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小皇子》60-80
第 61 章
两个月的战争, 让天下局势再次洗牌。
昌,卢,祁攻纪, 似乎复刻五年前那场战争。
不过战争规模跟重视程度扩大数倍。
上次以各国握手言和为终。
这次以纪国吃掉祁国大部分城池为止。
赵梁看戏, 并未有改变。
郑国城池没有减少, 但三十八座城池里,十八座满目疮痍,二十九座麦子被收割,今年产的蚕丝大部分也被卷走,元气大伤。
郑伯从周天子那离开时, 甚至郑重道谢,看样子已经有了改变。
参与其中的卢国损失二十万兵力,有死的,有逃的, 还有被俘虏的,内部倒是没什么变化, 毕竟在他国领土作战。
所以是战败国里损失最小的, 依旧是七十九个城池。
接下来是昌国, 作为此次发起者, 他们损失作为弃子的四座城池, 以及三十万左右兵力, 大半都在纪国当战俘。
但对于他们的真实实力来说, 其实并不当回事。
通过这次打仗,纪胜已经渐渐摸清昌国一些底细,比如他们收揽狄戎, 在西边大量建起城池。
真正的城池数目, 估计跟卢国不相上下。
明面上却说是五十八, 但昌伯已经隐隐透出真实情况,为的就是震慑旁边的赵,梁,让他们不要想趁着昌国战败起心思。
真正数字应该在八十上下。
昌伯如此谋略,肯定早就暗暗发展。
损失最惨重的不用说,那就是祁国。
祁国两次参战,上次损失最小,这次直接变成损失最多。
原本就被百万国占了两个城池,变成五十八,这次直接变成三十二。
在地图上看,直接缩小一半还多,以国都为分界线,国都靠近东北方向还被祁喜守住,另一面城池全部归于纪国跟百万国。
要不是祁国都城修建得格外坚固,说不定剩下的三十二都要丢掉。
其实这是祁喜跟祁国人的想法。
主要原因,还是纪国不想打了。
贪多嚼不烂。
他们的官员也是有限的啊。
现在拿了这么多城池,是要先消化消化的,根本不存在攻城攻不下的问题。
再说,他们库房里的火药是白看的吗?
不过祁喜愿意这么想,纪胜根本懒得理。
祁喜种田本事在天下属于顶尖。
打仗本算勉强算一流。
可惜在纪伯,纪胜,郑锡这种超一流面前,就显得捉襟见肘。
纪凌的后勤保障也不是白做的。
不管大哥攻城速度有多快,他都能迅速把持上下职位,让这些城池正式变成纪国城池。
最后算的,肯定是纪国这个唯一战胜国。
拿走昌国四个城,祁国二十个城。
总数量已经在六十六。
纪国直接代替祁国,成为天下诸侯国里争二望一的存在。
而且纪国本就是被攻打的一方,连道义在他们这边。
可以说完全的顺风局。
这种时候,赵,梁这种墙头草,自然而然靠近,一口一个大哥,生怕纪国不带他们。
至于在战时停手看戏这种事,他们更是当没发生过。
班师回朝的纪伯笑而不语,对他们冷冷淡淡,转而对旁边百万国使臣笑意盈盈。
好好跟着纪国的,会让你们从部落成为国家,加上新有的城池,一共八座城了。
至于墙头草?
喊大哥这种事,还是等等吧。
赵,梁使臣眼睛一转,笑着道:“祁国已经受到惩罚,不知他们国君要如何处置?还有那昌国跟卢国,怎么能那么便宜放过他们!”
上次他们败了,还能找人说和。
这次完全撕破脸,那两家也没赔偿的意思,已经是世仇。
赵梁想知道,纪国要如何应对。
战场上打赢了,那接下来了?
纪伯还是懒得理他们,旁边的百万国使臣笑眯眯带着足够百万国全国上下使用的精盐离开。
是的。
有以后的纪国的精盐再也没有数量限制。
以前为了给卢国的盐留条活路,纪国才限量。
现在?
不限量供应!
哪个诸侯国的人想买都行!
此举一出,将会直接击垮不如纪国盐的卢国盐。
偏安一隅就能暗戳戳搞事?
离得远也照样要接受惩罚。
以前为了估计卢国盐,他们纪国盐还搞限量,现在都撕破脸了,还顾忌什么?
他小儿子早就做好战后的应对!
