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纸书屋

桔纸书屋 > 其他小说 > 998 > 正文 60-70

正文 60-70(第1页/共2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朕要搞基建》60-70

    第61章 早朝

    祥云楼是上京最出名的酒楼之一,这里不是因菜肴闻名,而是因高档又私密的环境,非常得富商和官场上的大人青睐。

    二楼雅间,腾云阁里户部给事中林广元放下酒杯,满脸愠色。

    “刘蔺他算个什么东西!之前不过是个五品的礼部侍郎,如今竟然爬到我头上去了!”

    “也是没办法的事,一朝天子一朝臣,人家得了新帝的青眼,咱们又有什么办法呢?”说话的是御史中丞魏禹。

    林广元端起酒杯又喝了一杯,“这话我也只敢跟你唠叨几句,小皇帝脾气大,我也不敢轻易触他的眉头。”

    魏禹苦笑:“能谋反夺天下的,有几个是良善之辈?他能重新启用咱们,已经是天大的恩典,咱们啊——还是本本分分的做事,莫要被当鸡杀了敬猴。”

    虽是这么道理,可林广元还是心有不甘,再次斟满酒一口干了。

    “广元兄少喝点吧,酒多伤身……”

    正说着,房门突然被敲响。

    二人皆是一愣,今日聚会并没有通知第三人,而且饭菜已经上完了,应当不会有人贸然来敲门。

    林广元站起身询问:“门外何人?”

    “林大人,开门是我。”

    屋里两人脸色一变,竟然是兵部尚书黄山。

    打开门,黄山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黄大人,您怎么来了?”林广元跟他不过是点头之交,虽然同朝为官,但刑部和户部平日并没有什么太多交集。

    无事不登三宝殿,这老家伙突然找上自己肯定有事情。

    “不瞒二位大人,今日黄某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林广元:“快请坐,我让小二再上几个菜来。”

    “不用上菜,我说完就走。”

    黄山关上门道:“二位大人,觉得这皇帝怎么样?”

    林广元和魏禹面面相觑,不知道黄山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林大人你在户部多年,眼看着就要晋升了,如今突然被那刘蔺横叉一脚,心里不气吗?”

    林广元叹了口气:“气又有什么用?谁让咱们没刘蔺长相端正,能阿谀奉承呢!”

    黄山:“我就明说了吧,倘若是姓宋的坐在皇位上,咱们这些老臣永远得不到重用!”

    这话说的委实猖狂,不过确是实话,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宋玉竹并不待见他们这些老臣。

    “如今他是没有可用的人才留着我们,待来年开了恩科,新人上台哪还有我们这些人的位置!”

    他这话戳了林广元的肺管子,想他也是两榜进士出身,这些年在户部尽心尽力。结果改朝换代,一下就把自己踢出了权力中心,不甘心啊!

    魏禹:“黄大人,你说这些话到底什么意思?”

    黄山幽幽道:“咱们大盛依旧有皇储在,当初如果不是杨元朝无召登基,逼死了周太后,那登基的人就是十二皇子杨元灏,咱们大盛的根还没断呢!”

    魏禹瞪大眼睛:“你,你想要谋反?”

    “什么叫谋反?十二皇子才是正统!我们是盛朝的老臣,理应支持支持杨家才对。十二皇子在蜀州养了一支兵马,待时机成熟便会归京夺回江山!”

    黄山越说越激动,最后夜泪盈眶道:“我们大盛的江山不能流落到他人手里!什么狗屁启朝,竖子小儿也敢称帝?”

    林广元呆呆看着他:“你…你说的可是真的?”

    黄山从怀里拿出信递给他:“林大人请看,这是十二皇子的亲笔信。”

    林广元拿出信仔细看了一遍,心中摇摆不定。

    “林大人莫要犹豫了,我们帮十二皇子回到上京,将来复国后咱们就是从龙之功,别说一个户部尚书,便是相国之位,也在你我之间啊!”

    林广元心中的天秤逐渐偏向了十二皇子,这种事虽说风险大,可回报更大啊!

