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好都是读书人, 在书院里面拉不下面子纵情饮酒, 此番只为交际。
林如海一回屋中, 瘫倒藤编躺椅上就不愿动弹, 贾敏上前服侍他换衣裳,闻他身上并没有酒气。
贾敏纳罕道:“你又没喝酒,怎么累成这般, 老远看着你走路步子虚浮,我还以为大爷你饮酒了。”
林如侧过身, 将身上的外袍脱下, 向贾敏诉苦:“和他们说话,比喝几坛子酒还累呢!”
随即又按着太阳穴:“明日要给他们讲会试的文章, 真是头疼,可见不是谁都能当夫子。”
林如海说的是真心话,会写文章和会讲文章,不是一码子的事, 不过他已经答应下来,就不能失言。
一夜无话歇息, 第二日早早起来就往书院去,按着作文的思路,给学生讲过一回如何破题, 就让他们先试着写上一段, 批阅之后再行讲解。
林如海头一回讲课的体验很不美妙, 课间在那儿看着自己默写出来的答卷叹气。
朱谦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听见林如海小小年纪,叹气的声音着实太大了点,问他:“林兄为何叹息?”
苏哲也跟在朱谦身后,他们是来请教林小探花文章的。
苏哲笑道:“他多半是想念自家娘子,朱兄莫要打扰,让他叹够十几次,一会儿就好了!”
林如海无奈看两人一眼,苏哲喜欢开玩笑的性子一如既往。
苏哲见林如海闷闷的半晌不说话,转过头又去和朱谦闲谈:“朱兄可有婚配?”
林如海把面前的答卷放下,反问苏哲:“你们苏家怎么这般爱说媒,苏举人也学起来了?”
苏哲把自己手里那张答卷折叠起来,摸摸鼻梁笑道:“随口一问而已,我记着朱兄年岁与我相当,苏兄是几月生?”
朱谦心思没那么多弯弯绕绕,苏哲一问,他如实答道:“十月里。”
苏哲拱手:“我五月里的生辰,虚长你几个月。”
两人对着作揖,拜来拜去,林如海旁边看戏,心里嘀咕,朱谦还真是显老,怎么看都比苏哲要大五六岁。
不过长得老成在官场上吃香,旁人看你容貌,就觉着你可靠!
看到林如海一直打量他们,苏哲把答卷往书案上一摊,玩笑着摆起谱来:“你不必纠结,终归是比我们小,怎么算也要叫我们一声兄长。”
林如海勉强一笑,要真算年岁自己当苏哲的爹都绰绰有余,他把自己默写出来的文章递给朱谦研究。朱谦捧着答卷先走了。
等人走后,此处只余下林如海和苏哲二人,他想到苏哲对朱谦的态度,狐疑问他:“你与朱谦相熟?”
苏哲摊手:“不熟悉,先前我在家中守孝,没来过书院几次。”
林如海就更不懂了,苏哲可不是随随便便就会表现的和人十分熟稔的性子。
“那你为何?”
苏哲指了指林如海,“我瞧着如海对他礼遇有加,你素来看人有眼光,我也有样学样罢了。”
林如海万万想不到竟然是这个理由,苏哲这么信任自己,未免过于草率。
看来今后苏哲应该会努力和朱谦交好,他们是该对他礼遇有加,不过依着朱谦刚正不阿的性情,将来未必会给这几分薄面。
林如海从笔筒里拈出一只狼毫,蘸了点墨,又开始写写画画。
无论如何,朋友总比仇人好。
此事对林如海实在太难,他免不得要偷懒向苏哲求助:“苏兄,这课还不如你来讲呢!你写的笔记,比我所言清晰明了有章法。”
苏哲见他愁眉苦脸,出言鼓励:“如海讲课不是缺少章法,是他们太愚钝,不能顿悟,若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40-50
他们眼界再宽点,听着不会吃力。”
林如海趁机问一问苏哲的作文思路,又问他怎样才能把文章起承转合讲明白,苏哲耐心做了批注,林如海白得一份讲课的笔记,十分完美!
