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纸书屋

正文 70-80(第1页/共2页)

    提供的《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70-80

    第71章 胡椒猪肚鸡

    方念真在府衙偏院接连摆了两天半的摊位, 为了推广“地瓜”的种植她也是尽了自己最大努力了,原因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谁不想粮仓装满, 衣食无忧呢?

    她当时作为难民来到新云州, 受到过府衙的接济,又很有缘分地在府衙做了那么久的厨娘, 如今自己有能力了,回馈一些也是应该的。

    活动结束后, 府衙要给她发十五两银子,方念真连忙拒绝了。

    “您要是方便,能不能给我换成等量的地瓜苗?”

    府衙的人一愣,“方掌柜真是深明大义,这事我给你记着了,等地瓜育好苗了, 我给你送去。”

    这个要求自然是不难满足, 对府衙来说, 给地瓜苗可是比付钱要划算多了。

    在朝廷的政策支持下,他们有很多等待育苗的地瓜,本来就担心推广不开, 到时候新云州的地瓜种植量不达标,可就要挨批评了。

    他们这位郭知州啊,是个偏“大气”的地方官,朝廷一年才拨那么丁点银两,都用来搞建设了。

    大手一挥,“城墙不牢固了, 修!”

    “这里有一部分百姓出行不便, 建个桥!”

    听说城里新来的居民都忙, 孩子们没人看管,整日在街上乱跑,又大手一挥。

    “建学堂,把六岁以上的孩子都抓来上学堂,给补贴,一直学到参加科考。”

    这不,现在就指着这次推广红薯呢,任务完成的好,就又可以问上面要银子了,郭大人激动地搓搓手,说是等银子批下来就要栽树、修路。

    “哎呀,新云州的风沙有点大,多种些树,应是能改善很多。”

    方念真在城里商户中本来就算是头等梯队的,如今她打算大面积种植红薯,那也许也能带动城里商户也参与进来。

    她之前在严氏那里请到的育苗的能人,这两日就要开始进行育苗了。

    人伢子带来了一批又一批的人,但方念真都不满意,总感觉第一眼的眼缘看上去不踏实。

    种地是个力气活,却也是个细心的活,最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方念真索性拜托了进城送羊肉的老黄,问问他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老黄沉思了一下,一拍大腿:“还真有!他们是一家七口,家里挺穷,吃饭都费劲,若是掌柜的能提供住处,约么是愿意干这个活计。那可是我们村里的好庄稼把式!”

    老黄亲自来城里,自然也是顺便来看望黄莺,因此黄莺也在身边听见了。

    她一脸嫌弃:“爹,你说的不会是杜家吧?”

    方念真好奇:“怎么了?鲜少见你对谁这样不喜欢。”

    黄莺叹了口气,“倒也不是不喜欢,他家做农活的活计确实是一等一的,只是人多田少,供不上吃。就是吧,那杜家的婶子脾气太爆了。”

    “这倒是无妨,脾气再爆也不会来得罪东家吧,只要农活好就行了。”

    待送走了自己的爹,黄莺踌躇了一下,还是寻方念真,告诉了她。

    “掌柜的,那杜家的媳妇赖氏,她重男轻女,家里五个孩子都是女孩,她一心要生个男娃,对她家那几个孩子也不怎么好。刚才当着我爹的面不好意思说,杜叔和我爸还是有些交情的。”

    方念真了然,怪不得黄莺如此看不惯,黄家虽然也有男孩,但是对黄莺这个长女也是视为掌上明珠。

    “您别觉得我是说坏话,只是我觉得您应该知道所有的情况。”

    方念真笑笑:“我知道你的好意,那家人不让自己家孩子吃饱吗?”

    黄莺想了想,摇摇头:“那倒也不是,基本的吃饭穿衣还是没问题的,要不然他家也不会这么穷了,就是孩子多拖累的。只是一天天地骂人,他家的姑娘在家连多余的话都不敢说。”

    “人品有问题吗?好吃懒做?偷鸡摸狗?”