    当初先帝派刘蔺去议和,那小子肯定当时就投靠了承天王,要不怎么新帝一登基,偏偏把他提了上去!

    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自己能抓住,以后封王拜相岂不是易如反掌。

    “黄大人,需要我做什么?”

    黄山见策反成功,舒了口气道:“你在户部把持着国库……”

    林广元忙摇头:“银子我弄不出来,刘蔺新官上任三把火,把国库看的比祖坟还紧。”

    “以后总会有机会的。”

    两人说着说着想起旁边的人,同时看向魏禹。

    魏禹咽了口唾液道:“我自然是跟林大人一样的。”

    黄山:“好!有两位大人的加入,我想十二皇子定能早日复国成功!”

    外面天刚亮,宋玉竹便醒了。

    扶着腰坐起来,浑身酸疼,昨晚赵骁差点没把他骨头颠散架。宋玉竹实在遭不住了,半夜便把他撵了回去。

    虽然挺享受跟他在一起,但那小子天赋异禀又年轻力壮,尝过了甜头后恨不得天天都缠着他做那事,身体实在吃不消。

    咬着牙站起身,宫人赶紧过来帮他拿来衣服。

    “什么时辰了?”

    “回陛下,已经寅时了。”

    漱洗完,穿上朝服,准备今天的早朝。

    其实古代皇帝很苦逼,早上五点半左右就得起床,六点上朝,夏天还好,冬天天还没亮就得摸黑起床去上朝,一个月只有初一和十五才能休息两天。

    早朝的时间大约一个半时辰,也就是3个多小时。碰上大事经常五六个钟头起步,到中午都不一定能结束。

    这期间皇上还好,饿了可以吃糕点,渴了可以喝水,内急也能去后面方便。

    大臣们就不行了,屎尿都得憋着,还不能尿裤子,万一殿前失仪可是大不敬的罪,是要革职的。

    武朝年间就有官员,因为早上多喝了一碗羹汤,早朝时实在憋不住尿了裤子,直接被皇上贬到了千里之外。

    所以上朝的时候,大臣们基本都是不吃东西的。家住的远的,丑时就得起床,一直饿到下了朝才能吃上一口饭。

    宋玉竹觉得这么工作太卷了,大臣们休息不好肯定会带着情绪上班,时间久了不出事才怪。

    登基后他把上朝的时间改了,上五休二,早朝时间依旧寅时,不过尽量把时间缩短,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收拾妥当宋玉竹跑步去了前殿,寝宫距离前殿有一千多米的距离,前朝的皇上都是坐步辇去的,宋玉竹不愿坐着去,跑步还能锻炼锻炼身体。

    他体质虚弱,实在不想刚登上皇位就英年早逝。

    到了前殿,接过宫人递来的帕子擦了擦额头的细汗。

    官员已经到齐了,三五成群聚在一起闲聊,听见小黄门喊皇上驾到。连忙站好位子,文臣武将和各分左右。

    今日早朝依旧是处理各地送来奏报,中州部分地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朕要搞基建》60-70

    区,冀州中部遭遇百年难见的大旱,三个月未降一滴雨,百姓错过了春耕,恐怕今年收成惨淡。

    宋玉竹道:“此事朕已知晓,派户部尚书刘蔺亲自押送赈灾的粮食去救济灾民,白将军领兵协助,务必保证粮食能送到百姓手中。”

    两人跪地接了旨。

    盛朝被推翻后,南方有几个起义军团依旧拥兵自治,不服从当地官府的管治。土皇帝一般,在当地鱼肉百姓,宋玉竹派杜冲率三万兵马前去清缴。

    要想富先修路,盛朝近四十多年没怎么修缮过官道了,从徐州一路打到上京时,宋玉竹见路面坑洼的厉害,上雨天更是淤泥深坑车马难行。

    宋玉竹道:“官道不修,商人难通贸易,军队行军困难,百姓生活不便。朕决定拨银子修路,务必把官道修缮好,若是偷工减料,应付了事,朕定会严惩不怠!”