只是昌国颇为麻烦。
等两个儿子回来之后再说。
这些话纪伯自然不会跟赵,梁使臣透露,他们两个颇有些尴尬,但还是赖在纪国都城不走。
于是他们便见证十五万铁骑班师回朝的场景。
一句地动山摇绝不为过。
七月中旬,没有受到影响的纪国本土开始收获,集合的几十万大军因为户籍制度的便利,很快送回各郡县,快速投入劳作。
一场天下瞩目的战争,并未给纪国带来太大影响。
一定要说的话,那就是家家户户种的大蒜太多了,大家都开始开发各种蒜的食用方法。
这样也挺好?
大蒜这东西很好的!
还有就是,让这些年多出来的官学子弟有了去处。
新占的二十四座城池急需官员,甚至缓解了一波“就业压力”。
只是二十四座城的政务太多,纪凌感觉自己随时就要摆烂?
大哥纪胜过来后跟着处理几样,随口道:“这产量,还好意思说祁国最会种田?”
旁边原本的祁国官员下意识看过去。
这产量,这产量很厉害了啊。
纪胜嗤笑:“回头让你们看看纪国的产量。”
说罢,跟着弟弟一起处理文书。
怎么说呢。
不想处理了,同样想摆烂。
郑锡也有些想跑的意思。
这里的麻烦不难处理,就是太杂了,完全没有效率可言。
处理过纪国城池的政务,再看看其他国家的,只有落后两个字可以形容。
整个七月份,被占领的二十四城百姓终于知道,为什么到了纪国的人都不想走,为什么纪国发展得那么快。
同样的经过战乱。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小皇子》60-80
郑国大部分城池颗粒无收。
他们归于纪国的二十四城却在按部就班秋收,每家还能得到合理的分配,成为百姓的农奴也有份。
等收获之后,所有井田制取消,登记户籍后就能以村为单位划分各家的土地。
村上面是乡,乡上面是县,县上面是郡。
五郡设一驻军跟巡查。
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
八月中旬,所有户籍统计结束,秋收也差不多结束。
不得不佩服纪国官员的办事效率!
这些官员只有一个回答:去了国子监卷出来的!
到这个时候,二十四座城池的百姓心已经在纪国这边。
被纪国统治之后,各家各户有自己的田地,各处的治安也有人管,还有官员在乡间讲解跟他们有关的纪国律法。
什么家里被偷了,路上被人打了,被人骂了,被人欺负了,都能去找里长,找乡长,再不行告到县里。
以前有怨无处声诉的情况大大缓解,那些乡里恶霸也畏惧纪国的官员跟巡逻士兵。
秋收之后,各地官员还会组织他们整理水渠,用先进的水泥来修道路,更会关注家中老人跟孩子的生活。
谁家有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三岁以下的孩子,一个月能领半升米。
不怪他们倒戈得快啊!
实在是纪国的福利太好!
等问了纪国人才知道,人家纪国早早就实行这样的律法,人家都习惯了。
纪国在收拾战局,或者说整理战果。
但祁喜那边万分着急。
为什么?
国君还在人家手里呢!
祁国国君被奴隶抓走献给纪胜,纪胜忙着打仗就没管,又给了弟弟。
纪凌也觉得是个烫手山芋,又给了郑锡。
郑锡表示无语的同时,让人好吃好喝招待,连同抓来的卿士一起送到纪国国都。
要人?
找我们国君纪伯啊!
纪伯倒是接手了,甚至还去看过几次,只是正经话一句也不说。
祁国国君问:“外面打得怎么样了。”
纪伯答:“天气挺好。”
“祁喜还好吗?”
“秋高气爽,不错。”
祁国国君无语,知道纪伯是无赖,没想到会到这种地步,最后忍不住道:“什么时候放我回去?”