    黄莺连忙摆手,“那绝对不会,要不然我爹也不会推荐他们家了。”

    方念真说道:“那就还是见一下,活计确实好的话,也不是不能用,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只要对我有用就行了。”

    待到过两日,牧场再来城里送羊肉的时候,方念真就见到了杜氏夫妻俩。

    两人一进来,女人就拉着男人要跪下。

    方念真赶紧制止了:“使不得,咱们不兴这个。”

    一眼就看得出来,那男人是个朴实的农家汉子,在这种场合上不善言辞,吞吞吐吐地还是没介绍清楚。

    他媳妇倒是强势,直接抢过了男人的话头。

    “回方掌柜,他叫杜河,我叫赖从芳,我俩今年都是三十三岁。”

    方念真先观察二人,穿着虽然破旧了些,衣服裤子上都有补丁,但是干干净净,两人的手上都有着厚厚的老茧,看得出确实是经常干活的。

    “家里几口人啊?种着几亩田呢?”

    赖氏顿了一下,还是利利索索地答了,“我家人多地少,有五个孩子,地就四亩。”

    “那来我这里干活,你们家里的地怎么办?”

    一直蔫蔫的杜河开了口,声音闷闷的:“还可以抽空回去种。”

    赖氏用胳膊肘使劲怼了他一下,又对方念真堆起满脸笑容:“方掌柜,您别听他瞎说,咱们这边酬劳够的话,我们就把家里的地包给别人种。”

    赖氏可是听说了,这年纪轻轻的方掌柜有好几十亩地呢,若是能接了这个活计,家里不说有没有剩余的银两,起码吃饭不成问题了,就是自己家这个不争气的爷们,这会儿又恋家了!

    方念真装作没有看到二人的小动作,又问了几个问题,就让黄莺带他们去后院。

    正好今日要开始讲育苗的课,对农活精不精通,一学便知。

    赖氏见了黄莺,先是一惊,这丫头如今都穿这么气派了?再是一喜:“诶呀,这不是黄家大丫头嘛,你记得吗,你小的时候婶子还抱过你呢。”

    黄莺跟在方念真身边久了,难免学了一点她的脾气,该回击的时候就回击,绝不让人占便宜。

    黄莺呵呵一笑:“那我可太小了,我真不记得了,就记得我小的时候,婶子老说我是不值钱的丫头片子。”

    赖氏准备套近乎的笑容凝固在了脸上,“呃,婶子那都是随口说的,你看你这丫头,多少年的事了还记这么清楚,记性真好,呵呵。”

    黄莺没有再搭理她,那天自己的老爹嘱咐自己了,尽量拉拔一下杜家,其一是他家在村子里风评确实不错,其二也是看杜河一年年地干苦活却攒不下钱,太累了。

    方念真绝对不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她除了派了杜家两口子去听课,还有车夫老钱、刘忠、还有店铺里两个懂农活的伙计。

    方念真想试探一下自己有没有这个天赋,便也跟了去。

    结果她发现自己跟听天书一样,罢了,放弃了,自己之前能种一小园辣椒已经很是不易了。

    她听不懂归听不懂,却发现蔫头耷脑的杜河到了这个场合,真正地活了起来,他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70-80

    甚至能跟讲课的人一问一答,还能举一反三。

    其他会写字的伙计都拿笔记录着,会的字不够多,就用自己会的符号记录。

    赖氏也听不懂,她一向只会干活,如何干都是听丈夫的,悄悄环视屋子,发现方念真也在发呆。

    她悄悄凑到方念真身边,“方掌柜,怎么你店里的伙计也都会写字啊?你招工要求这么高啊?”

    方念真耐心跟她解释:“我们店里的员工都要学认字的,一天几个,一年也能认不少了。”

    赖氏撇了撇嘴:“那也考不了科举。”

    方念真大约明白黄莺为什么烦赖氏了,这人目光太短浅。

    “学会认字有很多好处,起码在我店里,认的多的,工资还会涨。”

    “还有这事?”赖氏似乎在一旁陷入了沉思。

    方念真不欲与她纠缠,起身离开了屋子。

    回到自己的卧房,感觉清静多了,她睡了片刻,醒来时黄莺已经在等她了。

    “掌柜的,讲课的人说了,杜叔确实是很懂农事,一点就透,有他在,咱们的育苗应该是没问题。”

    方念真惊讶:“评价这么高?”

