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纸书屋

桔纸书屋 > 其他小说 > 三水小草 > 正文 249-266

正文 249-266(第1页/共2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卫家女》249-266

    第249章 金陵   “干他个忘八爹!打下杨家皇宫当……

    隋朝文帝灭南陈,命人一句荡平了当时的建康城,唯独留了石头城做一州治所,唐时诗仙李白钟爱石头城,不仅常来写诗,还在安史之乱时几次上书请迁都金陵。

    韩翃写金陵城写得字字冷清疏阔:“落日澄江乌榜外,秋风疏柳白门前。”

    梅雨将至,四月的金陵城还有几分凉意,帐中,龙十九娘子的腿上盖了条薄毯,她左手边坐了现任湛卢将军苏长于,右手边是现任龙渊将军申屠休,他们倒不是在对坐读诗,金陵城近在眼前,军情会是开不完的。

    只不过今日的“军情会”比平日的都要多些东西——李瑄的罪定下了。

    苏长于低头看着文书,幽幽一叹:“‘叛国弃民,毁诺背信,心中从无安民定远之念,唯有对权势财赋之强求,妄图恢复唯其独尊之帝制,重陷大黎百姓于鱼肉之境地……’说是论罪,实则论心,黎国初立,有大辅而无君主,这次是要接着李瑄之事立黎国上下的反帝之论了。”

    他也已年过五旬,一捋掺了白的长须,笑了一声许久没说话。

    帐内一静,申屠休将文书抽到了自己面前,细读了两句,他说道:

    “有这一次,黎国里再没人敢提大辅称帝一事了,这是好事儿。”

    苏长于摇头:“借着这样的民议在黎国刨去了帝制的根,暗处的魑魅魍魉只怕也要坐不住了。”

    “哈,咱们何曾怕过鬼?”龙十九娘子双手捧着大陶杯笑呵呵,“但凡敢动手脚,一律砍了头颅就是。”

    苏长于还在拈胡子:“各处守军裁撤整编,定远军内各部大调,又恰逢南征伐吴,凡事都赶在一起,我只怕出了事咱们不能回兵驰援。”

    “苏小壶你就是谨慎太过,正是多事的时候那些没卵子的小忘八才会冒头儿呀,平日里谁不是装的一个比一个老实?”龙婆这些日子过得甚是舒坦,她被直调到了巨阙部,那专门看着她的小文书却是湛卢部古文将麾下,没有跟着她过来,自然也没人管着她骂人,更不会扣她俸禄。

    申屠休终于看完了整份儿文书,只觉得龙婆骂的正和自己心意:“龙婆说的极是,苏夫子你别总勾你那几根胡子了。”

    这两人一个比一个的不怕事,苏长于都懒得抬眼看他们,只暗暗叹气,将自己的顾虑暂时收起。

    “昨日金陵城里又进了三万人,咱们何时动手?”

    “那三万人是池州来的……”龙婆放下手里的陶杯,站起来看向自己身后的舆图,“三日前承影部传来消息,抚州的五万吴军刚过彭蠡泽,江州现在只剩了不到千艘船,他们要想到金陵也得再过半个月。”

    定远军屯兵金陵城下已经十三日,这十三日中,他们以火炮击溃了江州来援的吴兵,又在易箫的帮助下安定了已经被攻下的鄂州、庐州、江都府北等江北各地。

    如今金陵城方寸之地囤有南吴已经聚齐二十万大军比十八万定远军还多,只是杨氏还没寻到反攻定远军的时机,想来也就在这几日了。

    龙十九娘子的手指在金陵城与太湖之间画了个圈。

    “这地方看着风水不错,适合让杨家小儿辈拿自己那来肥地。”

    旁人都笑了。

    定远军过了长江一口气打到金陵城下,吴国国主杨源化自恃文治武功兼备,偏要与名震天下的定远军一较长短,不惜举国调兵来援,意图将十八万定远军斩除于江北。

    此间坐的三部主帅每每佯攻却并未攻下金陵,等到今日所要的也正是让吴军倾巢出动,以求毕其功于一役。

    “今日又有两百门火炮过江,元帅的意思是江南梅雨难熬,还是得赶紧轰了这帮虾蟹兵,那五万抚州兵就交给湛卢部和咱们的水师了,再有晴日,咱们就动手。”

