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纸书屋

正文 30-40(第2页/共2页)

将人才的标准放宽到了数量众多的庶民之中,赢政只觉得天下英才似乎尽在自己手中了。

    他决定把招贤令作为明日朝堂的议题。

    李世民则直接对群臣们道:“朕打算在民间寻访有农学经验的人,众卿家觉得如何?”

    每次他这样问的时候,其实心里已有打算。

    魏征最清楚不过。

    不过,这个想法的确是好的,所以他并没有出声反对。

    魏征心中想得更深层次,他想,或许等仙画全部讲完,可以直接从朝廷科举开始做一些革新。

    这才是根本!

    他隐有头绪,但并没有系统性的想清楚到底要怎么变,怎么革,所以暂时也没提出来。

    他知道,若是自己的折子呈上去,很可能会引起轩然大波!

    【明朝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考了六次科举都没有考上,成为大家口中的笑柄,时不时就耻笑他一番。十几年没考上,宋应星后来也不想再做官了,决定回家,为自己曾经见到过的农民、匠人和小工商业者写一本书。】

    【他在序言里面写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

    【这本书就是《天工开物》!】

    “放榜了!放榜了!”

    随着一声锣响,京城张贴皇榜的地方被前来赶考的书生和他们的书童们围了个水泄不通。

    大家都想第一时间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考上。

    宋应星也在其中。

    他早已考取举人的功名,但却在最后的进士考中遭遇到了巨大的挫折————连接考了五次都没有考上,这已经是他考的第六次了!宋应星在心中早就和自己说过,这是最后一次,要是这次还考不上,那他这辈子绝对不会再考。

    好不容易挤进了人群,在皇榜上来来回回的看过多遍,却依然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

    宋应星的心沉沉的坠了下来。

    还是没考上!

    他失魂落魄的回到了客栈房间,静坐在窗前发呆,从下午一直到晚上。

    虽然心中早已经有所预感,也决定不再考,但前面几十年的人生都是为了科举,一下子要放弃,怎么可能全无悲伤呢?

    就这样一个人待到了天黑,直到肚子饿到难受,宋应星这才出了房间门。

    正巧,和自己一同进京来赶考的关举人考上了进士,正在酒楼里大宴宾客。

    “宋应星,上来一起喝酒!”他在酒楼二楼的栏杆对着下面的宋应星喊道。

    宋应星皱眉,他和这位关举人曾经有过一些学术上的争辩,其人狭隘又气量小,宋应星觉得和他道不同不相为谋,因此只是拱手道贺了一番,并未上前凑热闹。

    二楼的窗户被放下,里面的人故意放大了声音。

    “关兄,你和他有什么好说的,考了六次都没考上,简直废物一个!”

    “哎,也别这么说,说不定宋兄还能考个第七次第八次甚至第九次呢。”关举人揶揄调侃道,鄙薄之意溢于言表,我听闻宋应星平日只爱和那些种地的农人和匠人来往,钻研一些奇技淫巧的小道?”

    “的确是,简直是丢我们读书人的脸!也难怪一直都考不上!”

    宋应星在下面听得一清二楚。

    他冷哼了一声,却不欲与这些人争辩,正打算离开的时候,仙画开始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30-40

    了。

    而且,他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宋应星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但考了六次……《天工开物》也的确已经有了一个开头……这说的真的是自己啊!

    酒楼二楼,觥筹交错之声消失了,鸦雀无声。

    许久,有人从嗓子里挤出来问:“仙画中所说的宋应星……”

    不会是他们刚刚才挤兑嘲笑过的那个宋应星吧?

    【它被誉为华夏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涵盖了农业、工业和医学多个领域。《天工开物》里面第一次提到了“物种变异发展”的概念,也就是现代农业中耳熟能详的“杂交”。它在欧洲传播极广,甚至被欧洲学者誉为直接推动了欧洲的农业革命。】

    现代硬壳精装版的《天工开物》出现在天幕上。

    一版比一版精美,都是所谓

    的典藏版。

    古人们哪见过装帧得这么漂亮的书,即使不知道它讲了什么也不知道它的重要性,也能从这装帧看出后世肯定对其十分的重视!