    “是呢,说是您要是不要杜叔,他就把杜叔聘到知州夫人的庄子里了。”

    “要要要,我当然要了。”

    可不能把人才拱手让人。

    方念真出钱在自己那片田附近的庄子里赁了个院子,院主人早就搬走了,那里多少有些破败,但是住人还是没问题的。

    她跟杜家签订了一年的契约,除了每月的工钱,秋收了还会给他们分粮。

    这五十亩地,多是用来种红薯,边缘一点的地块打算种花生,还留了一小块地种芝麻。

    春耕就要开始,方念真眼看着是指望不上“发财”那个小牛犊子,又置了一头耕牛供杜家使用,闹心的事又来了。

    杜家穷,从未养过牛,从未!

    这牛总得寻个靠谱的人照顾,思来想去,还是把耕牛和奶牛放到了一家,也就是石大哥的工友家。

    耕地需要牛的时候,还得让牛走一段路。

    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叫问题,春耕的事起码是有了着落了,方念真又可以放心关注眼前自己的生活了。

    新云州春季里总会有一阵子“倒春寒”,这两日就是,中午时候还好,一早一晚可冷了。

    方念真感觉自己有些鼻塞、流鼻涕,她想起来上次病倒在床,喝了几天的苦中药。

    “算了算了,赶紧食补一下。”

    她去肉铺订了一副新鲜的猪肚,第二日取了回来,这东西在新云州不怎么受欢迎。

    虽然肉铺已经给料理过一遍了,但方念真拿回来还是自己又用粗盐和少许面粉清洗了三遍,猪肚上的所有肥油也都清理掉。

    把清洗干净的猪肚和生姜、大葱、白酒一起焯水,去一去腥味。

    今天方念真要做一道猪肚鸡,胡椒暖胃,热乎乎地喝上一碗最驱寒了。

    鸡则是石家送来的一只嫩鸡,方念真推辞说给石大嫂补身子用,石友坚决不肯拿回去。

    胡椒猪肚鸡的灵魂就在于自己研磨的胡椒,方念真磨完胡椒,躲到一旁打了好几个喷嚏,感觉自己的鼻子瞬间都通了。

    就是胡椒味太冲,熏得有些头疼。

    把猪肚切条,放入油锅煎一下,小火慢煎,不要太长时间,只要微微变黄即可,这可不是吃烤肉。

    这一步主要是要保证汤汁的乳白,方念真把猪肚和鸡都放到砂锅里,大火煮开,再转小火,放入胡椒粉和卤料包,慢慢熬煮。

    在现代,她吃猪肚鸡最经常搭配的主食就是煲仔饭,大方的王太医送了她一条腊肉和两根腊肠,今日正好拿来做煲仔饭。

    猪肚鸡足足熬了一个半时辰,方念真加了些盐进去,尝了尝,咸淡正好。

    端到托盘上回了屋子,虽然是三月了,但是屋子里还燃着足足的炭火,方念真把砂锅的盖子打开,胡椒伴着鸡肉的香味飘满了整个屋子。

    盛出一碗乳白色的汤,撒上准备好的葱花,舀起一勺吹了吹,“滋溜”一口喝进去,顿时感觉那股辛辣的“暖意”从口腔到了喉咙,又一路顺进了胃里。

    汤汁很是浓郁,连喝了两碗方念真才开始吃猪肚和鸡肉,果然是小嫩鸡,肉质一点都不柴,还很鲜。

    猪肚就差了点意思,也不知道是自己没加工好还是怎么回事,她又去拿酱油、醋、辣椒和香油、葱花调了一碗蘸料。

    夹起猪肚,往蘸料里一裹,再送入口中,“嗯,这回对味儿了!”

