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纸书屋

桔纸书屋 > 其他小说 > 走月牙 > 正文 120-125

正文 120-125(第2页/共2页)

么想着,挑开帘子,走近了屋里。

    看见里面的情况便是一愣。

    方宛站在前头,王希娜捂着脸躲在方宛身后。

    赵胜男离开之后,王希娜消沉了一阵,但很快就振作起来,发誓要考到比赵胜男更好的学校。

    她振作起来,又是不属于赵胜男那样的强人,做事也是在前头冲锋陷阵,怎么会躲在方宛身后?

    宋满冬又看了方宛古怪的脸色,才问道,“出什么事儿了?”

    “你来的正好!”说话的女知青冲到了宋满冬前面,“招工的条件是你说的对不对?”

    宋满冬点着头。

    女知青义愤填膺道,“你们这些老知青抱团欺负我们!”

    “要不平等对待,要不然你们食品厂就别办了。”

    “抱团?”宋满冬觉得这词有点儿新鲜。

    这食品厂她唯一提前招进来的就是王希娜,要王希娜帮她看账。

    算账的事情教给别人她可不放心。

    至于其他人,方宛她们都有正式的工作,可不用来这边抢活。

    方宛抬升道,“她跟方新红条件差不多,我叫方新红留下了。”

    宋满冬点点头,原来是这样。

    “这决定没问题。”

    “哪里没问题了?”女知青不满,“凭什么我俩一样就得她留下我走?”

    “你们这不公平!”

    宋满冬这会儿算是明白王希娜为什么躲在后面了。

    恐怕是从这个知青身上桥进了从警的自己。

    但她这个选择确实是有理有据的。

    “若是你比方新红优秀,留下的自然是你。”宋满冬解释道,“而你们一样,我选择留下她,是因为方新红已经在河东大队待了一年,她已经在这里学到了许多农民应当具有的品质。

    而且我们对她的情况知根知底。”

    “到了明年,若是你跟新来的知青一起竞争,我们应该会选你。”

    宋满冬没有把话说满,若是这位女知青的脾气不改,明年恐怕也很难进来。

    第122章

    ◎红薯片。◎

    不得不承认的是, 在第一食品厂工作时,学到的东西良多。

    食品厂如何发家、壮大,这些宋满冬都清清楚楚。

    许多规则如今也能套用在河东大队的食品厂上。

    如招人的标准, 第一批工人必须得精心挑选,恰恰是因为规模小,所以才要定高标准。

    她同其他几个小组的组长提前定过要求, 招进来的人务必以老实本分为主, 勤快麻利佐之, 不能徇私作假。

    这时候选址在河东大队的优势之一便凸显出来, 她不必担心被人糊弄,还能借此筛选一下组长。

    又如另给知青名额, 一是因为这些知青们却是有用, 二来也是为了安抚她们。

    但决不能将她们跟放在河东大队的人放在同一等级。

    宋满冬不动声色的扫过今天在场的其他几位知青,她对这些她们的要求不高,并不指望她们站出来阻拦、规劝这位出风头的女知青, 不盲目跟风惹事就行。

    所以在解释时,也说的十分直白。

    只是女知青跟没听懂一样,不依不饶,“你在质疑我的人格?觉得我进工厂会惹事儿?”

    这个性子吧……

    宋满冬心底叹气, 是九成九会惹事啊。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120-125

    她忍不住又看了眼王希娜, 这种略有点儿本事的知青, 才真的叫人头疼。

    多看了两眼缩在方宛身后的人, 宋满冬心情才平复下来,“我们不选择你并不是因为你不够优秀,而是因为你不合适。”

    “如果我们工厂规模同县里一般大, 那我肯定会将你招进来的, 可现在不过是个刚起步的小作坊, 我只需要一些普通的工人。”

    “你头脑灵活,又勇敢正直,或许可以尝试一些更有挑战性的工作。”

    女知青皱了皱眉,隐约觉得哪里不太对,但她这横冲直撞的脑袋,一时间也想不过来。

    仍有些不服气,但还是哼了一声,扭头离开了。

    宋满冬这才看向方新红,“你也回去吧,明天早上八点过来上工就行。”

    又对其他知青表示遗憾,送她们离开,这才看向方宛和王希娜。

    方宛松了口气,走过来小声说,“我还怕她真的闹起来呢,这个任娇可能惹事儿了。

    非说她是高中生,不应该下地,吵着要张大队长给她安排高中生应该做的活。一会儿要做大队会计,一会儿要做大队部干事的……”

    这可是大队,谁来了也得先种地,不种地就没饭吃。

    宋满冬的目光落在她身后,“王希娜。”

    王希娜立马摇头,“我可跟她不一样!”