托苏哲的福,林如海在书院呆了三日,大概把能将的都讲了,出游偷懒未遂,反而苦哈哈过了三天。
日子一到,他赶紧带着贾敏开溜,回到家中头一件事就是给林家老爷和太太请安。
林家老爷显然不是很满意儿子这么快就回来,他都网开一面让儿媳跟着去服侍,就想让林如海去和书院学子多交流,那些人兴许就是下一科的进士,拓宽人脉的好时候。
林家老爷问:“怎么几日就回来了?”
林如海早就预备好说辞:“父亲、母亲,孩儿只是去帮个忙,交流几日,不宜过于高调。况且父亲和母亲还在家中,儿子日日挂心。”
不等林家老爷说话,林家太太赶紧接过林如海的话茬:“这样也好,若是那边还要讲课,你再过去。”
好不容易盼着儿子回来,当爹的天天要琢磨怎么把人往外赶,儿子探花名头顶着,就算要广交人脉,也不差这几日!
林如海也问母亲:“母亲,今年咱们家外面产业收成如何?”
如果不是因为书院这件事,他现在应该在核对林家各处庄子的出息和账目才对。以前林如海没多少概念,这些事都是贾敏打理,现在他可在意银子了!
林太太抚着鬓角,微笑:“这几日正忙着秋收,今年没什么大灾,应当不差,等年前盘账,让你媳妇见一见各处掌柜,里里外外都要管起来。”
林家太太再怎么使小性子,心里还是要把产业给儿媳接手,要是现在不教会,今后她眼睛一闭走了,这么大个家业,白被旁人掏空。
林如海只当没听见母亲提及贾敏,毛遂自荐。
“若是书院无事,我到时候也看看,这些年一直在外读书,家中事务不清不楚,兴许有人指着我年轻,想要诓骗我呢!”
林太太点头同意了,说盘账的时候若林如海得空,就让他来帮忙。
夫妻俩从长辈院子里出来,晃晃悠悠回自己院子,先前的菊花已经开过一轮,林家又换了新的菊花盆景,摆满一路。
院子里那几株枫树尽数红了,远远看去像是燃着一团又一团的火。
“大爷,这是最近外面送来的帖子,无论官员商户,都在这儿了。”
管家媳妇从门房那边把这几日收到的帖子从门房那边传递过来,浅浅装满一箩筐。
贾敏看着各式各样的名帖:“这些帖子都要回?”
林如海抽出几张,随便翻看着:“不一定,只是不拘大小,看看是那些人家,我们林家好些年没收过这么多帖子了。”
贾敏也翻开几张来看,发现越是商户人家的名帖就越精美。江南不像是京中,京中各式人家能用的名帖各有规制,江南富庶,卡着逾矩的红线,怎么精致怎么来。
苏绣的、镀金的、掐丝的、还有上面粘着珍珠当妆饰的,花样百出,争奇斗艳。
林如海递给她一张烫金名帖,笑着问:“这户人家你知不知道?”
贾敏看那人名讳十分陌生,摇头道:“不清楚。”
林如海笑笑,又提醒贾敏:“他家祖籍金陵。”
金陵,薛家,贾敏恍然大悟:“原来是那个薛家!”
贾敏和那个薛家是真不熟,若不是王夫人、王熙凤的关系,薛家和荣国府根本搭不上边。
想来贾敏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今后就是她口中不太熟悉的薛家,竟是在荣国府上住了这么多年,甚至最后还住在贾家娶媳妇。
想到薛家母女,林如海眸子中泛起寒意,薛家是有薛家的难处,但他林如海没那么大度,若是这一世薛蟠仍旧作奸犯科,他绝对不会让荣国府包庇薛家。
为薛家提供避难所,请神容易送神难。
林如海把那张帖子合上,“这几日攒的帖子多,你一时想不起也是常理。”
说到薛家和王家的关系,贾敏心底其实很看不上,可是二哥娶了王家姑娘,是父亲在时定下的亲,她成了王家姑娘的小姑子,很多话不能拿到明面上。
王家和薛家联姻,不是见薛家儿子多成气候,就是为着能一处发财。
贾敏回忆旧事,呆了呆:“我二嫂的妹子……今年应该只得十一二岁,还差好几年才能出阁。”
薛姨妈和王夫人差着好几岁,不然薛蟠和贾珠也不会差这么多年岁。虽然姑娘没正经嫁过去,但两家已经合作捞得盆满钵满。
一门亲事,双方得利,妙哉妙哉!