    猪肚又有嚼劲又很弹牙,直到把小砂锅半锅的汤都喝了,又吃了一小碗煲仔饭,方念真终于感觉自己的鼻子轻松了一些。

    屋里又热,喝汤又烫,方念真感觉自己发了一身的汗,不敢出门吹冷风,就把残羹剩饭放到了外间,自己回了卧房歪到床上,裹起被子睡了一觉。

    自从穿过来,除了放假和生病,方念真很少有这种放任自己“偷懒”的时候。

    “两位太医说了,解了毒之后就是会有些精力不足的,那我这也不算偷懒吧。”

    给自己找好了理由,她就沉沉地睡去了。

    醒来后,天色已经近黄昏了,她又有一种享受独处的安稳感,又有一种莫名的孤独感。

    好在,起床后感觉自己身子都轻盈了些,想来这胡椒猪肚鸡还是起了功效了。

    季节快要过去了,不然方念真还真想把这个也作为自己店里的特色锅底,加入到“锅里捞”这边来。

    她身体的不适缓解了很多,就又有些闲不住了,这个时间三家店里应该都忙着,方念真去巡视了一番,还是到了食铺的后厨。

    小秋和安子正忙碌着,“你们忙着,我就来研究点新菜品。”

    之前剩下的红薯还没吃完,府衙还又赠了她一筐,得赶紧吃,要不然天气热起来很快就都长芽了,该浪费了。

    方念真看了看一旁炸过酥肉的油锅,要不,做一道炸红薯丸子?

    先把生的红薯刮去皮,然后上锅蒸熟了。

    小秋闲了下来,见她的动作,问道:“掌柜的,你要蒸红薯吃呀?我来就行了。”

    小秋自己性格比较敏感,对待别人就也很细心,只要安子在场,她从来都不喊方念真“师父”。

    “不用不用,我要试一下用它来炸丸子。”

    方念真拿了擀面杖,把蒸好的红薯捣成红薯泥,加入少量面粉,揉成面团,然后搓成一个个的丸子,下入油锅中炸。

    炸红薯丸子还是很简单的,只是费了点油,不过本来食铺这边每日也要做大量的小酥肉,供两家火锅店使用,如此也算不上费油了。

    待温度稍微降下来,方念真夹了颗红薯丸子,一口咬下去,外酥里糯。

    牙齿咬破丸子表皮的一瞬间感觉最是奇妙,就好像一道并不锋利的小刀“唰”地一下就划开了一层布料。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70-80

    唔,其实如果再甜一些就好了。

    不过为了控制店铺的成本支出,方念真还是决定做不加糖的版本,有红薯自带的甜味儿就够了。

    “刚刚都学会了吧?半个月内把那筐地瓜都消耗掉,这道炸地瓜丸子,在两家锅子店都上新。”

    方记一贯以来的传统,新菜品还是从“试吃”开始的,每桌有几位客人就送几颗“地瓜丸”。

    “客官,这是小店的新品,地瓜丸,就是咱们新云州正在推广的地瓜制成的。”

    “直接吃?还是放锅里涮?”

    “这个是直接吃的,您趁热吃。”

    方念真只是为了消耗自己那一筐半的剩余地瓜,却没想到,她随手做出的小小的丸子,养活了好几个小吃摊。

    别的手艺不好学,可是这个“地瓜丸”,懂厨艺的人一看外表就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了。

    方念真懒得放糖,他们可不嫌费事,炸出来的“地瓜丸”用签子一串,行人拿著就能走了。

    这些小摊半个月内就遍布了新云州城内各个方位,在方念真看来,就如同臭豆腐在长沙的地位。

    如今,随着养牛羊的人越来越多,奶制品在新云州也不罕见了,酸奶也流行开来。

    竞争之中就会产生内卷,已经有摊贩自己研究出来夹心版本的地瓜丸了——在中间加入酸奶。

    方念真的店,做完那些红薯的存货就没再做了,本来利就薄。

    “掌柜的,我们真的不做了吗?咱们可是创始人。”知晓看着外面摆的很多摊子,有些眼热。

    “不做啦,地瓜丸于我们就是锦上添花而已,不可能把什么都抓到自己手里,多累。咱们店的菜品也不能太杂了,再说,现在也不是季节了,地瓜不好保存了,我听说都涨价了,那些小摊子估计过几日就有撑不下去的了。”