    修路的事归兵部管,兵部下面有驾部是专门负责交通。

    黄山面色一喜,拨银子可是好事啊!只要钱到了自己手中,用多用少还不是他说了算!刚好十二皇子那边也传来消息,准备招兵买马,手里的银子不够用,希望黄山能帮帮忙。

    黄山连忙跪地:“微臣接旨。”

    说完正事开始有人溜须拍马,正奉大夫田昭道:“臣前些日子梦见有金龙飞进上京,漫天彩霞,百兽朝贺。睡醒后臣思来想去原来是皇上您来了!”

    宋玉竹嘴角抽动,要不是金龙转世这个故事是自己派人去编的,他差点就信了。

    “朕知晓了。”

    田昭刚起身,马上又有人道:“臣的家仆在山上偶然碰见一双白鹿,此乃祥瑞之兆,臣已经派人送进宫里。”

    祥瑞这种东西,每朝每代都有,大多是拿来哄皇上开心的。

    宋玉竹上辈子动物园里什么没见过?

    揉着眉心道:“歌功颂德的马屁没事就少拍点,把心思用在正事上。”

    两人脸色一僵没想到马屁拍马蹄子上了,悻悻的低下头,其它想拍马屁的大臣悄悄拍了胸口,幸好没先开口。

    下了朝宋玉竹准备回家转一圈,这几日处理朝政忙得晕头转向,一直没时间回去,有些想小妹了。

    宋府离着皇宫非常近,坐马车用不了半刻钟就到了。

    其实这么近的路程非常适合骑自行车,有时间得把自行车的图纸画下来,让工部想办法制出一辆试试。

    回到府邸,江蓉正坐在屋里做衣裳,丫鬟抱着宋玉潼在旁边玩。

    六个多月的小玉潼已经会爬了,抓着线轴啃的满嘴口水。

    “玉竹回来了!”江蓉放下针线,满脸惊喜的望着他。

    丫鬟一见他连忙要下跪请安,宋玉竹摆摆手道:“在家里不拘这些。”

    宋玉竹从她手中接过幼妹逗弄,小丫头也不认生,抱住他的手就啃。

    “潼潼长牙了!快让大哥看看。”

    小丫头好像真听懂了似的,长开小嘴哇哇的说着婴语,那小模样可爱的不得了!

    宋玉竹捏捏她的小鼻子,摸摸软乎的小脸,真是爱不释手。

    江蓉看着兄妹俩忍不住噗嗤笑出声:“你这么喜欢小孩子,怎么还不娶亲?当了皇帝不都要立皇后的吗?”

    “不着急。”宋玉竹还没跟父母提过他和赵骁的事,怕两人一时半刻接受不了。

    江蓉放下针线,儿子年纪不算小了,若是没发生这些事现在都该议亲了。不过他现在身份特殊,自己也管不了太多。

    宋玉竹放下小妹问,“爹干嘛去了?”

    提起这个,江蓉脸色僵了僵道:“前些日子你二伯来信,说要带着你祖母上京,今日应该是到了。”

    如果没有后来分家的事,他们来就来了。分家时秦氏为了银子闹成那样,一想到她们来到上京,江蓉就像吞了苍蝇似的犯恶心。

    “这事你就甭管了,有我和你爹呢。”

    第62章 老家来人

    其实二房来上京投奔宋玉竹一早料到,不过为了避免这些人倚势凌人,宋玉竹不会给他们封官拜爵,最多挂个七品闲职,保证他们衣食无忧足矣。

    宋玉竹只待了一会,便起驾回宫,临走时依依不舍的亲了亲小妹,等小丫头再大一点就可以接进宫里玩了。

    宋玉竹前脚刚走,宋柏便带着宋家的一大家子人来了。

    不光二房和老太太来了,就连两个姑姐和老太太的娘家人都跟着来了,加上小厮和婆子林林总总差不多一百多号人,坐着三十多辆马车浩浩荡荡的进了京。

    打开大门时,江蓉脑瓜子嗡的一下差点摔倒,相公可没说来这么多人啊!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连忙叫来宋全让他赶快去收拾客房,再多准备些饭菜。

    宋老太太由两个女儿搀扶着率先下了马车,半年不见她头发全白了,眼神也不如之前清明,走起路还有些摇晃。

    见到江蓉拉着她问长问短,又问了问小孙女可好。

    江蓉道:“都好,丫头睡着了,睡醒就给您抱过去瞧瞧。”

    老太太疲惫的点点头,毕竟年纪大了,走了这么远的路,身体有些扛不住。

    江蓉连忙让府里的丫鬟送她去客房休息。

    跟在后面的秦氏眼底藏不住的羡慕,边走边感叹:“哎哟这府邸可真宽敞,上京果然繁华,跟这一次比,咱们老家都不能看了!”

