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30-40(第1/31页)
第31章
石头哥看了一眼父亲和三叔,他犹豫着开口了。
“小妹,我也不知道我的想法对不对,如果不对你就当我胡说八道。
刚刚你说要让大家分田地,还要将王氏赵氏的田地都分出来,我觉得挺好的。至于之后查出来的为非作歹之人,你说要没收他们的田地,我也觉得做得好。
但是你刚刚提到,张氏的田地你也会没收分给大家,这样是不是不太合适?”
杨石这话说完,三叔杨西就开口了。
“那张氏毕竟对我们杨家有恩,而且张氏也从来不为非作歹,我们是不是不能忘恩负义?”
此言一出,二叔杨南也点头了,他们确实对张氏的事情很是犹豫。
这一下子,杨秋知道亲人们纠结的原因了。
她还以为是啥大事呢,没想到是为了这件事情。
的确,二叔三叔大兄考虑的是对的,他们不能做忘恩负义之人。
可是鉴于她之前和张氏的关系,杨秋不得不这么做。
“兄长,二叔,三叔,你们说的话都对。可是我为什么还是要这么做呢?
我们现在是反贼,是要和朝廷作对的造反分子。而我之前和张氏的关系,有心人肯定会查出来。
更何况赵氏逃跑,他应该会率先找太守求助,然后迁怒到张氏身上,甚至诬蔑张氏也是反贼。
所以我接下来不能对张氏留情,我必须要让外人知道。
王氏,赵氏,张氏全部都被我赶出了马邑县,我把这些人的田地全部都分给了庶民,到时候不明真相的外人只会同情张氏。”
这一下子,几个人都明白了杨秋的苦心。
“我就怕张氏误会恨上我们,秋儿,你这条路不好走啊。”
听着三叔的叹息声,杨秋笑了。
“三叔放心,张家是聪明人,他们知道我这么做的原因,至于这条路好不好走?
二叔,三叔,大兄,难道我们从前走的就是好路,从前就走得顺遂了?”
这一下子,众人都面露苦涩了。
这世间的路,有谁走得一帆风顺呢?
众人都还记得惨死的杨北,他们杨家昨日已经失去了一个亲人,为此,杨秋父亲杨东到现在都痛苦不已。
可是又能怎么办呢?
只能徒留一声叹息。
另一边,赵满正求见到了雁门郡太守。
“笑话,一个小小的山贼女匪竟然敢造反杀朝廷官员,谁给她的胆子!”
雁门郡治所阴馆太守府内,太守王柔正在大发雷霆。
他才刚刚当上太守没几天,竟然有人开始造反了,对方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女土匪,而这马邑赵氏竟然还冲到他面前说。
一个农户出身的十二岁女郎,先是杀了马邑县王氏主家,接着又杀了孙县令。
最后为了自己的父亲劫法场造反,还把官兵杀得节节败退,整个马邑县都落到了一个十二岁的女土匪手里面,这听起来都像笑话好不好!
王柔严重怀疑这个赵满在说谎,这里面肯定有什么事情被这个赵氏给隐瞒了。
如今这家伙不过想要利用他出兵马邑。
“府君,下官所言千真万确呀。那女郎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户,其六岁的时候就成为了洪涛山的一个女土匪,还创立了一个杨家寨收留山匪流民。
有传言说,其六岁就能徒手打死两只老虎,而当天她直接带着几十个人杀穿了县兵五百多人,下官是带着自己的部曲艰难逃出来的。
如今这女郎占据了马邑县图谋造反,说不定她的下一步动作就是占领雁门关了,一旦雁门关失守。
府君,到时候朝堂一定会把责任归咎到府你的头上,不可不防啊!”
赵满这声嘶力竭的哭喊终于让王柔稍稍提起了一丝警惕。
他不在意一个女土匪,哪怕真的像这赵氏口中所言,这女郎极其厉害,从小就异于常人。
只要派几千人去镇压,王柔不相信一个女土匪镇压不了。
这大汉的天下,时不时的就有人准备造反,实际上大家都见怪不怪了,到时候再派人去镇压就行。
但雁门关是绝对不能失守的,如果对方直接攻击雁门关,到时候他就难辞其咎了。
“吾会即刻调遣人马前往雁门关,以固防守。至于你所言之事,吾定当派人详加查证。倘若果真有此等悖逆之徒,吾必将迅速发兵镇压。”
这一下子,赵满稍稍松了一口气,好不容易逃到阴馆来。
他现在心中最大的执念就是报仇杀回去,一定要让那个妖女碎尸万段!
