太祖时期起就设立了。这种内廷衙门,看似只能在宫内活动,却因职能需要,常需要出宫办事,因此实际掌握的资源不少。

    朱元璋也是没想到,连御马监都能寻着时机钻空子,侵吞不少权力。

    没多久,跛儿干被押着到了皇帝跟前。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提供的《朱元璋穿成了朱祁镇[历史直播]》25、普信皇帝朱祁镇(25)

    邝埜见四周有人探头探脑地想偷听,便压低了声音道:“考校和自请放爵,都会空出许多爵位来,此次出征,便是无名英雄出头之时!”

    于谦眼睛一亮:“大人,您的意思是,我们得赞同陛下?”

    邝埜摇头:“此时说赞同,有些早了,还得看考校的章程,以及执行之人的能耐。那些武将勋贵,都有几十年经营,家家有本功劳簿,可不那么容易撼动得了啊!”

    于谦一想,觉得也是。虽然陛下看上去转变极大,与先前懒政怠政的作风,着实不同;可是以他的天资与能耐,怕也无法一下子就解决那些沉疴旧疾。

    文官们在一旁隔岸观火,甚至大多赞同皇帝,因着他们自身就是在科考场上拼杀出来的,子孙不能继承官爵功名。换到武将身上,道理便是相同的,既然文官不能将政绩功劳换成爵位权力,流传给子孙后代,武将后辈的功勋需要通过考较和拼杀,也是极为正常合理的事。

    可武将们,大多觉得天塌了似的。

    有人不敢直接去求皇帝,便找到爵位极高的几位求情:

    “国公爷!请劝劝陛下吧!”

    “国公爷,您家爵位也是世代功勋积累,才拿到的,难道就甘心要如此被收回了吗?”

    “是啊,国公爷,咱们的爵位,可都是在沙场流血拼命才拿到的啊!”

    ……

    朱勇和张辅两位爵位最高,也资历最老的武将,哪里不知道这些人的想法?就希望他们去出这个头呗。

    可是相对于自家的爵位,二位国公更忧心的,是大明朝的未来。

    身处武将系统中,他们对天幕所说的军中松弛疏懒,也知晓一些。只是他们并不清楚有多严重;且又觉得太宗皇帝打的基础好,边防稳固,武将们拼杀多年,闲下来时捞些好处,只要不过分,不伤及国本,也能宽忍。

    但听完天幕说的土木堡之变,再加上天幕所描述的军中底层混乱,他们忍不住背后生凉!在他们未曾注意的时候,大明竟然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此时此刻,他们怎可能为这些蛀虫说话陈情?

    更何况,如今皇帝八成是太祖在身,永乐老臣谁不知道,太祖那比太宗更胜几分的威名?太祖的手段如雷霆霹雳,他们只有敬仰叹服的份儿,一丝一毫阻拦的心思都不敢有。

    至于自家的爵位,倒是无需特别担心,两位国公家里,都有实力出众的后辈,在他们闭眼之前,爵位还是能好端端地传下去的。

    于公于私,张辅和朱勇都没有反对朱元璋的立场,所以两个人只是打着太极,根本不应其他武将所求。

    武将功勋们吵嚷得越厉害,反而让朱元璋越确定,他的法子真正地触及这些人的利益。唯有真正被戳痛了的,才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就如同向一群狗扔一块石头,被砸中的那只肯定叫得最大声。

    朱元璋面色平静,似乎对武将们的吵嚷浑不在意,但他那眼睛,却在武将们身上一一扫过,记下名字和爵位,待他和兵部吏部商议出考校章程后,要先拿这几个人出来杀鸡儆猴!

    就是这种脓包,在腐蚀祸害着大明的江山,所以他要将这些脓包狠狠戳破!

    【除了军备松弛外,另一个失败原因,便是内应伏发。这些内应,潜伏在不同的阶层,有的在明面上,比如瓦剌使臣;有些却潜伏在官僚系统中,他们不仅用情报换好处,甚至做好了随时倒向瓦剌的准备。比如前面说到的,导致阳和之战惨败的监军郭敬,他这个四朝元老的老御监,就和瓦剌势力来往密切。他待在大同,与蒙古相邻,来往方便,同时他还是王振门下之人,是王振与瓦剌走私的执行者。土木堡之变,瓦剌人就是穿了最新改制的明军铠甲,才导致明军反应不及时,失去了反击的先机——那些用来伪装的明盔明甲,正是从他手中流出去的。】

    此次,不用朱元璋多说,只一个眼神,曹鼐等学士便麻溜地写好圣旨,交予皇帝和邝埜过目盖印后,由于谦去军营中调遣抓人。

    如此雷厉风行之态,让正直之臣心中痛快,对皇帝生出许多好感的同时,也让屁股不干净的人越发地紧张害怕。、

    邝埜等人倒是越发确定,皇帝已不是朱祁镇,而是太祖了,心中越发安稳欣慰。

    朱勇有些担忧道:“天幕直接点出人名,可是会打草惊蛇?”