    未央宫中,汉武帝刘彻却极为不爽,气得牙痒痒。

    为什么每次华夏捣腾出什么好东西,受益的却都是那欧洲?

    最后这群贼子还拿着学来的东西来侵略华夏?!

    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其他朝代他不管,但他的大汉,以后别想有什么好东西流出去!

    【2021年的时候,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我国嫦娥五号在月球降落地的一个地貌,命名为宋应星。同样在月球上留名的还有我们上一篇提到过的徐光启,他是《农政全书》的编写者。】

    一轮满月出现在天幕上。

    视线上升再上升,一直上升到太空之中。

    满月变成月球,守护在一颗熟悉的蓝色星球周围。

    是亘古的寂静与美丽。

    而被命名为宋应星和徐光启的地貌就静静的驻留在月球之上。

    明朝消失了。

    但这两人的名字却以这样的方式成为了永恒。

    和日月一起。

    【另外,在淄博市和以蔬菜基地闻名的寿光县也有着贾思勰的纪念堂。】

    【这些被当时所鄙视的认为不务正业的农学家们,最后却往往因为对农学的贡献而青史留名,获得人民的铭记,甚至在太空中也熠熠生辉。而那些食古不化的守旧者,只能和旧的时代一起窝烂,成为历史的尘埃。】

    【时间,总是会站在真理这一边!】

    ……

    整个天下都轰动了。

    京城的教堂里,利玛窦对徐光启弯了弯腰,替自己的这位老友高兴:徐大人,这可是无上的荣耀!

    徐光启虽然高兴,但高兴过后却是惆怅。

    即便如此,他一人之力却太过单薄,大明的颓势似乎……已经无法挽回了。

    而酒楼里,所有的士子们都目瞪口呆。这可是月球!嫦娥待的月球!

    被无数文人雅士称颂的月球!

    他们已经顾不上

    去想月球上为什么灰蒙蒙光秃的,整个心神都已经被“宋应星这厮居然在月球上留下了名字”这个消息所占据。

    他何德何能?!

    大家简直妒忌到眼睛发红,几欲发狂。

    尤其是今天的主人公关举人,原本志得意满,如今却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中一个进士和被后世之人铭记还在月球上留下了他的名字这样的功绩相比,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他忍住心中潮水一般涌来的酸涩,亲自下楼准备请宋应星喝酒。但到了楼下一看,人早已经走远了,连背影都没给他留一个。

    走掉的宋应星却只觉得神清气爽,不顾周围人眼光哈哈大笑起来,身上束缚似乎被一下子就甩掉了。

    他找到了自己将为之付出一生的人生目标!

    【亩产增加最重要的一点,我放到最后讲,那就是从大秦以来的朝廷的土地政策的变化,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天幕外。赢政和扶苏精神一振。

    总算是又提到大秦了!真是不容易啊!

    第33章 亩产千斤的秘密(六)

    赢政看仙画已经看了整整三期了。

    千古一帝,不可能没有一点胜负欲。

    但从四大发明开始,纸张是东汉的,火药是唐宋的,印刷术是宋朝的,指南针也是后世发明的,就连讲农学,也基本没怎么讲到秦朝。提到秦朝的时候都说了些什么呢,说了他被徐福忽悠,说了一个“秦二世而亡”。

    赢政心里是稍微有那么一点点不爽的。

    朕的大秦难道就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吗?!

    现在总算是又提到了秦朝。

    赢政看着扶苏闪闪发亮的眼睛,忽然问道:“你很其用待听到后世的评价?”

    扶苏一惊,忍住想要去挠头的手,然后老老实实的回答:是。看看后世对大秦的一些政令有何看法?

    赢政又逼问:“那如果后世觉得政令不妥呢?你就朝令夕改?”

    朝令夕改伤的只是为君者的脸面,扶苏认真的想了一下,但若政令的确是对大秦对百姓有碍,只要对百姓讲明,他们也会明白。那即使是为君者被伤到脸面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很欣赏儒家的“教化”一说。

    赢政冷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始皇和大部分人一样,也在乎天下对自己的评价,和自己的身后名。所以,他这次才会想要泰山封禅,甚至想让不怎么服从大秦的齐鲁儒生们来制定流程。

    但有的时候,他却又不是那么的在乎这些东西。

    比如,他知道徭役辛苦,知道民间对此怨声载道。

    但是,每年他依然会征发几百万服役,全国将近百分之十五的人口!①

    因为他觉得自己和自己要做的事情更重要。

    比起这些,庶民们的抱怨又算得了什么呢?