    说着,龙十九娘子一阵肉疼,为将者谁不贪功?那五万人乘着破船顺江而下,想要收拾他们不过是顺手的事,可惜与功劳相比,战机更可贵千百倍。

    功劳是死后的坟上烟。

    战机是少死无数百姓兵士。

    “从太原南下之前,元帅与我等说,此战是大黎的开国之战,咱们这些人能打成什么样,旁人眼里咱们大黎就是什么样,凶狼恶虎还是拉磨的驴吃草的牛,又或干脆是个沉水的鳖,就看咱们这些人的本事了。”

    她实在难得说正经的话,听得申屠休神色一正。

    苏长于也放下了摸胡子的手。

    帐外,一传信兵说道:“将军,工布天文司来报,后日放晴,能晴三四日。”

    将薄毯叠了叠放在一旁,龙十九娘子理了理身上的铠甲。

    “这天可真是怪了郎当,还以为这辈子见不到太阳了。”

    申屠休也站了起来,将长槊从架上取下,笑着道:

    “再等下去我骨头里都能挤出水来了。”

    苏长于的见他们二人军容整肃起来,心中一阵欣慰,也握紧铁枪站起来:

    “也到了咱们发兵……”

    龙十九娘子一声大吼:“干他个忘八爹!打下杨家皇宫当猪圈!”

    申屠休大声附和:“干!当!”

    苏长于:“……”

    所以他为什么要站起来?

    ……

    将李瑄一案交给了越霓裳,卫蔷也启程南下,一州一州走过去,也是巡视,到了长安,各处今年的春种的田亩已经算出来汇总在了一起,除了麦、粟、棉、杜仲四样之外,今年还格外统算了豆、麻、胡麻和落花生,从太原往南到同州一线一面要靠地糊口一面还要保水土,胡麻、落花生这等适宜种在沙壤地的这两年在各处推行,百姓买铁锅的多了,也多有人顺手去书肆买一册薄薄的菜谱,用铁锅加了油炒菜,人吃了有气力,手指也圆润起来。

    李若灵宝带着秘书司用两三日翻完了簿册也不得不承认京兆尹元妇德所倡种油料建油坊一事着实令百姓获益颇丰。

    卫蔷又去看了长安的孤儿院和医药局,襄州各处算是新得的,想要南征,长安与东面的兖州一样都是枢纽之地,更因长安多年人才积累所得,这里俨然成了北疆之外大黎的又一中枢。

    李若灵宝自己抽不出身让虞青蚨和裴盈两个小的跟着大辅一道出去,也是有心让虞青蚨见见世面。

    事后她庆幸了许久。只因刚到孤儿院卫蔷还在掏钱,小裴盈已经把自己身上的钗环都解了,恨不能把衣服都当场扒了塞给这些失了父母的小孩子。

    要不是虞青蚨死死拦住了,俩人还不一定比着闹出什么光景。

    大辅也就罢了,身上加起来也不到一贯,裴盈上有能赚钱能赚钱的父母兄长,自己的俸禄也不爱花,差点写一个二十贯的条子让人往麟州取钱,虞青蚨把她从孤儿院拖出来,只让她给了一贯。

    长安孤儿院里有些孤儿是南吴偷袭复州那几日在灭村时被父母藏起来的孩子,也有被砍了之后扔进火里从死人堆里又爬出来的,比麟州孤儿院那些英烈之后、失家小儿女更惨烈十倍。

    看得裴盈双目赤红。

    被虞青蚨连拉带拽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卫家女》249-266

    的拖出来,裴盈鼻子发酸,想说什么又说不出口。

    她自幼得父母兄长宠爱,就算是突然被抢进上阳宫,惊慌无措的茫然也大于惧怕,终究没吃什么苦头。

    这些孩子不一样,父母、故乡,转瞬成白骨焦土,仿佛前一日还能奔跑于田亩间,如今只剩一条残腿跌跌撞撞。

    什么道理放在他们面前,都是不讲道理。

    虞青蚨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世上苦的人太多了。

    没遇到定远军,没吃过饱饭,没穿过新衣,靠着制酱菜赚些散钱勉强糊口,她从前都不知道自己是苦的。

    裴盈叹自己从前顽愚,这世上竟有人不知苦是什么。

    虞青蚨伤自己从前蒙昧,这世上竟有人不知什么是苦。

    一时相对无言。

    有长长的手指摸过两个女孩儿的发间,是卫蔷在摸她们的脑袋。

    “慢慢来,别急,多看看,多学学,此时的大黎只能让这些孩子活下去,他们如何能活得更好,又或者这世上会不会再有被这般顷刻间破屋毁家的孩子,得看你们的来日。”