    知晓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似乎若有所思。

    度过了这段“倒春寒”,新云州的气温很快就升了起来,又是一年春来到。

    万物复苏,野蛮生长。

    方念真家里那只“大福”也愈加野蛮了。

    先前它跑丢了,方念真就把它关在自己的房间里,那几日它倒也老实,可是现在天气暖和了,它又憋不住了。

    它先是在屋里一圈圈走,再后来就变成了喊“嗷呜”。

    方念真头都大了,这猫它发情了啊。

    四处打听,终于寻了个能看猫的兽医,到人家那一问,只能给公猫绝育,母猫操作不了。

    方念真这只是一只滚地锦,这种花色的一百只里九十九只都是母猫,得,认命吧。

    经历了好几个晚上的猫叫摧残,方念真动手做了个猫绳,工字背心式的穿法,晚上带它出去遛弯。

    还别说,这招真有点用,起码晚上回来,她能睡个好觉了。

    她遛大福的时间一般都是歇店以后,街上安静下来了,她就回宅子里把大福接出来,也没地方去,总不能在街上乱走吧,再走回食铺,在后院陪它玩一会儿。

    这一日,方念真又拿了筐育苗失败的地瓜放到食铺后面,打算自己人消耗掉,她最近晚上的夜宵都是烤地瓜。

    大福爱吃这东西,给大福吃一吃,它也能转移点注意力消停一点。

    方念真专注地掰小块的地瓜给大福吃,大福本来吃的津津有味,却突然竖起耳朵。

    “喵?”大福激动地呼唤起来。

    “喵!”

    听到大福的呼唤,一只白猫回应了一下,就从树上跳了下来,走到了离方念真一米远的地方,警惕地盯着她。

    “你是大福的朋友?”

    方念真认出来这就是上次拐走大福的那只白猫,感情大福天天要出来就是要找它的?

    大福正激动地凑在白猫身边闻来闻去,白猫却抽了抽鼻子,似乎被方念真手上的食物吸引了。

    “你想吃这个?”方念真掰了一小块烤地瓜扔在白猫的面前,白猫仔细嗅了嗅,优雅地吃掉了。

    它似乎对烤地瓜很是满意,忍不住又往前走了几步,离方念真越来越近,也不管旁边的大福,眼里只盯着烤红薯。

    一刻钟后,“方记食铺”的后厨内,俨然变成了一人两猫的和谐场面。

    方念真一手撸一只,还别说,这白猫的皮毛真好,溜光水滑,比自家大福的手感还好。

    “白猫,我给你取个名字吧?”

    方念真看了看厨房后门口的两根柱子,灵光乍现。

    “不如,你就叫二柱吧!”

    作者有话说:

    (300营养液的加更放在周五,不出意外,本周五、周六、周日都是日万哦请狠狠地投喂我吧!)

    第72章 下乡种地

    红薯苗移栽的那日, 方念真带着黄莺一同去看了。

    现在气温升得快,新云州也逐渐绿了起来,树也发芽了, 还有盛放的小野花。

    方念真脱下了厚重的衣裳, 春天的衣服就是好,颜色又鲜亮又飘逸灵动。

    这次她订做衣服的时候, 给她量尺寸的裁缝铺的女老板说她长高了。

    许是营养好了补上来了?方念真很是欣喜。

    不过她年后开新店太忙碌了,长高了, 却也抽条了,腰身更瘦了。

    老钱直接把马车停到了杜家住的院子门口,这地方名叫“水固村”,据说是此地水土较丰,要不然方念真也不会遇上这么多的上等地了。

    杜家一家人来门口迎接方念真一行,赖氏笑得眼角纹都加深了:“东家过来啦, 还有小黄莺, 钱大哥, 快,屋里坐。”

