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纸书屋

桔纸书屋 > 其他小说 > 无字惊鸿 > 正文 第 118 章 琉璃房

正文 第 118 章 琉璃房(第1页/共2页)

    提供的《大秦完美太子》第118章琉璃房

    韩信虽然年纪小,但他确实是个天生的将星。上郡那一战表现得可圈可点,令不少老将刮目相看。

    光凭这个战绩,直接去做主将也不是不行。尤其在大秦,有始皇帝的支持,旁人绝不会置喙什么。

    ——陛下可比他们会看人,陛下觉得韩信可以,那韩信肯定可以!

    小韩将军就这么走马上任了。

    不过大战一时半会儿还打不起来。

    毕竟他们得先等匈奴纠集到足够多的人手后,再坐等匈奴和东胡打出个结果来。接着才能制定进一步的战略,为大秦捞到足够多好处。

    所以韩信去了辽东郡后没有着急动手,而是在耐心地训练士兵。

    辽东那边的兵卒已经习惯了原本的将领,对于空降的韩信并不熟悉。韩信想要在军中树立起威望来,光靠河套之战的战功还不够。

    正式开战之前,他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北边战事稍歇,西南也同样传来了愿意归顺的迹象。

    百越等地轰轰烈烈搞基建发展的动静瞒不过隔壁的西南夷,即滇地。

    一边是秦军的穷追不舍,一边是百越迅速脱离蛮夷迈入文明社会。有这个打样在,西南地区的夷人难免会心动。

    滇地同样不是一个完全团结的地区。

    数十年前,楚国曾经派遣将领庄蹻,由黔中郡入滇,占领了夜郎国。后来秦国攻占黔中,断了庄蹻的归路。

    楚国不甘心失败,和秦国在黔中展开了反复的争夺战。

    这么动乱的情况下,庄蹻实在没有办法归国。只好干脆学习当地人的习俗和装扮,融入了滇地夷人之中,干脆在此定居了。

    靠着庄蹻的这一次行动,西南地区和中原产生了许多交集。这是中原开发云贵高原的一次关键性事件,具有极强的历史意义。

    所以西南夷其实是尝过一次甜头的,很知道如果秦国愿意带他们发展的话,对滇地好处极大。

    只不过这边自立惯了,夷人族群也众多。想要他们立刻就归顺并不容易,西南地区自古以来就非常难搞。

    始皇帝派去和夷人的交涉就不是很顺利。

    和后世民族众多的云南不一样,此时的古滇国并没有那么多并驾齐驱的种族。在这里,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滇族。

    滇族在滇地的地位有一点类似于后世汉族在华夏的地位,人口多且掌握大量权柄,以其为核心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国家。

    比起百越的原始部落,滇国能称之为国,自然是因为它已经形成了比较早期的国家体制。

    滇国有相当正规的部队,人数多达数万。它还有比较完善的社会管理制度,比如进贡、赋税、刑法等。

    这样一个国家,倘若君主怀抱着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想法,那让它归顺就很难了。

    滇国哪怕眼馋秦国的先进技术,可他们自己也不是完全没有技术的。不像百越一穷二白,所以就没那么好骗。

    不过领头羊的存在,自然有其好处。

    相比起来??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这样的政体收服的复杂程度会大大降低。只要搞定滇族,基本就搞定西南了。

    否则要真和后头那些朝代一样,每个夷人民族都实力相当,恐怕会更难拉拢。

    又多又杂的民族会导致他们的风俗也不尽相同,面对这么多不同的民族,一不小心就会踩到哪家的雷区。

    偏偏每家都势大,一个也不能惹。所以大部分朝代的当地官员都得小心翼翼的,尽量和所有族群都交好。

    就这还得担心他们时不时叛乱一下,或者在某几l族互相火拼时自己遭受波及。

    滇国对于秦国的态度不是很满意。

    滇王认为,大秦皇帝可以亲自去和百越谈条件,对百越那么礼遇,为什么不能给他们西南同等的对待?

    而且光同等的也不太行,他们滇国明显比百越更先进。所以秦国要更礼遇他们,给他们更多的好处。

    简单点说,就是滇国打算漫天要价。

    偏偏他们是有过见识的,不如百越淳朴好骗,没办法随便给点甜头就打发掉。

    始皇帝当然不会允许他们坐地起价。

    朝会上,有臣子就坐不住了。

    朝中众臣原就不是很赞同陛下当初给百越那么大的事,言语间不是很看得起他们陛下,这就让群臣更加恼火了。

    免不得有人旧事重提:

    “陛下当初就不该亲自接见百越首领,倒是让某些人认不清自己的身份了。”

    已经升任国尉、并决定以尉为姓氏的尉缭闻言,掀了掀眼皮。

    得亏百越才刚归附,没那本事往朝中安插人手,自己族内也没出个能在咸阳任职的官吏。否则这家伙当庭说这种话,传回百越岂不是要挑拨得原本安分的百越心生怨怼?

    尉缭实在是无法理解这些同僚。

    首先,事情已经发生过了,再抱怨也于事无补。不仅没好处,还会引发不良后果,他们开口之前不动脑子是吗?

