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妾,只要给了名分,便是自己打自己的脸,让别人看了他大酆太子的笑话。
太子心头极不痛快,但事情已经被捅到了皇帝这儿,再不愿意,也只能接受。
这头太子还没走出御书房呢,杨将军突然又来到了门外,不待通传,“噗通”一声跪在御书房门外,掷地有声地道,“臣今日斗胆,前来同陛下替我大酆万千将士讨一个公道。”
当初皇帝北伐南下,身边跟着的人除了自己的养子靖王之外,便是这位杨将军了。
他周渊能夺天下,杨将军也立下了不小的汗马功劳,登基之后,也没亏待他,立即封他为振国大将军。
近几年大酆逐渐太平,已经很久见他如此激动过,立马把人请了进来。
杨将军本就是个暴脾气,如今得知了洛安缺粮的真相后,不顾太子在场,当着他的面,把太子的人是如何不顾将士们的死活,扣押粮草的经过,件件不漏详细地禀明了皇帝,因自己的亲外孙也是其中的受害者之一,难免带了个人情绪,甚至有些添油加醋。
太子听了一半,脸色便不对了,想出声阻止,奈何杨将军作战多年,嗓门已经练出来的,一声盖过去,太子几回插嘴,都没能成功。
洛安将军去凤城借粮的事,皇帝已经听太子禀报过。
太子的说辞是洛安没料到会当真起战事,手里的粮食都拿去安置了庆州流民,言语之间,还对靖王能借粮一事,颇为感激。
洛安是他太子的地盘,皇帝从未怀疑过。
如今听完杨将军的话,方才知道并非是因为洛安没有粮草,而是太子的人押着故意不发。
洛安的将士走投无路了,四处去求粮,最后才在中州凤城靖王的手上求到的支援。
皇帝一阵惊愕,简直不敢相信。
盯着跟前这位唯一的嫡长子,盛怒过后,眼里满满都是失望。
他为了逞一时之快,沉不住气,捉了萧家之女,激化战事不说,还扣押为他卖命的将士粮草,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堂堂一国太子,大酆的储君,若是如此德行,堪何重用。
太子怎么没料到杨志敬竟然敢如此与他做对。
察觉到皇帝动了真怒,复而跪地请罪道:“父皇放心,儿臣立刻回东洲,彻查此事,定会给父皇,给将士们一个交代。”
皇帝没理会他。
颓败地坐在龙椅上,闭了闭眼,面上带着疲惫之色,“这些年朕自问对你的教导,并无半点疏忽。”
太子一听,心头猛往下沉,忙呼了一声:“父皇!”
皇帝充耳未闻,呆滞片刻,突然喃声道:“同样的教法,怎会有如此天壤之别。”
太子脸色顿时大变。
“你的两位兄长,福气太浅,一早离世,朕跟前就你这么一个儿子,朕给予了你厚望,盼你能成才,可你呢,太让朕失望。”
太子跪地前行,“父皇……”
皇帝看也没看他,“回去吧,回你东州的府邸去,好好反思,没有朕的允许,不许踏进东都半步。”
—
太子虽有封地,但因储君的身份,一直被皇帝留在了东都,放在宫中亲自培养教导。
如今突然要将人赶回封地,一夜之间,朝中沸腾了起来,对皇帝此举各处猜测不断,众说纷纷。
多数人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怎敌她,晚来风急》50-60
倒也不担心,皇帝统共三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早年在作战之时相继离世,开国后迎娶了皇后元氏,才有了如今的太子。
倒还有一个儿子,靖王。