之前抓到统帅都会放回去,现在抓到国君,自然也不例外,大家都是中原诸侯国都讲礼。
纪伯这次没有回答,笑眯眯离开。
祁国不放点血,怎么可能要回国君。
反正纪国不缺吃喝,他们不着急。
所以时间拖到纪国收揽下二十四座城池之后,纪伯才理祁喜的书信。
祁喜也是无奈。
没有国君在,很多事都不能做。
说句不好听的,两国打仗中,国君死了都比被抓了强。
死了的话,他可以扶持新国君,那就不再受人限制。
像打仗那会,国君死在当场,他还能领着人奋起反击,不会瞻前顾后。
纪国收揽城池的时候,国君要是不在纪国手里,祁国照样可以生事。
偏偏国君活着,还在他们手里。
这种想法当然只埋在祁喜心里,他更大程度上,还是希望迎回国君,这样才能名正言顺。
可纪国却等所有事情尘埃落定再聊。
祁国大势已去。
换作其他时候,祁喜给纪国递消息还没那么难,不行像上次一样,找个中间人就行。
现在郑国懒得理他们,赵梁是纪国哈巴狗。
昌,卢说不上话。
祁喜甚至找了周天子。
最后还是周天子送信,纪伯才理他们,算给周王一个面子,周天子的妹妹还在锡城,这点脸面还是有的。
数来数去,其实大家还在周的框架里。
庆国被异姓夺权,想的也是去周。
郑伯城池被占,以为自己要亡国,同样逃到周。
祁国想要回国君,同样去找了周王。
虽说周天子权力名存实亡,但依旧有些作用。
当然,纪国理,也是在八月后,彻底收归二十四城之后。
此时纪胜纪凌两兄弟,大学士郑锡已经回了纪国都城。
纪国六十六城,尽数稳稳当当。
人口已经到了六百万。
内里的事安顿好,外面的事同样不容松懈。
昌国那边铁桶一块,还要等待时机。
卢国已经因为纪国盐的大量铺开苦不堪言。
纪国的盐有多好,吃过的人谁不知道?
即使卢国盐改进方法,可还是不如纪国的盐更精细,苦味更少。
短短两个月,纪国盐几乎已经全部代替卢国盐。
就连卢国内里,也在偷偷走私纪国的精盐,甚至到了屡禁不止的地步。
没办法,日日都要用的东西,价格便宜质量还好,这种情况下,闭着眼都知道怎么做选择。
卢国这边钝刀子割肉。
祁国算是明摆着放血。
既然让周天子传达意思,纪国是搭理的,祁喜索性又送了许多贵重礼物到周,请周天子继续说和。
周天子思索片刻,转而让使臣去锡城,让自己的妹妹周公主前往纪国。
这样郑重其事,既然表明周对纪国的满意,也表明对此事的重视。
纪国虽然跟周接触不多,说敬意也谈不上。
但至少从未欺负过周王室?
甚至还帮忙照顾自己妹妹,祁国找他带话也给面子。
这种态度,已经领先诸侯国一大步了。
而且周天子也不是想替祁国说和,而是想让纪伯帮妹妹说门亲事,妹妹今年十四,该说亲事了。
周天子原本的意思很好,纪伯这边对小公主虽没印象,这次去锡城也没专门看过,但公主身份确实代表重视。
纪伯道:“公主亲临,要不让凌儿去接?”
纪凌无奈抬头。
最近忙得要死啊!
可大哥是储君,接了不合适,也就他身份还行。
谁料纪国这边已经准备好,周那边出了点状况,周天子染了风寒,两天之内竟然病重。
这下周公主也不能过来,只能掉头回周去看看哥哥,还亲手写信给纪说明原因。
纪凌对此表示很理解,当使臣跟见哥哥两个选择,还是去探望生病的哥哥重要。
周公主的信他也看了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小皇子》60-80
,言辞诚恳,字写得也漂亮,并非故意鸽纪国。
这也好,省得他跑一趟,纪凌代替回信,送了些纪国产的各种药物过去,希望周天子能挺过这一关。
不过这点插曲并未影响周做中间人,帮祁国跟纪国说和,内容基本两项,要回国君跟商量赔款。
最后的赔偿定下,已经被纪国,百万国占的二十六城割让,另祁国赔偿纪国十年一半粮税,玉璧一千多,青铜鼎十尊等等。
后面罗列的赔偿让祁喜眼前一黑。
心里又有那个想法。
国君还不如死在外面?
祁喜摇摇头,不能这么想不能这么想。
赔偿金额定下,赵梁国君同时咋舌。
如果他们是祁喜,直接自立国君了,这么多好东西给自己百姓不好吗?武装国家不好吗?
就一个废物,值得这么多东西吗?
但表面上,赵梁国君还是要称赞祁喜仁义典范,忠君爱国等等。
作为臣子,他们肯定觉得不值得。
但他们现在是国君的,还是希望有祁喜这样的大臣。
完全看屁股在哪,他俩可是实用主义。
还有个好消息,是周天子病渐渐好了,倒是没提再送妹妹到锡城的事,想必是周的日子好过了些,不想让妹妹寄人篱下。
纪胜探明过事实,周王没有诓他们,自然没什么意见,还派上好的马车送了许多器物过去。
周天子妹妹也算颠沛流离,随着周王室的情况起伏。
纪凌暗叹一声,继续忙自己的事。
有工夫想有的没的,不如继续清点战果啊!