林如海伸手把妻子拉过来,让她坐在自己跟前,拥着她问:“我还真有些好奇,薛家和王家,几时定的姻亲?”
“好些年头了。”贾敏眉头皱起,掐着手指,仔细想了想,“若是我没算错,怎么也有五六年的数,薛家现在管着西洋那边的生意,说他们日进斗金也不为过。就说我们家和王家,也是当年我父亲在姑苏修海塘的时候,定下的亲事。”
那可真是日子久远,贾代善在苏州修海塘,几乎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贾代善的目光也不算错,王家的王子腾确实官居一品,权势如日中天。
但贾代善的眼光也算不上好,王家薛家搅和一处,王子腾在朝中为官不便照拂薛家,荣国府接了这个隐患,给薛家提供容身之所。
若是圣上要清算之时,荣国府隐匿窝藏罪犯薛蟠多年,就是一项有力罪证!
贾代善虽来过姑苏,可惜林如海和他似乎没什么交集。
林如海遗憾:“想来是早前我太过籍籍无名,泰山大人根本没考量过我。”
贾敏轻轻推他一下:“你那时才多大,居然还在意这个?我听母亲说,父亲修海塘的时候王家老太爷帮过忙,两家才开考量亲事。”
这件事贾敏前世可没和他讲过,林如海好奇。
“王家老太爷,帮过什么大忙?”
🔒45 ? 第四十五章
◎“姑苏日常”◎
第四十五章、“姑苏日常”
前世林如海没怎么关注过王家的祖辈, 他与王家交集不多,王子腾得势的时候,自己早就进了棺材。
莫说林如海, 贾敏作为实打实的贾府人,也不是很明白父亲早年为什么要做王家这门亲, 那个时候荣国府里担着疏浚河道的差使, 四王八公之中, 比王家好的人家还能挑一挑。
贾敏为难的摇摇头:“我也说不清楚, 只知道王家本来也是有爵位的人家,祖辈上就有交情。兴许是修海塘的时候,父亲遇到难题, 王家老太爷推荐了能工巧将。下回我们回京,我问一问母亲或者哥哥, 他们兴许记得清楚, 我那时年幼,好些事情不记得了。”
王家是有爵位, 可是不知怎的到了王夫人的哥哥手上就到头了,后面王家在京中立足,靠的是王子腾和王子胜的能耐,并不是祖上的荫庇。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40-50
兴许贾政和王夫人逼着贾珠努力进学念书, 就是想要贾珠走王子腾的老路。
林如海转念一想,若是自己当年能从巡盐御史的任上顺利进京, 也能进六部,凭着探花的出身,混得未必会比王子腾差。
可笑荣国府煊赫一时, 最后是要靠着贾元春在宫中的恩宠和媳妇儿母家的庇佑, 林家祖上几代列侯, 最后也落得个人走茶凉的下场,呜呼哀哉!
林如海见贾敏实在不知,轻轻拍了一下她的肩膀,“无妨,以后若是回到京中,咱们再慢慢问。”
反正贾政和王家的婚事早已是定局,王家也没什么大错,现在问清前因后果,也不能悔婚。只要他这辈子活的长久点,看谁能欺负他闺女。
入秋天渐渐变凉,夫妻二人一夜无话,相拥而眠。
过得十来日,原先去金陵城请名医的大管家回来了,门房传来消息的时候,林如海才起来,正在给贾敏描眉。
外面的嬷嬷着急忙慌跑进来:“金陵来的太医到了。”
林如海和贾敏赶紧把动西扔到一遍,整理衣衫,往林家老爷的院子里去。
这位太医已经古稀之年还多五载春秋,七十五的年纪在当下已经算是高寿。还是林家祖上是勋贵人家、舍得出钱,还有个年纪轻轻高中探花的儿子,外加贾府祖籍金陵有几分势力,才情得动。
老太医鹤发童颜,精神健朗,腰背也不驼,看着比缠绵病榻的林家老爷年轻十来岁。
他进去见过病人,只沉着气号脉,也不多话。
出来写了方子,只说了一句:“仔细调养,尽力而为吧!”
