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纸书屋

桔纸书屋 > 其他小说 > 逆水舟 > 正文 9、第九章

正文 9、第九章(第2页/共2页)

sp;“再会。”

    站在路边目送汽车离开后,孟连生才再次迈步。

    他看了看手中的开司米围巾,长到十七岁,他没用过什么好东西,但也看得出这条围巾价值不菲,是沈玉桐那样的富家公子才能用得起来的好东西。

    他小心翼翼将围巾戴好,摸了下口袋,从里面掏出几枚铜元,走到前面停黄包车的地方,坐上了一辆车。

    冬日寒风在人力车夫的奔跑中,迎面呼啸而来,刺得脸颊生疼,但脖子上温暖的开司米围巾,替他挡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民国之夺玉》9、第九章

    去了大半寒意。

    回到工棚,已临近中午,棚里只零星几个回来小憩的工人,肖大成正坐在床铺边,摆弄他那只小泥炉,见孟连生回来,当即露出一张灿烂笑脸:“连生,你回来了?我买了牛肉,正等你回来炖着吃。”

    孟连生轻轻一笑:“多谢。”

    他走到床边坐下,默默看着肖大成忙活。

    肖大成在炉子里添上一块木炭,将牛肉放入下锅中,转头低声问:“还顺利吧?”

    孟连生点头。

    “那就好,生死有命,你别太难过,叔在天之灵肯定也希望你过得好。”

    “嗯。”

    肖大成歪头望着他的脸,见他一如既往的表情寡淡,确实不像多伤心难过的模样,稍稍放心,正要开口说话,目光不经意落在他肩膀的围巾,咦了一声:“你新买了围巾?”

    因为见着是好东西,说罢就要伸手去摸一摸。

    哪知孟连生却蓦地往后一退,让他伸出的手落了空。

    肖大成微微一僵,见他不想让自己摸,只得讪讪笑着退开。

    孟连生也意识到自己这反应有些突兀,低声道:“别人给我的。”

    “哦。”肖大成点头,他虽然话多,但有个优点,别人不愿多说的,自己便不必多问。

    沈玉桐回到沈家花园,吃过午饭,刚要去休息,便被他大哥沈玉桉叫去了书房。

    沈玉桐她爹沈行知马上就是古稀之年,在幼子出洋之前,就已经做了好几年甩手掌柜,将沈家家业全权交予长子打理。

    沈玉桉是个很合格的世家长子,这些年家中产业在他手下,不说是一飞冲天,那也是蒸蒸日上。只是家业庞大,他年岁渐长,一个人总有些力不从心,外人又始终不放心,于是一心盼着幼弟回家后能帮手。

    但沈玉桐回来这几个月,只去盐场那边,对商业应酬家中账务,一概不放在心上。他原本想着,在外吃了几年苦,回来先玩一阵子不是什么问题,但这几日见他总跟龙嘉林混在一起,不免警铃大作。

    他是一直不大喜欢龙嘉林的,从前是觉得那小子胆小懦弱,脑子似乎也不大好使,总黏着自己弟弟,还闹出一桩摘玫瑰摔断腿的笑话。若不是因为从小看着他长大,知道他是个十三四岁就喜欢偷瞄家中小女佣胸口屁股,十五六岁就逛窑子睡女人的小色胚子,一提起公子圈好男风一事,就不以为然地露出嫌恶,他早阻止两人来往。

    加之龙嘉林少时也确实是个小可怜虫,便由着两人交朋友做兄弟,

    只是这几年,他爹龙震飞渐渐得势,龙嘉林每次回上海,都会来沈家看看。他亲眼见着龙嘉林一点点变化。

    这种变化在他看来,并不是好事。

    “小龙走了?”沈玉桉瞧了眼俊美的幼弟,佯装随口问。

    沈玉桐点头:“嗯,今早从松江走的。”

    沈玉桉佯装沉吟片刻,摆出一副严肃的模样:“大哥明白你与小龙是朋友,但龙家今时不同往日,龙震飞出身世家,不会甘愿在穷乡僻壤做个土皇帝,他的目标是回上海。江浙两边一直在争夺上海,谁也不知最后谁能胜出。我们商贾之家,明哲保身就好,千万不要牵扯进去。”

    沈玉桐自是明白兄长所说的道理,他点点头:“我和小龙只是私交,不会掺和彼此的家事。”

    沈玉桉道:“你与小龙几年未见,可能不大了解,小龙他可不是从前的小龙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看假以时日,比他那个爹还心狠手辣。”

    沈玉桐对于龙嘉林的事迹自然也有所耳闻,只是这几日相处,虽然对方多了丘八作风,但总体来说,并没有让他觉得多不适,所以也就没将传闻当做一回事。

    此时听大哥这样说,沉默片刻,道:“大哥,我有分寸的,如果小龙真的变成心狠手辣的恶人,我自会和他疏远。”

    沈玉桉也晓得弟弟虽然个性比较单纯,但从来明辨是非,于是点点头,话锋一转,道:“对了,我看你这阵子去了好几次盐场,是不是对盐场感兴趣?那大哥我先将盐的生意,转给你一部分打理。”

    沈玉桐道:“大哥,我先前写信告诉过家里,我在英吉利只读了一年商科,便转去化工系。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沈玉桉对弟弟学业的事,自然是清楚的,只是不知内因,听他这样说,好奇地看向他,等待他的答案。

    沈玉桐道:“大清朝闭关锁国多年,一直以天\朝自居,被洋人用炮火轰开国门,才知西洋早甩开我们一大截。我去了英吉利,亲眼见证他们的科技,明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学商科救不了国,只有科技和实业才能救国。我们沈家是靠盐发迹,老百姓离不开盐,但时至今日,我们还是用传统工艺制造粗盐,洋人却早吃上精盐,所以他们嘲笑我们华夏是吃土的民族。”

    沈家迁居十里洋场几十年,又是大盐商,沈玉桉自是知道洋人总嘲笑国人是“吃土的民族”。

    作为盐商,他听了也心中不爽。

    但现在国内盐商们,依旧只能靠传统制盐,很难量产出精盐。就拿沈家来说,无论是四川自流井的井盐盐场,还是奉贤海盐,每年只制出几百斤精细的白盐自用和送礼,其余都是土盐和粗盐。

    虽然“吃土的民族”一说,对于国人是奇耻大辱,当下却也很难有大的改变。

    他见幼弟这番话说得头头是道,不再似当年只知埋头书堆不知人间疾苦的大少爷,心中颇觉欣慰,便问道:“玉桐,你有什么打算?”

    沈玉桐正色回:“我想改进制盐工艺,办精盐厂。”

    沈玉桉点点头,又问:“具体要怎么做?”

    沈玉桐道:“我先要一间实验室做研发,等差不多了,再建厂试生产。”

    沈玉桉其实早想过办精盐的事,只是有心无力,一直没能提上日程,此刻见出洋归来的弟弟有了打算,自是万分支持,笑道:“行,我这就差人去办,需要什么你跟大哥说。”

    “谢谢大哥。”

    沈玉桉豪爽道:“我们要是能办成精盐厂,让普通百姓都吃上便宜精盐,那就能彻底摆脱‘吃土民族’这个蔑称。”

    沈玉桐笑着点点头。

    因为一时被弟弟办精盐的计划,勾出了一股豪情壮志,沈玉桉又拉着人仔细聊了许久精盐厂的打算,才放了沈玉桐去休息。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