    张勇倒是不慌不忙:“若是陛下之人,抓不住这奸贼,你我需得在战场手刃此人。也先与之媾和已久,必然不会轻易让他等逃脱,八成要带着上前线的。”

    朱勇这才点头:“言之有理。若战死沙场前,能为大明诛杀如此巨贼,倒也值当了。”

    此时,他们十分理解天幕解说中,樊忠大敌当前还不忘锤死王振的心情。

    【还有些边防将领,甚至和也先势力结成了儿女亲家,可见明朝边境被渗透的程度。以上还只是大明自己人。还有些蒙古人,看似投明了,实则一直潜伏者,随时等待助明势力反攻。前有甘州达官赛因不花,直接偷窃官马,叛逃出境,还泄露了许多边防机密;后有如御马监的跛儿干,战场上帮助瓦剌人反攻,射杀明军。在他任御马监少监期间,就将自己的腰牌借给来到大明的蒙古势力,帮助他们进行活动;在朱祁镇出征期间,他还一路将明军的动向情报出卖给瓦剌人,让瓦剌人能够一直紧紧追击明军,对瓦剌人在土木堡大败明军,出了不小的力气。】

    这个御马监,又是一个太监掌权的部门,属于内廷衙门,从太祖时期起就设立了。这种内廷衙门,看似只能在宫内活动,却因职能需要,常需要出宫办事,因此实际掌握的资源不少。

    朱元璋也是没想到,连御马监都能寻着时机钻空子,侵吞不少权力。

    没多久,跛儿干被押着到了皇帝跟前。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提供的《朱元璋穿成了朱祁镇[历史直播]》25、普信皇帝朱祁镇(25)

    邝埜见四周有人探头探脑地想偷听,便压低了声音道:“考校和自请放爵,都会空出许多爵位来,此次出征,便是无名英雄出头之时!”

    于谦眼睛一亮:“大人,您的意思是,我们得赞同陛下?”

    邝埜摇头:“此时说赞同,有些早了,还得看考校的章程,以及执行之人的能耐。那些武将勋贵,都有几十年经营,家家有本功劳簿,可不那么容易撼动得了啊!”

    于谦一想,觉得也是。虽然陛下看上去转变极大,与先前懒政怠政的作风,着实不同;可是以他的天资与能耐,怕也无法一下子就解决那些沉疴旧疾。

    文官们在一旁隔岸观火,甚至大多赞同皇帝,因着他们自身就是在科考场上拼杀出来的,子孙不能继承官爵功名。换到武将身上,道理便是相同的,既然文官不能将政绩功劳换成爵位权力,流传给子孙后代,武将后辈的功勋需要通过考较和拼杀,也是极为正常合理的事。

    可武将们,大多觉得天塌了似的。

    有人不敢直接去求皇帝,便找到爵位极高的几位求情:

    “国公爷!请劝劝陛下吧!”

    “国公爷,您家爵位也是世代功勋积累,才拿到的,难道就甘心要如此被收回了吗?”

    “是啊,国公爷,咱们的爵位,可都是在沙场流血拼命才拿到的啊!”

    ……

    朱勇和张辅两位爵位最高,也资历最老的武将,哪里不知道这些人的想法?就希望他们去出这个头呗。

    可是相对于自家的爵位,二位国公更忧心的,是大明朝的未来。

    身处武将系统中,他们对天幕所说的军中松弛疏懒,也知晓一些。只是他们并不清楚有多严重;且又觉得太宗皇帝打的基础好,边防稳固,武将们拼杀多年,闲下来时捞些好处,只要不过分,不伤及国本,也能宽忍。

    但听完天幕说的土木堡之变,再加上天幕所描述的军中底层混乱,他们忍不住背后生凉!在他们未曾注意的时候,大明竟然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此时此刻,他们怎可能为这些蛀虫说话陈情?

    更何况,如今皇帝八成是太祖在身,永乐老臣谁不知道,太祖那比太宗更胜几分的威名?太祖的手段如雷霆霹雳,他们只有敬仰叹服的份儿,一丝一毫阻拦的心思都不敢有。

    至于自家的爵位,倒是无需特别担心,两位国公家里,都有实力出众的后辈,在他们闭眼之前,爵位还是能好端端地传下去的。

    于公于私,张辅和朱勇都没有反对朱元璋的立场,所以两个人只是打着太极,根本不应其他武将所求。

    武将功勋们吵嚷得越厉害,反而让朱元璋越确定,他的法子真正地触及这些人的利益。唯有真正被戳痛了的,才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就如同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