附近三个国家,郑,祁,已经不足为惧。
唯独只剩昌国。
纪,昌两国如今很有默契,两国的客商该来往来往,但贵族跟卿士之间的交流直接中断。
他们之间的争斗还会继续,直到其中一个彻底碾压对方。
这已经是肉眼可见的事实。
昌国还稳得住。
被一直钝刀子割肉的卢国先受不了。
纪国盐!
到底有多少产量!
难道真能挤压所有市场?!
作者有话说:
? 第 62 章
纪国盐到底有多少产量这个问题, 还是要问缪舅舅。
缪舅舅负责盐场,在战争开始的时候就接到命令,直接加大产量。
这个简单啊。
他们的盐场有多厉害, 只有自己人心里清楚, 之前那点产量都不够塞牙缝的, 提高产量之后,绝对足够全天下人使用。
事实也确实如此。
质量高,产量高的精盐直接敞开了卖。
虽说还需要用纪币支付,运出纪国的时候还要支付关税,但不限量啊!
客商们在战后听到这个消息, 原本还有些犹豫要不要去纪国买东西,这下一点也不犹豫了。
纪国打仗两个月,天下的肥皂,纸张, 全部都在涨价,没办法, 缺啊。
连精盐都少了许多。
吃过精盐, 用过这些好用的东西, 再去用竹简, 吃粗盐, 一般人都接受不了。
由奢入俭难!
这下好了, 打了一仗, 连精盐都不限制了,想买多少卖多少,纪国供应得上!
原本战后应该是残破的模样, 各国客商忌惮危险根本不过来。
事实是, 所有客商急着往纪国来, 要买所有生活必需品。
说起来,纪国纸张造出来这么久,已经有人参透其中奥秘,但大量生产,以及生产如此细腻的纸张是别想了,技术这东西,只会越来越好。
眼看纪国快速恢复生机,显得只剩三十二城的祁国,以及为了食盐生气的卢国更加气愤。
这点火也发到昌国头上。
昌伯知道原因,私下补了不少恶金给他们,昌伯很清楚,这个时候不能跟其他国家再交恶。
昌,祁,卢的联盟还渐渐存在。
但这次也是彻底得罪郑国,郑伯甚至写了封言辞诚恳地信向郑锡道歉。
如果郑锡刚来纪国,说不定还会被打动,可惜他见过纪国的潜力,也纪国的高效率,实在回不去啊。
而且郑国已经没了发展的可能。
郑伯写信这件事只能算小插曲。
世界的纷争,主要还在纪国联合百万国,跟昌,祁,卢对抗的事。
没错,百万国也因为纪国的缘故,再次被抬上来。
纪伯还派人去周王室,请求教导百万国周礼,正式成为诸侯国。
看看人家带小弟的态度。
相比昌国给的恶金,明显更好啊。
小部落能发展到被周王室承认,谁不觉得百万国的待遇太好了。
而且人家现在有八个城池,拥有大片深耕过的田地,人口都快赶上郑国。
郑国人口经过这件事,流失得太多。
所以算起来,百万国成为周王室的国家,好像合情合理?
其实不然,放在早些时候,周王室绝对不会同意。
但赵,梁这种国家都同意了。
还有什么不能接纳的。
就算看在纪国给的东西上,周天子都不可能不答应。
得罪纪国,可没什么好下场,即使人家看起来并不小心眼。
百万国国君的官话刚说利索,衣服还带着兽皮,可依旧接受周王册封,虽然只担了公侯伯子男中的子爵,可他还是很满意。
不过这位国君心里感谢的还是纪国。
他心里十分清楚,没有纪国,他什么也不是。
甚至现在一手创建的制度,以及整个百万国的运行,全部照抄纪国。
不是他爱抄,是抄了真管用。
其实不止百万国在抄纪国的做法,只是他抄的最为明目张胆而已。
卢国早就仿照国子监建立起官学,仿照科考制度选拔人才。
虽然在纪凌看来,卢国那是乞丐版国子监,因为只招收贵族子弟,反而忽视群体最庞大,潜力最大的平民学生。
但依旧有很大作用,给卢国带去不少有用的人才。
昌国制造恶金,偷偷摸摸发展城池,招揽戎狄部落。
如果说这些是基础操作,那仿照纪国改田税,废除井田制,就是明晃晃地照办了。
郑,祁明显也有改动。
赵梁更是直接来纪国取经。
一时间,最初被喊为五个半国家的半个,成了天下诸侯效仿的典范,这才是真正的无冕之王。
纪国是不在意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小皇子》60-80
他们学的,其实自家也在学人家。
取长补短,才能快速进步。
但其他好说,技术这东西却没办法,要么需要时间,要么需要人力物力。
纪国盐之前给过卢国盐时间。
现在?