    “没说这个。”宋满冬给她分配了个任务,“你去找任娇谈谈心。”

    “不要!这种人有什么好沟通的!”王希娜一脸嫌弃,过后脸色又青了一片。

    难以相信自己从前竟然是这么讨人嫌的模样!

    “你做不到?”宋满冬扬起眉,质疑的看她。

    见王希娜不接话,便道,“那算了。”

    “反正你本来也不如胜男,做不到这种事也正常。”

    “谁说的!”王希娜本能还嘴,“我怎么可能做不到?”

    说完也反应过来宋满冬是在用激将法,她不肯承认自己不如赵胜男,又实在觉得任娇棘手。

    片刻后,还是咬牙应下了,“我去找任娇。”

    “这里没有我王希娜克服不了的困难。”

    说着雄赳赳的撩开帘子走了。

    宋满冬想,还好是王希娜。

    换做姚娉婷都不会这么顺利。

    至于王希娜能不能劝动新刺头,宋满冬不太在意。

    河东大队今非昔比,只任娇一个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开工。

    八月初三。

    第一批出土的红薯送了过来。

    新“工人”们开始忙碌起来,清洗刮皮、切块儿、上笼整制。

    她们正在做的是宋满冬今日刚教的红薯干。

    切红薯时,尽量做到每一条都差不多宽度,这样才能保证上蒸笼之后,差不多时间出笼。

    叫这些新工人们心疼不已的便是削下来的红薯皮了。

    北红六号,不止芯是红的,连皮也是深红色,虽还没吃过,但大家一致认为这皮也是甜的。

    宋满冬知道她们勤俭的性子,红薯皮也没让扔掉,而是一同放在院子里晾晒,打算晒干了磨成粉拿去喂猪。

    她正挨个步骤巡视着,忽的听见外面自行车的叮铃声。

    宋满冬没放在心上,但外面的人已经进来了。

    院子里的招呼声传来,宋满冬才知道,回来的人是陈家明。

    陈家明转着圈,在众人的制止声中,退开几步,一回头,看见了宋满冬。

    “还挺有模有样的。”他感叹着。

    做红薯干不似上次做柿饼那么随意了。

    门口左侧挂着招牌,工整的写着大队的名字。

    一进门视野便开阔起来,仔细一看便瞧出这是两间院子打通,左右厢房拆掉,地面轧平,用平整的石头铺出来三条路,将院子分作四块。

    基本步骤都在院子里操作。

    屋子则是敞着窗户,摆满了货架,静待将晒好的红薯干收进去。

    宋满冬没敢分心,今天是大家头一天上手做,再谨慎也不为过。

    河东大队可不似县食品厂那么财大气粗。

    削掉的红薯皮都叫她们心疼的不行,更何况是一篦子红薯。

    宋满冬都怕她们做坏了不舍得扔,把残次品混进去卖。

    还是这会儿劳心多盯着点儿吧。

    待这一锅蒸上,宋满冬才有了短暂的休息时间。

    她走到陈家明身旁,心里算着日子,“辞职了?”

    陈家明点点头,玩笑道,“再不回来我怕你把我给忘了。”

    “我可不敢。”宋满冬也笑了起来,“我还想着过两天去请你呢。”

    今天忙起来,才觉得她一个人确实不够。

    陈家明知道她这话不全是真的,不过听着受用,当即跟着了解了情况,转天就开始跟宋满冬轮流盯着做红薯干。

    他辞职的事情在河东大队又掀起了一阵风波。

    可惜陈家人管不到他头上,大队上其他人又说不过他,也就不了了之。

    陈家明在第一批红薯干晒好后,就带着出去跑了趟。

    回来后带来两个消息。

    红薯干分两种,一种软糯香甜,仅能保存五天,另一种柔韧耐嚼,保存时间长。

    陈家明条理清晰的同宋满冬说着,“县食品厂有专门的车拉走,做好后基本上一两个小时内就能送到市里。

    咱们没有这个条件,只能坐大巴车先到县里,再到市里,送货就要一天。

    加上大巴车的固定发车时间,而咱们晒好的时间又无法控制,所以送至县城基本在一天左右,到市里在两天左右。”