    帝王,冷酷与无情才是本色。

    若是以往,他或许会认为扶苏这样的看法太过于仁善,毫无唯我独尊的霸气。但现在,他的想法发生了小小的改变。

    扶苏偷偷的觑了一眼自己的父皇,见他的脸色淡淡,不知是生气还是没有生气,心中有些忐。

    自己是否对仙画过于看重了些?

    只是,在他没有看到的地方,赢政却也偷偷的挺直了

    腰。

    赢政很自信。

    他们大秦的“黔首自实田”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吧?

    【秦朝以前,周朝采取的是井田制。《孟子.滕文公》里写““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大概意思是朝廷将方圆一里的地按照井字分为九份,八户人家各领一份,这是他们自家的私田,剩下的那份则作为公田。私田产出的为自己所有,公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30-40

    田产出的都上交朝廷。公田往往会更加肥沃一些。】

    【听上去非常公平啊!对不对?简直就像是周朝版的农民公社,其实是很先进的一种方式。】

    天幕上出现了一个方正整齐,四周被框起来的并字,只是中间的空格部分特别的大。

    这就是公田。

    而围绕着公田的则是八小块私田。

    周朝的农民们既要耕作自己的私田,还要抽出时间来耕作公田。

    李斯嗤笑了一声。

    井田制真的如仙画所示那样的公平方正吗?

    这只不过是最理想化的一种呈现罢了。

    事实上,能够规则划分的不过只有那么一小片平整的土地而已。剩下的或盆瘠或为丘陵,这里面可以做的猫腻多着呢。

    而且在井田制下,在村社耕作的人被称为野人,只有在城中和贵族食邑中生活的人才够格被称为“国人”,可没有后世想象的那么美好。

    况且,世人皆有私心。

    私心尤其重的李斯觉得井田制能撑到那么久才消亡这才是奇迹!

    【但井田制到了后期很快就实行不下去了。】

    【为什么呢?】

    【因为那时候的劳动效率实在是太低了,大家每天忙完自己家里的一百亩地就已经要死要活了,谁还去忙公田呢?】

    清晨公鸡打鸣的时候,农人就出门了。

    一直到晚上星辰挂在了夜空,这才踩着月色回到了家门。

    一身疲惫。

    【你不去,那我也不去。久而久之,大家都不去了。这就是人性啊。再加上铁制农具的出现,虽然提高了干活的效率,但所有人干完后剩下的时间都忙着去开荒,开荒得来的地不用交税嘛,就导致更没人去

    种公田了。】

    【公田没人种,收不上税,井田制到了周朝后期,已经形同虚设。这也有点像是当时公社的样子。】

    上好的土地,长出来的农作物却稀稀拉拉,人也没见几个。

    而在自己的私田里,农作物的长势明显要更好,一看就是花了心思在种的,劳力也都集中在这里。

    赢政点点头,这的确是井田制实行不下去的一大原因。

    而且当时是诸侯国,各国的国君为了解决自己国度里的税收,根本不理会周朝的政令。

    他看向扶苏,忽然道:“说一说后周时期,诸侯们的土地政令都有哪些?”

    这是打算要考考他了。

    扶苏宛如在课堂上忽然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一下子颇有些慌乱。

    好在他算是学霸,瞬间就镇定了下来。

    管仲在齐国实行了相地而衰征的政令,根据土地的肥沃贫瘠程度来征收不同的税。还有鲁宣公推行“初税亩”,不管是公田还是私田,一律按照耕田亩数来征税……”

    扶苏侃侃而谈,看来这些内容是了熟于心的。

    赢政在心中颔首,虽然没开口夸他,但脸上表情明显和缓了不少。

    【公有制搞不下去了,那就全力搞私有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纷纷允许土地私有,这里面商鞍在秦国变法,做得最彻底,甚至允许土地买卖。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这条律法的基础上又实行了黔首自实田制度。】

