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庶女拿了嫡子剧本后》第128章第128章
没有了搅屎棍胡旦在史馆后,沈霁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除了偶尔会在散值后与同僚去小聚,大多数时候都会绕道西华门跟李云杳一块儿回家,有时候遇到卖杂货的货郎在吆喝叫卖,她们便会停下来给开冬和刘子春卖些玩具回去。
有沈亿陆在,朝中涌动的暗流暂时未能将沈霁卷进来,不过她也不打算一直躲在沈亿陆的羽翼之下,除了参与修书和撰写日历之外,她还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赵老大上次召见沈霁的时候便已经透露了要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意思,所以接下来必须要储备军事人才。
只是军事人才不像那些饱读诗书的读书人那么容易选拔和储备,基本上将帅之才都出自武将世家,比如曹炳的儿子们,父亲为大宋最高级别的武将,儿子们也都纷纷从武,但目前为止具备出色的军事才能的只有长子曹璨。
而且为了防止这些武将拥兵自重,赵老大也不可能让所有将领都出自武将世家,所以将才必须从寒门中挑选。
可寒门没有多少接受武学教育的条件,那些中低层将领也多数是从士卒里面挑选杰出的几个来任命为将。很多士卒目不识丁,因此赵老大才天天念叨让武将们多读书。
开宝元年的时候,赵老大准备征伐当时的刘汉政权,为了找到合适的军事人才,他便下令举办武举。从各州府推荐过来的人才经过层层选拔,最后没有一个人是能令赵老大满意的,可见从没有家学渊源的寒门中挑选武学人才实在是不容易。
基于这种种限制,此后只要没有战事,武举便一直形同虚设。
再说武举的公平性不比科举,因为很多项目的可操作空间比较大,这也导致了很多人会为了赚一个官职而贿赂考官,考官在考试的过程中放水或对舞弊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旁人也看不出来,因此武举的地位太过尴尬。
沈霁在代州历事三年,见识广了,想法也变多了。她天马行空地想完后,便开始思考自己的想法的可行性及利弊,然后再找朋友们一起收集资料,准备给赵老大提建议。
这不,跟李云杳商量、筹谋了数个月后,她终于写出了一份策划书。这事她不再准备单干,所以她把策划书先给了沈亿陆过目。
“为大宋崛起而习武?这是什么口号?”沈亿陆看着策划书上面大写的口号,皱了皱眉,“这要是让有心之人看见了,定要拿来做文章,说什么大宋如今正迈向繁荣昌盛,本就已经崛起,你这是认为大宋还处于弱势?你到时候要如何辩驳?”
沈霁:“……”
虽然这有挑刺的行为,可文人的笔杆子确实能杀人,沈霁干脆提笔刷刷几下,把口号改成了“为大宋的繁荣昌盛可持续发展而读书习武”。
沈亿陆:“……”
所以“他”这是跟口号杠上了吗?
“为什么非得要一个口号?”
“响亮啊!爹不觉得很励志吗?”
撇过口号,沈亿陆继续往下看。
沈霁的策划其实就是兴办武学,既然参加科举的人首先会经过书院、州学的教育,那参加武举的人为何无需经过系统的学习?这是当初前来应举的人成千上万,最后却没有一个人令赵老大满意的原因!
所以在参加武举之前,必须先经过文武两方面的学习,这才能使得应举的武人提高中举的几率。
而为了不让武学跟武举像从前那样胎死腹中,相应的制度便得跟上,——李云杳觉得沈霁需要面对一个现实:就算武举能跟科举一样两三年便举办一次,但又有多少人会来应举呢?
首先武举之后,起官职的升迁制度还有待官一样从低级的武官开始任命。这对很多武将世家的子弟而言,并没有什么吸引力,毕竟官职太低了,他们靠门荫就能获得中高级武职,那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地去习武、参加武举呢?
对行伍出身的士卒也是一样,他们靠军功和资历就能往上升,去参加武举还得懂军事谋略,他们连书都没读过,哪里懂什么兵法?
其次,朝廷愿意花这么多心血和钱财去培养军事人才吗?在州学上面,朝廷已经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再来一个武学,三司那边肯定会哭穷。
对此,沈霁的想法是,让武学如州学一样在各州府开花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效仿国子监,设一个国家层面的武学学校,让各地举荐一些符合基础条件的人到这儿进学,一方面学习兵法谋略,另一方面学习武艺,习满三年,要么参加武举,要么去军队里担任武职历事、积攒经验。
而为了鼓励大家参加武学,就得许以好处,比如原本武职是五年一磨勘的,但是武举出身的可以三年一磨勘,这样一来,必然能让大家意识到武举跟科举一样,其出身远比通过别的途径入仕的官员更清要。
诸如此类的填补漏洞的建议与主张还有很多,沈亿陆看得出这份策划书的考虑已经越发周到,大概率能通过。不过他还是提了提,这事只靠沈霁是不行的,最好还是要取得武官那方面的一些支持。
沈霁道:“我早就说服曹璨他们,让他们一起上书啦!”
沈霁的交际圈可不只是文人,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