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纸书屋

正文 43、逍遥 13(第2页/共2页)

施主与我交换《火焰刀》而得,后又尾随太湖山庄的仆人进入庄中,得《小无相功》,前些时候从一铁头怪人手中夺得《易筋经》,实乃罪孽深重,恳请施主将这本《易筋经》还予少林,并告知绝技失窃之事。”

    顾绛道:“我去还书报信,你又往何处去?”

    鸠摩智笑道:“一个和尚,随遇而安,自然往来处去。”

    顾绛闻言也是一笑,终于和对方见了一个佛礼:“好,我愿大师此去弘扬佛法,渡世救人,功德圆满。”

    鸠摩智道了一声“阿弥陀佛”,迈步慢慢离去,虽无来时迅疾矫健,却已安然喜乐。

    ——————

    顾绛见他走远,因骤然失去内力,四肢虚弱,行走缓慢,可渐渐的足下不自觉有了劲力,心中觉得颇有些趣味。

    《易筋经》需要修行者不存习武之念,看破“人相”、“我相”才能修成,鸠摩智苦练这本经书多日,他生来过目不忘,智慧过人,对经书中的内容早已倒背如流,却怎么也修不出成果,内息反而有了走火入魔的迹象。

    若非顾绛化去他的内力,来日必会经脉寸断而死,并非恐吓他的虚言。

    如今鸠摩智的内力都被顾绛化去,心中都是佛法,不自觉地在行动间运转内息,反倒有了修成的可能。

    只是现在的鸠摩智,已经不在乎这达摩所传的武学宝典了。

    这佛家“无我”之道,以因缘际遇构成世界,从本性中见我,从众生中见佛,是以经历重重苦厄,成大慈大悲,越执着追求,越不可得,也是一条常人难以修持圆满的大道。

    顾绛的佛学修为不浅,他本是魔道出身,自然对佛法研究过许多,只是他并无慈悲之心、众生之念,这条路也不是他想要的。

    当然,这不妨碍他欣赏能在这条路上有所成就的人。

    顾绛拢着袖中的《易筋经》,准备跑一趟嵩山给扫地的老和尚送去。

    这本《易筋经》并不是达摩手书,而是一位天竺僧人得上古修士留下的古籍,上面的图字既隐,他便以为是一本白书,带到中原,誊抄记录下达摩的《易筋经》,其实这本古籍是一书两经。

    达摩圆寂后留下这本《易筋经》,他的弟子慧可钻研二十余年不得,终究寻道天竺高僧般刺密帝二人共同参悟,才在七七四十九日后贯通其中佛法,但那时他依旧不明其中武学,直到遇见唐初的那位军神李靖,才一起谈论了三天三夜后通悟其武道。

    顾绛身为东方不败时与少林方证交手过,那大和尚也是修的《易筋经》,但多是后来者注译传承,和唐宋时的版本有所差异,加上他的心思太杂,终究不得此书精髓,和扫地僧的境界相差远矣。

    说来这少林寺真是个奇地,能够修成些大道的都是边缘人,从数百年里唯一修成《易筋经》的疯和尚,到藏经阁里扫地的老头,还有后来写成《九阳真经》的斗酒僧,开创西域少林、擅长大力金刚指的火工头陀,看守藏经阁的觉远和尚,以及那最有名的,因为师父的死离开少林,出佛入道,开一代道宗的三丰真人。

    那些兢兢业业维持武林泰斗门楣,在江湖里翻腾的和尚则终不得真要。

    思及此处,墨衣女子吟起当日扫地僧人的佛偈来:“得既不是得,得亦无所得。既然无所得,亦无所能得。”

    “真是有意思。”

    ——————

    顾绛带着《易筋经》往少林去,一路上听那些江湖人议论丐帮之事,说那契丹人萧峰曾立誓绝不杀伤汉人,却在聚贤庄大开杀戒,而后不知去向,又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