    院子里雕梁画柱,精致的让人目不暇接,庭院也比老家大了两三倍,后面还有亭台楼阁,无一不是精妙雅致。

    谁能想到那小子真就走了狗屎运,当上了皇帝呢!

    不过话说回来,一笔写不出两个宋字,宋玉竹当上了皇帝,自己的两个儿子,是不是也该提拔提拔?

    听说宋玉民的傻子都安排到了太医苑做了官,自己的儿子怎么着不得封个侯爵做一做?

    秦氏后面跟着方姨妈及她的家人。方姨妈是宋老太太的亲妹子,也不知怎么哄了老太太,让一家子都跟了过来。

    她相公走的早,一个人把三四个孩子拉扯起来,早些年老太太没少接济她。结果时间长了,这方姨妈便没了分寸,总觉得自己跟宋家老太太是一样的。

    她仰着头四处张望,眼珠子都快掉在地上了,这么好的地方别是给神仙住的吧!

    手里牵得小孙子更是一个劲的嚷嚷:“祖母,我要那个灯笼!”

    “乖孙别闹,一会让伯伯给你拿。”

    “不行,不行,我现在就要!”

    方姨妈掐了一把淘气的小孙子,孩子扯着嗓子哇哇哭了起来,吵的人头痛。

    看见江蓉,秦氏立马热情的迎了上去。抓着她的胳膊亲昵道:“弟妹好些日子不见你,真想你!看你气色不错,这些日子挺好的吧?”

    江蓉尴尬的抽出胳膊:“挺好的。”

    秦氏面色不变道:“听闻三弟喜得千金,如今得有七八个月了吧?还没见过什么模样。我也没什么能拿出手的,这块长命百岁玉锁,就当我这伯母的见面礼了。”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朕要搞基建》60-70

    “那怎么好意思呢。”江蓉心里隔应,也不想接她的东西,当初生玉竹的时候可没见她这么阔气。

    秦氏把玉锁塞进她手里:“甭跟我客气,咱们都是一家人。”

    一家人?分家时可不是这么说的吧!

    姑姐们也拿出提前准备的东西递给江蓉,她俩倒是有点自知之明,没上赶着凑近乎。

    伸手不打笑脸人,江蓉无奈的收下东西,招呼大家进屋。

    秦氏笑眯眯的问:“孩子呢?抱出来让我们看看。”

    “刚睡着,等醒了再抱出来让你们看。”

    “好好好。”

    江蓉:“一路上舟车劳顿,快去漱洗一下准备吃饭吧。”

    下人带着他们朝后院走去,虽然府邸宽敞,可容纳这么多人还是有些拥挤。

    到了中午,宋柏在家中宴请了一众亲人。

    宋老太坐在上首,宋柏和宋桥兄弟坐在她两侧,下面是江蓉和秦氏,还有宋玉堂、宋玉沣、宋玉民三兄弟。最下首是两个姑姐和方姨妈带着她的宝贝孙子。

    宋家好久没聚在一起吃饭了,一大桌子人,老太太难得胃口不错,多夹了好几口肉。

    方姨妈突然开口道:“怎么不见玉竹,好几年没见到他了,也不知道什么模样了。”

    “咳。”宋玉堂咳了一声,“姨奶奶,皇上的名讳是不能随便叫的。”

    “哎哟喂,我可是他姨奶奶,连名都不能叫了?”

    宋老太太道:“没那么多讲究,该叫你就叫。”

    方姨妈这才作罢又道:“怎么也不见你们家小丫头?”

