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纸书屋

桔纸书屋 > 穿越小说 > 怒海覆清1852无错版 > 正文 第一三一七章 十字路口

正文 第一三一七章 十字路口(第1页/共2页)

    在风云变幻的19世纪,亚洲次大陆宛如一个巨大的棋盘,各方势力在此激烈角逐,每一步棋都关乎着无数人的命运与地区的未来走向。

    次大陆的事宜错综复杂,远非一次大会就能轻易定夺乾坤,郭嵩焘深知自己肩头背负的重任,接下来还有漫漫长路要走,诸多棘手事务亟待处理。

    郭嵩焘身负使命,置身于这盘复杂的棋局中心。

    他目睹着次大陆上不同势力的纷争,深知各方利益诉求干差万别,宗教、民族、领土等矛盾相互交织,如同乱麻。

    在前期的大会探讨中,虽已初步触及一些核心议题,但那仅仅是冰山一角。

    接下来,他需要深入各个地区,与当地的权贵、部族首领乃至普通民众交流沟通,去了解他们心底真正的渴望与担忧。

    他得穿梭于古老的城堡与简陋的村落之间,关注本土势力的发展动向,协调内部矛盾,避免因内部分裂破坏华族所需要的稳定局势。

    每一次的谈判、每一份协议的起草,都需字斟句酌,因为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冲突,让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陷入更深的苦难。

    与郭嵩焘整日忙碌于外交斡旋截然不同,林岳仿若置身于这纷扰世事之外,只要次大陆的军事行动不受影响,他便心无旁骛。

    在他眼中,军事行动才是决定局势走向的关键力量,其他的繁杂琐事不过是过眼云烟。

    当下,他全身心投入到调兵遣将的重任之中。一部分兵力如钢铁洪流般迅速向旁遮普地区集结,此地地势险要,战略意义非凡,掌控此地,便能在陆地上对敌人形成强有力的威慑。

    士兵们身着戎装,肩负行囊,迈着坚毅的步伐穿越山川河流,眼神中透露出对胜利的渴望。

    而另一部分兵力则奔赴卡奇湾,战舰在港湾中列阵,帆影摇曳,炮口森然,随时准备从水陆两个方向向英国人的白沙瓦总督区发起雷霆一击。

    林岳心中也清楚,军事行动需把握时机,不可贸然行事。董良此前特意吩咐过,这次的行动切不可急躁,原因在于海军在波斯湾的行动尚未完全收官。

    波斯湾的海面看似平静,实则暗藏玄机,一些零星的联盟军战舰如同狡猾的狐狸,四处潜藏躲避。

    它们或是隐匿于偏僻的小岛礁后,或是趁着夜色在浅滩区域游弋,妄图避开华族海军的搜剿。

    华族海军深知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的道理,因而只能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一艘艘战舰穿梭于各个海域,利用先进的探测设备搜寻敌踪,一旦发现目标,即刻展开迅猛攻击,力求将这些残余势力彻底剿灭,为后续大规模军事行动扫除障碍。

    与此同时,外交战线同样硝烟弥漫,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悄然打响。一些精挑细选的暗部成员与外交部的干练工作人员,肩负着特殊使命,被秘密派往马斯喀特苏丹国以及阿拉伯半岛的几个大型部落势力范围。

    他们乔装打扮,融入当地环境,有的以商人身份为掩护,与当地权贵洽谈贸易合作,在你来我往的交易商讨中,不经意间探听各方对于次大陆局势的看法以及背后隐藏的势力倾向;有的则扮作学者,与部落中的智者交流文化、历史,借此拉近关系,寻找共同利益点,试图建立起情感纽带,以便在关键时刻争取到这些势力的支持或至少保持中立。

    他们深知,在这场国际博弈中,多一个朋友便少一个敌人,任何一股微小的力量都可能成为改变局势的关键砝码。

    华族的战略布局向来秉持着古老的智慧: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最后才会诉诸于武力。

    这并非是怯懦,而是对力量的精准运用与对局势的深刻洞察。每一步行动都经过深思熟虑,力求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在与列强周旋的过程中,华族深知自身优势与短板,不轻易动用武力,避免陷入两败俱伤的消耗战,而是充分发挥外交智慧,分化瓦解敌人阵营,寻找合作共赢的契机。

    当外交手段无法达成目的时,才会果断亮剑,以雷霆之势展现军事实力,令敌人不敢小觑。远在伊斯坦布尔的王宫中,一场关乎奥斯曼帝国命运的讨论正在悄然展开。

    年仅三十八岁的苏丹阿下杜勒?迈吉德一世端坐在华丽的王座之上,召见自己的心腹大臣福阿德?帕夏与阿里?帕夏。

    这两位大臣皆是苏丹陛下推行的坦志麦特改革的中流砥柱,在奥斯曼帝国的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

    阿下杜勒?迈吉德一世自幼接受西方教育,在他的认知世界里,西方社会宛如璀璨星辰,代表着文明与进步的方向,而其他地方则仿若蒙昧的黑暗之地,充斥着野蛮与落后。

    怀着对西方文明的无限向往,他即位后毅然决然地模仿英法的政治体制,发起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期望借此将奥斯曼帝国从陈旧腐朽的泥沼中拖拽出来,使之蜕变成为如西方那般先进的文明国度。

    坦志麦特改革在初期确实成效斐然,帝国的军事装备得以更新换代,士兵们换上了新式枪炮,接受西式军事训练,战斗力有了显著提升;文化领域也呈现出一片新气象,西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年轻学子们开始接触先进的科学知识与人文思想,为帝国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

    然而,改革的春风并未吹遍帝国的每一个角落,深入骨髓的积弊岂是轻易能够革除的?贵族阶层作为既得利益者,在宗教与封建特权的双重庇护下,已安享数百年荣华富贵,他们的势力盘根错节,如同参天巨树的根系,深深扎根于帝国的土壤之中,岂是一场改革风暴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