    方念真看了看,这次她可是见到了杜家的五个女儿了, 最大的估计也有十三、四岁了,最小的看起来走路都还不稳。

    方念真跟着赖氏进了屋,杜河也不吭声,不知道忙活什么去了。

    这里的院子和屋子虽然旧了些,但是被杜家收拾得极为干净,方念真落了座, 她隐约听见赖氏在外屋埋怨自己的几个女儿不开口叫人。

    “那是东家, 还不讨好着点, 一群废物。”

    片刻后,赖氏给他们上了茶。

    方念真一闻,噢,还不是茶,是糖水。

    赖氏双手交握,不知所措地搓着手:“我家平时没人喝茶,这,东家你多担待。”

    这都是小事,方念真又不是来这里喝茶的,她笑了笑:“无妨。”

    在门口打完招呼后一直“隐身”的杜河此时也回来了,手里拿着两把野菜,方念真认出来那是嫩野山韭和荠菜。

    杜河嘱咐自家媳妇:“一会儿给东家添道菜。”

    赖氏应声:“诶,我晓得了。”

    歇息片刻,方念真就去屋后看了红薯的育苗棚。

    杜河育苗学得不错,方念真不怎么懂农事,也看得出来,这些红薯苗苗长得很强壮。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70-80

    杜河说:“这苗没有全活,活了七成。”

    这一点方念真是有心理准备的,一则是红薯在大肃发展时间短,育苗技术不成熟,二来是新云州都没几个人会种的,自然成活率还要再打几个折扣。

    除了杜河自己精心育的苗,府衙也送来了当初答应她的“红薯苗报酬”,方念真昨日已经派人把苗拉到杜家了。

    赖氏换好了做农活的衣服,留了大女儿和小女儿在家。

    “大丫,你好好做饭,看好你妹妹,我们中午就回来吃饭。”

    出了门,方念真一行人跟着牛车,随他们向田里走去,牛车上载满了红薯苗。

    方念真的这片地已经翻好了,还撒了一批肥料,刚走近的时候,气味有些冲,难免要掩住些口鼻,不过待久了也就适应了。

    方念真之前问过杜河,要不要雇几个短工来帮忙栽苗,被他拒绝了。

    “栽苗是个大活儿,我不放心交给别人,这东西埋得太深太浅都不行,我们两口子能种的过来。”

    方念真见杜河如此负责认真,便也放心了很多。

    田里的垄已经翻好了,杜家两口子拿着红薯苗“唰唰唰”地种,他家的二丫速度没有他们俩快,但是也认认真真地一颗颗的种。

    三丫和四丫则是挎着个筐,往红薯株底下撒一把草木灰。

    这时候,就免不了那句流传几千年的古话:“来都来了。”

    方念真本来就爱尝试新鲜的事物,她卷了卷袖口,拿了一根红薯苗,下到了田埂上往二丫的方向走。

    方念真蹲下身,语气温柔又诚恳:“二丫,你能教教我这个是怎么种的吗?”

    二丫眼睛很大,先是有些惶恐,还以为是自己哪里没做对,听清了方念真的话后又变为了害羞,脸蛋和耳朵都羞得红扑扑的。

    二丫说话很小声:“东家,您,您跟着我学,这地瓜苗不能竖着进去,得让它倒下来,对,就这样横着插到土里。”

    方念真仔细地跟着学,“这样吗?”

    “对”,想了想,二丫又补了一句,“您种得很好。”

    方念真都下去干活了,黄莺和老钱肯定不在干站着,好在两人以前都是干过农活的,一学就会了。

    二丫没想到这个东家穿得这样好看,仙女似的,还一点都不嫌弃地蹲在地里干活。

    左右环视一下,她娘不在附近,她就愈发大胆地和方念真说起话来。

    后来都已经聊到城里的工钱了。

    二丫一脸惊讶:“您店里的伙计能赚那么多?一月三两?”