    或许只是太过傲慢了,从头到尾都没把百越放在心上。

    其次,决定是陛下做的,你等臣下听着就是了,谁给你的脸质疑陛下?

    这些年他不在朝中,倒是不知道陛下脾气变得如此好了。纵容着这些家伙蹬鼻子上脸,换十年前谁敢这么放肆!

    也就他尉缭当初敢拼着掉脑袋的风险屡次逃跑了,其他人那会儿在陛下跟前哪个不是战战兢兢的。

    好日子过久了,飘了是吧?

    尉缭不赞同地看向上首的始皇帝陛下。

    虽然陛下待臣民宽容,可以换来民心归顺和臣子爱戴。但是太过宽容也不好,还是得时不时让他们紧紧皮子。

    前不久才有个蠢货公然挑衅太子,现在又蹦出来几l个人质疑陛下。再这么下去,谁都敢拔虎须了。

    始皇一言不发,安静听着他们吵嚷。

    下头的争论已经从陛下当初做得对不

    对,演变成到底要怎么给滇王一个教训了。

    这个说既然滇国自诩是个国家,那就走正常的灭国流程攻打过去。

    他们不是想要足够的尊重吗?

    那就给他们。

    和韩赵魏楚燕这几l国一样待遇,够尊重你了吧?这可是战国七雄的待遇呢,不要不识好歹!

    那个则说西南夷也不是只有滇国一家独大的,滇族的西边还有个昆明族对其虎视眈眈。

    之前滇族还和昆明族打了一仗,结果也不顺利。双方互有胜负,昆明族可没怎么形成国家政体,可见滇国的军队也就那样。

    大秦完全可以去拉拢昆明族,然后和它前后夹击,一起对付滇国。只要许诺灭了滇国之后让他们昆明族做滇地的老大,昆明族肯定乐意。

    全是比较口嗨的提议,实际操作起来可行性不好说。

    滇族能成功招揽大量小型的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提供的《大秦完美太子》第118章琉璃房

    夷人族群,说明它是有足够公信力的。换昆明族上去,可不一定能镇得住其他族群。

    灭了滇国倒是有一定的可行性,不过夷人还挺团结的。现在把人灭了,回头夷人聚众造反也是个麻烦事。

    大秦得想个法子拉拢那些小族群,不然人家一直只听滇族的话,滇族开口一呼百应,这还怎么治理?

    西南不比中原,不能照搬对付六国的法子。

    始皇帝等他们吵完了才淡淡开口:

    “诸位爱卿似乎对朕的决策很有意见?”

    刚刚还吵得火热的群臣立刻熄火了。

    陛下只是问了这么一句,听起来好像也没怎么生气。可问题在于,方才还看热闹起劲的太子殿下一听父亲似有不满,眼刀子立刻就扎过来了。

    群臣感觉自己完全能从太子殿下的视线里看出他想表达的意思——等下就给你们多找点事做,免得你们整日闲得没事只知道吵架,惹我父亲不开心。

    太子殿下永远是这套手段,下次能不能不要用加班威胁人?你刚刚看戏的时候分明就很乐呵啊,不能自己高兴完了就翻脸不认人吧?

    然而臣子们很快就发现,太子的加班威胁根本不算什么。

    始皇帝陛下确实不怎么生气。

    臣子们仗着他宽容逐渐放肆起来,是他自己疏忽了,没什么好生气的。这些日子他全副心神都放在了太子身上,倒是忽略了这些小节。

    问题不大,把他们的气焰重新压下去就好了,这也不难。

    陛下轻描淡写地点了那个提议拉拢昆明族的,以一种委以重任的语气表示:

    “爱卿的提议很不错,朕决定任命你为大秦使者,前去西夷寻找昆明族首领商谈此事。”

    那臣子傻眼了:

    “陛下,臣、臣年老体弱……”

    始皇恍然:

    “也是,爱卿年岁大了,不适合长途跋涉。这样好了,朕记得你长子年轻力壮,能力不俗,便让他去出使昆明吧。”

    臣子:……

    一时竟分不清到底是

    自己去惨一些,还是儿子去惨一些。

    不是谁都乐意当使者出国的,一不小心就是有去无回。尤其西南夷那边局势复杂,谁知道昆明族给不给大秦面子呢。

    ?无字惊鸿的作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纸上谈兵的时候,大家都口嗨,觉得昆明族肯定配合,但实际操作可说不准。毕竟现实不需要逻辑,只需要某些大聪明脑袋一拍就能做出离谱的决定。

    要是谁都有尉缭那个出使的胆量,那大家都能当三公之一的国尉了。

    国尉可是掌管武官的任免黜陟的!

    始皇帝搞定了一个飘上天的臣子之后,又扭头去收拾第二个:

    “爱卿方才提议直接一不做二不休,灭了滇国是吧?”

    那人一个哆嗦:

    “臣只是嘴上说说的!臣是文臣,臣之子也不通领兵,请陛下明察!”