一个养子,如何能同亲儿子比?不过是气急了给他点教训,等过些日子,还是会召回东都。
太子却不这般想,当日从皇帝的御书房出来,便找到了皇后,气急败坏,“试问谁还有那个本事,把辽军的信件送到父王手上,不就是他靖王吗。上回父王口口声声说,藩王不得入东都,让靖王有事呈折子便是,私下里到底还是让人去见了,如此,孤倒是愈发怀疑那传闻。”
上回的兵器库一事,虽说没有成,但让他看清了父皇对他那位养子的态度。
比起自己的那两位叔叔,靖王才是他真正的绊脚石。
第54章
父皇虽说封了他为太子,却又立了三位藩王。
中州的封地给了靖王,封他为中州节度使。不仅地盘比他东洲大,且凤城、庆州等地,紧挨着东洲,等同于困住了自己西北一侧,阻断了他往西扩张的机会。
而东路和北路又被两位叔叔堵住。
南边是皇宫。
他一人困在中间,父皇这哪儿是要把皇位传给他,分明是想压制他,是以,他只能想办法靠自己的手段杀出重围。
先削藩河西河北,解决了堵在自己头顶的两位叔叔,见父皇并没意见,心头本还高兴,以为他这一番布局,是故意在考验自己。
兴冲冲地把矛头对准了旁边的靖王,却处处碰壁。
父皇当着众臣的面屡次三番地护着靖王,有人早就在私底下相传,父皇是在养虎为患,将来这大酆,恐怕要落在养子手里了。
原本觉得荒谬,如今一看,极有可能。
毕竟他那养子并非是真正的外人,而是他周家的亲外甥。
一路过来,背心里夹了一层汗,也不知道是热出来的,还是气出来的,到了自己的母亲这儿,方才得以发泄情绪。猛往喉咙里灌了一杯茶水,搁下茶杯后,怒火稍微平息了一些,面色却没好到哪儿去,满目不甘,“父皇要将儿臣赶回东洲藩地。”
元皇后听到这惊天的消息,脸色一变,立马从凤椅上站了起来,急急忙忙赶去御书房求情,但皇帝已经铁了心,没等她说几句便把人轰了出去。
眼看没了回旋的余地,只能让人匆匆把右相召进宫来商议对策。
见到右相,太子有些恼火,怨他先前出的那几个计谋没一个管用,“前不久靖王果然到了洛安,萧副将的文书不是他给的父王,还能是谁?文书刚到父皇手里,他杨志敬又跪在御书房外,控诉孤扣押粮草,孤这是在自己的地盘内,被人暗算,不知道的,以为孤身边没人了呢。”
靖王何时到的洛安,又是如何同辽军见的面,竟然没有人同他报信。
上回兵器库之事,杨志敬当着朝廷的面,给他难堪,他一直记在心里。
正好他那亲外孙在自己的手上,负责监管粮草,是以放了个风口,故意扣下粮草,想治他一个监管不力的罪名,最好把杨家的人也牵连上,好出一口恶气。
谁知道他的那位亲外孙,竟能跑去凤城求粮,还被杨志敬查出来,证据都送给了父皇。
自己的一番计谋一个没成,先被别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他元相这些年借助自己的地位,拉拢了不少人脉,按理说该手眼通天了,谁知关键时刻没起到任何作用,还被一个藩地的王爷逼出了宫。
初时听到太子被贬回东洲的消息时,元相也很紧张,但很快镇定了下来。
洛安的战事一起,他便料到了会有今日,也做好了对策,只是还没等到自己那头的消息传来,火先烧到了太子身上。
听得出来太子的一番话,是在讽刺他,深知自己这位外甥太子的脾气,吃软不吃硬,元相忙赔礼道:“是臣失误,殿下息怒。”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怨谁也没用。
太子又问他:“人都去凤城多久了,还没消息吗?”