现在不给了。
卢国国君跟上卿卢山鸣这次终于肯定。
纪国以前就能产大量精盐,只是为了同为诸侯国的卢国,所以才没大量生产,更是主动限制数量。
现在天下三国抗纪,人家纪国就不装了。
直接不限量的买卖。
卢山鸣从一家盐铺出来,面如寒霜,后面都是查获的纪国盐。
这盐铺明面上买卢国盐,实际暗地八成销售都是纪国盐。
这些纪国盐从何而来不言而喻。
必然是从那边走私而来。
商人为了利益自然不顾什么卢国,纪国之争。
再说,商人自家也喜欢吃纪国盐。
他们走私的方法也很简单,在纪国买盐,根本没人管他们是哪国的。
从郑国路过,郑伯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了赚路上的路费来修补郑国,郑伯巴不得多来点客商。
唯独进卢国需要门槛,可卢国又不限制人进出。
卢山鸣下令:“以后每处关卡必须严查,但凡搜到纪国盐,必然严惩不贷。”
卢山鸣自己说得都有些心虚。
走私的人,总会想方设法弄进来。
这已经是他在国都查获的十二批纪国盐。
国都都如此,下面各城池呢?
城池里的贵族卿士呢?
他们为了享乐,什么都做得出来。
卢国如此,天下各国更是抛弃卢国盐,改用纪国盐。
这将对卢国收入产生严重打击。
百姓用盐是有定量的,用了纪国盐,就会抛弃卢国盐。
看着卢国盐场堆积如山卖不出去的盐巴,卢山鸣脸色越来越差。
就在卢山鸣为盐之事忙得焦头烂额,一边要管私盐之事,一边要督促盐场精进技术。
纪国开始卖饰品了。
还是珍珠饰品。
一个个设计精美的珍珠发饰,珍珠耳环,项链等等,从被纪国占领的新城池运出。
祁国靠海,被纪国占的城池里有五六个靠海城池,靠海的地方,捞点贝壳珍珠,不是问题吧?
但问题就在于。
这跟卢国有关。
之前就知道,祁国,卢国都有海岸线。
只是祁国爱种田,盐巴也晒的粗糙,对海产来说,够吃就行,完全没想过开发。
但卢国不同。
卢国盐出名,卢国的还盛产珍珠,蚌壳制品等等。
盐的市场已经被纪国占领。
现在突然出了什么珍珠饰品,不就是冲着卢国来的。
别看两国离得那么远,中间还隔了个郑国,但纪国可不会忘了三国联军想要做什么。
收拾完祁国,不就到你卢国了?
而且以纪国现在的体积,根本不怕他们。
卢山鸣听到这个消息,久久睡不着。
珍珠,又是冲着卢国来的。
这是要把卢国所有财路都给断了?
如果说卢国盐是日常所需,挣来的金银无数。
那天下各国的珍珠需要,更是关乎国君跟他的利益。
这些珍珠买卖,所得的银钱全都八二分成,卢山鸣自己每年从这里面得了万贯家财。
他甚至不用想,纪国造出来的饰品肯定极尽华美。
毕竟有什么事是纪国做不到?
又有一件让卢山鸣头疼的事出现。
几个月内,支撑卢国的两大产业似乎都在崩塌,崩塌的速度甚至还很快。
因为去纪国国都学习的赵,梁,百万国,甚至郑国,全都很识时务地开始买纪国珍珠。
全当在“交学费”。
纪凌又画一幅黄金头饰图,上面点点缀上的珍珠散发盈盈光芒。
连萱夫人看了都喜欢,何况其他贵族。
用珍珠饰品来割赵,梁两国的韭菜,纪凌丝毫不手软。
让你们学是一回事,给不给点报酬,那又是另一回事!
真以为纪国忘了你们袖手旁观的事?
赵,梁两国,明显发现同样的东西,卖给百万国,甚至卖给郑国都不是那个价。
但又能怎么呢。
想留在纪国学习,只能咬牙买了!
好在东西是真好看,回头就找两国贵族接盘!