    两个小姑娘不约而同地抬起手,抓住了卫蔷满是茧的手掌。

    卫蔷笑着说:“你们这是与我撒娇呢?罢了。”

    她一手一个反握回去,竟是牵着两个女孩儿一起往前走。

    道旁熙熙攘攘,有几个年轻人正商量给孤儿院买几个罐子回去储水,这几个年轻人从前是长安城里的孤儿,现在大些的已经进了州学,从前带着他们长大的施三已经在襄州监察司做到了文书长,正是他们要效仿的榜样。

    离了长安,卫蔷又往东南走,六日之后到了襄州。

    正遇到襄州归入大黎以来的第一次州试,领邓、襄两州学政的柳陈霜忙得头发都快掉光了,领多州事的元妇德和陈伯横忙着防备汉水汛期也都忙着脚不沾地,卫蔷略看了看,趁着吃饭的时候和柳陈霜聊了几句又启程往荆州去。

    顺便带走了被越霓裳派人送到了襄州来的苏长袖。

    苏长袖才读了半年多的书,在秘书司也就只能算作打杂,好处是能照料卫蔷起居,也能学些东西,卫蔷待她也如从前对清歌她们一般,早晚做些杂事,白日里就去学里读书。

    在太原街上混了许多年,苏长袖绝不是不知道好歹的,从襄州到荆州的一路上规规矩矩。

    她和虞青蚨与裴盈年纪相当,论学识,裴盈在秘书司里也排前三,又有个当学政的娘,教她们两个读书绰绰有余,赶路的时候也没忘了拿一本去年新修订的《林冕刀法》来教她们识字,晃在马车上,一天也能把上百新字塞进她们肚里,连李若灵宝听她讲法都能与自己所思所想相对照并有所得,何况其他文书,竟然都埋头学了起来,马车里日日读书声朗朗不绝。

    两个小姑娘学得如饥似渴,一个“累”字都没吐过,苏长袖灵慧,每日抓着裴盈的衣角喊“阿盈夫子”,虞青蚨手巧,做出的菜肴已经甚是美味,还不忘给裴盈做糖粥之类,哄得裴盈几乎原地升天,恨不能将自己所学尽数倒在两个“爱徒”的脑子里,等到了荆州,虞青蚨已经能读顺许多公文,苏长袖也能说清公文的行文格式,再练练字就能抄录公文了。

    卫蔷每日看这幅“师贤徒敬”的热闹看得甚是入迷,在袖里抓了把烤落花生,没事儿就看着那三个转成一圈的小姑娘热热闹闹。

    文明十八年四月初九,卫蔷刚进荆州城门,已经有从金陵城下来的承影部斥候在等她。

    同样在等她的还有荆州学政封莺

    ——和十五具南吴不留行的尸首。

    “人是荆州州学的沈夫子沈秋辞所杀。”

    荆州鱼肠部管事封莺是这般对黎国大辅卫蔷说的。

    第250章 悬钩   “悬钩子,我吃过。”……

    四月初六的荆州城还沉在在梦里,鱼肠部三十六人冲进了城中南市里的一户人家。

    布局数月,他们终于等到了从金陵来飞来的“青鸟”,连他和沈秋辞还有荆州不留行上下一并铲除便是今夜要做之事。

    院子里静悄悄的,脱了布袍穿着短衣的封莺身先士卒,打开俺们走进密道深处,却只见一具又一具尸首。

    连同“青鸟”一共十五人都呕血而死,只有袍角沾满了血的沈秋辞提着灯立在当中。

    过了三日,封莺还记得当时情境,目难视物的男子用帕子小心擦着自己脸上的血,低声说道:

    “此密道中有暗河通江陵城中三处大井。”

    在一洞穴深处,有一木笼,里面装满了黑黢黢的干鼠,沈秋辞用手大略指了指,慢吞吞道:

    “别碰,烧了,去岁洪州有疫疾,这些是喂过死人血的老鼠。”

    封莺霎时毛骨悚然。

    听到封莺说南吴欲以疫疾毁荆州,卫蔷提着壶的手顿了下:“这种东西是何时进了荆州的?”