问的便是元相那份让人去凤城削藩的假圣旨。
他赞同先下手为强,成王败寇,从不论手段,人要是死了,父皇即便是怪罪下来,还能把他如何。
想起皇帝居然暗里把谢家留给了靖王,心头又是一阵生寒,吩咐道:“这回务必要将谢家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元相点头,还没来得及细说,内务的太监上门来催人了,元相只好长话短说:“殿下放心,自会万无一失,殿下此时回一趟东洲也好。”
凤城的事情一发,靖王必然会上东都面见圣上。
太子只想到自己被困在其中,却没想过,外有三个藩王替他挡在了边界,任何人到东都,都得经过他的东洲。
靖王一旦走出他中州的封地,便是图谋不轨,太子有理由将其处死。
终究还是不放心太子,元相回去后便找来了裴元丘,“你亲自去一趟东洲,要是碰上靖王和谢家人,格杀勿论。”
—
太子一走,皇后也坐不住了。
换作之前她没什么好惧怕。
和朝中众多大臣的想法一样,皇帝身边就这么一个亲生儿子,又是当朝太子,将来的皇位不传给他,还能传给谁。
可上回削藩河西之时,康王突然说了一句话:“娘娘以为,陛下当真就只有太子一个儿子?”
皇帝有多少子嗣,全天下的人都知道。
早年原配夫人生下来的两个儿子,一个死于天花,一个死于战场,皇帝登基之时,膝下并无子嗣。
后来迎娶她元氏为皇后,才有了自己的龙子,也是至今为止唯一的一位龙子,太子。
这些年杨淑妃倒也为皇帝怀了两胎,可惜命薄福浅,诞下来的都是公主,后宫虽进了不少新人,个个肚子都没动静。后宫所有的嫔妃都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除了太子,皇帝哪儿来的儿子。
想了一圈,最后才想到了靖王。
细细一想,皇帝同靖王的关系确实不简单,幼年靖王便陪在陛下身边,陛下亲手把他抚养大,不是父子,胜过父子。
心下一旦存了疑虑,便无法安心,一次一次地去试探,越试探心越凉。
陛下对那位养子,当真是维护得很,不得不让她心怀戒备,几月前便派人秘密前去荆州,查了靖王的生母周娘子。
手底下的人从一位老妪那打听到了情况,“那周家的父母去的早,虽说周娘子上头有三个哥哥,但常年在外,一年到头难得回来一次,哪里顾不上她。周娘子遇人不淑,被人骗了身子,肚子显怀的那阵,村子的人才知道,个个都骂她不知检点。”
“起初还只是在背后骂骂,后来见周家无人,愈发肆无忌惮,扔石头扔鸡蛋的都有,更有人心怀不轨爬上墙头,周娘子吓得门都不敢出,得亏周家的老大及时赶了回来,把欺负周娘子的人全都绑到了村头的树上挂着,村子的人再也不敢吭一声,周娘子这才过了一段清净日子。周家的老大一直照顾到周娘子生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怎敌她,晚来风急》50-60
下孩子,满了周岁后,才出了门……”
“家里的几个兄长没去找那负心汉?”
老妪摇头,“谁知道呢。”又道:“多半是被村里的哪个二流子欺负了,什么遇人不淑,怕是想保住自己的体面。”
无论是不是遇人不淑,孩子出生,总得有个父亲。
只要把靖王的生父揪出来,公布其身份,他便对太子构不成威胁,皇后又唤来了心腹,“你再去荆州打听打听。”
—
当夜皇帝批完折子后,便坐在灯下,盯着手中一串早已被抚摸得看不出刻印的铜钱。
知道他又想起了故人,太监刘昆上前替他续了灯火,劝道:“陛下仔细眼睛,早些歇息。”
刘昆原本是周渊身边的奴才,后来周渊登基,本欲赐他官职,被他一口回绝,自己偷偷去净了身,继续留在了周渊身边伺候。
是以,周渊的过去,包括几十年前事情他都清楚,见他又在睹物思人,正好刚得来了消息,便禀报道:“娘娘今日派人去了荆州。”
皇帝皱眉,“她去荆州作甚?”
周渊垂目又道,“前几个月娘娘的人找到过一个老妪,在打听周娘子的事。”
闻言,皇帝的眸子一沉,“她要打听何事?”
