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纸书屋

桔纸书屋 > 其他小说 > 作者是春江阔的小说 > 正文 15、第十五章

正文 15、第十五章(第1页/共2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炮灰他只想读书[科举]》15、第十五章

    既然决定了目标,张副掌柜几乎马不停蹄地就展开了行动。

    他先在细柳村安顿了下来,然后预支给了宁颂五两银子。

    “这东西还没卖出去,怎么就先给钱了?”

    宁颂见张副掌柜如此雷厉风行,正与刘大郎感慨着,没想到下一步就与他有关。

    “先预定你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

    张副掌柜说服宁颂的理由相当的合理,宁颂是提出这个计划的人,理应是最了解这个计划实施细节的人。

    既然如此,接下来的时间宁颂需要随叫随到,自然无法去获得别的收入。

    这五两银子,是保证宁颂全部心力集中于项目的保障。

    五两银子对于一心堂来算不得什么,张副掌柜自然也有预支的权限。

    但对于宁颂来说,着实是解了燃眉之急。

    前一阵,宁木受凉生了一场小病,虽然托一心堂的服很快就得到了诊治,但在这个过程中,就耗费了一两银子。

    这样宁颂的小金库消耗了一小半。

    介于这样的前提,张副掌柜的慷慨之举,实在是解放了宁颂的一部分心力。

    “放心,要是到时候没赚到这个数,我也会把差价要回来的。”

    张副掌柜担心宁颂有心理负担,语气轻松地开了一个玩笑。

    宁颂理解张副掌柜的好意,对于自己接下来的事业也有着积极的预期,他思考片刻,接受了张副掌柜的好意。

    “接下来的一个月任由您差遣。”

    正式开始项目之后,张副掌柜很快发现自己拉来宁颂帮忙是多么明智的决策。

    宁颂的工作效率实在是很高。

    第一天,两人就列好了大致的规划和时间节点;第二日,张副掌柜就开始计划中的第一步,产品的研发。

    张副掌柜在细柳村租了房,可还没住到一日,就顶着烈日往青川县赶。

    一路上,他想起了自己与宁颂合作的细节。

    看着宁颂列好的计划,他有一种恍惚之感:原来有人会将计划制定详细到这种程度啊?

    倒也不是说张副掌柜往日做事没有计划,对于一个干实事的人来说,心中总有着一些根据经验的步骤。

    很少有人如宁颂一样,一环一环地列在纸上,仿佛有着一种笃定,只要根据步骤去做,就一定能走到终点那个结果。

    是与他们往日完全不同的做事逻辑。

    而这种逻辑张副掌柜并不排斥。

    从细柳村回到一心堂,张副掌柜所要落实的是产品方子相关事宜。

    虽然藿香正气散的成方在宋朝时就已经成熟,可这到底是与人身体健康的药品,需要专业人士的论证。

    这些事情,非专业人士来做不可。

    张副掌柜在这件事上,充分表现出了自己人脉的可靠性。

    他非但请了一心堂内部的大夫作为咨询和审方,还在本地请了在民间颇为有名的名医,作为咨询顾问。

    “你们一心堂的大夫不够你折腾吗,还要来折腾我?”

    送上了足够的“咨询费”,名医答应了张副掌柜的要求,但婉拒了署名的提议。

    方子审完,接下来的试生产就成为了下一个重点。

    确定好方剂的构成之后,如何落实到生产中,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如何保证药效,怎么能方便保存,怎么降低成本,都是张副掌柜要考虑的因素。

    在这一段时间,他几乎是睡在了一心堂的药房里。

    一心堂的大大小小大夫在正常的出诊之外,都任由他差遣。

    完全的创新很难,可若是有了参照,就会变得轻松很多——宁颂本人并不是专业人士,可他上辈子见过藿香正气系列的成品。

    都被他以图画的形式记载了下来,交给了张副掌柜。

    这一思路的提供极大地缩短了一心堂大夫们的时间。

    碍于包装、运输等条件的限制,经过对比之后,一心堂最终定下了丸剂的形式售卖。

    第一批药丸生产出来,张副掌柜又赶回了细柳村。

    接来下要商量怎么包装,这一步在宁颂的计划里被画上了一个大大的着重号。

    “如果说产品的重要性占一般,那么包装就是另外一半。”

    张副掌柜未必能完全理解宁颂的意思,但好在他信任宁颂的水平和大局观。

    因此,在药丸生产出来的第一时间,就急匆匆地赶了回来。

    “张大哥,你看我这几个材料怎么样?”

    在张副掌柜忙碌的时候,宁颂也完全没有闲下来。他将细柳村所有能够用来包装的东西都找了一遍。

    宁颂最终拿出来的,全都是经过他一番细心挑选的结果。

    “这些是……”

    宁颂说;“能够防水,还能够书写的材料。”

    能够防水防潮自然不必多说,能够书写产品的名称、适用范围和禁忌也是必不可少。

    说到这里,刘大郎忍不住提出了异议。

    “写这些我们这些平头百姓看不懂啊。”

    宁颂哪里能想不到这一茬,解释道:“这是两回事。”

    应该写而不写,是失职;而百姓们是否能够看懂,是他们另外需要解决的问题。

    说到这里,宁颂将危险的目光投向刘大郎:“刘大哥,最近休息好了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