这一切被苍老许多的昌国国君看在眼里。
从武到文,纪国从这场战争中获利太多。
别人或许看不出来,但昌伯如此聪明,自然知道纪国在吃战胜国的“红利”。
明面上的二十四座城池。
以及终于有了大片海岸线,他们的盐场跟珍珠产业都能扩大。
再利用战胜的优势,让其他各国主动去纪国学习,主动给纪国带来礼物。
还把自己忠实的小弟百万国拉到诸侯国的位置。
纪国,百万国,郑,赵,梁。
这五国不是联盟,胜似联盟。
而自己昌国带着的祁少了一大半实力,现在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昌国支援。
听说祁喜跟国君之间也有矛盾。
卢又被精盐跟珍珠生意被抢,现在焦头烂额。
盐关乎卢国的钱,珍珠关乎国君跟卢山鸣的钱,哪个都不能少。
再看看昌国这群人,几个儿子明争暗斗,也斗不出什么东西。
子侄又不是他儿子。
怎么纪叔立运气那么好,那么会生儿子?
一个纪胜就算了。
还来个纪凌。
不是说纪凌是傻子吗,怎么突然就好了。
昌伯越想越气,但气也没办法,只能继续观察所有儿子,稳固昌国。
因为收拾了祁国,收拾了卢国。
只剩昌国。
天下人都在等着看,纪国又会对昌国有什么动作。
可惜纪国稳如泰山,按部就班调整国内的情况。
六十六个城池,也就是六十六个郡。
分成十四个省,每省还要设巡查。
一级一级的官员全都经过培训,下面县,乡里,全都要布置。
虽说是吏部缪成志拟好送上来,但这种工作量,三个大学士以及纪伯父子三人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小皇子》60-80
全都要参与。
什么昌国?
昌国有稳定内部重要吗?
因为全都调整之后,新收入囊中的二十四个城池基建就要开始。
纪国走到哪,基建就铺向哪!
不仅是基础建设,还有各地的官学,以及统一语言,统一文字。
好在各个诸侯国的文字都是由周的周大篆演化,很多东西大同小异。
而且二十四城识字的都是贵族卿士,平民没有基础,接受起来更简单。
文字,语言,基础建设,全都根据纪国的标准统一。
城池里使用的昌钱,祁钱,按照市场价额换成纪币。
纪国六十六个城池正式下令,以后以纪币为主,其他货币只能用来兑换,不能用来购买货物。
腊祭之前,这些事情要全部做完。
与此同时,工部纪叔公新做出的尺子,称量工具也一一拿出,送到六十六个城池。
度量衡这种东西,肯定要早早统一!
最好能影响其他国家,全都以纪国的标准为标准。
战争果实这种事,一定要尽快握到手里!
? 第 63 章
一次次的改革, 让纪国内部更加团结。
就连新并入的二十四城,都以纪国为荣。
没办法,并入纪国后, 他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无论从哪方面说, 纪国都要比其他国家要好。
天下间似乎又安静下来, 各国都在尽量抚平几百万人大战带来的伤痛。
只是有的国家恢复得快点,有的国家却越来越衰退。
这种环境内,纪国内里的安稳,以及各处巡逻的兵士,让纪国显得与众不同。
特别是往来的客商, 甚至都在考虑让家人搬到纪国来住。
纪国安全啊。
这么安全的地方,谁不想去。
不管外人怎么想,纪凌接了推行纪国文字的任务已经出发。
作为国子监祭酒,好像这任务只有他能做?
当然, 这是他爹说的,不管有没有道理吧, 反正他出发了。
以前官员选派, 主持基建这种事情大家都熟悉, 可怎么劝当地卿士用纪国文字, 只有纪凌出马了。
书同文的意义不用多说, 纪凌身为后世的人, 更是明白全国有统一的文字, 这对以后的发展会有什么效果。
文化认同感,史书的记载,文化的传承, 都能在文字上体现, 所以他带着活字印刷术以及造纸技术到二十四城池其中一个的时候, 显得格外慎重。
其实从以前纪国的城池,到先占的城池,能明显感觉到差距。
不仅平民百姓发现差距,城池里的卿士更发现不同。
但他们发现不同后,还带了点难以明说的愤怒。
纪凌刚到榆城就发现这种气氛。
这是纪国最先占领的祁国城池,纪凌等人也来过,对榆城的印象就是乱,一切都乱糟糟的。
城池的建设不好,房屋矮小破旧,就算是卿士们的住所也没好到哪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