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纸书屋

正文 50-60(第2页/共2页)

/>
    盐场建好之后,纪胜自然回来,纪凌接替他过去。

    一个修场地,一个制盐,配合十分默契。

    纪凌这次去盐场,还带了一个人,或者说一个长辈。

    纪凌的舅舅,缪成志的儿子。

    外祖一家从庆国到纪国,带来的人基本都安排了官职,只有舅舅还在赋闲,为的就是把盐场交给他。

    缪舅舅带了些紧张,丝毫没有因为小侄儿年纪小而看轻他。

    他现在还不知道盐场的作用有多大,不过纪伯让他做,那他就好好办差,绝对不会给父亲和妹妹丢脸。

    纪国盐场,即将开张。

    细腻又没有苦味的大众平价盐即将上市。

    谁不喜欢物美价廉的东西呢!

    从纪国国都一路走官道,绕开祁国一大圈,终于来到属于纪国的海岸线。

    纪胜就在盐场等着弟弟跟舅舅,旁边给盐工和官员休息的屋子全都建好,一切准备就绪。

    可以开工了!

    作者有话说:

    ? 第 53 章

    海边的风格外咸湿, 纪凌上次吹海风还是在上辈子。

    这会看着大海,以及身边一个个海水池子,纪凌还是把注意力放到盐水池上。

    刚开始的步骤很简单, 哥哥纪胜已经让人把海水灌入上千个池子里。

    经过几天的暴晒, 池子里的海水慢慢蒸发, 留下白色晶体。

    估计还要再晒个一个多月,就可以把这些白色晶体收集起来,放到更远处的池子里。

    另一边已经架起巨大的炉灶,需要的石灰石同样准备好,随时可以用来煮盐跟蒸馏。

    到时候雪花一样的白色盐巴就会产生。

    不仅样子好看, 还去除了现在盐巴的苦味,还能大量生产。

    纪凌跟缪舅舅来了之后,又把各处完善一遍。

    大哥纪胜本来要离开,但见这里荒凉, 干脆带着人清理附近的林子,驱赶大型野兽。

    四周的营地本就收拾出来, 再这么一清理, 附近更加安全。

    这些做完之后, 纪胜又留了些兵士在这, 然后顺着官道回去。

    各处城池都在建设, 作为纪国储君, 纪胜的事情不比弟弟少。

    纪凌在盐场待了近两个月, 第一批盐巴做了出来。

    缪舅舅已经被这种神奇的制盐方法吸引,手指沾了点尝尝。

    只有咸味,完全没有苦涩的感觉, 甚至连海水的腥味都没有。

    这种盐巴只有卢国能生产, 每年的产量还很低。

    缪舅舅看看他们的大池子。

    好像一不小心, 一炉做了卢国十年还多的产量?

    缪舅舅自然知道盐巴的重要性,更知道精盐的好处。

    放到市面上,不出片刻就会被抢光。

    这种盐会让各家的饭菜更加好吃,价格又不贵,谁会不喜欢啊。

    别看每人每天用盐很少,可架不住这是人人都需要的。

    特别是干重体力活的人,吃饭一定要咸一点,否则人就会没力气。

    纪凌看着也很满意,干脆道:“正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小皇子》50-60

    好大哥打的鹿腿还没吃完,今晚就用新做出来的盐巴来做烤肉吃吧?”

    缪舅舅眼前一亮。

    好啊!

    当然好!

    小外甥的厨艺他听说过,但一直没尝过。

    再说精盐这种东西,其实他也没吃过几次,他家在庆国那会并不会受重用,父亲也不是贪图享乐的人。

    不管冲着哪一点,缪舅舅都对精盐很感兴趣。

    于是,纪国盐场今日的晚饭,就用是精盐做成,不管炒菜还是纪凌做的烤肉,升了炭火,架上铁锅,油脂跟铁锅的碰撞先出来香味,然后再撒上适量的精盐,油脂的香味更加诱人。

    缪舅舅小心翼翼咬了一口,油脂的香味在口腔里迸发,只有肉的香味,丝毫没有其他盐巴的苦涩。

    好吃程度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这也太美味了。

    粗盐跟精盐,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一想到以后每日都能用精盐,缪舅舅感觉生活都快乐了。

    所以小外甥压着精盐回都城,以后这就剩他一个的时候,缪舅舅非但没有伤心,反而笑眯眯摆手。

    精盐带给他的震撼,也要带给其他纪国人!