    宋满冬点着头,“这样一来,送市里不太合适了。”

    陈家明点点头,“保质期长的,在市里也不太受欢迎。大家青睐软糯一点儿的。”

    宋满冬思索过后,飞快做出决断,“先在县里和公社卖,我再试试别的做法。”

    “价格方面你看着定,今年暂且保证不亏本就行。”

    陈家明点着头,忽的又拉着她朝旁边走了走,“满冬,你今年有没有想过做月饼?”

    宋满冬心下一动,“怎么问起来这个?想赚钱了?”

    陈家明也不含糊,直接点了头,“贺永明知道我辞职了,过来问的我。”

    “正好我这两天去市里,顺道摸了下情况。月饼今年应该会卖的更好。”

    宋满冬信他的判断,正巧自己也有个想法打算试,便同陈家明一拍即合,约好这些日子开始做月饼拿去售卖。

    同第一年一样,今年准备的也是月饼礼盒。

    不过由贺永明帮忙,礼盒包装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120-125

    更精致了。

    顾客群体也由东风公社改为了县里和市里。

    宋满冬一共做了两种礼盒,除了传统的几个口味,她又加了今年刚琢磨会的五仁火腿月饼。

    将礼盒都交给陈家明,宋满冬换了去看红薯干。

    传统的月饼卖肯定是没问题的,仔细拆一下步骤,也能带人做。

    只是这月饼不能带河东大队的人来做。

    皆因她跟陈家明曾在黑市上卖过。

    泡菜尚且能当时大队上其他人学会了拿去卖的,但月饼可就没人能帮她分担注意力了。

    包括红枣糕,她如今也无法拿出来。

    即便如今政策宽松,她也不敢赌,难保不会追溯从前。

    要知道那些下放的人,不少都是因为从前无意中的一句话呢。

    在这种事情上,谨慎点儿是应该的。

    但红薯干她也不满意,她要的可不是普普通通,第一仗必须打的漂漂亮亮。

    宋满冬很快想到红薯片。

    陈家明兴奋的赶回来,宋满冬也准备好了新产品——炸红薯片。

    油炸后的红薯片保存时间更长、也更香。

    一种是直接切好炸制,另一种则是调味之后炸。

    味道自然是后者好,但价格也是高。

    不过想到县食品厂出的产品,宋满冬并担心红薯干的售卖。

    陈家明掏出一卷钱递给宋满冬,“咱们真应该包个工厂做月饼。”

    宋满冬摸着厚度,也惊讶了一下。

    陈家明抽空同她道,“说好的,我跟贺永明分五成,剩下的归你。你这儿大概有两百多吧。”

    宋满冬点了下钱,差不多在两百三左右。

    再加上陈家明那边的——这半个月竟是足足赚了五百多!

    “这两年大家的日子好了点儿,也舍得花钱买东西。”陈家明还在激动的说着,“而且我们这次奔着赚钱去的,专供那些领导们送礼走人情,价格定的也高。”

    “当然,主要还是满冬你的手艺好,他们拿出去也有面子。”

    “要是送礼,首先看的还是包装,你们设计的礼盒精致,才能吸引到人。”

    宋满冬脑袋清明,月饼不似旁的吃食,香味儿内敛,很难一下就把人勾住。

    能赚这么多钱,陈家明跟贺永明功不可没。

    陈家明同她相识一笑,又说起来,“还好从县食品厂辞职了。”

    “虽然有稳定工资拿,但总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束手束脚的,而且也没什么干劲儿。”

    卖月饼可不一样,他知道只要卖了,就有一部分自己的钱,哪怕不停奔波,也依旧干劲儿满满。

    宋满冬不禁道,“说不定将来真有一日能开放集市。”

    从前她是不看好这些的。

    可这几年的变化,叫她觉得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陈家明也满怀希望,“到时候可就拜托宋师傅带我赚钱了。”

