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纸书屋

正文 14、014(第2页/共2页)

然要闹,凭什么她幸苦了半个月,砖瓦给了大嫂一家。

    “大嫂已经分家了,凭什么用家里的工时,爹,我不同意。”

    秦老头磕磕烟袋,板着脸道:“村里给你大嫂分砖瓦,我也不知道啥情况,你不问清楚上来就闹,丢不丢人,老三,给你媳妇带回家去。”

    谢春梅不走,赌气到一边,她就要看看,村里凭啥给大嫂第一个分。

    …

    给姜美心第一个分砖,不是因为砖窑是她坚持下开的,是因为姜美心是第一个拿出现钱来买瓦片的人。

    村办会计说:“村办商议后决定,砖窑厂的砖瓦,优先城里的订单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七十年代三婚辣媳妇》14、014

    ,然后是本村拿钱买的,接着是在砖窑登记、用工时换砖块的,接着是外村拿钱购买的。”

    “这个顺序,我想应该没人反对吧?”

    窑厂盈利归集体,集体有了利润,又会分给队员,因此没人反对。

    秦老头站出来说:“也好,我家老三媳妇问一句,倒是证明老秦家没有徇私,村长,分砖吧。”

    秦老三怪丢脸的,叫媳妇先回去,“你别搁这丢人现眼了,回家去吧。”

    谢春梅脸红耳赤,“大嫂子拿钱买瓦,要是提前说一声,我就不会问,她哪里来的一百块钱买瓦?”

    秦老三低声责怪,“反正她的钱不是爹娘给的,你不要总盯着大嫂,我们今天能分到砖,多亏了大嫂子坚持开窑。”

    老秦家这次出工多,分到了一千块砖、五百块瓦,足够修缮破损的房屋。

    按照工时分完砖瓦,窑厂还剩下不少,还有外村拿钱来买。

    姜美心弟弟在姚家村买不到瓦,等了大半个月,在这里等到了,买了三百片。

    三百片是暴雨前的需求量,暴雨后,至少需要五百片瓦,才能把家里的屋顶修到不漏雨。

    宋蕙兰原本想凭着大姑姐的面子,找齐云村的窑厂赊两百块瓦,二十块钱,年底一定能还得上。

    她叫男人张口,但大姑姐都拿钱买,姜庆丰实在没法开口。

    “咱们是外村的,就算求了,大姐也没办法,能修多少先修多少吧。”

    姜美心考虑到了娘家的需求,她和秦老头说:“爹,我家七百块瓦就够了,想匀三百块给我弟带回去。”

    老秦家老屋这边其实也不大够,但秦老头说:“娘家照顾你这么久,是该帮一把。”

    “二弟三弟他们会不会和爹抱怨?”

    “分家了,你自己的钱,爱帮谁帮谁。”秦老头说:“老三媳妇会抱怨几句,别听就是了。”

    姜美心很钦佩公爹,他教出来的儿子、孙子、孙女,三观都正的很。

    她叫来老大和老二,说:“咱们家用不了这么多瓦,装三百块瓦给你们舅舅。”

    老大老二问都没问,过去帮舅舅装瓦。

    宋蕙兰都惊呆了,大姑姐竟然主动给瓦。

    姜庆丰感动,过来说:“大姐,等年底我就还你钱。”

    姜美心道:“是我还你们钱,嫁到老秦家之前,我从娘那里拿了五十,今天的瓦值三十,这里还有二十块,你拿回去给娘。”

    “姐,这钱不能要。”

    “拿着吧。”姜美心说:“再以前的钱财,咱们就不算了。”

    …

    秦老头把砖瓦拉回家,要盖两间厢房,和两个儿子说:“长丰马上要放暑假了,春枝大了也不好和父母挤,盖两间厢房,给孩子们分出来住。”

    之前秦向东没结婚,家里多三间房,自然够住,姜美心嫁过来,分走三间不够住了。

    厢房简单,只用了几天时间就盖好了。

    暑假一放,老三家的长丰从县城高中回来,正好住上新盖的厢房。

    谢春梅怪庆幸的,窑厂开的及时,不然她儿子没有房间安静复习。

    长丰比秦向东小几岁,和向南一般大,放了暑假,跟着爹和爷爷一起下地。

    谢春梅舍不得,说:“家里不差你这点工分,看看,你手心都磨出水泡了,留在家里温书吧。”

    秦长丰说:“大妈家里的向南比我还小一岁,他都下地,我怎么不能下地。”

    “他能和你比吗,他又不是老秦家亲生的。”

    秦老头重重放下碗筷,带上工具叫上秦长丰,说道:“去窑厂吧,跟叔叔伯伯们学摔砖,吃了苦,你才知道家里给你念的书多不容易。”

    秦长丰默默跟上秦老头。

    谢春梅心疼的不行,“娘,长丰可是您亲孙子,他瘦胳膊瘦腿的,干不了苦力活。”

    徐老太也心疼,摔砖可比下地累多了。

    老太太没好气,“你不多嘴,你爹怎么会让长丰去窑厂,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嘴碎。”

    …

    窑厂在县里那边的业务,会计和村长都去过,完全没有姜美心能说会道,他们跑三四趟才能走完的流程,姜美心一趟就搞定了。

    村委一致决定,让姜美心负责窑厂的对外业务,每天去窑厂坐班,计一个满工分。

    在姜美心的运作管理下,齐云村的窑厂现在每天都很忙。

    和本村有亲戚关系的、外村的、连隔壁乡都有人来换砖瓦,节省了本村很多人力成本。

    谢春梅和韩秀君都给自家娘家报了名,下地后还要继续上夜工,去窑厂帮娘家摔砖头。

    韩秀君和秦老二说:“大嫂真有魄力,想赊账占便宜的那些人,现在只能去窑厂做工换砖瓦。”

    姜美心制度灵活,碰到着急的乡亲,一半工、一半钱,外村人也可以插队先提砖瓦。

    原先在姚家村窑厂定了砖瓦的,纷纷退订,出人、出钱,来齐云村窑厂提砖。

    会计越算越高兴,和村长说,按照目前的订单,到年底一户至少多分十块钱呢,而且距离年底还有好几个月,窑厂还能盈利。

    齐云村窑厂立的新规矩,可给其他几个窑厂挤兑着急了。

    他们跑过来找齐云村理论,“你们窑厂抢了我们窑厂的生意!”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