    缪舅舅到底是缪成志教出来的,他意识到盐场的重要性,更意识到纪伯把盐场交给他的用意。

    他一定会为纪国守好盐场,让纪国上下都吃上便宜的精盐。

    只要产量足够,肯定还能卖到其他国家。

    纪国的白纸,肥皂等物,卖的一个比一个好。

    精盐肯定更加厉害。

    纪凌从盐场返回国都时候,一路从官道上回去,发现道路两旁渐渐有人居住有人开耕。

    特别是纪国建的驿站附近,很多平民房屋围绕驿站来建,毕竟驿站附近十分安全。

    这才几个月时间,估计用不了多久,这条路就会变得很繁华。

    纪国都城。

    都城主街十分热闹,琳琅满目的各色店铺目不暇接。

    不少是纪国特产店铺,一小半是各种美食酒楼。

    很多过往商旅都会在纪国国都大快朵颐。

    谁让只有纪国国都有炒菜可以吃,而且饭菜做得五花八门,好吃得很。

    这么多酒楼之前讨论过一件事。

    过了今年之后,就没有祁国的便宜盐巴,以后的盐价会不会涨,他们的饭菜价格会不会有浮动。

    现在能做生意的,肯定比较有头脑,别看现在才五月份,已经在考虑十二月份的事了。

    这些讨论纪凌自然知道。

    否则也不会安排祁国的祁喜“无意”听到盐巴的事。

    不过现在各家酒楼不用担心了。

    纪国建盐场的事他们都听说,自家的盐场,说不定价格还会更便宜?

    唯独担心的是,盐会不会不太好。

    其实祁国的盐就不太好,有些讲究点的还去卢国买盐,但祁国盐胜在便宜更方便获取。

    所以纪国食盐铺子开张时,这些酒楼老板们下意识去店铺里面看看。

    这说是店铺,其实更像官署,属于户部下的盐务部门。

    接下来全国各城都要设置这样的店铺,盐务全都由国家管理,由国家定价跟贩卖。

    食盐国有化,不能让其他利益掺和到百姓日常吃穿上。

    至于价格,自然没让纪国百姓失望,虽说纪国前期投入不少人力物力,还有恶金的付出。

    但盐价自然不会上涨,纪国的精盐价格,跟之前祁国粗盐价格一样。

    之前一斤粗盐的价格为三十纪币,而一斤盐足够一家四口用上一个月的。

    这个价格还算合理,纪国大部分人都能接受。

    赶来的酒楼掌柜们听到价格之后,瞬间轻松。

    每个月买盐都要花不少钱,只要不涨价,那什么都好说。

    反正来都来了顺便买点回去。

    他们纪国办事就是靠谱。

    可是众人看到柜台上的雪花盐时,下意识寻找粗盐。

    怎么只有上好的盐,粗盐呢?

    大家都习惯性找粗盐,这种雪花盐确实好,但用不起啊。

    不过铺子里怎么那么多雪花盐,这要多少钱才能买到?

    有个胆大的老板问道:“我们想买盐,就买最普通的那种,怎么买啊。”

    铺子里的官员道:“就这个。”

    官员指了指柜台里的雪花盐,认真道:“咱们纪国只卖这种盐,跟之前祁国的盐价格一样。”

    周围瞬间安静。

    这样的盐,跟祁国的盐价格一样?

    这可是精盐!

    祁国那是粗盐啊!

    官员继续道:“咱们自己产的盐还没有苦味,不信你们尝尝。”

    官员说起来有些骄傲。

    之前他也是不信的,宫室上下都不信。

    大学士们都觉得神奇。

    所以这会欣赏着百姓们吃惊的表情,心里别提多舒爽。

    不过小公子也是这么看他们的吧?