林家看了姑苏能排上号的大夫,基本上都是这个说法,林家老爷心肝脾肺肾都很衰弱,能做的就是用药和饮□□心养着,能养几时是几日。
林如海自己看过医书,略懂一点皮毛,这位太医开的滋养方子比前面看过的大夫温和,没有用太多的人参肉桂发热大补之物。
难得请来一回,老太医又给林家太太和林如海、贾敏都号过脉。
林家太太有肝气郁结之症,想来是心中担忧林家老爷身子所致。至于林如海和贾敏也是肝火虚浮,心中焦躁。
太医给贾敏号脉的时候,林家太太眼中希冀得很,恨不得能从太医口中听出‘有喜’之类的字眼,太医已经开了调理滋补的药。
林家太太也是二十八周岁上才有的儿子,虽然心里很急,还是忍住了没催生孙子。
林家预备丰厚府谢礼,林如海亲自送老太医上了回江南的船,林家又恢复到平静单调的日子,每日给林老爷侍奉汤药。
十月里书院那边下帖子,林如海又去过书院一回逗留两日就归家,余下时候甚少出门,多在家中闲着。
秋收一过林家各处庄子忙着盘账,大约有个模样的时候,林家太太让人把林如海和贾敏都叫过去。
这一回她主要是找贾敏安排事情,两日去到林家太太那边,桌子上是三摞账本,码的整整齐齐。
林家太太坐在上首,她今日穿的讲究,上身穿着宝蓝藏针描金半臂,披了一件蓝黑茱萸纹绣素罗薄氅,很有当家主母的气势。
林家太太和贾母不同,不好享受,虽然屋里也有不少金银头面,她嫌弃太重,而今林老爷病着她不太出门,懒得戴出来,今日头上的八宝簪子还是以前林如海从京中买回来的。
林家太太坐在上首,开始对儿媳训话:“我们家几代下来,没有女儿嫁出去,历代主母嫁妆,还以祖上的产业的积累,是有一些余财,你当了林家媳妇,就要守住这些东西。”
贾敏知道婆母都喜欢乖顺媳妇,她一如既往的安静垂着头,摆出一副恭谨模样,听林家太太指点。
林家太太起先是不太喜欢儿媳太过鲜活艳丽,这一段时日相处下来,发现贾敏知礼守节,十分听话,她说往东就不往西,平日里也是儿子说什么就是什么。她又有点担心儿媳太软和,今后会被仆人拿捏。
真真是世事难两全,趁着自己还有精力,林家太太可得把儿媳调教好,不然林家的产业交给贾敏打理,林家太太不能安心。
林家太太训话完毕,简单说了一回家中要紧的几样出息,就叫贾敏回去先看账本,若有不懂的再问。
贾敏带着的丫鬟搬了两次,才把账本都搬回院子中,因得紫儿在书房伺候茶水,林如海几乎不用书房,贾敏也懒得去那边,让人把东西都挪到厢房的塌上,再移好几盏羊角灯过来,她晚上也要看账本。
贾敏得了账本,反而把林如海放到一边,林如海陪着她坐到半夜,自己都开始打哈欠了,贾敏仍是神采奕奕,好像那些账簿上有花儿,看得津津有味。
林如海吃味得很:“奶奶何故还不歇息,如此用功?”
贾敏正色道:“家中产业有些零碎,我一时看不完。”
这么一看,贾敏是在做正经事,林如海反而成了游手好闲的浪荡子。
林如海无奈得很,自己却是比不过几本账簿了!