    江蓉道:“中午太阳壮,怕晒着她。”

    “没事,孩子多出来玩才皮实,你看我们家顺子,天天往外跑,身体可结实了!”他孙子手里抱着个猪蹄,啃的满嘴油。

    宋老太太也道:“年前我给她做的衣裳可还合身?”

    江蓉吩咐丫鬟去把女儿抱过来:“娘做的衣裳都合身,料子也软和,孩子穿着舒适。”

    宋老太太露出笑容:“那就好。”

    没一会丫鬟把刚睡醒的宋玉潼抱了过来,小姑娘今个穿了一件红色的小衣,头顶扎了一个小揪揪,脖子上还带着金项圈,粉雕玉琢的小模样别提多可爱了。

    她也不认生,瞪着黑溜溜的大眼睛看着这些陌生人,满脸好奇的小模样实在招惹稀罕。

    秦氏看见都忍不住抱了抱,心里感叹,江氏可真会生,两个孩子都生的这样好。

    宋老太太年纪大了,只抱了一会儿便不敢再抱了,刚要把孩子还给丫鬟,就被旁边的方姨妈接下来。

    “哎哟我的乖乖,长的可真俊!长大给我们顺子做娘子吧!”

    秦氏拿帕子压了压嘴角,这方姨妈也忒不像话了,这丫头可是宋玉竹的亲妹子,以后要封公主的,他家那混小子也配?

    江蓉给丫鬟使了个眼色,让她把孩子接过来。

    没想到方姨妈抱的还挺紧,油乎乎的嘴在孩子脸上亲了两口,腻烦的玉潼一个劲揉脸。

    方姨妈道:“表兄表妹刚好凑一对,亲上加亲多好啊!”

    江蓉沉下脸道:“方姨妈,把孩子给我吧。”

    方姨妈还想说什么,突然感觉身上一热,“哎哟!臭丫头尿我身上了!”

    丫鬟赶紧从她手里抢过孩子,江蓉起身道:“我胃口不舒服,就不陪着了。”说罢便离了席。

    原以为秦氏就够烦人的,没想到来了个更没谱的方姨妈。

    方姨妈还嘟嘟囔囔埋怨,这丫头把自己的新衣裳尿湿了。

    吃过午饭宋柏赶紧回去看娘子,见她抱着女儿双眸发红。

    “蓉儿,你还好吧?”

    “好得很!”

    “你,你莫要生气了,我也不知道来了这么多人……”

    儿子没当皇帝前,吓得他们赶紧分家划清界限,如今登上皇位又巴巴的凑上,他心里也不舒服。

    江蓉哽咽道:“竹儿刚登上皇位,屁股还没坐热,他们就来打秋风!你若敢纵容他们撒野,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宋柏连忙道:“娘子你莫要生气,除了娘留在咱们府上,其他人过几日我一定撵走!”

    宋桥心里倒是有些分寸,吃完饭拉着秦氏进屋嘱咐。

    “来之前咱们可跟说好了,到了上京不能给三弟一家添麻烦。”

    秦氏满脸雀跃道:“咱们玉堂和玉沣可是他的亲兄弟,我听说前朝皇帝可都给兄弟分封王侯。”

    宋桥冷笑道:“前朝皇帝还杀兄弟呢。”

    秦氏一哽:“那,那不封王侯,总得给个官当吧?毕竟千里迢迢的投奔他来了。”

    宋桥道:“分家文书我还带在身上呢,如今看人家得了势就想跟着沾光,天底下的好事都让你占了。”

    “给安排咱们就承他的情,不给安排也不能怨愤,实在不行就回江城县老家,又不是穷的活不下去了。”药坊每年的利润有几千两银子呢,宋家绝对可以算得上富庶人家。

    秦氏一听要回去着急道:“我不回去!江城县那屁大点的地方哪能跟上京相比,要走你自己走!”

    宋柏瞪着她道:“不想回去就给我安生点,不然别怪我不给你脸面!”