    封莺连忙道:“南吴借道荆州之时已经将此物暗中送到。”

    “那为何小半年都没动手?偏要等现在?”

    封莺强迫自己忘了那些密密麻麻的死鼠眼睛,回答道:“据沈秋辞交代,此事应是由荆州不留行的枭一手操办,此人往复州屠村,死于承影部之手。”

    卫蔷直起身,手搭在刀柄上垂睫静了片刻。

    封莺继续道:“那青鸟就是来继续行此事的。”

    “现在只剩了沈秋辞这一张嘴。”卫蔷似乎笑了一笑,“你所说的也都是他所说的,他孤注一掷毒杀荆州不留行上下十五口,他将其中缘由细细分说,那他又是为了什么?他又是谁?我们不也只能听这一张嘴?”

    封莺点头。

    确实如此。

    从绥州到云州,再南下到荆州,鱼肠部花费数年光阴未曾探知沈秋辞的底细,真说起来,这位看起来太漂亮太安静的沈夫子没有丝毫破绽,只有秋大队长的一丝执念和元帅的些许怀疑。

    就算到今日知道了他确实是不留行中的鸟,一切证据也不过是他的所言所说。

    若他不言不说不南下,到今日鱼肠也难抓住他的行迹,只能依靠更细致的剪除与布线将他困死。

    “你们可已经传信给胜邪部?”

    “卫管事已经亲自动身南下,明日大概也到了。”

    知道胜邪部管事卫雅歌会来,卫蔷点了点头,目光掠过案前作为证物的镶宝银鞘剑。

    “他是用什么毒死其他人的?”

    “在尸首腹内探到了钩吻,也是如他所说。”

    低头翻看着沈秋辞交代而成的文书,卫蔷的手指一根根抬起放下,最后握住了刀柄。

    “白鹭上是鹈鹕,再上是青鸟,鸿鹄上有鸢,再上有红鸾,枭之上是鹫,再上是虎鹰,总领三部的鲲鹏,鲲鹏之上还有金乌……这不留行还分的真细啊,人不多,鸟不少。”

    调侃一句,卫蔷坐回案前继续看了下去。

    沈秋辞自陈自己是鲲鹏,却是有名而无权,只被推到人前做样,数年前他被北派往大梁,目的是挑动大梁与北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卫家女》249-266

    疆之争,可他并未如此,不仅几次叫停了暗杀之事,连薛重私通南吴的信都是他送到裴道真手上的。

    字字句句,几乎可以让人替他他唱一曲大忠之曲……为他对当初北疆如今大黎的“忠心”。

    “……勾结拓跋氏的不是他,他当时被西北不留行众人架空,只是送进拓跋部的质子,拓跋践死了,拓跋昌应该还活着,一会儿写信给裴道真,让他把人送来认认。”

    “在赵启恩眼前转了个圈儿跑到渭水杀我的人也不是他派的,他根本不知道此事……给他看了仿制□□,他认了是巴蜀精工所造,是不留行首领所有。”

    又翻几页,卫蔷挑了下眉头:

    “总算看见几句能有人佐证的,沈秋辞当年在汉水与我有数日同行之缘,他祖父确实可能是南吴从前的太傅沈契。”

    放下文书,卫蔷问封莺:“你做鱼肠做得久,觉得他有几分像是那个不留行的首领?”