    方念真笑了笑:“按照能力来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赚这么多的,我们店里有考核,排名在前的才能赚这么多。”

    二丫低头咬了咬嘴唇,又抬头问道:“东家,城里的店里是不是都不爱收女子?娘说像我们这样的,去了城里也是给人刷碗、倒泔水的,根本挣不到多少钱。”

    方念真坦然地告诉二丫,“我店里有很多都是女子,我的大徒弟也是女子,跟你差不多年纪,也是十二岁。不过,刷碗也不是什么不好的,勤勤恳恳地刷碗,也会有回报的。”

    二丫表面看起来羞涩,但是似乎只是慢热,现在她跟方念真凑得越来越近。

    “东家,那我能不能去你店里做工啊?我会的可多了,劈柴、烧火、刷碗、洗衣服、喂鸡喂猪,我都行。”

    方念真刚想说自己店里现在不缺人,却对上女孩期盼的眼神,那种热烈的目光似乎要把方念真灼一个洞。

    她改了念头,“让我想想。”

    二丫又祈求她:“东家,这当做咱们的小秘密好不好,您别告诉我娘,我娘要是听说我想去城里,她该生气了。”

    方念真好奇心又上来了:“进城赚钱不好吗?”

    二丫犹豫了一下,“我娘说,出去了心就野了,家里活儿还干不完呢,还跑出去给别人干活儿。但是,我不想过这样的生活,我大姐干了十几年的活了,就是这两年粗活才干得少了,我娘说让她养养身子,该准备嫁人了,白嫩点,嫁妆也许多些。”

    说到最后,二丫很是落寞,方念真也有些感慨。

    到底不是平时干惯了农活的,方念真种了一条半的垄就累得不行了。

    黄莺给她在牛车空出来的地方放了个草垫,二人就都坐下休息,老钱则是弄了点新鲜的草喂着拉车的耕牛。

    赖氏走上来,让四丫带他们回家休息。

    四丫是个五岁的小丫头,很是瘦小,头发也很黄。

    她很胆小,方念真想和她并排走说说话,她见方念真要赶上她,却惊慌地迈开小腿加快了速度。

    方念真:“……”

    罢了,放过这个小社恐吧,别一会儿四丫再跑起来了,小胳膊小腿的,摔了就不好了。

    方念真其实刚才在田里想直接就回城了,杜家却坚持要留她吃饭,听说她要走,沉默的杜河都不干活了,过来劝她留下吃饭,真正是“盛情难却”了。

    回到杜家,杜大丫已经把菜都备好了,正在包饺子。

    见方念真等人回来,她很局促。

    “东家,您回来了,进屋坐,休息。”

    黄莺和她倒是有几分交情,两人在村里是差不多年纪的,小时候经常在一起玩。

    正好奇杜家那个最小的小丫头在哪,就听见西屋里传来了哭声,杜大丫慌慌张张把手上的那个饺子包完,拍了拍手,把手掌上多余的面粉拍下去。

    “睡醒了吗?大姐来了,五丫不哭不哭噢。”

    老钱去喂马了,方念真洗了个手,和黄莺两人在厨房包起了饺子,是荠菜馅的,虽然里面没有肉,但是闻起来也很是清香。

    度过了漫长的冬季,吃了一冬天的肉和菜干,看见绿油油的新鲜蔬菜,还是挺馋的。

    杜大丫哄完了妹妹,出来见东家竟然亲自包上饺子了,很是害怕。

    “东家,您,您快放下!使不得,这可使不得,我娘要是看见您在干活得骂死我。”

    方念真安抚她,“没事的,我本来也是开饭馆的,这对我来说都是小事,顺手就帮你捏几个饺子。”

    可杜大丫吓得都要掉眼泪了,“客人怎么能干活呢,您让我自己干吧。”

    方念真只得放弃包饺子,独自回了东屋休息。

    黄莺陪着杜大丫在外干活。

    方念真自己嘀嘀咕咕:“这赖氏有这么凶吗?”

    她闲不住,又去杜家的后院闲逛,隔着道墙正好听见杜家四口回来,赖氏嗓门能捅破天。

    “就你主意大,还让东家帮你干活,你等东家走了的,看我不揍死你!”

    二丫哭唧唧地辩解着:“不是我让她干的,真得是东家自己要试试的。”

    赖氏破口大骂:“你就放那个罗圈屁吧!人家挣着大把的钱,闲的腰疼,坐的屁股疼,还自己下地干活?”