刘昆窥了一眼皇帝,话有些烫嘴,顿了顿才鼓起勇气道:“听说是要替靖王找出亲生父亲。”
皇帝愣住,面色僵了片刻,突然一脸怒容,冷嗤一声斥道:“太子为何会走到今日地步,便是拜他元氏所赐。”
—
谢劭一行,傍晚才在灵江与靖王汇合。
两方人马一会,谢劭同裴卿齐齐迎上前,行礼道:“王爷。”
靖王手一抬,扶起二人,“都辛苦了,不必客气。”转而把目光看向谢劭,打探一圈,夸赞道:“三公子能做出此番决断,本王甚是欣慰。”
“家中长辈叛主,属下愧见王爷,还请王爷赎罪。”说完谢劭便要掀袍跪下。
靖王及时托住他胳膊,“不过是心智不坚,中了贼人的奸计罢了,与你三公子无关。”匆匆问道:“城内什么情况……”
几人在前面说话,温殊色立在队伍最后,安静地等着。
之前她见到靖王,今日一瞧,举手投足都带着一股正气,怎么也不像个谋逆,愈发坚定那圣旨为假。
面由心生,相比之下,谢副使一看就是个反贼。
再瞧瞧立在靖王身旁的郎君,身板子笔挺如松,个头比靖王还要高出几分,微微俯身同王爷说着话,眉眼间的正气并没输分毫。
也不知道这人最近怎么了,突然绽放起了自己的光彩,越看越好看了。
正看得仔细,几人突然回头瞧了过来。
靖王的目光也落在了她身上,温殊色一愣,忙收回视线,垂目远远对他行了一礼。
上回靖王离开凤城时,知道温谢两家结了亲,但听说的是大公子和大娘子。后来在路上,才从凤城来的探子口中得知,成亲的是温家二娘子和谢家三公子。
靖王当场还愣了愣,替谢仆射和二夫人惋惜,没能见证到自己儿子的婚宴。
温二娘子他没见过,今日是头一回,倒是个长得周正好看的小娘子,与谢三公子配得上。走到她跟前,温和地打了一声招呼,“温娘子路上辛苦了。”
温殊色又对他福了一礼,“王爷。”生怕他觉得自己碍事,把她赶回凤城,摇头道:“民女一点都不辛苦。”
新婚燕尔,小两口确实难以分离,靖王理解,笑了笑,“上车吧。”
—
队伍没有耽搁,即刻出发赶往东都。
温殊色上了靖王的队伍的一辆马车,谢劭、裴卿和靖王则骑马走在前方。
虽说谢副使关了凤城的城门,但此处还在中州,尚且安全。
温殊色一人坐在马车内,时不时掀开帘子,瞧一眼前头马背上的郎君。
长这么大,她还从未离开过凤城,唯一一次,便是几月前去了一趟郊外的庄子,却没有走到这么远。
马车沿途经过了几个村镇,所见到的灾民寥寥无几。
前段日子,姨娘把余下的银钱还给她时,便同她说过:“这一轮灾情,总算是熬了过去,表姐托奴感谢三奶奶雪中送炭,她和姐夫去了中州,虽没什么本事,但人缘颇好,三奶奶若有朝一日用得着她的地方,尽管开口。”
温殊色还诧异,“他们没回庆州?”