    素来在卫蔷面前直来直往的封莺一时没有说话。

    做鱼肠要有两双眼睛,一双看清事之真,一双要洞悉人心。

    “八分,只是还没证据。眼下只有他毒杀不留行救了荆州百姓一事,大概是真的。”

    阴沉沉的天倒不怎么冷了,院门大开,能看见秘书们或是戴着襻膊,或是干脆穿着半袖短衫整理着各处的文书,虞青蚨和苏长袖端着新烙好的肉饼招呼旁人吃饭。

    卫蔷对着封莺点了点头。

    “金陵城将破,不管他是鲲鹏还是金乌,此时这般出来,都是极有避罪之嫌。他有什么想见的人,想做的事么?”

    “林昇。”

    被审了一日一夜的男子落魄已极,极白的衣衫脏污不堪,遮眼的布也落在地上。

    春日里飞过大江的鹤由人擒住折了翼。

    北风中撑着雪的竹子被折断倾倒。

    皆不过如此。

    背靠在冰冷的石墙上,他只垂着眼,声音极低:“我想见一个人,叫林昇。”

    ……

    沈秋辞在胜邪、鱼肠两部与监察司联合建起的的审讯室里呆了足足十日。

    他是定远军迄今为止掌握的不留行里最大的鸟,依他所想,酷刑加身是免不了的。

    没想到明知他是敌手,又被怀疑身有大罪,这些人也没有屈打成招的意思。

    只有一层一层被连番审讯后的疲惫压在身上。

    旁人到了这时候,哪怕再坦荡只怕也觉心神不定,他却在每日得以喘息的三个时辰里睡得越来越好。

    饭食也不算差,虽然是陈米混着粟,也都是新做的,看守他的讯官和狱卒吃的也与他差不多。

    牢房里一日日湿热起来,审讯过后,沈秋辞心平气和地问能不能给自己换一床被子。

    如今审他的讯官是新来的,也心平气和地应了他。

    等沈秋辞回到牢房靠着角落坐下待了一刻,有人缓步走到牢房外,接着是门上镣锁被打开的声音。

    沈秋辞连忙站了起来:“多谢……”

    软软一团棉被放在他怀里,有人轻笑:“不谢。”

    薄被从沈秋辞的怀里往下掉,被来人接住了

    沈秋辞惊诧一笑:“林大侠!?”

    “我刚巧从金陵回来传信,被胜邪部找来还以为是我偷喝酒的事儿被查到了,不成想是沈郎君你干了大事。”见他步履踉跄,林昇索性将薄被接过来替他铺在石床上换下了能掐出水来的旧被。

    沈秋辞在她身后,隐约能看见她的腰间并未悬有兵器。

    “胜邪部的讯官还来问我咱们是如何相识的,我也据实说了,之前只知道是沈翁带你逃命,原来你们是得罪了南吴的杨氏。”

    一边说着话,林昇从怀里掏出一把东西放在了沈秋辞的手心。

    “要进来也不容易,炖肉之类加了香料的一概不行,这是悬钩子,正当时吃着还挺甜。”

    软软的布帕在沈秋辞的掌心散开,沈秋辞的另一只手摸了一下,是细软似乎披了一层小绒毛的小果子。

    “悬钩子,我吃过。”他拈起一颗放进嘴里。

    林昇单手夹着换下来的被,站定对他说道:“这几日我每日都来看你,有何想吃的再与我说。”

    沈秋辞悄然点头。

    倒显出了些稚童般的乖顺。

    林昇往外走了两步,他又突然开口:

    “隔了这许多年,我还是拖累你,实在不该。”

    瘦高的女子身上穿着黑色皮甲,越发显得蜂腰长臂,身姿挺拔,回过身侧头看着沈秋辞,她说:

    “只隐约听闻你做了不少大事,你筹谋许多年,定是竭尽心力。我本想说若沈翁得见你今日,恐怕未必欢喜,可他终究是见不到了……失家无亲,如浮萍在世,能抓住什么便是什么,自问己心,能自称一句无愧已足够。当年一条巴掌长的鱼和你分吃我都未觉拖累,如今又何必提起这词让你自己难过?”