把贾敏面前的账簿一压:“天不早,明儿再看,虽说我们家中不缺烛火,仍是伤眼睛,先前我就说了,我还是有些产业的,不敢欺瞒奶奶。不过江南富商遍地,历来有斗富的习俗,我们林家倒是不显。”
贾敏这才慢吞吞把账簿合上,反手捏捏肩膀,“家中在东北那边没什么产业,怪不得每年都有好大一笔人参开支。”
就算放下账簿,心头还是记挂着,前世贾敏走的早,没机会教黛玉管家理事,虽说有贾母照拂,实际上黛玉并没有正正经经有人教过管家理事,都是她聪慧,看着王熙凤管家,自己照管潇湘馆,耳濡目染,慢慢学的,大约也遗传到几分贾敏的能耐。
贾家的田庄在北边,每年都有山参送来,林如海忽而想到因为黛玉用药要用人参,先前自己在时,都要往贾府打点这份钱财,落到荣国府爱嚼舌根子的下人口中,就成了白吃白拿。
林如海又道:“人参虽然不易得,但咱们家又不是买不起,北面那边好的地方,早前都被圣上封赏出去。我们家的田地,基本上都是用朝中的赏钱慢慢置办的,自然是住在哪儿,地就买在哪儿。”
林家的田产庄子都靠南边,金陵姑苏一代,北面还真没什么东西。
贾敏移开面前的一盏灯,把账簿子放回去。
“你说的是,若非圣上赏赐,谁也不会想着要去那么远置办产业。”
贾敏早就和母亲说过,皇家封赏的庄子太远,每年他们送年货和时节土仪都不容易,也该在金陵那边再置办点田地,为子孙后代多积攒田产。
贾敏想着在南边置办田产,林如海却心底估摸着哪儿他都想去,若是能弄到好地界,林家要是去北面弄个庄子,也不是不可,今后自有新鲜的人参鹿茸吃。
林如海:“远一些也好,庄子里都是靠天吃饭,如果田产都在一处,一起受灾的话,肯定颗粒无收。”
说到置办田产,林如海又来劲儿了。前世他怎么就能允许贾琏把林家的产业田地多半折成银子呢!那些东西一旦换成银子,又没个标记。贾府里的人说什么是什么,像是土地和房屋,好歹在官府有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40-50
个契书。
林如海又道:“我才娶亲,过几日去和父亲母亲商量,再买些祭田,多给祖宗添一份。”
贾敏听林如海提起祭田,眸中一亮,若是置办的祭田,就算将来荣国府爵位到头,圣上要把一些恩赏收回去,断然不会将祖宗的祭田充公,林家果然是几世勋贵,想得长远。
烛光之下,贾敏笑意温柔:“我们府上祖籍金陵,可惜我自小长在京城,都没去过一回,赶明儿我也写信给母亲,让她在金陵给哥哥们都添一份。”
若不是急着赶路回家,他们大可在金陵逗留赏玩几日。
林如海意动,牵起妻子的手:“金陵又不远,若是得空,我带你去。”
可惜他们没有这般的机会再成行,凛冬将至,就算林家不缺炭火和补药,林老爷的病却一日比一日沉重,和前世的症状一般无二。
精神头越来越差,期间昏迷过好几次,每次十分凶险的被救回来,而后四肢无力,昏聩不已,瘫痪在床上,连人也不能认出。
林如海每日侍奉在病榻前,夜里也歇在隔间,起来探望多次,唯恐林老爷半夜就撒手人寰,一来二去林如海,日日都顶着青黑的眼圈,自己也瘦了一圈。
就这般熬过腊月里,林家有重病之人,年节也过得十分惨淡,大初一的时候,林家太太让林如海和贾敏都穿上大红织金的喜庆心仪,她自己也穿上盘金小袄。
可林家太太说的话却不那么喜庆,她把两个孩子都叫去,神情疲惫:
“你父亲不知能不能熬过这个春日,把各样东西都预备好,冲一冲,若是不好,免得到时候慌了手脚。”
林如海答应下去,回去就让管家把名册送来,贾敏翻开册子,是以前林家来往人家的礼单,厚厚一沓。
贾敏问:“这些都是要报丧的人家?”