    秦氏被他吓了一跳,喃喃道:“我不过是个妇道人家,能有什么坏心,还不是为了咱们的孩子……”

    宋桥不再跟她废话,吩咐下人好好看着少爷和夫人,自己去寻弟弟宋柏说话。

    小厮带着他来到宋柏书房,兄弟俩一见面,宋桥便看出宋柏面色不虞。

    他摸了摸鼻子尴尬道:“愚兄贸然进京,打扰到你了吧。”

    宋柏道:“来之前你也没告诉我有这么多人,大姐和二姐一家跟来也就罢了,怎么方姨妈家的人都来了!”

    宋桥道:“老太太年纪大了有些糊涂,被姨妈撺掇了几句便闹着要带着一起来,不然自己就不走了,我没办法,只能把他们都带上了。”

    宋柏一直都是温吞老好人,从未跟哥哥起过矛盾,如今确实气的不轻。

    “二哥,玉竹他现在刚登基,国事繁忙根本没时间管家里这些杂事。你们来小住几日我很欢迎,若是想借着关系攀附,我劝你还是趁早歇了这个心思吧!”

    宋桥悻悻道:“我知晓,明日我便带着娘回老家去。”

    宋柏见他这般又不忍心:“刚来便回去,娘的身体哪受的住,先在府上住一段时间再说吧。”

    宋桥知道弟弟心软,也知道见好就收:“这么多人哪能一直住在你府上,明日我便去外面询问宅子,把他们接出去住。”

    宋柏没拦着,自己要敢把这些人都留在府上,江蓉非得跟他拼了命不可。

    宋家一大家子人入京的消息早就传到宋玉竹耳中,不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朕要搞基建》60-70

    过他却没怎么在意。

    朝中每日有成堆的事处理不清,哪有时间管他们?这些人若是安分守己,就留他们在上京待着,敢折腾直接撵回老家去。

    刚刚徐冰派人送来消息,已经找到制作脚踏织布机工匠。

    宋玉竹打算将织布机先在冀州、中州推广。

    今年两州春季雨水稀少,长期的干旱导致粮食大面积减产,眼下百姓手里还有些余粮,就怕到了秋收之计,万顷良田颗粒无收。

    自古以外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饭,如今没了生计,赈济不是长久之计。

    不如给他们找些活干,既能创造价值又不会浪费人力,一举两得。

    第63章 发现水泥

    宋玉堂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一家以后得仰仗宋玉竹,自然不能得罪三叔,第二天便拉着父亲出去看房子。

    上京房价高,不过有许多抄家的房子空闲着,这些房子虽然价格便宜却鲜少有人问津。

    一是普通老百姓拿不这么多银子,二来当官的也不愿买这种被抄家屋子,嫌晦气。

    宋柏是商人,没那么忌讳,加上他的身份特殊,看在皇上的面子也得给他便宜几分。

    最后只花了六千两银子在古街胡同买了一间三进的大宅子,把家里的人都接了过去。

    他们刚搬出去,宋玉竹的封赏也紧随其后,赏了二伯一个五品的开国爵,算是最末等的爵位,每年可以领一百五十石的俸粮。

    宋桥自然不缺这点吃食,不过有了这个身份,他在上京开药坊会更方便些。

    宋玉堂喜爱做生意,宋玉竹就把他送进市舶司任七品执事,专门负责贸易。

    宋玉沣则送进国子监,以后如果有出息考个功名,没有出息多读些书总是好的。

    这个安排把秦氏高兴坏了,她一介商妇别的不懂,能去国子监读书可是天大的恩赐,连带着对宋柏夫妇都真心实意了不少。

    宋玉竹这般行事也让二房明白,只要安生听话,自然会有好处。

    两个姑姐也相继在城中买了宅子搬出来,唯独剩下方姨妈一家赖在府里不走。

    江蓉厌烦她,也懒得跟她见面,每日待在自己院子里哄着孩子。

    偏偏方氏是个没数的,领着孙子总想往江蓉院子里套近乎。

    她心里的全盘可打的叮当响,如今宋家三房唯一的儿子当了皇帝,只有这么一个闺女。若是真跟自己孙子定下娃娃亲,那偌大的府邸岂不是都是他们家的了!