    沈秋辞怔了怔继而笑了。

    他看不清楚,却能想到此时林昇的样子,定然神采飞扬,双眸有光,她能将这世间看得清明,却从未用这清明伤人,更不许自己自怜自艾。

    这么多年,实在是从未变过。

    这世间得有此人,是碌碌苍生之幸。

    悬钩子酸酸甜甜,沈秋辞眯了眯眼睛,只吃了两颗,剩下的被他小心收在怀里。

    接下来几日,林昇果然如她所说那般日日都牢里看他,悬钩子没了,她就能带着从山上摸来的野枇杷来看他,她自己也不知名姓的小野果皮极薄,不小心就将颜色染在指尖,也是甜的。

    甚至有木头做的枕头和一盏油灯。

    白色的脏袍换了下来,还有新的丝带帮他遮着眼睛。

    第四日,沈秋辞在林昇走后小心地吃完胡饼,摩挲自己的双手没捡到一颗胡麻,这才站了起来。

    “金乌。”

    他对问询而来的讯官低声说,

    “金乌是南吴右牙指挥使徐厚善,不留行是他奉吴主之名所建,他有一养子徐奴儿素得吴主恩赏,正是吴主放在不留行中的眼。当年我堕入汉水,正是徐将军救我,那之后我便成徐将军手中之棋子。”

    白纱之后,沈秋辞眸色沉沉。

    没有林昇,天翻地覆他可与万里江山同死,血侵江海也无妨。

    这世上还有林昇,他就要活下去,清清白白入她眼,不染血污。

    徐厚善,就是最好的替死鬼。

    ……

    徐厚善,身无战功,却是被杨源化称作自己“帐下英雄”,工于谋算谨慎寡言,仿佛从不与南吴文武相争,之前杨源化假作重病斩杀了自己手握大军的弟弟,这徐厚善在其中颇有些动作。

    “杨源化让徐厚善收徐奴儿为义子,正是十一年前,与不留行创建时候相当。”

    “嗯。”卫蔷解下自己身上的皮甲,双臂展开伸了个懒腰,“他突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卫家女》249-266

    然交了个‘金乌’出来,是想换什么?”

    板着一张脸的女讯官正是总领大黎定远军胜邪部的卫雅歌,她将皮甲挂起来,说:“他要去金陵,看南吴如何覆灭,他知道南吴皇宫通向太湖的几条密道。”

    “我记得《西游记》里有一出戏,讲的是六耳猕猴假作美猴王孙悟空,要去做那西天取经的真佛,咱们这群座上罗汉要看的‘真假金乌’。”

    卫蔷笑了笑。

    “耽误了这些日子也够了,金陵城外吴军被打得七七八八,我也该过去看看了,顺便带上他。”

    卫雅歌立刻道:“我去知会清歌,让她派人和您一道。”

    “她手里承影部的人都认识我,一言一行都是破绽,多云寨的易笙正好带着人在荆州,我还没来得及见,就让易笙一个人来见我,再让她们和我一道去金陵。”

    卫雅歌应了一声,脸上更像是快被冻裂的铁板了。

    卫蔷回头看了她一眼,笑着说:“沿途都是定远军,你还怕我出事?”

    “卑职岂敢担心元帅?”卫雅歌肃着脸一本正经地阴阳怪气,“元帅英明神武武功盖世,不过区区以身犯险小事罢了,卑职不敢担心。”

    卫蔷倚着她的肩膀低声道:“羌人之乱死了两万多人,至少一半得算在不留行的头上,为了挑起定远军与南吴血仇,不留行复州百姓尸横遍野,这些皆是血债,前有毒,后有疫,若是不将其连根铲除,哪怕是害人之法流向别处,咱们安民定远皆成空话。”

    长刀在手,卫蔷直起身子垂眸一笑:

    “那金乌,我必杀之,不留行中管他什么鸟,我必锄之。”

    第251章 老竹   “唉,时势变换,运道浮沉,连这……

    两尺长的铁链碎碎作响,铐环比沈秋辞的腕子宽出了半寸,低头仿佛是看着被锁上的手腕,沈秋辞笑着问:

    “能否让我先沐浴一番再上路?”

    “要沐浴也先出去。”拎着镣铐林昇笑着把另一头锁在了自己身上,“我在外面客舍包了个小间,烧了热水,你洗完了,吃点东西,咱们过了晌午再上路。”

    沈秋辞直愣愣看着锁住两人的镣铐,嘴角不由自主翘了起来。

    “怎是和你一起?”