林如海点点头,给贾敏腾了一个位置,“这么多年过去,有些人家不太往来,还有些获罪没落,也不是哪家都要送。”
贾敏微微叹气,坐在林如海身边,拿起另一个折子:“我父亲走的早,那时候我不太懂事,只记得家中也是很忙。”
夫妻二人心照不宣,父亲的丧事,只是时间问题,兴许就在这几天。
晚间他们在小院中用饭,林如海往贾敏碗里夹了一块鱼肉:
“多吃点,林家虽然不必荣国府交往的人家多,但是我们家中没有旁支,只能自己操持。”
作者有话说:
又是去医院的一天……
日常向的作品~主打慢节奏家长里短。
要把后面的更新码出来,加油加油
感谢在2023-03-27 21:36:292023-03-29 20:17: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只在晋江看红楼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水晶鱼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46 ? 第四十六章
◎“林父丧事”◎
第四十六章、“林父丧事”
林家的丧事, 不比荣国府轻松,荣国府在京中与各家勋贵往来,人来人往。但是荣国府和宁国府外加贾家旁支也能凑出好几房人帮忙。
可林如海已经没有真正的堂族, 四代之内无亲,老太太说的林家人都死绝了, 是气话, 也是真话。前世林如海不是没动过过继嗣子的心思, 可惜林家不仅嫡系单传, 连旁支也找不出人。
倘若林家老爷一走,所有女眷的迎来送往都要压到林家太太和贾敏头上,旁人家来吊丧的必定都是林如海同辈和小一辈, 大部分的事情就要年轻的贾敏担着。
林如海还记着前世,父亲过世以后丧事办完, 家中所有人都消瘦好一圈, 自己又并一场,养着三五个月才勉强养回元气, 这一世趁着还有时日,把能预备的都预备上。
夫妻俩笼着火写了一回单子,开春寒湿,早早睡下。
过年之后天气一直阴沉, 不下雨也不见日头,云层仿佛随时要坠下, 压着喘不过气,正月初五那天早上,昏迷两日的林家老爷咽气归西。
林家太太和几个姨娘哭作一团, 唯有林如海木着脸走出来, 支使着各房下人:“把灵堂布置起来, 各家去报丧。”
林老爷一走,先前被打发出去的乳母嬷嬷们被允许回来帮忙,两个嬷嬷领着几个婆子丫鬟和小厮在林家老爷灵前举哀。
“我们知道大爷心里苦,大爷心里苦的哭不出来,就让小的们替大爷哭!老爷啊……”
唱经超度的和尚,做法事的道士也来了,一连七日不停。
江南地界的有些头脸的人家听说林家咯老爷归西,无论得不到报丧,都往林家吊唁,林家大门洞开,往来络绎,熙熙攘攘,门庭若市,许多年不曾如此热闹过。
林家管事的把下人们都召集起来,再三敲打。
“都警醒起来,只要这几日不出错,把老爷送出门去,家中自然有赏!”
贾敏忙得脚不沾地,一面是婆婆悲伤过度又天寒受凉,请医问药,家中支取钱粮、器具、都要由她手中过,还要出去接待各家女眷,若不是先前跟着大嫂料理过荣国府家事,肯定一团乱麻。
苏哲朱谦等人得到消息,也从书院过来吊丧,看林如海年纪轻轻就披麻戴孝的样子,和去年的自己何其相似。
林家老爷过世,早就有征兆,不似自己的母亲亡故,叫人措手不及。
众人也只能苍白劝慰一句:“如海节哀。”
林家老爷过世的消息快马加鞭传到荣国府上时,贾母心头忧虑得很,女儿嫁过去不到一年,就经历这种大事,不知能不能周转。
贾母从重孙媳妇做起,早前老太爷没的时候,上有公公婆婆,还有叔叔婶婶,还有妯娌姐妹,林家可只有两个孩子。
崔氏看出贾母的操心,笑着温声道:“母亲,咱们家防着这一手,奔丧的人早就预备好,消息一来我就叫他们去了,妹妹在家中跟着我管家好几年,前儿二弟迎娶弟媳的时候都是她一手操持。说句不中听的,林家再怎么,也不如咱们家大业大。咱们这边有人去也能搭把手,你大可把心放下,妹妹比我还能呢!”