至于查证真相的事情,不过是几天的时间而已,他有耐心耗得起。
只是一想到这个妖女是张氏培养出来的,想到这张氏一家现在就在阴馆,赵满的心中就充满了恨意。
既然是张氏培养出来的,这不说明张氏也有造反之心吗?于是赵满愤愤不平的把张氏牵扯了进来。
“府君,下官尚有一事需禀明。那杨氏女郎于过去数年间,岁岁赴阴馆向张氏求教武艺,据传其技艺皆得自张氏真传。
如今这女郎骤然起事,下官难以置信张氏会一无所知。或许,张氏怀有二心,亦未尝不可能。
恳请府君明察秋毫,对任何有嫌疑者均不可轻易放过。毕竟张氏就在阴馆,万一其突然背刺府君,在阴馆闹事造反,府君岂不是情况危险?”
这一番言语说得极其诚恳关切,就好像一个绝世忠臣似的,王柔似笑非笑的看向了眼前的人。
“那马邑王氏主家死了,孙县令死了,如果张氏现在在被吾抓到监狱里面,以后这马邑县岂不是你们赵氏一家独大了?
赵氏,别把人想成傻子。吾虽然才刚刚上任这太守之位,但也不是尔等可以随意利用欺骗的。
马邑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吾自会派人调查清楚,若真有人存着不臣之心,吾会上奏天子,一切依据汉律处置。”
“但如果某些人想要利用吾消除异己,本太守可不会放过这种卑鄙小人!”
此话一出,赵满吓得直接跪伏在地上,后背上冒起了密密麻麻的冷汗。
他实在是太冲动了,因为接连失败,竟然连最基本的谨慎都忘记了。
眼前的人可不是孙显那等蠢人,对方可是晋阳王氏,累世官宦,屹立在并州太原几百年的士族。
而他一个小小的豪右,刚刚竟然还妄想利用王太守为自己报复仇家,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现在对付那个妖女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张氏到底有没有参与,现在已经不重要了。
明显这位新上任的王太守有些信任张氏,刚刚他实在是太愚蠢了。
为此,赵满深深地磕了一个头。
“府君,下官刚刚太冲动了,请府君责罚。”
“行了,言多必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30-40(第2/31页)
数短之处,你也是读过书的人,以后不要再闹出此等笑话,没什么事儿就先退下。”
这话瞬间让赵满羞愧不已,这一番话简直就像在讽刺他不学无术。
而他也没有资格反驳,今天的他确实在太守面前颜面尽失。
等到赵满离开之后,王柔翻看着眼前的精美书笺,这是张氏前不久上供而来的,王柔这些天抄写了自己喜爱的赋在书笺上面,果然看着雅致风趣。
对于赵满的话,王柔只相信了一半。
马邑县肯定发生了大事儿,不然一个当地豪右不会落荒而逃到这里找他求助,但事实的真相肯定跟对方嘴里面说的有差别。
既然那个传说中的妖异女郎和张氏有关系。
王柔收起眼前精致的书笺,他把家宰召了进来,让对方去通知张氏来面见他。
此时张辽家中。
从赵满逃亡到阴馆求见太守之后,张家就察觉到马邑县那边出了事情。
接着,马邑留守的几个族人也骑着马带着十几个家丁慌不择路地求见到了主家。
这些年,张氏主家这一脉专注在阴馆发展,留守在马邑的基本都是张氏的旁支。
所以骤然从族人这里得知了杨秋造反的事情,张辽都惊呆了。
虽然他早就看明白了杨秋对朝廷的不满和不恭敬,但他真的没想到会这么快?
是不是太急了?