    也不对,小公子淡定得很,似乎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

    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整个纪国都城的人都听到这个消息。

    雪花盐跟粗盐一个价格,吃起来完全没有苦味。

    据郑锡说,这盐比卢国的盐都要好。

    一时间,整个纪国盐务铺子人满为患,纪胜亲自带人去维持秩序,这才让大家好好排队。

    打眼一看,排队的大多数人竟然不是纪国人,而是往来的客商。

    雪花盐啊!

    只要三十纪币,不买个几千斤对不起这么好的事!

    本地人一看这么长的队,干脆等等好了,反正国君肯定不会亏待他们纪国人。

    事实确实如此,纪国人的底气确实没问题。

    等大家蜂拥而至,纪国盐务铺子说出要求。

    首先,买纪国的雪花盐只能用纪币支付,现在一金可以换一百纪币,先去我们官府换钱再说。

    其次,每人最多只能买一百斤,尽量让很多人买到。

    最后,携带食盐出纪国的商队,需要支付货物本身的十分之一纪币当作关税。

    纪凌早就在这等着。

    想买盐是吧?

    要用纪国的钱来买!金子?不好意思,不能直接交易,只能先去还钱。

    至于关税这种事,纪凌早就想做了。

    纪国那么多好东西运出去,一直以来赚的都是物品的钱,现在也该薅点其他国家的羊毛。

    什么?

    不想掏关税,那就不买!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小皇子》50-60

    现在只是食盐要关税,以后诸如肥皂白纸等等,渐渐都会在关税名单当中。

    而且无一例外,全部要用纪币支付。

    被这些要求砸晕的其他国家客商们面面相觑,随后立刻揣着金子去兑换纪币。

    换了也不亏嘛。

    反正他们经常在自己国家跟纪国之间来回,要买的东西不止一点。

    换来的纪币就算买盐用不完,还能用在其他地方。

    于是乎所有想买雪花盐的客商,怀里揣着成千上万的纪币开始买买买。

    至于买盐的关税,根本不在他们考虑范围。

    如此廉价的食盐,便是加了关税也是值得的,转手到自己国家,肯定能大卖特卖。

    换了纪币的客商们继续排队,每个人买到精盐之后第一反应,就是用手指蘸着尝尝。

    这颗粒真的很细,味道一点也不苦,确实是上好盐!

    看着大批纪币流通,甚至被带到他们国家,纪凌下意识笑了。

    用纪币好啊,以后更多货物的买卖,全都会使用纪币。

    把铸币权跟货币价格全都掌控在自己国家手里,百利而无一害。

    用食盐推动纪币的流通跟使用,效果果然拔群。

    纪国如今三十五个城,每个城池的主街上,陆陆续续开设同样的盐务铺子。

    从海边盐场制好的上等食盐,有条不紊送到各处。

    纪国人再也不用吃粗盐了。

    如此漂亮,且没有苦味的盐巴,谁不想要呢。

    纪国食盐由来往客商送到其他诸侯国。

    一直贩卖盐巴,善于制盐的卢国国君皱眉。

    纪国也制盐了?

    卢国国君额角跳了跳。

    怎么有种不祥的预感。

    “把纪国做的盐拿上来看看,对比一下,看看到底是纪国盐好,还是卢国盐好。”

    作者有话说:

    ? 第 54 章

    卢国盐好, 还是纪国盐好。

    这是今年五月份天下间最热闹的话题。

    但只要见过两者的差距,就没有人会昧着良心夸卢国盐。

    纪国的盐不仅质量更高,还便宜。

    虽然要交关税, 要用纪币买, 可还是划算。

    纪国的精盐甚至比卢国每年限量的盐都要好。

    如果一定要说个缺点, 那就是纪国的盐供不应求,暂时提供不了太多。

    纪国还会给自家留够数量,剩下的才会卖给其他诸侯国,一次一人一百斤,若其他国君去买, 才能买个一千斤。

    缪舅舅还写信过来问,说他们盐场的产量能跟上,为何不多做。

    纪凌只回了两个字:“卢国。”