“表姐夫说,人都出来了,便不走回头路了,继续往前,在哪儿都是安家,还不如离东都近一些,这便带着村里的人,上了中州。”
如今一看,庆州的灾情确实是稳住了。
—
当夜几人歇在了驿站,两人是夫妻,自然住进了一间房。
驿站不能同自己家的府邸相比,密密麻麻的房间并成一排,隔壁咳嗽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楚。
靖王的房间就在旁边,生怕被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墙根,两人说个话,走路都得小心翼翼。
轻手轻脚地沐浴完,谢劭默契地没同她去抢床,抽了一床被褥垫在温殊色的床边,躺下便睡。
往日他与自己争抢,温殊色还能在床上睡得理直气壮,如今见他这般主动把床让出来,心头突然有些过意不去。
既已决定要和他过日子,两人便是真正的夫妻,同床再合理不过,往里瞧了一眼床榻,还挺宽,再睡一个人不成问题。
于是侧目张嘴,轻轻对旁边的郎君,“嗞”了一声。
灯已经灭了,窗外的月光洒进来,映出了直棂窗格,谢劭瞧了一会儿月色,困意袭上来,刚要闭上眼睛,便听到了耳边细细碎碎的声音,像极了老鼠。
诧异地张开眼,转过头,便见小娘子同他对起了口型。
奈何月色没照到她脸上,他瞧不清。
谢劭也对她动了一下嘴巴,“什么?”
“郎君睡地下冷不冷?”
谢劭凑近了一些,唇语回击,“我听不见。”
“我说你冷不冷?要不要来床上来睡。”
谢劭:……
尽管小娘子说得很卖力,在谢劭眼里,只看到她嘴巴在一张一合。
温殊色也有些恼火,头探出床外,身子都快掉出去一半了,地上的郎君见此,也体贴地撑起了身子。
一个坐起身,奋力地把耳朵凑上去,另一个吊在床边上,把嘴巴凑近,奈何视线瞧不清,两人都用力过猛,床上小娘子的唇瓣,结结实实地贴在了郎君的侧脸上。
耳边“轰隆”一声,两人齐齐僵住不动。
这般呆愣了两三息,小娘子先反应过来,猛往后撤,谁知重心不稳,人从床上跌了下来,闷哼一声,咬紧牙关,自个儿爬了起来。
谢劭惊了一跳,伸手去扶,脚却碰到了床前的木几,木几几番摇摇晃晃,眼见上面的东西要砸下来了,顾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怎敌她,晚来风急》50-60
不得脚下的踉跄,也顾不得小娘子了,只好先一把抱住,再慢慢地松开。
抬起头小娘子已经爬在了床上。
从始至终,两人都没说一句话,外面人听来,不过是发出的一阵木板声响,并不知这一场惊心动魄。
耳边安静下来,两人动也不动地仰躺在床上,睁着眼睛,同时出了一口长气。
管他是睡床还是睡地板,温殊色再也不敢动了,拉上被褥,强迫自己闭上眼睛。
—
第二日天刚亮,一行人继续出发。
温殊色依旧坐在马车内,前面马背上的郎君终究没有忍住,落后几步,走到她窗侧低声问:“你昨晚,要同我说什么。”
第55章
温殊色昨夜沐浴完,便换上了温二爷的衫袍,从小到大没穿过男装,分外新鲜,拿出私藏的铜镜,上下一番打探。
里面的人别有一番风味,真真是英俊非凡,正沉浸其中,郎君的声音传来,一时没回过神。
昨夜在客栈,她难得失眠,躺在床上又不敢翻身,干熬到半夜才睡着,醒来后,地上的被褥不见了,郎君也不在屋内。
上马车时,才远远看到前方一道熟悉的背影。
本以为事儿便这般悄声无息地翻过篇了,如今被他一提,唇瓣上那股又软又凉的触感,突然卷土重来,紧张又心虚。
道他终于要来同自己算账了,凑过去隔着窗同他小声解释道:“昨晚的事……郎君千万别放在心上,我真不是故意要亲你的。”