    【大概内容是你们家里有多少亩地,自己报上来,我会让秦吏去核实,核实无误的话以后征税就按照这个数目来了。】

    土色的城郭之外,秦吏敲着锣让百姓聚集起来。

    向他们宣讲朝廷颁发下来的最新的土地政策。

    秦朝尚黑,大部分的农人都用黑色的布巾包着头,这也是“黔首”一词的来源。

    他们听到新政之后,有的面带愁容。

    但大部分人,听到自家能够拥有土地之后,脸上都露出了欢喜的神色。

    【黔首自实田可以说开辟了全国性土地私有制的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给自己家种地,那自然积极性会得到提高,就

    像是我们当打工人,每□□九晚五当然最爽,但自己当了老板之后每天996也觉得不累。】

    【人性如此。】

    【之后几千年的封建王朝里,大家对这一点也有共识,所以基本上都延续了自秦朝以来的土地私有制,而历史上有名的政治革新也都是围绕着土地的分配来展开的。】

    历史中的各帝王对这一节都看得很仔细。

    土地,是国之大事。

    李世民看到这里的时候,认同的点点头:人性如此,然也。

    虽然他不是很懂打工和996这样的词语,但联系一下上下文大概也能智着出是什么意思。

    不过,他觉得比起黔首自实田,大唐实行的土地政策更符合人性。

    赵匡胤和朱元璋在不同的时空里和李世民心有戚戚焉。

    都觉得自家的土地政策更好。

    汉武帝刘彻同样觉得自家的土地更好一点,

    虽然汉朝初期的土地政策其实大部分承袭了秦朝,比如军功授田。高祖打下天下后,根据军功大小和爵位高低授予了将士功臣们不同大小以及肥厚的田地。

    但是,在文帝和景帝时期,体恤百姓,朝廷将大量的土地分配给了无地和无职的流民,让他们成为了自耕农,人均可以达到六十亩左右。到了他继位之后,还鼓励百姓开垦荒地。

    这样的土地政策,仙画应该没什么好挑刺的了吧?

    仙画并没有理会这些帝王们的小心思。

    继续着自己的节奏:

    【几干年的封建史,围绕着土地有过多少血腥的争斗!可以说,每一次的改朝换代都与土地有关,大多都是因为土地兼并严重,导致农民吃不饱饭而发生的。】

    【秦朝的灭亡,只是因为胡亥乱搞和赢政大征徭役导致民不聊生吗?】

    【这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不假,但也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黔首自实田的推广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土地兼并现象,让秦朝很多没有靠山和权势的平民和庶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

    赢政:……

    扶苏·

    说好的夸呢?

    咸阳宫中一片沉默。

    【它这个制度的本质呢,其实就是鼓励百姓们自己

    去开荒,去占有土地,然后再上报给朝廷,朝廷再来承认他占有的合理性。其实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很多的空子可以钻。有钱有势的豪强和权贵们只要串通了官员,就能合法的把自己侵占的所有土地都转为私有。周边的土地都被报私有了,你让那些没有钱甚至都没有像样子的农具的农民上哪儿开荒去?总不能要求古时候的他们跋涉干里吧?】

    头带黑巾的农人被豪强们的奴仆推到了地面。

    他不服气的高声喊道:“这是我们的土地,你们这是强盗之举!”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30-40

    豪强奴仆嗤笑一声:“你的土地?你大可以去官府问问,看看现在这些土地是在谁的名下?”

    农民目眦欲裂:你们……你们这是串通好的!我要去上面告发你们!

    “去呀!”对方毫不在意的挥挥手:“尽管去!”

    【所以,黔首自实田实际上是对权贵阶级有利的!】

    【大家都熟悉的陈胜和吴广,陈胜就只是佃户,尝与人佣耕,没有自己的土地。而秦朝后期,这样的人很多很多。】

    仙画的声音变得活泼诙谐起来:

    【如果你穿越到了秦朝,成为了秦朝的一个农民,先别幻想着封侯拜相,可能你的经历会是这样————你想着既然来了,那就先好好的种地吧,结果种出来的粮食大部分都交了税,剩下的也就吃个三四分饱。你想,不能这样,我得干点别的来养活家人。假设你从河里捞了几条鱼偷偷的去卖,然后被秦吏发现了,你,卒。因为农民不允许做买卖。秦朝是抑商的,商鞅认为做买卖的人多了,就没人种地了。或者是,你种地种着种着觉得这日子简直太难过了,不如我们组织起来排个百戏吧,让大家伙儿都乐呵乐呵,然后秦吏又来了,你,卒!因为,秦律规定,农民也是不能有任何娱乐活动的,因为上面的人觉得这样会耽误你好好干农活。你的所有价值,就是被绑在土地上,好好干活为国家交税。】

    城郭的集市外,百姓们原本在好好的摆着摊,卖着自己的东西。

    一队衙役模样的人来了,见人就抓,见东西就踢。

    村里面,大家高高兴兴的正在观看戏班的演出。

    衙役模样的人又来了,逢人就抓,大家顿时作鸟兽散,鸡飞狗跳。

    路小

    柒在选材的时候,特意选了那种看上去特别可恶,让人一看就能血压飙升的片段。

    虽然不是秦朝的背景,讲究的是个意会。

    【当然,更常见的结局可能是,你干着干着农活,结果被抽调为了徭役,去几百里之外修长城或者是去修阿房宫。很多人都在征徭役的路途中逃了,成为了流民。纵使你没有逃,并且很幸运的在繁重的徭役中活下来了,等你好不容易回到家乡,结果你发现家的田地被当地的豪强给占去了,你还是得成为流民。这下,你不仅仅是吃不饱饭,而是面临饿死的结局。】②

    无数的民夫衣着褴褛,甚至直接坦露着上半身,正在拖拽着足足两千多斤重的大条石。

    不远处,就是长城。

    “快点儿!”膀大腰圆的监工一鞭子抽下来,民夫的上身就又多了一道血痕。

    众人皆敢怒不敢言。

    在他们隔壁那一组,绑着条石的绳索断裂,石头砸下来,原本位于其下的民夫顿无声息。

    监工唾了一口:“晦气!继续搬!”

    看也不看地上的尸体一眼。

    没有人停下来,因为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如果停下来,换来的只会是一顿鞭子。

    他们早已经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麻木。

    【你哀叹,是有多倒霉才会投生在秦朝成为农民啊,简直是地狱开局!这时候,你听到陈胜和吴广振臂一呼,喊出那句振聋发瞎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你觉得,反正没活路了,只有这条路可以走了!】

    【于是,天下响应者云集,拉开了秦朝灭亡的序幕!】

    两位消瘦但目光坚定的民夫对围着自己的众人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秦不给我们活路,那我们就反了他!”

    众人一开始惧怕,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过了片刻,有人心一横站了出来:“横竖是个死,不如赌一把,我愿意追随!”

    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回应。

    不知道谁喊了一句:“伐无道,诛暴秦!”

    “伐无道,诛暴秦!”人群之中立刻响应。

    众人的喊声汇聚成一股洪流,响声震天。

    赢

    政眼前的案几又一次被他的天子剑劈成了两半。

    他脸色沉如锅底,咸阳宫上方聚拢了层层的乌云,一道惊雷打了下来,带着万钧压力。

    扶苏都不敢喘气。

    更别提早已经跪下的寺人们。

    “竖子而敢!”赢政森冷的吼出来。

    不知道是在骂那些欺上瞒下与豪强勾结的秦吏,还是骂竟然敢喊出诛暴秦的陈胜吴广,抑或是广征徭役的自己……

    但良久,他面无表情的收起了剑。

    第一次觉得有点无力。

    尔敢?他们的确是敢呀!在自己死后的未来,不仅敢想,还真的这么做了!

    赢政看着外面阴沉的天色,陷入沉思。

    最后,他的目光停留在扶苏的身上。

    这孩子,一直都是反对建长城和阿房宫的,觉得徭役给百姓们的负担太重,这也招致了他之前的不喜。

    赢政脸上的表情莫测。

    他内心迅速的将现在的几个大工程过了一遍。

    长城还是要建的,不然无法抵抗匈奴的进攻,中原之地将不得安宁。

    皇陵…皇陵还是得建!