    纪凌还跟身边的杜或,锦涌解释:“盐一直是卢国的收入, 卢是大国,不好强行抢走生意。”

    所以纪国只推脱精盐产量低, 不可能无限量供应。

    消息传到卢国, 卢国国君跟上卿卢山鸣这才松松眉头。

    卢国国君是个老好人, 开口道:“还好, 产量不算多。”

    至少比不会抢他们的买卖。

    若纪国直接抢了, 就算卢公是个老好人, 他也忍不了。

    作为天下第一大诸侯国, 卢国有自己的底气。

    上卿卢山鸣淡淡道:“少量卖盐不是关键,关键是纪币。”

    要说纪国的精盐,卢山鸣也看过, 确实非常好, 甚至卢国都达不到这样的标准。

    而且纪国的态度也很奇怪。

    不想得罪卢国, 那就彻底不往外售卖,绝对不会影响卢国。

    但他们选择卖一部分,顺势推出纪币的影响力。

    这哪是卖盐,分明鼓励天下客商都用货币。

    现在的各路客商基本都是贵族的家仆,他们走南闯北,见得也多,有些渐渐脱离贵族,开始自己活动。

    他们走到哪,就会给哪带来其他地方的好东西。

    若他们把纪币也带到各地呢?

    若百姓私下交易,都用纪币呢?

    卢山鸣看得显然更加长远。

    但他们又没有立场禁止卢国客商不买纪国盐。

    纪国盐精良,转手到卢国便是大笔财富,就算明面上禁止,总会有人还会偷偷买,到时候只会更麻烦。

    纪国还真给他们出了个难题。

    卢山鸣缓缓道:“纪币已经够麻烦,我担心的是,纪国有能力造出更多盐,只是刻意控制数量。”

    为的就是不动卢国利益的前提下推广他们的纪币。

    要是这种情况,那有朝一日跟纪国不对付,人家岂不是瞬间用精盐霸占市场?

    让卢山鸣选,他也会选物美价廉的纪国盐。

    换了郑伯那种习惯,肯定要出兵攻打纪国,至少要给他个教训。

    但卢国跟纪国还隔着郑国,教训肯定不能给。

    卢山鸣想了想道:“学昌国国君,重金悬赏改进制盐方法的人,不论出身,不论年纪性别,只要能改进卢国盐,便赐他卿士身份,可以世袭。”

    重金就算了。

    还给卿士身份,还能传给后人。

    这诱惑不可谓不大。

    卢公看着精明强干年轻的卢山鸣,点点头:“好,都按你说的办。”

    卢公跟祁伯一样,皆是明白人。

    自己有多大能力心中有数,就该听国内厉害人物的。

    想到这,卢公问卢山鸣:“要不要喊仪先生跟我家老七过来,他们对纪国比较熟悉。”

    他们两个在纪国待了两年时间,比他们要熟悉。

    卢山鸣摇头:“官学刚刚建起,还是让他们忙官学的事吧。”

    两人回来之后,在卢山鸣的支持下,卢国效仿纪国也成立一处官学。

    其他情况完全一致,什么考试考核等等。

    唯独不同的是,这里只收卿士子弟。

    卢国人口过千万,卿士也有不少,子弟众多,所以仪先生跟卢中杰很是忙碌。

    而且卢山鸣觉得仪先生对纪国好感度很高,估计不愿意多说。

    五月过去,纪国依旧没有增加产量的计划,说得都是产量不足,所以客商们想买纪国盐只能排队。

    还有人开玩笑,想要找纪国的盐务铺子,只要看哪个店铺门前在排队就好。

    卢国那边大力招揽人才,再有多年制盐的心得,竟然还真找到突破口。

    具体怎么突破的自然不可能说出,但造出的精盐竟然也多了不少。

    纪凌忽然发现一个问题。

    好像不止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小皇子》50-60

    纪国内部卷,还带着周边国家一起卷?

    昌国在卷恶金。

    祁国在卷种田。

    卢国在造盐。

    果然有竞争才有进步吗?