她又不是转世的妲己,什么场合办什么事,清楚得很,并非要在这节骨眼上,故意去乱他心曲。
且以平时里自己的人品,他应该会相信她并非那种人。
昨夜谢劭同样没睡好,小娘子的唇上也不知道是涂了什么东西,猝不及防地亲过来,如同点了一簇火,被她碰过的地方,脸颊烧了半夜,心绪也跟着乱了半夜。
如今她一句不是故意的,凌乱的紧绷感瞬间没了,且让昨儿那半夜的悸动也变得毫无意义。
其实她这话细细一想,非常可疑。
虽说驿站房间的隔音不好,但也不至于连个声儿都不敢出,她只要说话嗓音稍微放小一些,隔壁不可能听到。
但她没有,故意不出声儿,让自己凑过去,她再趁机下手。
很难不怀疑她是别有用心,对里面小娘子的说辞也嗤之以鼻,回击道:“我看未必。”
话音一落,小娘子便推了开窗,仰头看着马背上的郎君,“郎君是怀疑我对你图谋不轨。”
他没这么说。
但她这话明显有问题,纠正道:“我是你夫君,你要有个什么非分之想,怎么能称之为图谋不轨呢,这不是合情合理吗。”
温殊色趴在窗侧,叹服郎君的宽阔胸襟,不觉松了一口气,“没乱了郎君的心曲就好。”
“不会。”坚决地应道,复而问她:“你昨晚到底要同我说什么。”
“我说郎君可以到床上来睡。”
谢劭:……
昨夜木板硌腰的感觉,还留在身上,酸疼难耐,一股懊悔从心头穿肠而过,极不是滋味。
抬目瞧了瞧前面的靖王和裴卿,微微弯腰,压低声音同小娘子道:“下回你有什么话,大胆些,说出来,你我是夫妻,即便别人听到了又有何妨。”
小娘子似懂非懂,但还是点了头,“好。”
可机会一旦错过便没那么容易再找回来,第二日夜里为赶路,队伍只在一处茶肆稍作安顿,歇息了两个时辰,便继续往前。
第三日清晨一行人到达了东洲边界,渭城。
入城时,人马分成了两路。
靖王和裴卿,带着王府的几人混在进城的商队之中先入了城。
温殊色、谢劭和闵章走在后。
谢劭弃马坐入马车内,脸上贴了一道极具商人标记的胡子,温殊色则下车随行,肩挂包袱,面上抹了一层黄土灰,扮成小厮,与闵章并肩走在马车一侧。
庆州天灾之后,有不少同顾姨娘表姐夫的想法一样,不愿意走回头路的百姓和商人涌入中州。
人实在太多,进出城门的人似乎分了时段。
只见进去,没见有人从里出来,守门的侍卫也顾不得个个盘问,见到马车,才随手截停,简单盘问一两句:“哪儿来的。”
闵章躬腰,笑着答道:“庆州刘家的三老爷,来东洲进货。”
最近进城的人大多都是庆州而来,什么刘家的老爷,张家的公子,王家的二爷,他一个守城的侍卫,哪儿认识那么多人。
没再多问,甚至连马车帘子都没掀开看一眼,直接放行。
温殊色跟在闵章身后,目不斜视,一张脸沾了黄土,黯淡无光,再加上温二爷灰不溜秋的袍子,并没引人注意。
进入城中,方才敢抬眼打探。
中州富的是百姓,东洲富的却是官僚,街头两旁酒楼瓦舍建得虽比凤城的气派,但百姓的穿衣打扮却不及中州人讲究。
街头甚至有不少行乞之人。
正看得仔细,身侧马车的帘子从里撩起,里面的人对她唤了一声,“小奴。”
温殊色回头,“老爷,何事?”
‘老爷’胳膊一伸递过来了几枚铜钱,朝着对面的包子铺一扬手,“去买几个包子。”
温殊色:……
老爷发话,当奴才的不能不听,接过铜钱,温殊色走去对面的包子铺,问了价钱后,把‘老爷’所有的铜钱都换成了包子。
铺子旁的台阶处,坐了好几个面容落魄的乞丐,奇怪的,并没往她手上的包子多看。
凤城并非没有乞丐,个个都是闻着饭香而来。
见这些人实属不太像,温殊色心头疑惑,停下脚步回头问了靠近手边的一位妇人:“请问阿婶,此处离东都还有多远?”