    赢政不能忍受自己的陵寝简陋并且被人能轻易盗挖。

    阿房宫……要不阿房宫就缩减一下规模吧。

    赢政下定决心。

    他看向天幕,嘴角抽了抽。

    这东西虽然让他预知了未来之事,可做相应的调整,但也让民间百姓预知了未来。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句话若是在民间传播开,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要怎么安抚民众,赢政想到这里,只觉得头疼无比。

    想吃个仙丹。

    算了,仙画说仙丹有毒……

    烦躁!

    【要知道,能够拥有自己的土地,是千百年以来华夏农民的夙愿!土地,那就是他们的命根子谁能让他们拥有土地,他们就拥护谁。谁把土地从他们的手中夺走,那谁的皇位必将坐不太久。】

    【西汉的时候,汉武帝时期地方豪强们大量聚敛土地,当时的大儒董仲舒就谏言,要限民名田”来抑制这种土地兼并

    现象————你看,我也不是对儒家有偏见,他们前期不发疯的时候还是挺正常的。】

    【限民名田的意思是,对个人名义下拥有的民田数量进行限制,最高不能超过多少。可惜的是董仲舒这条政策只有构想,没有细则,犹如空中楼阁,而且得罪了既得利益阶级,所以这条政策没有被汉武帝刘彻采用。到了汉哀帝的时候,一个叫师丹的大臣终于根据这个政策出了细则,可惜那时候汉朝皇室自顾不暇,权臣当道,已经太晚了。】

    【之后的朝代,也陆续的进行过一些士地改革,但都以失败告终。】

    汉武帝刘彻本来饶有兴致的在看仙画讲秦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30-40

    末的事情。

    到了这会儿,他甚至有闲心开始喝喝茶吃吃点心。

    对么!

    虽然说始皇帝一统天下,功绩卓越。但秦朝□□,百姓可活得不怎么样。不然怎么能被自家祖宗给取了天下呢。

    然后,听着听着,就又听到自家身上了。

    刘彻:……

    忽然觉得手中的点心不香了。

    有点无力,只能破罐子破摔的想,挺好,事先知道了总是好的。

    不过,他眯起眼,土地兼并要向豪强开刀,这本来也是他一直想要做的事情,只是不好做。

    董仲舒居然还有过这样的提议?

    待会儿就召他一起来议政!

    【就这样,一直到了北魏时期。】

    【北魏是一个异族建立起来的朝廷,北魏皇室是鲜卑族,复姓拓跋。但是呢,他们却主动的将自己纳入到了中原文化的体系里,成功的将马背上生活的鲜卑族转为了农业民族,三下五除二直接摧毁了部落制,很猛。他们自己也将拓跋改为了元姓,坚定的彻底的进行汉化,非常有远见。】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也就是元宏,是一位非常厉害的皇帝,他还有一位更厉害的祖母,被誉为“千古一后”的奇女子冯太后。孝文帝登基的时候还是个孩子,所以前半段完全是冯太后在理政。】

    【在冯太后主政的时期,华夏历史上最重要的土地政策之一出现了!】

    第34章 亩产千的秘密(七)

    武则天依然待在洛阳的太初宫中。

    比起长安,她更爱牡丹盛放的洛阳,更是将洛阳命名为神都,这也是她政治生涯的新起点。

    她舒适的躺在榻上,幸臣张昌宗在她身后为她小心的捶捏肩膀。

    上官婉儿立在另一边。

    则天帝将葡萄放入口中,悠然道:“马太后啊,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一后。只是,有些事情她未免想得少了些。”

    比如,当皇太后哪有自己登基称帝来得更爽呢?

    所以,则天帝对历史上这位女性前辈,既觉得佩服,又觉得可惜。

    张昌宗一边给武则天摆着肩膀,一边背地里朝着上官婉儿使眼色。他和上官婉儿早就有私情。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上官婉儿眼观鼻鼻观心,当做没看到。

    上官婉儿垂下眼,并不理会他。

    武皇正打算设立女学,说不定后续她们这些女官的位置都权柄都要动一动,她可不会这时候不长眼再和张昌宗勾搭上。

    男人,只会影响她向上的脚步。

    【那就是均田制。】

    【那时候的华夏大家也知道,刚经历过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五胡乱华时期,因此北魏立国之后人口数量极少,拥有大量的荒地。冯太后将这些荒地都收为国有,在这个基础上推出了均田制,将这些荒废的土地分给自己的国民。只要年满十五岁,男性可以得到40亩露田和20亩桑田,女性为20亩露田。当年满70岁或死亡时,露田要重新收归国有,而桑田则可以作为永业田传给子孙。】