    不管怎么说,纪国的精盐给自己家百姓带来很多好处。

    这样的盐巴不苦涩,还够咸,每家的用量还比之前减少,可以说把物美价廉做到极致。

    而且纪币因为食盐的缘故,明显使用的更多了,就连纪国内部也是如此。

    从以物换物到以纪币换物,这是一个很大的进展。

    以后各地的粮税也会方便运输。

    特别马上六月,要收获的五月稻就要收田税了。

    今年没有交稻谷,而是先把稻子按照市价换成纪币,直接交纪币或者银子就行。

    不仅农户们的负担减轻,各地交税款的时候,速度更快,账目也更加清晰。

    趁此机会,修了近一年的纪国律法终于出来。

    郑锡自从来到纪国后,为了避免他跟郑国的冲突尴尬,正好请他修律法。

    这一年里,郑锡在纪国已经安家落户,更看得出来纪国的潜力,律法的事更为上心。

    说来感慨,他一直以为自己心中的律法是为了郑国来修。

    没想到兜兜转转,竟然变成纪国律法。

    而且因为公子凌的缘故,律法修得比他想象中还要好。

    除了上次在盐场道路附近鼓励百姓居住之外,郑锡基本都在埋头修律法。

    他捧着厚重的律法前去宫室。

    宫室里纪伯等人都在等他,看到他来,人人脸上带着惊喜。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纪国的大日子。

    纪国终于要有一部正式的律法。

    以后各个郡县做事,全都有法可依,成为维护秩序的重要依据。

    接下来半个月里,纪国宫室上下皆在研究律法,郑锡口干舌燥感觉每天要面对无数问题。

    在众人集思广益之下,终于在七月份,纪国,或者说世上第一部规则清晰的律法诞生。

    小到当街吵架,大到杀人放火,该受什么刑罚全都明文规定。

    纪国律以后就是纪国科考必考项目之一。

    不止官员要考,更要派人在郡县讲解。

    这个做法看似合理,其实现在很少有人这么做。

    律法不公开,是所有诸侯国通用标准。

    放到现代,就算判刑了也会知道自己到底犯的什么罪。

    这时候不同,是否有罪,为什么有罪,全都有上层贵族解释,最所有解释权都在贵族手中。

    故而律法不公开,不透明。

    说白了,还是不把百姓当人。

    纪国做这么详细的律法,为的就是公之于众。

    让百姓也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若有人冤枉他们,又该怎么做。

    将律法公开,至少能比现在要公平得多。

    有律法,更是社会进步的一大标志。

    纪国宫室众人连夜赶工,准备在秋收之后正式颁布这部纪国律。

    有了纪币。

    再有纪国律。

    现在的纪国已经不再是当初的边陲小国。

    官制的变化,律法的公开,全都表明纪国跟其他诸侯国完全不同。

    在他们还在争中原那块地的时候,纪国内外已经完成蜕变。

    这片土地上的人勤劳勇敢,热忱爱学,武器先进,粮食丰足。

    走到这种地步,纪凌的心才微微放下。

    这样的纪国,应该能在未来的大混战中存活下来吧?

    就在纪国颁布律法几天后,从南边传来消息。

    纪胜解释道:“今年南方又多雨,咱们几个城池还好,只是东南边的野人部落要遭殃。”

    之前就因为南边多雨,当初的锦族等人投奔纪国。

    倒也不是说巧合,再次雨水多。

    而是当地脆弱的农耕承受不住一点天灾,完全看天吃饭。

    纪凌想了想:“东南那边,那里是不是有个四五十万人口的部落?”