    宋满冬收好钱,把炸红薯片拿给他,“先把咱们大队的食品厂做起来。”

    “不说赶追从前工资,起码得顾得上咱们得吃喝。”

    陈家明抱着红薯片离开,起初只是客观的觉得这个东西价格合适,又耐储存,应该能卖的不错。

    可等他回到家中,一边翻报纸,一边品尝,回过神来,一包炸红薯片只余下残渣时,陈家明的脸上便兴奋起来。

    这个炸红薯片有着不输于瓜子的魔力。

    陈家明不做迟疑,赶着中秋节前,把红薯片推了出去。

    不过几日,好消息就传了回来。

    不论是供销社还是百货商店,红薯片皆是供不应求。

    一包包的红薯片飞快装车送出去,甚至都动用了大队上的拖拉机。

    十月还没结束,红薯消耗一空。

    当收入统计出来时,河东大队的人再看宋满冬和陈家明,已经不似开始那么不赞同了,只觉得两人太神了!

    隐隐有把宋满冬的话当做格言来瞧。

    宋满冬也松了口气,借此时机,邀请了两人加入河东大队食品厂。

    第123章

    ◎邀请。/73年冬。◎

    贺新云是宋满冬一早就想好的人选。

    只是她既然诚心想邀请贺新云来, 就不能抛出一个乱糟糟的环境。

    当然工资也不能低的过分。

    按照原本的计划,贺新云应当会在明年加入,不过红薯干带来的收益帮她提前实现了这一点。

    如今河东大队食品厂发给大家的不再是工分, 而是实打实的工资,每个月十块钱。

    贺新云听她提出来邀请时,愣了好一阵儿。

    宋满冬坦言, “工资是有点儿低, 但我会尽力给你提供你想要的研发环境。”

    “如果你觉得不合适的话, 直说就行, 我等工资涨起来再找你。咱们之间也不必讲究那些虚礼。”

    贺新云缓缓道,“工资我倒不是很在意。”

    她没有特别高的物质需求, 平日里除了待在车间, 就是回家里自己鼓捣东西。

    鲜少参加交际活动,更没有亲朋需要拜访,吃住食品厂, 几乎没有什么花钱的地方。

    宋满冬提议道,“既然如此,不如来试试。”

    贺新云迟疑起来。

    她对县食品厂还有感情,不是说断就能断了的, 但她脑海里还有许多想法没有实现, 那些新冒出来的想法无时无刻不刷着存在感, 同样让她难以割舍。

    贺新云最后还是选择了到河东大队去。

    是宋满冬的话叫她做出了选择。

    “与其等像老厂长那样的人出现, 不如自己成为第二个老厂长。”

    河东大队是她的下一个选择,但不是她永远的选择,她追寻的只有自己。

    贺新云之外, 宋满冬想请的另一人便是老马。

    老马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虽不知他能不能做出什么创新的东西, 但复原她和贺新云做的吃食八成是没问题的。

    她打算把老马请过来压阵。

    唯独有点儿问题的便是老马的身份了,可也正是因为这,宋满冬才想将他请来,好改善一下老马的生活。

    她猜测老马应当是邻居的旧友,邻居从不向她说自己的事,也不要她回报。

    不过既然遇上了,理应照拂一番。

    宋满冬走神了一瞬,被交谈声再度唤醒,看向不远处破败的房屋。

    下放的人同知青们的待遇不一样,时不时还要被拉去□□,大队上的人也不大愿意跟他们亲近,怕被牵连,都是将他们远远的搁置。

    而河西大队先前受灾严重,房屋倒塌不少,连他们自己住的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120-125

    屋子都破破烂烂,给老马他们的房子自然也不怎么样。

    已过去两年,院墙仍在修葺中。

    宋满冬停住自行车,敲了敲门,说明来意。

    许久不见,老马的腰背弓的更厉害了,看宋满冬时,要仰起头,“你若是单问我的意思,我肯定是想去的。”

    “但你确定你们大队收个黑五类没问题?”