    旷野之上,一片荒芜杂草。

    原本的农田因为几年没被耕种,早已经长满了野草。

    但只要把这些野草除掉,一把火烧光,草木灰就能成为下面田地的肥料。

    【均田制甚至细化到奴婢可以得到多少田地,有耕牛的人家连牛都可以得到田地,另外只要满了十五岁,还可以有五分之一亩的菜地。如果你居住的地方,土地需要轮耕,那露田可以翻倍,免得休耕期没地种饿死。如果你是一个70岁以上的老人带着一个不满15岁的小孩生活,那你拥有的田地可以先不用还给朝廷。】①

    “来登记咯,每家每户都来登记一下你们的人口。”小吏模样的人对着围着的民众喊道,向他们仔细的解释新出的政令。

    有老者牵着小孙子颤颤巍巍的走上来:“我们家没有年满十五岁的人,可咋办?”

    有人向小吏解释:他家的成年男丁都战死了,儿媳妇也得病死了,现在只剩下他和他十二岁的小孙子。”

    小吏点点头:“那按照规定,你的露田照常发放,一共是40亩,还有桑田20亩。你小孙子满了十一岁未到十五岁,按照半数发放,十五岁后再补齐。”

    老者流下眼泪,直接趴在地上朝着京城的方向磕头谢恩。

    【总之,冯太后和她的智襄团们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得非常的仔细了。】

    【同时,她还减轻了农民的税赋,原本北魏的税赋非常的高。百姓们交不起,只能向豪强大户们投靠,成为隐户来逃税,虽然要忍受豪强们的录(削,但也比交不上税好。冯太后将税赋调低,这样原本投靠豪强的百姓一想到可以拥有自己的田地而且税也不多,自然会从豪强们的田庄坞堡中走出来,成为一名给朝廷交税的自耕农。】

    北魏都城之内。

    皇宫之中一片肃静。

    冯太后,不,现在是冯太皇太后重病缠身,太医说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就是这一两天的时间了。因此,即使天幕上悬挂着仙画,宫人们也没心思细看。

    但在太皇太后的寝殿前,却是一片祥和之景。

    冯太后觉得自己的精神好一些了,正在孙儿魏孝文帝元宏的陪伴下观看仙画。

    孝文帝转头看向自己的祖母,眼中带着孺慕之情:“祖母的确是厉害的,孙儿的才干远不及您。”

    冯太后笑道:说什么傻话,你可是我亲手带出来的孩子。

    她回忆起自己推行均田制时的场景,嘴角噙着微笑。

    一开始的确是困难的。那些坞堡的主人们怎么可能会那么乖切顺的让投靠自己的农人们就这样离开呢?也是斗智斗勇了很久,才成功的将均田制推行下去。

    很累,但是也很有成就感。

    虽然是女人,但冯太后却觉得这些事情非常的有意思。

    和朝臣们、豪强们博弈,可比年轻的时候待在后言那一亩三分地要有趣多了。

    【冯太后的这几项政策立刻就让国家变得安定富强起来。

    她死后,她亲手带大的孙子孝文帝亲政,同样延续了这样的政策。孝文帝在位期间,户数直接翻倍,北魏朝廷“府库积盈”,朝廷仓库里的东西多得堆积不下了,他甚至下令开仓将这些东西赐给了文武官员和京师的百姓以及边疆军人等等。】

    【可见其收税收得的确很不错的。】

    【这个制度如此好用,后续的南北朝和隋唐也都据悉沿用了均田制。】

    李世民看着仙画,对群臣们评价:“北魏的政治革新的确是成功,若无北魏推出来的这些措施有成功经验在先,前隋朝和我大唐的确还需要花上很大的功夫来摸索。”

    他若是知道后世一句话叫做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肯定会加以赞同。

    众臣们也都颔首。

    北魏虽然因为汉化得太彻底,导致失去了其鲜卑军团的战斗能力最后灭亡了,但他们推出来

    【请收藏本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