    纪胜点头:“我担心他们会铤而走险,来中原国家抢粮。”

    宫室众人下意识皱眉。

    东南那边,约莫属于东夷,他们的发展比一般部落要好。

    只是相对没那么先进,若那么多饿到极点的人来抢粮,纪国这边肯定要做应对。

    不过纪胜的护卫锦涌忽然道:“他们可能不止四五十万人。”

    众人看向身量极高,身板极宽的锦涌。

    锦涌虽然有点憨傻,但他曾经也在南边那一块,了解的内情更多。

    “当初锦族附近,其实还有个部落,那个部落二三十万人。”

    “遇到水灾之后,锦族投奔纪国,那个部落去了东夷,估计跟东夷国家融合为一体了。”

    以前不跟东夷国家接触,锦涌也就没提,这会听到小公子说起,立刻告诉纪凌自己知道的一切。

    这下纪胜都有点傻眼。

    东夷国家原本四五十万人,如果真的跟那个逃难的部落融合。

    那就是近百万?!这是个数量不小的部落了。

    祁国也有城池在东夷,怎么没发现?

    不过也是,东夷那边地方太大,很难了解里面情况,平时知道有个部落,不知道部落人这么多。

    再说,平时大家相安无事,根本不会有问题。

    祁国也不是爱往周边扩张的国家。

    纪胜立刻道:“我再派人探查情况。”

    虽说东夷国家距离纪国有些远,但还是要提前做好准备。

    近百万没饭吃的人,到哪都是灾难。

    人饿急了什么都能做得出来。

    纪伯最后定下:“公子胜探明情况后再说。”

    “东夷国家离我较远,不用太过担心。”

    那个国家的位置应该在祁国和纪国盐场中间,这中间有块极大的空地。

    纪国盐场没放什么粮食,安全问题倒是没什么,就算顺着官道到纪国,这么遥远的路途,到这都没力气说话了。

    倒是祁国比较危险。

    纪胜道:“要不要给祁国国君写信,让他们小心东边。”

    这话说完,纪凌下意识看向郑锡。

    修完律法的大学士郑锡,已经把注意力转移到政务上。

    郑锡道:“可以提醒,但不能增援救。”

    祁国千万人口,对面百万人口。

    打起来也不会吃亏。

    反而纪国不能当马前卒。

    不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小皇子》50-60

    管祁国说什么好处,他们都不能去。

    其实按照郑锡真正的想法,干脆别去提醒。

    提醒多了,反而显得他们纪国在观察人家。

    再说祁国是大国,纪国是小国。

    小国跟大国当邻居,不用太热心,这大国要是能被东夷国家吃掉一些,对纪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郑锡把这些话咽下去,这么说显得太过冷血。

    可纪凌收回眼神。

    他总感觉,事情已经朝这个方向发展了。

    果然,八月下旬,祁国传来消息,他们跟东夷国家已经打了三天,现在请求纪国帮忙,便是支援一些武器都行。

    当然了,他们要恶金武器。

    千万人口的国家跟百万人口部落打。

    还要纪国支援武器?

    想什么美事呢。

    作者有话说:

    ? 第 55 章

    各国打仗, 让纪国出兵。

    这是之前百年打仗时形成的习惯。

    当时的纪国需要钱粮,需要物资,一般确实会去打。

    出兵出帅, 都有可能。

    纪伯带过郑国打昌国, 也带过昌国打郑国。

    提祁国打仗也不少, 如今祁国还有十几个城池是纪伯带人打的。

    各国诸侯不想费自己的兵力,就会来找纪国。

    这次跟一个比较勇猛的部落打仗,自然而然想到纪国。

    纪国打仗厉害,又有恶金,“请”他们最合适。

    但话又说回来, 请纪国,那有什么好处?

    祁国道:“盐场。”

    此时纪国宫室,郑锡冷笑:“盐场干他们什么事,咱们又没设在祁国境内。”

    “就是, 纪国盐场跟祁国之间,还隔了个百万部落。”杜邗附和。

    缪成志也是这个想法。

    纪国三位大学士的想法, 就代表纪国上下的意见。

    时代变了。

    纪国再也不是那个为口饭吃, 让兵士们出去作战的国家了。

    盐场?

    盐场关你们祁国什么事。

    再者说了, 都给你们那么多农具, 还不够?