这时机选得好像不太好。
是的,张辽正在心中推算着杨秋这次造反之后会遭遇的困难危险,怎么算都觉得困难重重。
按理,杨秋不应该傻到选择这个时机。
但一想到族人口中所说的杨氏处境,父亲都差点被冤枉致死。
如今举旗造反,这也实属被逼无奈。
“族长,眼下张氏危矣!这些年,整个马邑县都知道族长你们看重杨氏女郎的事情。
而今这女郎造反,恐怕那有心之人会给张氏泼脏水。那赵氏一直与张氏不合,族长,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眼下族人大恐,吾辈当何以为之?求族长给出明路。”
由于祖先那场马邑之谋的事迹,整个张氏上上下下都是一股子低调谨慎的作风。
突然冒出杨秋这件事情,张氏族人真的是快要吓坏了。
张元作为族长,自然有保护族人的义务,更何况,这杨秋确实和他们张氏牵扯太深了。
虽然早知道这女郎胆大包天,但张元也没有想到,事情会来得这么快。
“族老,如果是之前那位太守,我张氏的确会大祸临头,可是现如今的王太守是晋阳王氏出身,刚刚上任不到五天。
那郭林宗曾赞王叔优当以仕进显,吾三天之前也曾见过王叔优,这位太守折节下士,宽厚通达,对阴馆各大豪右士族均以礼遇。
是以,只要我张氏光明磊落,太守必定不会听受小人之言。”
此言刚刚说完,只见仆人通传太守召令,要张元立即去太守府一趟。
这一下子,几个族人眼睁睁地看着族长被太守府的家宰带走,其中一个族老痛哭了起来。
“吾张氏痛矣!”
这恐慌情绪开始蔓延到另外几个人,大家面色凝重,眼带惊恐,张辽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各位族老,辽知自己年纪尚小,很多事情上经验不足。
可是太守若真对我张氏有猜忌之心,刚刚来的就不会是太守的家宰了,而会是县兵过来羁押吾父。
因此,张氏暂无危险。恐怕太守是想在吾父这里询问一下那位杨女郎的事情,族老们大可放心。”
这沉稳有力的话瞬间稍稍安抚住了各位族老的心,张辽又笑着开口了。
“不止如此,三天前,太守听闻辽颇有勇力,还曾起了征辟的心思。只是听闻吾年纪尚小,这才作罢。
太守有君子之风,我张氏从未做任何悖逆之事,是以,即使有小人挑拨,辽猜测太守绝对会明察秋毫。”
张辽的几番安抚终于让族人们放下了惶恐,待张元从太守府回来,听闻太守果真只是询问了一下那位杨女郎的身份信息,众人更是彻底安下心来。
只是,张氏暂时是没有嫌疑了,可是张氏祖祖辈辈的田地财产怎么办?
其他张氏族人都希望太守立即征兵讨伐逆贼,让张氏的田地不被反贼占有。
可是张辽现在确认,他们张氏在马邑的田产会全部失去。
于是天黑之后,父子俩再一次在书房密探。
“吾儿觉得汉军会输?吾今日被太守召见,如实说出了张氏和杨家女郎的关系。
除了纸张和冲儿之事,其他关于杨氏的事情,太守皆已系数知晓。
显然,太守没有轻视杨氏的谋逆之心,听闻这女郎有此等神力之后,太守已经决定征召勇士粮草。
如果吾没有猜错的的话,一旦派去马邑县的人查探到事情确如赵氏所禀,太守会很快发兵五千人以上,这样汝还是觉得杨女郎不会输?”
张辽跪坐在父亲面前,他肃然着开口了。
“父亲,其实在刚刚得知马邑县的事情之时,儿觉得小秋这一次太鲁莽了。
既然已经救了父亲,那就应该立即带着家人躲起来,而不是留在马邑县等着朝廷的汉军来平叛。
可是,辽今日才知道杨家寨的事情,知道小秋这些年早就偷偷建立了一个山寨,这还只是她六岁的时候。
过去这七年,竟然没有一点消息传出来,而这杨家寨显然不是那等流寇之辈。”
“父亲,小秋在我们这里不只是学了兵法武力,她还学习了一套严密的军事组织体系,安营扎寨,排兵布阵这些东西她都学了。
现在她有杨家寨的亲信人手,又可以在马邑县募兵,真打起来,汉军胜算不大……除非他们出动几万以上的兵马,这显然不可能。”
张元显然不是很相信儿子的判断。
“吾儿,我知道你一直输于杨家女郎,所以对杨女郎的实力过于夸大,这世上力大无穷的人不只有杨女郎。
但这些人徒有勇武之力,做事却只知道鲁莽无状,这种人下场往往凄惨。
这杨女郎过去几年看着小心谨慎,可是这一次,她实在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父子之间实在是想法差距甚大,于是张辽只能换了一个话题。
“父亲,乃知道五原郡吕奉先吗?”
