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政王愿意耗时间,只要时间够久,女子做出来的贡献够大,总有一天会有越来越多的女子站出来。
“朕提议明年举办武举,招收将领人才,时刻准备着战斗。”
“本王觉得不错,尤其是匈奴亡我之心不死,早晚会有战斗的。”
“朕可不管这些匈奴外邦之人的臭毛病……要么沦为附属国,年年朝贡,要么就等着朕灭了他!尤其是倭国,朕听这个名字就觉得来气!”
“等朕倒出手来,组建海军,从根上给它灭了!”
宝帝气啾啾,看谁都不顺眼,看邻邦小国,那真是要么低头认错,要么就得挨揍。
根本就不管身后名,也不管后世如何评价,反正自己也看不见后世。
摄政王点头认可自己的弟弟的话,反正他想做的事情弟弟支持,弟弟想做的事情,自己当然得支持了。
姐弟人谁也不耽误谁,共同组建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
赵倾辞是进京赶考的举子,本来他也向其他的读书人一样,觉得皇帝不尊重读书人。
但是经过生死存亡之际,赵倾辞突然间对于那些道德所说的空空之语,没有任何用处。
只有亲身去经历过老百姓所遭受的不白之冤,才知道觉得有多么的绝望。
凭什么就要让普通的老百姓为读书人所谓的脸面而受罪。
为什么要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老百姓们宽恕欺负他们的人?
就应该像皇上一样,护犊子保护着老百姓。
又听见读书人们不读书,有的读书人还在嚣张的说:自己考上进士,也不会进入官场,他要做一名隐士!
什么时候等皇上尊重读书人的时候,他们才会出示当官。
“呵呵,鄙人不屑于你们这群酸儒共事!”
赵倾辞真是呵呵笑了,一群愚蠢却不自知的读书人,自己难道原来就是别人眼中的小丑。
“赵举子,你怎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古代当小族长》第82章第八十二章
么会有这种想法?我们不是共同进退吗?”
一群读书读傻了的人,觉得自己读的是圣贤书,不食人间烟火了。
赵倾辞拜拜手,一脸严肃的说:“我想报效国家,我这一辈子就认皇上一人,宝帝值得我效忠一世!”
赵倾辞甩袖而走,他可是解元,是最有希望考上进士的男人。
“什么最有希望的状元之才,呸,我看就是徒有其名,连骨气都没有了,出尔反尔……”
羡慕嫉妒恨的读书人很生气的小声骂道。
这次聚会不欢而散,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举子有不少,还未进官场,他们看得更加清楚。
大家都已经在心中做好了准备,对于一些事情接受良好。
会试正式开始,摄政王亲自监考科举考试,女子考试交由礼部尚书负责。
而且本次科举考试的几个大题目,也出的非常有戏剧性。
有几位监考官现场抽书出题,同时要结合实际,反正就是既给监考官出了难题,又给在场的举子们出了难题。
流传在汴京大街小巷的流言蜚语,无论是皇上还是摄政王都清楚,但是他们无所谓。
就像大象不会在乎一只小蚂蚁咬了一口,因为根本就感觉不到。
但是大象很生气,蚂蚁敢犯上作乱这件事。
在开考前,负责巡逻的士兵,大声宣读本次科举的规矩。
[凡是考上进士者,都为天子门生,除非皇帝不要,进士自请下堂,打五十大板!]
已经进了考场的举子也都知道这些流传谣言,摄政王甚至还给大家离开的机会。
摄政王表示:不用勉强,全天下人多如牛毛,找几个有用的人才还是很轻松的,犯不上较劲。
赵倾辞严阵以待,他发誓自己出现在皇上的面前,成为皇上的得力干将。
然后就发现考试的卷子怎么题这么难。
刚改革了税收,杀了好多世家,现在皇上又想改革商人税收吗?
还有一阵考试卷都透露出来了,皇上要去干仗,要去打那些异邦国度。
考试的举子们都不敢乱写,绞尽脑汁啊
写花团锦簇的文章没有问题,但是皇上要求言之有物这就难了。
…………………………………
摄政王去主持会试,宝帝也没有闲着,和大臣们直接见了各国使者。
礼部官员又抑郁了,按照一般的规格接待各国使者就得举办宴会。
礼物官员按照旧礼上书奏折,直接被宝帝打回来了,上面奏折上就是写了一句话。
‘他们不配!’
【请收藏本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