    眼瞧着转过弯就是自家院子了,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70-80

    赖氏收了声,“憋回去,不许哭,让东家看见像什么样子!”

    待方念真从后院走到屋里时,见到的就是眼睛含泪的二丫,低头看地的三丫,面无表情的杜河。

    当然,还有堆了一脸笑容进来的赖氏,“东家,可饿了?咱们一会儿就开饭。”

    方念真不得不佩服,这赖氏,真该是学四川变脸的,都不用挂面具了。

    赖氏回来了,换了身衣裳,仔细洗漱了一番,就开始炒菜。

    杜大丫则是在另一个锅烧水,准备煮饺子。

    杜河在方念真面前话不多,倒是在院子里和老钱聊得挺好。

    “来来来,开饭了,东家,您尝尝我们这农家饭菜。”

    方念真远远望去,桌上菜色真不错。

    炖了个鸡,煎了一盘巴掌大的小鱼,野韭菜炒鸡蛋,炒土豆片;主食则是荠菜饺子和地瓜饼。

    作者有话说:

    感谢大家的支持哦0点前还有一更

    第73章 春天的味道

    方念真三人在桌边坐定, 却发现杜家的几个孩子都不在屋里。

    “孩子们呢?怎么不来吃饭?”

    杜河适时地叹了口气,赖氏对他翻了个白眼,又笑着跟方念真解释:“小孩子吃得少, 她们在那屋单开一桌, 一会儿再吃。”

    方念真却放下筷子,起了身直奔西屋, 五个女孩子正围着一张小炕桌坐着,一眼扫过去, 小小的桌子上只有一大盘炒土豆片,还有糙米饭,别的什么都没有。

    赖氏紧跟在她身后,见方念真脸色不对,忙解释:“东家,我不是不让她们吃好的, 只是想等咱们吃完了, 剩下的都给她们。”

    方念真叹了口气, “那我们就不吃了吧,先回城里了。”

    赖氏喃喃的,没想到方念真会是这个反应。

    杜河这时候走过来瞪了赖氏一眼, “好好的事儿非得弄成这样,以前咱们家从来都没有分桌吃过。”

    赖氏不服,气焰却弱了下去:“我这不是怕扰了贵客。”

    杜河难得地挤出一个笑容:“东家,您莫怪,把孩子也叫过来,咱们一桌吃, 一会儿菜凉了。”

    看在杜家人辛辛苦苦种了一上午地的份儿上, 方念真不打算计较了, 就顺着台阶下来,“好,都饿了,快吃吧。”

    赖氏把五丫抱在怀里,大家挤一挤,四个孩子也坐下了。

    桌上却没人敢动,还是方念真提起筷子,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今日辛苦你们家了,做这许多菜,大家快动筷吧,不能辜负了美味。”

    每一个人今日都是干了活的,确实是饿了,方念真直接就夹了个荠菜饺子。

    饺子包的皮薄馅大,一咬开饺子皮,独属于春天的清香就迫不及待地布满舌尖,这饺子馅里虽然没放肉,但是放了足够的猪油,吃起来也不单调。

    赖氏和杜大丫厨艺还真是都不错,小鱼煎得焦香酥脆,一点都不腥,还有种独特的鲜甜。

    据说这是杜河听说他们要来,昨夜特意去河里下了篓子捕到的。

    野韭菜在新云州也叫山韭菜,杜家这盘子野韭菜还没长大,嫩得很,也很是美味。

    地瓜饼也是煎出来的,但是估计是没舍得煎鱼的油,这鱼味和地瓜味混在一起就有些奇怪了。

    她见几个孩子不怎么敢动筷子,还是吃那盘土豆片,就挨个给夹了条小鱼,又夹了块鸡肉。

    看得出来她们眼睛都放光了,先是狠狠闻一下,再小口小口地咬着,吃的很是珍惜,似乎是想多品尝会儿,让肉的香味在自己舌头上多停留一下。

    赖氏见她们的吃相不像话,手握拳头塞到嘴边重重地咳嗽了一下,几个孩子都是一个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