    宋满冬坦言,“请您过去这事儿我还是能做主的,只是能不能留下来,能待多久,得看您自己了。”

    “你敢请,我就敢去。”老马哈哈笑着,这时候脸上才带了几分傲气。

    做吃食可是他的老本行,底气足得很。

    宋满冬也没同他多谈论邻居的事。

    这两年对老马他们的看管是松了许多,但人还在乡下住着,就没到放松的时候。

    她不能牵连太深。

    河东大队的人虽对老马有些怀疑,但因他是宋满冬请来的,倒也没有显露出排斥的情绪。

    更是在老马露了一手之后,佩服的不行。

    江志农嫁接的柿子今年都已挂果,虽没到鼎盛时期,但因柿子树繁多,收获也十分可观。

    柿饼从十月做到十二月,不止是宋满冬她们忙,连没进食品厂的人都在帮忙摘柿子。

    人人脸上洋溢着喜气,都知道这柿子卖完扣去给工人们的工资,就入到大队的账上,年前一并发给大家。

    往年只四棵柿子树,便能分到几块钱,今年可是翻了好几倍呢。

    年关将近,老马和贺新云也分别掏出了自己的家底——龙须酥和香肠面包。

    这两样用的食材注定了它们身价不菲。

    但宋满冬跟陈家明商量过后,还是决定在年前做一段时间。

    陈家明掏出了今年售卖的最好的几样点心情况,又讲恰逢年节,是大家难得愿意花钱的时候,说服了大队干部。

    宋满冬则是跟其他工人一块儿赶制这两样点心。

    对她们来说,这两样实在是太奢侈了。

    白面和糖哗哗的倒,叫人心疼的不行。

    亏得前断时间的红薯片和柿饼打下了基础,叫她们知道这东西能赚钱,不然她们可舍不得放料。

    宋满冬盯的紧,直到面包烤好,才松了口气。

    这些姑娘、婶子们在家做饭放料可都是恨不得按粒算的。

    好在香肠面包和龙须酥不负众望,打出了红红火火漂亮仗。

    而陈家明也借此同县城运输队谈了合作。

    车子将送往县城、市里的货一并拉走,到县城卸下一部分他们的货,再装上别的东西,送往市里。

    这一趟还得陈家明跟着跑。

    大队上的人嘴上说着羡慕他,但真敢走一趟的没几个。

    不过如今食品厂步入正轨,暂时也没新的东西要推,陈家明倒也顾得上。

    寒冬腊月,河东大队却是一副火热模样。

    他们高高兴兴,林厂长便不痛快了。

    贺新云辞职时,他心有怀疑,可思来想去,都不觉得她能搞出什么名堂。

    他的食品厂现在每三个月能出十几种新品,这么多人还会比不上贺新云?

    而且除了他的食品厂,还有哪里能给出那么优厚的条件?

    谁知道贺新云竟然跟宋满冬搅和在一起。

    林厂长惊讶之余,又不屑一顾。

    宋满冬拉扯起来的草台班子,他压根没放在心上。

    那红薯片吃起来扎嘴,也只有买不起高档点心的穷人会喜欢吃这种东西了。

    可没想到今年都快过完了,她们竟然弄出来了两样好东西。

    尤其是这个月,研发车间交上来的东西是跟香肠面包一块儿送到百货商店的,可没过几日就被压的死死的。

    唯一能较之高下的,还是从前宋满冬在时做的南瓜面包和红豆面包。

    可这两样面包不止他们食品厂在做,别的食品厂也在做。

    退回来的点心,惨遭压价的面包,无一不叫林厂长如鲠在噎。

    林厂长在办公室发了一通火,实在坐不住,便到了研发车间,“香肠面包研究的怎么样了?”

    洪师傅心底叹气,却不得不顶上,“还没有进展。”

    “你们在这儿糊弄我呢?”林厂长黑着脸,“三天了,还做不出来?”

    “你们是不是还念着旧情?觉得不好意思做贺新云做过的东西?”

    “这里是工厂,可不吃你们私情那一套。”林厂长威胁道,“我告诉你们,今天之内,做出来的留下,做不出来的都给我回普通车间去。”

    “林厂长!”李师傅心里带着火气,呛声道,“若是研发真那么简单,厂里人人都来做了,还要我们做什么?”