    林昇拽了拽锁链,面色如常:“承影部的差事暂时停了,送你去一趟金陵,我也再寻点儿功劳回来。”

    她走在前面,拉着沈秋辞走。

    沈秋辞被拖着走了几步,再回过神来跟了上去。

    一直静静站在一旁的卫雅歌看着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去,心中忽有一阵怪异之感。

    “管事,我们也该走了。”

    “嗯,去承影部驻地。”

    卫雅歌又抬头看监狱的大门处。

    沈秋辞这般想要为自己脱罪,难道是为了家主?

    若他真是金乌,从前的翻云覆雨,如今的李代桃僵……岂非是两次自寻死路?

    一次死在身,他之罪孽罄竹难书,必有刀兵加身,枭首以示众的那一日。

    一次死在心……宛若一个笑话。

    可千万别是如此荒诞离奇。

    掌定远军中刑名的女子在心中暗道。

    这世间不该有这般的笑话。

    林昇真的备下了一处给沈秋辞沐浴更衣,浴桶旁还有一木盆让沈秋辞洗头发。

    “知道你好干净,这是过年时军中发的新皂,还没用过。”一边说着,她拉着沈秋辞的手臂让他摸了下浴桶旁放的皂块。

    热气蒸着沈秋辞的脸,让他耳颊都泛起了红。

    “我是目不能视光,仔细看是能看见的……”

    没有被锁住的手摸着浴桶,沈秋辞苦笑:“你先出去。”

    “我就在门外。”

    林昇解开自己那头的拷环锁在了浴桶的把手上。

    “新衣在榻上,看不见就坐在桶里别动等我来拿给你。”

    “好,你先出去。”

    “长了十几岁怎还这般扭捏?”林昇哈哈一笑,转身走出去,半掩了门。

    沈秋辞并未急着下水,先将自己脸上的丝帛解了放在洗发的木盆里单手搓了搓,还小心抹了一点皂块,干凝的皂块带着桂花香气,南吴的达官贵人也未必能得了。

    最后把洗净的丝帛小心绑在手腕上,沈秋辞才宽衣下水。

    过了约有一刻,沈秋辞低声对着门外道:“我洗好了,只是……穿不得衣裳。”

    林昇果然等在门口,转身进来打量了他一番。

    因要赶路,她备的是青色衣袍,穿在沈秋辞的身上略有些空荡。

    一只手被拷在浴桶上,半边衣衫都还只是挂在身上,也不知沈秋辞废了多大周章,好歹是将裤子穿上了。

    一头乌黑长发只松松系在脑后,几缕碎发遮在额前,衬得沈秋辞又小了几岁。

    林昇替他将镣铐解了,又替他将衣衫拉上。

    “还以为你是精瘦,没想到这臂膀也颇结实。”

    沈秋辞敛衣赧然:“虎口求生,假作绵羊,能自保的本事还是要有些的。”

    “是么?”

    林昇低头一笑,手中银光一闪,沈秋辞两步退开,手中的衣带一转,系住了攻来之物,原来是剑鞘。

    潮湿的发尾这时才在青衫上打出一道深色的痕迹,沈秋辞抬起头:

    “你带的是这把剑?”

    “承影部的差事停了,自然不能用承影部的刀,恰好胜邪部把这把剑给了我。”

    剑在林昇的指间转了个圈儿。

    沈秋辞低下头。

    十二颗宝石,九颗金珠,他不必看也知道。

    剑鞘是从土里挖出来的,他找来名匠沿着原本的花纹雕琢,重新镶上宝石。

    剑是在汉水边的当铺、铁铺一家家问过去买回来的,淬火打磨熠熠如新。

    十几年来,沈秋辞抱着这把剑方能在这浑浊人世得一丝安眠,今日,它回到了与沈秋辞最初相遇的地方。

    “好,真好。”沈秋辞低着头重新整自己的衣衫,听见自己的声才知道自己将无尽的欢喜凝成了短短的三个字。

    又过了片刻,衣衫齐备,鞋袜穿好,他终于能笑着调侃:“你现下定是与当年的林大侠一般无二。”

    林昇一声长叹:“唉,时势变换,运道浮沉,连这天下都变了样,唯独我风流依旧,实在是……分内之事,分内之事。”