    在祁国眼里, 以前是够的。

    若纪国造了盐场只是自己吃, 他们觉得这笔买卖合算。

    但现在的纪国拿着纪国盐在天下横行, 心里便觉得亏得慌,所以派了使臣请求“援助”。

    祁国使臣此时也在宫室,想着祁国国君跟祁喜的命令, 皱眉道:“纪国就在祁国旁边, 祁国有难, 纪国自当相帮。”

    “若等祁国腾出手来,纪国只怕要有麻烦。”

    这话让一直看戏的纪凌微微抬头。

    还是那句话,时代变了。

    真当祁国能以大国之势威逼?

    祁国使臣分明在威胁纪国。

    确实,现在的纪国只有三十五座城池,人口一百七十多万。

    面对城池六十,人口千万的祁国来说,好像是很弱势。

    但这种威逼真的有用?

    这种威逼让纪凌十分不爽。

    他们纪国发展那么多年,是给被人流血牺牲的吗?

    祁国的人命是命,纪国的人的命就不是了?

    善于打仗,不代表就要去打仗。

    他们纪国百姓,只怕是天底下最不想打仗的百姓,因为他们知道战争有多苦,又有多少亲朋死在战场上。

    以前那是没办法,现在?做梦。

    郑锡同样侧目,他看过去,那祁国使臣竟然有些惧怕,惧怕的同时又隐隐不屑。

    一个郑国人,竟然这么帮纪国,实在不齿。

    祁国使臣壮壮胆子:“郑上卿,您以前就夸过纪国打仗厉害,如今真的来了纪国,可有什么想法?”

    郑锡在纪国是首席大学士。

    特意强调郑上卿,分明是故意扯纪国,郑国。

    他这表情一露,纪凌心道不好,把原本想说的话直接咽下。

    果然,郑锡摸摸花白的胡子,他这个年纪这个智慧,怎么听不出祁国使臣的意思。

    等送祁国使臣离开。

    郑锡直接道:“那百万部落今年遭灾,再无粮可用,必然是个乱子。”

    “百万人落难,在哪都会出问题。祁国那边他们攻不破,只怕会掉头来找纪国麻烦。”

    这是肯定的。

    百万饥荒难民,他们肯定会自谋生路。

    他们距离祁国最近,所以会先找祁国麻烦,先去抢祁国的粮,甚至说不上对错,只是生存本能。

    祁国虽不善战,但人多,那边多半攻不破。

    不说百万人全来烦纪国,就算来个一二十万,二三十万,都足够纪国这个体量的国家头疼。

    郑锡直接道:“不如我们帮一帮百万部落,让他们占个祁国城池,也有个安身立命之所。”

    纪凌有些想笑,但又不敢想。

    怎么说呢,好损,但又好棒。

    若那使臣知道他的轻蔑会带来这样的后果,肠子都会悔青。

    当然,郑锡也不是完全为了报复,而是出于各方面考量,这是对纪国最有利的地方。

    他原本就说,小国纪国处在大国祁国旁边会不安全,趁机削弱实力最佳。

    本以为有些冷血,看看祁国对纪国的态度,对他的态度,那就不能怪他了。

    好端端的来算计他们,哪来的胆子。

    不过郑锡说完,又怕纪伯不同意。

    因为这种事换了郑伯,他肯定不同意,定然是那种两边都不帮,一定要全了自己名声。

    谁料纪伯直接站起来,眼前一亮。

    “好啊!此计甚好。”

    纪凌看着,心道父亲你演得过分了!

    他们父子三人昨晚在母亲宫室的时候就讨论过的!

    但这种态度,显然让郑锡很受用。

    纪伯继续道:“没错,此消彼长,为了纪国,也为了他们态度,帮一帮百万部落!”

    “此事就交给郑大学士去办!”

    郑锡领命,又看看不发一言地纪凌:“锡领命,只是这事,还要请小公子帮忙。”

    “好说好说,要人给人给钱给钱。爱卿尽管去办!”纪伯一锤定音。

    郑锡手掌紧了紧。

    有个能识人的国君,这种感觉太好了。

    从宫室离开,纪凌直接跟着郑锡去官署,连纪胜都陪着左右:“若要调兵,只管开口。”

    这是真的要人有人,要什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