    洪师傅拉了她一把,客客气气插进话,“实在不是我们不用心,只是这面包跟包子不一样,不是直接换个馅儿就能成的。”

    “这香肠是直接放,还是烤一下放,要是烤的话烤到什么程度?面包配比有没有更改……我们每一步都得试。”

    这还好在香肠全市只有一家食品厂生产,不然她们还得研究用哪种香肠。

    林厂长只觉得她们是在拖延时间,试一下有什么难得?

    他把问题抛了出来,“那你们说,几天能给我做出来?”

    “这我也说不准。”洪师傅如实道,“当初我跟李师傅都只学了红豆面包,后面南瓜面包是宋满冬跟贺新云琢磨出来的,她们对面包更为精通。

    我们只知其表,不知其里,摸索起来自然慢一些。”

    林厂长听来听去,只听出来一个意思,她们做不来,当下便一抬手,“你们也别找借口了,能做就做,不能做就换人。”

    “研发车间不养闲人。还有,从今天起,每天做了什么都写下来,汇报给我。”

    县食品厂在一片混乱中迎来了新年。

    到了放假的时候,洪师傅和李师傅脸上也不见轻松。

    今年刚进研发车间的几位工人也察觉出了这不是个什么好待的地方,工资高了那么一点儿,但压力却是成倍的,还动辄遭到厂长的辱骂打压。

    还不如回去做普通工人呢。

    东风公社的食品厂也在年前停了。

    工人们还想继续干,但宋满冬坚持要休息。

    她们已经从九月做到现在了,也该好好歇歇过个年。

    钱是挣不够的。

    更何况宋满冬还惦记着,歇息的时候回去一趟,跟陈敬之领个证。

    这样往后也方便些。

    只是没想到这一年到了年尾,县里的气氛陡然严肃起来,还蔓延到了她们大队上。

    都快被遗忘的黑五类分子又被抓了出来做□□。

    革委会的人查来查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120-125

    去,竟还有夜袭。

    处处都带着风雨欲来的气息。

    宋满冬只好给陈敬之打了电话说明情况,同方宛她们一起猫在知青点。

    外面到底什么情况,他们也不大敢打听,怕一不小心招来什么祸患。

    好在年前大队长把钱都分给了大家,家里面的囤货充足,关起门来,也过了个好年。

    这一歇便是一个月。

    直到二月底,才再次开工。

    不在急急的追求新品,而是做起了大队上的人都能吃的东西。

    老马带着人做豆皮,贺新云改良起红薯粉,宋满冬则是带着人开始种菜。

    及至夏日,那股叫人惶惶不安的寒风才散去。

    宋满冬一边规划着食品厂明年的路线,一边盘算着休假去探望一下陈敬之。

    夏季主要做的是酸豆角和泡菜,这些大家都做过一遍,又有老马、贺新云在,她不必太担心。

    不过她离开之前,江志农先一步离开了。

    赵胜男人虽然在干校,但还心系河东大队,将他们的情况问的仔仔细细。

    竟是给江志农弄到了一封推荐信,叫他去河北农大读书。

    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得来的,总不会是天天守着人问。

    江志农的父母也给他寄了信,想把他捞到研究所里做助手。

    不过他还是选择了去农大。

    正如赵胜男所说,他们要走的路还远着呢。

    随着他的离开,院子里更空了。

    九月,宋满冬给陈敬之打了电话,正要说动身去云南的事,反被拒绝了。

    只叫她年底空出时间,先把婚结了。

    怕去年的事情重演,宋满冬同陈敬之商量过,将领证的日子定在了元旦。

    她提前两天回去,住在了林芝家里,等着陈敬之回来,打算领完证再去拜访赵奶奶。

    只是没想到陈敬之回来的头一件事不是先同她去领证,而是先叫她试衣服。

    他带回来了一件红色的呢子大衣。

    第124章

    1月4日, 宜嫁娶。

    屋子里有动静响起时,宋满冬蓦然惊醒,悄悄睁开眼, 先看见的是陌生的陈设,刷白的内墙叫她愣了几秒。

    这里是林芝的宿舍。

    宋满冬渐渐回想起来。

    她要同陈敬之领证,还要去拜访赵奶奶, 这几日都要在外奔波, 带的东西放在招待所她放心不下。

    加上她又想亲自准备些拜访的礼物, 便厚着脸询问林芝能不能借助几日。

    几年过去, 林芝已做到主编的位置,加上又是谈婚论嫁的时候, 顺利申请到了两房。

    不过一间被林芝当做书房, 书和报纸堆的满屋,她这次还是得跟林芝一块儿睡。

    而这会儿,身旁已经空了。

    宋满冬迟疑了下, 听着黑暗中传来的那慢吞吞脚步声,翻过身来,打开了台灯。

    林芝吓了一跳,扶着桌子站稳, 才呼了口气, “满冬?我吵到你了?”