那阿婶转头把她打探了一眼,叹道:“东都怕是去不了了,还是早些回去吧。”
温殊色一愣,“发生了何事?”
不待阿婶答,边上一位大叔接了话,一脸愤愤不平,“渭城三日前便关了城门,所有前去东都的人都被关在了里面,谁也别想出去……”把温殊色看了一圈,见其穿者打扮也是个糊口的生意人,并非富贵之辈,有了几分同病相怜,善意地劝道:“你还是留着银钱,省着点花吧,听来的消息,恐怕还得关一个月……”
话音一落,不远处的一人坐不住了,“一个月?别说客栈,咱们怕是连饭都吃不起,当真要流落街头,乞讨为生……”
合着这些都是要去东都的人。
温殊色又问了几句,道完谢,不动声色地回到了马车旁,“老爷……”
马车内的谢劭也瞧了出来,没等她开口,帘子一放,打断道,“上来。”
进城容易出城难。
圣旨一到凤城,太子必然算准了靖王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怎敌她,晚来风急》50-60
和谢家的人会去东都,也算准了几人到达的日子,这是打算来个瓮中捉鳖。
出不了城,只得先住进一家客栈。
午后靖王和裴卿来客栈碰上了头,裴卿面色沉重,先道:“城门已经关了三日,日夜重兵把守,怕是出不去了,眼下只有两条路,要么硬闯,要么退出渭城,水路想必也走不通,保险的办法,走旁边的山道,绕山进东都。”
绕山怕是来不及了。
等到几人绕过去,谢副使叛变的消息,怕早就到了东都。
靖王转头问谢劭的意见:“三公子可有打算。”
谢劭沉思片刻道:“走城门。”
—
几人商议了快半个时辰,谢劭才回到房间,温殊色脸上的土灰还没洗,见他回来,急忙起身问:“怎么样了,咱们还能出城吗。”
谢劭没答,问她:“会骑马吗。”
温殊色摇了下头,反应过来,及时改口道:“应该能行。”
“坐过马?”
温殊色点头。
“坐过几回?”
这时候万不能逞强,实话实说:“算上上回郎君载我的,统共两回。”
谢劭:……
“你出来。”
几人商议了半天,温殊色心里早就打起了鼓,此番往前,马车肯定是出不去。
以为他当真要把自己弃在渭城,急忙道:“郎君我真的没问题,这回我保证,不管郎君怎么抱我,我都不会乱动。”
见他转身往外走,温殊色脸色一变,一把死死地拽住他,压低了声音,恳求道:“郎君这时候丢下我,便是不顾我死活了,今儿我都听那些人说了,即便要回中州,也得去府衙先递交申请,手持通关文书方才能出去,凭我这谢家三奶奶响亮的名声,别说文书,一报完名儿,立马就能将我就地正法。”
嗯,是谢家三奶奶的名声拖累了她,谢劭反手一把将人牵住,往外面拖。
“郎君,公子……”
“老爷……”
被他一路拽着往前,怎么求都不管用,等停下来,温殊色才发现人到了马厩。
没等她回过神,谢劭松开她手,上前解开柱子上的缰绳,把马牵到她跟前,“三个时辰,小娘子要努力了。”
温殊色深吸了一口气。
只要不抛弃她,没有什么不成了,她自来学东西快,温殊色接过他手中的缰绳,走向马匹,迈腿蹬上脚踏,“郎君放心……”
志气不小,奈何本事不够,腿不够长,没能爬上去,卡在了马肚子上,怎么也够不到马背。
如此几番,多少有些丢人了,但怎么也不能输了骨气,扬手止住身后的人,“你别动,我自己来。”
郎君垂目看了一下自己怀抱在胸前的双手,“小娘子哪只眼睛看到我动了。”