    可别把他们父子派去前线带兵啊,他们担不起这个责任。哪怕先秦时期很多人才都文武双全,但也不代表所有人都文武双全。

    始皇安慰道:

    “爱卿想到哪里去了,自然不会让你们去军中胡闹的。”

    那人:胡闹这个词用的真是又俏皮又扎心,陛下是跟太子学的说话艺术吧?

    始皇接着说道:

    “打仗之事就不劳烦爱卿了,后续治理西南还得爱卿多多出力。”

    既然你觉得灭了滇国就万事大吉了,那等它被灭之后,你就拿出你的本事来,让大家看看你能不能收拾得了这个烂摊子。

    那人:……

    他就知道,陛下不会放过他的呜呜呜。

    始皇的目光扫向其余臣子。

    所有人都连忙低头做出恭敬的姿态,回避了这番视线。生怕等下自己就会被点名,也得去蹚西南的浑水。

    好在始皇觉得拎两个典型出来敲打一番已经够了,满意地下达了最后的指令。

    他表示爱卿们的提议都挺好的,既然众人一致认为不能任由滇王狮子大开口,那就接着打。

    反正屠睢之前打得也挺顺,要不是滇王及时选择和谈,也不至于拖延几l个月来回传信谈判。

    滇王没有诚意,大秦自不必迁就他们。

    昆明族可以拉拢试试,两个方案双管齐下,尽快解决滇国。夷人不服管教那就想办法去管,大秦又不畏惧他们。

    之前不和百越打,是因为和谈更有性价比。现在和谈并不能给秦朝减轻负担了,那就上真刀真枪吧。

    使者派出去没多久,居然真的收到了昆明族的好消息。

    昆明族和滇族不同,他们更类似于百越的社会水平。偏偏滇族发展他们自己的滇国时,还防备着不叫外族占便宜。

    所以两族积怨已深,昆明族也眼红文明技术很久了。

    被派去的使者虽是赶鸭子上架,可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以及留在咸阳的老父亲不再被陛下收拾,他还是竭尽所能地出力了。

    最终以极快的速度说服了昆明族,昆明族的要求也不高,比肩百越

    就行。

    至于滇国,此前和秦兵的对战确实消耗了大量有生力量。

    滇王坐地起价倒不仅仅是他太贪心,这人实则在做两手准备。

    一方面,他们想试探秦朝的底线。万一秦帝就是人傻钱多呢,那他们赚翻了。

    另一方面,也是想拖延时间。几l个月的来回谈判,给了滇国缓口气的机会。

    滇王一边加紧培训新的士兵填充军队,一边又派人去向其余族群征兵。他们这些族群联合起来就是为了形成攻守同盟的,一般作战时都会各出一些人手,一起对敌。

    所以不仅是滇族可以培养新的士兵,各族这些时日也培养出了一些。只是滇地地广人稀,等各地军队赶来还要足够的时间。

    在聚落的形成上,滇国属于差生范畴。

    中原各国都会尽量将人口聚集起来,形成大的城池。有余力再往周边发展,一点点掌控更多领土。

    但滇国不这样,滇国的人群很分散的。

    或许是为了多占点地盘,也或许是不同民族之间还是有一些摩擦,不好长期待在一块儿。

    反正滇国的核心区域基本还是以滇族为主,别的族群离得还挺远。甚至滇族也不是大量聚集在政治中心附近,好多族人同样远在各地。

    这种分布格局导致互相通信就不太方便,国都那里人手也少。

    或者说整个滇地都地广人稀,非常适合逐个吞并。

    现在滇王把大军聚集在一块儿,二次开战时看似也没太落入下风。可那是因为秦国在有意削减滇国的人口,否则直接平推过去也没那么难。

    白起打过的歼灭战是真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提供的《大秦完美太子》第118章琉璃房

    的好用,这招用在滇国身上同样起效。

    始皇早就看出滇王在拖延时间了,不然他为什么要陪着滇国来回磨蹭?

    滇王最好多征点兵,等以后国内就剩下分散在各地的老弱妇孺之后,夷人就彻底闹不起来了。

    云贵离得近,从黔中郡迁人去滇地不算困难。等滇地缺劳动力了,剩下的妇孺自然会接受和黔中移民组成新的家庭。

    想让匈奴人和中原人混血,把匈奴这个民族彻底消解掉不容易。

    因为两边世仇太深了,没有强硬地手段勒令大家通婚的话,大部分中原人是坚决不肯和匈奴成婚的。

    而西南这边的夷人则不同。

    中原人只是不太了解夷人,大家互相之间没什么来往。有仇怨算不上,所以不会下意识排斥通婚这个选择。

    更何况黔中郡本就是夷人和中原人混杂的地界,那里的庶民早就习惯了混血,毫无心理负担。

    西南夷也知道黔中郡的情况,迁来的庶民身上多多少少带点混血基因,保不齐人家就把黔中庶民当同族了呢。

    始皇和扶苏就民族融合这件事仔细探讨过。

    古代人并不会觉得多民族百花齐放是个好事,他们更喜欢维持统一的民族。

  &nb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