大儿媳妇一说,贾母眉头舒展开些许。
“若不是那么远,倒是还能叫你去帮忙,外面有林家的消息,赶紧递进来。”
崔氏点头应是,哄着胃口缺缺的贾母再用点牛奶粳米粥。
江南的春日笼着蒙蒙的烟雨,像是人化不开的愁绪,林家的丧事没出什么大纰漏,停灵七七之数,林如海作为独子,亲自扶灵往姑苏祖坟下葬,家中就只有林家太太和贾敏。
林家太太身子已经好转过来,只是整日以泪洗面,原先的精神头不见,春雨蒙蒙,喘一口气都是潮的,正是伤春之际,又逢亲人去世。
林家太太成日伤心,也没精力再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40-50
挑媳妇的不是,而今家中只有他们三人,平白窝里斗内耗,岂不是更伤神。
贾敏和婆婆没什么能聊天的去处,只能在旁小心服侍,唯恐照顾不周。
林家太太没来由忽然问她:“你父亲走了以后,你母亲怎么过的?”
贾代善走的时候,贾赦、贾政都没成人,贾敏更是年幼,一应事物都是贾母料理,还要管着偌大家业。
贾敏见婆母愿意说话,就将自己父亲亡故之后,母亲如何料理家世,将他们兄妹几人拉扯大如实说了。
林家太太听着,无端又滚下泪,看一看天色赶贾敏回去:“你母亲到底是……更不容易,天没暖和透,你回去,不必在我跟前熬着。”
贾敏恭敬起身:“是,媳妇明日再来。”
而后仍旧每日晨昏定省一样不落,规矩十分周全,对外还要给江南各家还礼,京中的消息二嫂一举得男,各样节礼,事事都要她亲自打点,井井有条,连两个姨娘都有些佩服她。
“咱们家这位奶奶,还算有媳妇的模样。”
林如海一去将近二十来日,把林家老爷阴宅落定,各样礼节完成,返回家中。
一进后院,难得见穿着一身素服,穿着麻衣的贾敏巴巴迎上来,娇声软语中带着几分委屈:“你一去这么多天,怪想你的。”
夫妻二人悄悄拉一下手,贾敏冲着林如海使了一个眼色,让他赶紧去看看母亲。这几日她一直有给林如海去信,说家中的情况,林家太太郁郁寡欢,如此下去必定肝气郁结,将身子拖垮。
林如海赶紧去母亲的住处给她磕头:“母亲,孩儿已经把父亲安顿好了,母亲身子可大安了?”
今日天晴,林家太太在院子里晒太阳,见儿子回来,略有点精神,一开口就能听出来中气不足:“身子好了,心里难受。”
林如海想着母亲就是闲着胡思乱想,以至于总将伤心事过不去,于是又道:
“母亲,儿子这回去那边,看中几个庄子,先前儿子成婚时,想着应该往祖上再添几分祭田。母亲你帮忙掌掌眼,若是都好,咱们就都买下来。我叫人把庄子修缮好,若是母亲思念父亲,天好的时候,我就带母亲去那边小住。”
若是从前,林家太太在这样的事上最有兴趣,今日神情淡淡:“我也看不出好坏,都买了吧!”
林如海与贾敏对视一眼,读懂了彼此心中的担忧和无奈。
贾敏也在旁提议:“母亲,先前大爷说,咱们家原先在城里那些屋子,许是该修整一回,下回乡试或者每年院士,都租出去。”
林家太太还是那样万事与我无关的模样,绷着一张脸:“这是积德的事,你自己看着办。”
林如海无法,见母亲似乎连自己都烦,唯恐惹出气来,她又生病,只得暂时告退,明日再来。
所幸林如海和贾敏每日在林母跟前孝敬,天气渐渐回暖,林家太太的身子渐渐康复,用饭也比先前有胃口。
那日林如海陪着母亲在园子里散步,没来由听见有人隔着墙议论。
“若是咱们这位新奶奶肚子争气点,一年半载的添个孩子,太太膝下不那么寂寞,有个寄托。”
林如海抬头,这不是先前他和贾敏闲逛时听到小丫鬟骂狐媚子的地方?看来那个角落,竟是家中下人们专门说闲话的去处。
他再一看母亲,脸上仍是没多少表情,看不出悲喜,才一回到院子里,林家太太就叫人把两个姨娘找来。
冷眼看着二人道:“老爷走了,你们膝下也没个儿女,每人三百两银子,自去谋生路吧!”