日头从当空到日落,靖王和裴卿从楼上下来,两人还在马厩,盯着眼前牵住缰绳在马前奔跑的公子爷,裴卿实在有些不敢认,忍不住佩服道:“他倒突然有了这份耐心。”
谁没年轻过,靖王笑了笑,“当年周邝他娘还不如这位温二娘子呢。”
—
三日前,上头突然下达命令封城,更是派了东洲府的将领亲自来渭城支援,渭城的县令不敢有丝毫懈怠,连续守了三日城门,没有放走一人。
今夜也一样,戒备森严。
被关了几日,有不少等不及的百姓上前来求过情,均被侍卫赶了回去。
今日入夜不久,又来了一辆木板车,车上躺着一位半死不活的年轻男子,推车的是一位老爷子,语气急切地道:“求求官爷通融通融,放我和儿出去,这孩子就剩最后一口气,一直念叨着他娘,求官爷,就让他最后再见他娘一面吧……”
侍卫扫了一眼,没有丝毫动容,“告示早就贴了出来,无论是谁,都不能出城。”
“若非事出紧急,我也不会前来让官爷为难,可我儿他……官爷,就当是官爷积了一回德,我给官爷跪下了……”
封了三日的城门,城门内早已坐了一堆等待出城的人,见这边起了冲突,个个都抬头盯着。
渭城县衙侍卫多少有些动容,正掂量着,身后东洲府派来的将士突然上前,态度极其冷硬,“就算是他立马死在这儿,今夜也不能出城。”
这话落进身后的一堆百姓耳里,引起了不少人的愤怒。
老爷子还在继续磕头,“官爷……”
东洲府的将领不耐烦了,一脚将其喘倒,“退下!”
人群中突然有人站了起来,“官差们这般做法,是不是太过分了。”
那将领一声冷嗤,“怎么,有意见?”
说话的人瞬间没了声儿,转过头一股屁坐在地上,却哀声道:“听官差们的意思,是真要把咱们都封死在这儿,大家都别指望了,等死吧……”
这话无疑把众人心底的恐慌都勾了出来。
终于又有人坐不住了,“到底为何要封城。”
陆续有人涌了起来,“什么时候放我们出去。”
“是啊,要把我们关到何时。”
人多势众,见反抗的多了起来,个个都壮了胆,“放我们出去。”
“放我们出去!”
众人慢慢地往城门口移去。
侍卫脸色一变,抽出手中的刀,吼道:“速速退开,否则杀无赦。”
话音刚落,突然一人从后方扔来一块砖头,猛地砸向那位将领,“横竖都是死,不如以死博一命!”
速度之快,将领毫无防备,瞬间头破血流,踉跄几步,其余侍卫立马上前相护。
另一人却趁机敏捷地从人群里冲了出去,钻到几名侍卫身后,以一身之力拓举城门栓,扔至追来的侍卫身上,转身快速踢开城门,逃了出去。
众人见城门破开,个个都兴奋了起来,齐齐往前涌去。
城门口顷刻之间乱成一团。
那东洲府的将领被砖头冷不防地砸过来,头晕目眩,半天都没缓过来,又被人群一番推挤,眼见着人跑出去了,回头怒斥:“一群饭桶,追啊。”
“造次者,杀无赦。”没等城门的侍卫骑上马背,城门内突然冲出一队侍卫,身穿盔甲,头戴甲胄,紧跟着前面的人追了出去,领头一人急声同还没反应过来的将领道:“关城门。”
适才头晕,也不知道跑出去了多少个,还有不少百姓在往外挤,东洲府一面捂住滴血的额头,怒吼道:“关门!”
第56章
城门一关,所有的侍卫和百姓都被关在了城内,只余一队人马紧追窜逃出去的几人。
趁乱共逃出去了三人。
一人乃起哄煽动百姓,后又趁机打开城门的壮士,另两人便是跪地求情的‘老爷子’和他躺在木板上‘要死不活’的小儿子。
如今个个生龙活虎。
【请收藏本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