    刚站起来的沈秋辞笑出了声,手扶着身侧床柱,几乎要笑倒在榻上。

    瘦高的女子走上前拉住他的臂膀:

    “脏衣由得旁人处置,走,我带你去吃烤肉胡饼,那店家是从北边迁来的,味道比起北疆的也不差,吃完了咱们还得跟同行之人汇合,今日怕是得赶路到人定之时。”

    重新站在天光下,一切仍是晦晦不明,可只一条锁链锁了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卫家女》249-266

    自己和林昇,沈秋辞的眉眼皆是被帛带遮住的舒展。

    他听见了四月的莺啼。

    翠叶生发。

    新花将绽。

    林昇穿着劲装皮甲,外面罩了斗篷,两人并肩,也无人能看出是被锁在一起的。

    偶尔手指和臂膀隔着斗篷撞在一起。

    人间就是好人间。

    ……

    洛阳城中,天下第一才子、南吴圣台大学士谢引之笑着道:“卫氏建黎,已是梁国叛逆,本使实在不知梁国竟衰微至此,满朝文武在列竟无一人敢提出兵伐逆。”

    竹林簌簌作响,坐在棋盘前的老者低着头,谢引之话还未说完,就听见一阵呼噜声响起。

    老仆见状连忙轻拍老者让他醒来。

    “嗯?棋走到哪一步了?我要占中腹!”

    白透了的长须从棋子上划过,依稀可见有晶莹,是口水流在了胡子上。

    谢引之两指拈子端坐,如一方陈砚。

    五十年前姜清玄在长安骑驴过酒肆,数千里外金陵城里八百士子竞相学白衣。

    五十年后,在谢引之面前的只是一个昏聩老朽。

    他的两个外孙女在北地争辉,他的这幅枯骨在皮囊里渐渐委顿,才华与锐气都已经凝成了旧日的传说。

    谢引之微微低头:

    “姜相,一旦吴国沉陷,卫氏女同室操戈便在眼前,姜夫人仅剩的骨血若是都能保下,想来她在泉下也能心安。”

    “啊……”老者摆弄了下棋盘上的棋子。

    竹林里只有风声阵阵。

    自从他称病之后,这片竹林里已经很久没有像从前那般热闹了。

    看着一枚黑色的棋子落下,谢引之也落了一颗白子。

    老者哈哈一笑,又落一黑子,连忙从局中拣去了几颗白子。

    这是他赢的。

    谢引之放下手中棋子,轻叹一声: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您庇护梁后二十余载,终究要看她在七步之内如何成诗。”

    额前不胜簪的乱发被风吹得大动,老者弓着背收拾棋局,拣了几下又打起了哈欠,幸好没有再睡过去。

    “年轻后生,当不来老成说客。”他似笑似叹,“苏秦张仪,朝秦暮楚,事无定主,你只学了皮毛。智晖小和尚教你入世之后再求出世,却没教你入世,既然一颗心只求尘世外,自然不屑寄身帝王家,又怎做得了纵横之事。”

    一把黑子落在棋盒里,多余一颗白子,被干瘦苍老带着极重笔茧的手拣了起来。

    “谢昶一心事大梁,却死在申家手里,小后生,你也先自寻后路吧。”

    白色的棋子被轻轻放在天元上。

    谢引之微微抬眼,只见姜清玄一双苍目直直地看着自己。

    垂眸一笑,他将那枚白子收到自己这边的棋盒:“学生要在洛阳寻两个人,寻到便走,倒也无意做苏秦张仪。”

    “哦,那就好。”

    因把仆从也打发了大半,竹林也无人打理,隔年的老叶被吹打成了青灰色,飘飘然落在空荡荡的棋盘上。

    “南吴偷袭大梁的复州,造下杀孽重重,谢使在洛阳睡觉时候还是惊醒些。”

    “学生知晓,多谢姜相提点。”谢引之站起来,脚下一阵脆响,竟是戴了镣铐。

    他如今还是大梁的阶下囚。

    这位天下第一才子转过身要去,又转回来对姜清玄深深行了一礼。

    “姜相,春风渐暖,南吴百姓也在水火杀孽之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