    方姨妈也的确把宋府当成了自己家,指使下人干这个干那个一点都不客气,仿佛她才是宋家的女主人一般。

    早上吃完饭,方姨妈又拉着孙子来到江蓉院子。

    丫鬟禾香一见她就翻了个白眼:“我们夫人今个身子不利爽,方姨妈还是请回吧?”

    “哪不利爽让我瞧瞧?刚好我也会探脉。”

    禾香冷哼一声,自家老爷就是郎中,还用你过来现眼?

    “不过是着了风寒。”

    “那我更要进入瞧瞧了。”方姨妈推开丫鬟,拽着孙子就进了屋。

    “外甥媳妇,听说你病了,我来看看你。”

    江蓉一听她的声音,腻烦的不行,连忙让小梅把潼潼抱进里屋,自己支着头假寐。

    方姨妈进了屋,大声嚷嚷道:“哎哟,这几天确实降温了,早晚都冷,外甥媳妇多添件衣服。”

    江蓉淡淡的道:“省的了。”

    “怎么没看见潼姐?”

    “睡着了。”

    “能吃能睡就是福气,这个年纪的娃娃就是贪睡。”方姨妈这边寒暄着,小孙子突然挣开她的手朝里屋跑去。

    “撒谎,潼丫头没睡!”

    小梅抱着玉潼领着女儿藏在里屋,结果被他发现了。

    方姨妈道:“没睡就出来玩会吧,孩子就是亲孩子。”

    小梅抱着玉潼出来,女儿宋萍儿拽着她的衣角,跌跌撞撞的也走了出来。

    顺子这小子手欠,见萍儿个子小,走路不利索,故意拿手推她,直接把小萍儿摔了个大前趴。

    两颗门牙磕破了嘴,疼的她直哭。

    江蓉赶紧接过女儿,让小梅哄哄自己的孩子。

    小梅心疼抱起萍儿,小声哄着,心里有些不舒服。

    孩子不懂事大人也不懂事,方姨妈跟没看见似的,笑眯眯的逗着宋玉潼。

    江蓉皱眉道:“顺子去跟妹妹道歉。”

    顺子摇头:“我才不道歉呢,一个下贱的胚子给我提鞋都不配!”这话哪时孩子能说出口的,自然是有大人教。

    小梅抱着女儿呜呜哭起来。

    江蓉怒火中烧拍着小桌道:“谁是下贱胚子?”

    顺子吓了一跳,连忙跑到方姨妈身边。

    “外甥媳妇,你这是干啥,别吓着孩子。不过是个下人的丫头……”

    “下人的孩子怎么了?打狗还得看主人呢,你们在我房里欺负我的人,谁借给你的胆子!”江蓉把孩子递给禾香,起身怒道:“来人,把他们给我撵出府去!”

    外面进来四五个小厮,拉着他们往外走

    方姨妈吓了一跳:“我…我可是宋柏的姨妈。”

    “我儿子还是皇帝呢!敢在我府上撒野,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

    江蓉忍无可忍,把这几日受的窝囊气一并发出来。

    这老婆子欺负江蓉性格好,一个外姓人,在宋府上不拿自己当外人。如今把人惹急了才知道害怕。

    宋柏也没拦着,母亲那边他自会去解释。

    方姨妈哭天喊地不愿离开,奈何江蓉今天是铁了心要撵她,小厮们抄着大棒再不走就打了,吓得她拉着孙子带着儿子和儿媳麻利的出了府。

    走到大门口还不忘吐两口涂抹:“忘恩负义的东西,当年你爹还吃过我们家的粮呢!”

    一家人刚走出胡同,突然见一队身穿黑袍的人朝他们走了过来。

    为首的男人笑眯眯的询问:“你可是方氏?”

    方姨妈疑惑道:“你们是谁?”