张元倒确实知道这个人物,这吕奉先本是五原郡人,以勇猛而闻名并州。
虽然这些年汉军在鲜卑压制下节节败退,但也不是一直都输的。
在几次小型对战之中,这位吕奉先在五原郡杀得鲜卑人头滚滚,其勇武之力响彻边境,被誉为九原虓虎。
按理,汉家天下不缺人才,若是天子重新整合边境,趁着檀石槐这几年过世,鲜卑内乱的时机攻入草原,汉军这一次大胜的希望很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30-40(第3/31页)
然而朝廷无视了边境的困苦,再加上南边几个州这几年天灾不断。
天子和朝廷竟然默认放弃了云中,定襄,五原,朔方几郡,让胡人在这里肆意占据土地,侵袭汉民。
所以,即使是吕布这等勇猛之士,最终也只能离开家乡,然后来到雁门郡阴馆寻求前途。
“那吕奉先以勇猛而出名,想必太守很快会征辟其人,汝问这人做什么?”
张辽想到昨日自己和吕奉先的比试,他叹了一口气。
“父亲一直以为儿对自己自视甚高,对小秋的实力过于夸大,认为儿见识太少,其实,儿以前也这么认为。
那时候,儿总觉得这天下的勇猛之士太多太多,儿输给小秋多年,是因为儿自己实力太弱。
所以儿也是有些不甘心的,一直图谋把自己变得更强。在知道那吕奉先到达阴馆之后,昨日儿私下里和他比试了一番。”
此言一出,张元瞬间就紧张了起来。
“可有发生冲突,传言那吕奉先不只是武力勇猛,其人也骄肆异常。”
张辽立即摇头。
“父亲,乃误信传闻也。那吕奉先确实有些骄矜,但这是因为其武将出身,做事颇有些鲁莽直白。
可是在武将里面,武力勇猛本来就是评判实力的标准,吕奉先只是武人脾气较明显,在战场上本来就应该以实力为尊。
吾以比试之名求见后,吕奉先见儿年纪甚小,最开始确实有些轻视,可是当我强烈要求比试之后,吕奉先和儿在认真较量了一番。
儿输了,但输得并不惨烈,我与这九原虓虎比试了几十招,最后吾因为力竭而败。”
话说到这里,张元隐隐约约明白了儿子的意思。
“汝的意思是,你的实力和吕奉先差距并不大?”
张辽点头。
“父亲,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儿不是妄自尊大之人,但也不是浅薄之人。吾和小秋认识七年,每年都会比试数次。
以前,儿没见过除小秋外比自己更厉害之人,所以见识颇为浅薄。
可是和吕奉先比试之后,吾承认,吕奉先确实勇猛异常,儿自愧不如。但吾也可以确定,小秋勇猛之力要强于那吕奉先。
此二人实力,以小秋为上。那吕奉先曾经带着五原郡几百人杀穿鲜卑几千人,所以吾判断,小秋这一次会赢得这次战争。”
这斩钉截铁的话说完,张元就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之中。
“吾儿,莫非汝当年那梦真是上苍旨意?”
“儿不知,但这天下将乱,父亲想必也看得明白。”
“罢了……”
张元其实早就做好了世道将乱的准备,也做好了儿子一心向在一个土匪女郎上的准备。
一个女子反了这天下,想想都觉得希望渺茫。
可是神鬼之事不可莫测,若天命在杨氏,岂可逆天而为。
“汝的心意吾明白,可是张氏现在不能站队,汝明白否?”
“父亲,吾不会轻举妄动。只是儿判定,接下来的日子,族人们会不断从马邑逃出。
小秋肯定不会故意庇佑张氏,不然我张氏肯定恐被怀疑。
但这也意味着马邑的田地财产将会失去,父亲,天下将乱,如果小秋赢了。吾断定她下一步计划是夺取雁门关,占据雁门郡。
所以张氏的财产需要准备转移了,不然我张氏会彻底失去立身之本!”