这么多年了,林家太太精神头不好,但人还不聋,说话人的声音她听得出来。
两个姨娘还想说话,一抬眼看见林如海冷厉的眼神,立马不敢吱声,她们说过好些闲话,肯定是有人传到太太和大爷耳朵里了!
林家还给二三百银子安家,加上她们的体己,拿出去足够当个小富婆,两人连忙闭嘴磕头谢恩,二人一走,林家老太太难得开口:
“家中守孝,不用这么多人,都打发了。”
随即又看向儿子,缓缓道:“我知道你早有这个心思,现在你父亲不在,她们没个儿女,也不必叫她们空守着,都放出去吧!”
林家太太发话,林如海处置起下人来名正言顺,家中打发了一批丫鬟,他院子里的几个适宜婚配的,林如海也没把她们配小厮,让贾敏将她们放了良籍,诸如莲子和莲心这种大丫鬟,每人打发二百两,让她们自去谋生。
这手笔贾敏都觉着林家仁厚,先前贾代善亡故,贾母打发那几个姨娘的时候,也没给这么多钱财。
林家这些丫鬟这几年攒下的钱财不会少,出去找个有营生的男子嫁了,也是个小富人家的奶奶。
过了几日管家媳妇来回话:
“莲子和莲心都放回了良籍,那些赏钱足够她们嫁人做正头娘子,她们还想进来磕头谢恩,奴婢听大爷的吩咐,让她们冲着太太院子方向磕头就罢了。紫儿和小玲不想还籍,要不要给她们找个小子配人,故而来讨大爷示下。”
林如海听着管家嬷嬷回话,眼皮也不抬。
“若是不想还良籍,找了人牙子来卖到别处,家中不用了,若她们问缘故,你让她们自个儿想想。”
丫鬟不想回良籍,是怕出去之后没有林家高门庇护,讨生活不易,若她们是个规矩的,留着也可。可惜是个嘴碎爱挑拨是非的,也是遇见林如海这几年想积德,林家对下人宽和,落到心眼小的主子手里,指不定被卖到哪去。
老嬷嬷把林如海的示下往外一传,紫儿和小玲再不敢提要留下表忠心的话,灰溜溜领着主家赏赐的银子,自去谋生。
林家下人去了一批,清净不少,本来在孝中,不出门,无宴饮,只得三个不爱生事的主子,下人少几个,各司其职,反而少有人生事。
日子一日日过得缓慢而悠闲,唯一叫人忧心的就是林家太太,身子时好时坏,心情也难得几日明媚,倘若林家太太是贾母的那样的性格,自己会找点乐子,也不至于此。
堪堪过去一年,林如海也能出门走动,他把常安和常吉等人叫来跟前,问他们的婚事。
常吉挠着后脑勺,很不好意思,讪讪笑了:“大爷,哪里有家中守孝,当奴才的成婚的道理。”
林如海认真嘱咐几人:“已经守过一年,你们年岁比我还大几岁,也该成家了,找个靠谱的娘子,我这边都给一份赏钱,定下了和账上说一声,去领赏。”
众人见大爷掏心掏肺关心,十分感动,一起磕了好几个头:“小的多谢大爷。”
料理完小厮们的终身大事,进二门的时候正好门房要往贾敏那边递信,林如海当了一回青鸟。
虽说荣国府时常有信来,贾敏每次收到都开心的同孩子一般,忙忙拆开一看,脸色骤变。
“大哥哥妾室添的姐儿出花没了!”
🔒47 ? 第四十七章
◎“人间不如意”◎
第四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