    “送你们一程的。”柳燕子一挥手,黑衣人冲上来抓住他们,麻利的捂住嘴绑住手脚,扔到提前准备的马车上。

    家里的事宋玉竹早就一清二楚,之所以一直没插手就是想让江蓉能学着立起来。

    作为当家主母,一味的忍让和妥协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以后像这种打秋风的亲戚兴许还回来,宋玉竹不能时时刻刻盯着他们,总要学着自己处理。

    方姨妈家这些人,被柳燕子恐吓一番送回了江城县,估计这辈子都不敢再来上京攀亲戚。

    九月初,制作织布机的匠人终于来到了上京。

    此人姓秋,是中州安阳县人,因家中排行老二,大伙便都叫他秋二郎。

    脚踏织布机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朕要搞基建》60-70

    最早是由他爷爷秋海研制出来的,秋海的娘子有手疾,织布久了手腕疼痛难忍。

    秋海体恤娘子织布不易,刚好他是个木工,抽空便研究出可以用脚踩着踏板织布的机器,也就是脚踏织布机的原型。

    一开始踏板织布机速度并不算快,但却可以缓解秋娘子的手疾。用着用着,秋娘子发现,如果在织布机下面加两个弦,勾住丝线来回穿梭,速度要比原来快上几十倍!

    她连忙让相公试着做了出来,没想到做成之后速度非常快!只要穿好丝线,保证另一边的线不错乱截断,就能织出又快又平整的布匹。

    最快的时候,秋娘子一天可以织两匹布!要知道之前最多三天才能织完一匹布。

    夫妻二人都是纯朴又善良的人,有了这样好的机器,没想着私藏而是推荐给了村子里的人。

    村民一听自然是争先恐后的找秋海定做。

    秋海也不仗着有手艺就抬高价格,只收取几十文的手工费,夫妻俩都为大伙能多织布感到高兴。

    很快织布机便在安阳县兴了起来,这里一度丝线供不应求,普通的棉布也从原来的三百文一匹,降到一百八十文一匹。

    缎布由三两银子一匹,降至二两三钱银子一匹。绢布和罗布同样价格下降了不少。

    有商人闻到了商机,想要投资定制一批织布机,可算下来缺发现,赚的钱并不如以前多。

    织布机压缩了织布时间,老百姓能织出更多的布料,他们把价格压的太低,商人没有利润空间。

    这种事是商人无发容忍的,于是几十个商人联手打压脚踏织布机。

    他们先是派人在布店里找麻烦,说织布机织出来的布质量不好,衣服更容易破。

    一两个人说不好,老板还能应付过去,一连半个月天天都有人说布质量不好,搞得布店老板不敢收村民们用织布机织的布料。

    紧接着商人们又开始大肆宣扬手工布料的优点,几乎把织布机贬低的一文不值。渐渐的村子里不再有人使用织布机,而秋海夫妻俩也将家里的织布机锁在了仓房里。

    秋海去世后织布机渐渐的被人遗忘,几个儿子本本分分种田为生,唯独他的孙子秋二郎对织布机非常感兴趣。还仿制了一台,给娘子织布自己用。

    前些日子突然有官府的人找上他,询问他家中是否还有人会做织布机。秋二郎如实回答,说自己会做。

    没想到第二天便被带着入了京。

    老实巴交的农民汉子哪出远门,又不知道官差带自己去上京做什么,这一路心惊胆战,差点没吓出病来。

    好在到了上京后,接待他的人非常客气,询问了制作织布机的问题,便带他去工部的杂造局,让他制一台出来。

    秋二郎花了半日的时间便做出一台脚踏织布机。杂造局里的人对这台织布机啧啧称奇,夸他是个难得做工人才。

    秋二郎红着脸,挠着腮帮子道:“织布机是我爷爷做的,我不过是把爷爷留下的织布机拆开学了学,算不得什么。”

    杂造局的管事询问:“这么好的机器,之前怎么一直没听人提起过?”

    秋二郎把缘由解释了一通:“布坊说织布机织出来的布料质量差,把布价压得太低了,百姓们便舍弃了织布机,依旧用手织。”

    “不过我家里用的布料都是织布机做的,用起来跟手织的一样!”秋二郎怕他不相信,连忙脱下外袍递给管事查看。

    管事看了看,布料确实跟手工织出来的没有分别。又让人准备丝线试了试,织出的布又快又平整,根本不像他们说的那般粗糙。

    秋二郎还在织布机原来的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