    她抬头看了眼墙上的表, “才五点, 你赶紧再睡会儿。今天可是你的重要日子,得养好精神。”

    经她一提醒,宋满冬反而睡不着了。

    “差不多也睡够了。”她坐起身, “你在找什么?我帮你找吧。”

    “没什么要找的, 我就是……”林芝回头看看摆在桌椅上的东西, “怕出岔子,想着再检查一遍。”

    宋满冬披上外套,闻言笑了下,“不用担心,我跟敬之都不在乎那些琐碎的小事儿,漏了什么也无妨。”

    林芝哪里不知她的性子,瞧着冷冷淡淡的,不好相与,但只要不触及她的底线,旁的事情就都不在乎。

    “可这人生大事,还是欢欢喜喜、顺顺利利的从头到尾最好。”

    见宋满冬还镇定的坐着,索性把她拽了起来,“你比我心细,也来瞧瞧,看有什么不合适,赶紧跟我说,还来得及。”

    宋满冬刚站起来,拍门声便响起了。

    先是一阵急促的拍打,空了一会儿,又试探的敲了两下。

    林芝想了想,“我去看看,许是兰兰过来了。”

    她丢下宋满冬去开门,同满身寒气的张兰兰聊了起来。

    宋满冬则是站在桌边,目光扫过摆在面前的衣物和箱子。

    她还记得前天跟陈敬之见面时的情况。

    陈敬之是下了火车先来找她的,见面递出来件大衣叫她试试合不合适。

    宋满冬搁在一边,打算等他回去再试,却没想陈敬之催个不停。

    也是在他的再三催促下,宋满冬才知道,这件衣服是今天要穿的。

    他们要领完证顺便办个酒。

    办酒前两日主人公之一才知道,这想不记得也难。

    宋满冬脑海中闪过许多问题,但都没问,只跟陈敬之又确认了一遍。

    “其他的事情我都会准备好的,你后天等着我上门来接就行。”

    陈敬之是这么说的,宋满冬也信了他。

    说来这还是她头一次做这么没底的事情,对理应准备的事情一概没问,全托付给了陈敬之。

    她做的只有准备好今天要穿的衣服、鞋子,还有理出来一个小嫁妆箱子。

    婚礼她倒也参加过几回。

    有大队上的,也有公社的,去年还赶回来吃过张兰兰的酒席。

    这几年婚礼大都从简,追求朴素之风。

    接亲之后,吃顿饭就算作成了。

    也只有张兰兰的婚礼热闹了些,她跟林芝还有另外几位女同志跑前跑后,又是堵门问话,又是撒喜糖,到了男方家里,又见证了两人改口、敬酒。

    也不知今日他们是怎么个流程,陈敬之给她送完衣服,便匆匆回去准备了,到现在也没再见到面。

    “满冬!”张兰兰欢快的声音响起,“你快点儿洗漱,我给你化妆编发。”

    宋满冬拒绝的话在嘴边转了下,咽回去了。

    这一坐就是两个小时。

    宋满冬中间想拒绝都没机会,张兰兰压根不让她开口。

    七点刚过,敲门声再次响起。

    林芝难得慌张起来,“这么早就来了?头发还没编好呢。”

    “别急。”张兰兰却是稳重起来,把手上编好的一根辫子拿给宋满冬捏着,“你先拉开门看看。”

    “要真是陈敬之就考考他,出点儿难题,凭你的见识拖个半个钟没问题。”

    “我尽力。”林芝说着走过去,拉开门顿时松了口气。

    陈敬和同她打了招呼,做自我介绍,又介绍了身旁陪着自己一起来的人,“这是我爱人,舒怡。你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同她讲,

    【请收藏本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