不得不说,张辽也算是相当了解杨秋了,把杨秋的下一步计划看得透透的。
但事情好就好在,张辽没意愿去告密。
甚至张辽此刻还在庆幸自己年龄尚小,不用参与这一次征讨的队伍。
不然张辽真的害怕自己在战场上为难。
“汝的意思吾明白,世道将乱,这天下又有何处能有一方安宁?吾这些年思虑许久,早些年派人去益州购置了不少土地。
那造纸之法不是说过吗?益州竹多,可以制竹纸。若以后乱世到来,益州地势险要偏远,乱世之中反而易得安宁。
至于其他地方,吾也准备了一些,吾儿放心,吾绝不允许张氏在我手中堙灭。”
第32章
接下来几天,杨秋一行人陷入了忙碌之中。
首先是公审马邑县的贪官污吏恶霸流氓,确定没有任何冤枉之后。
这一批恶贼直接在闹市口公审了罪行,然后直接砍头处死!
这一行为让常年受到欺压的马邑百姓拍手称快,他们早就受够这群恶贼了,终于有人替天行道了。
然而这还没完,杨秋带领众人几天之内打击了马邑县各大坞堡,将许多卖身的奴隶放归了自由身。
这世道,人命如草芥,给人做奴隶都是被逼无奈!但是获得自由,庶民们又觉得没有了依附,很担忧接下来的吃饭问题。
毕竟当初卖身的时候,是真的家里揭不开锅了,所以许多人茫然无措。
而在这个时候,杨秋他们这一行人公布了几大消息。
首先,大家不能再以山匪流民的身份活在这个世道了,一切都要走上正轨。
所以这个体系需要有基本的权利组织架构。
于是杨秋自号为杨将军,立旗杨家军。
至于其他人,也都一一封了官名,非常粗糙的创业阶段。
但这代表大家走上了正规的路子。
接着,杨家军决定募兵,凡是通过选拔加入杨家军的家庭,每家可以分一百亩地,而这些地还全都是赵氏王氏张氏放出来的的肥沃土地!
当然,成为兵卒之后每个月还有军饷,每月一千钱,食盐一斗,年底只需要交田租两成。
除此之外,兵卒获得战功还有额外奖励,升职之后待遇会提高,至于战死受伤,这当然也有抚恤金。
如此丰厚的待遇一经宣传出来,马邑县的众人都惊呆了,甚至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但总会有人会想先冒险试试,所以在最开始参加募兵入选的那个人发现自己真的领了一千钱,一斗盐,分了一百亩地之后。
这件事情就一传十,十传百,直接让马邑县周围的几个乡都知道了。
所以,哪怕明知道现在占据马邑县的杨家女郎是在造反,但是诱惑大于恐惧,年轻的男丁开始接连不断地报名参军。
而杨秋他们说到做到,第一个月只要入选就发军饷。
所以杨家军迅速募集了两千多人的队伍,然后开始整编训练。
倒不是杨秋不想再募集多一点兵卒,实在是马邑县只有一万多人,算上老人孩子妇女,其实来参军的已经有一大半马邑县男丁了。
幸好这几天打击各大坞堡,搜罗出了王家,赵家,孙县令的隐藏财产,不然杨秋这个待遇会直接玩崩!
这世上,没钱没粮,那是寸步难行!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30-40(第4/31页)
其实她脑海里也知道附近哪里有铜矿,铁矿,金矿,甚至金矿就在她家附近。
可是开发金矿铜矿的速度太慢了,这些可以后续开发,眼下的燃眉之急是组织一个强大的军队打胜仗!
所以关于普通庶民的分田地政策,开荒政策,眼下都只能先预热宣传,还不属于重点任务。
这些都必须在打赢汉军之后才有资格实行。
而通过这几天的打土豪,杨秋他们又获得了二十万石粮食,七千万万钱,五千多匹布,再加上一些金银珠宝。
所以钱粮是真的不缺了,甚至目前缴获的食物足够大家吃饱一年。
然而事情是解决不完的,钱粮够了,但现在缺盐!
哪怕缴获了几个豪右坞堡,里面也没有多少食盐。
这东西可是让古代人暴富的产业,哪朝哪代的盐商不是巨富?
杨秋给的军饷待遇每月一千钱,其实在东汉不属于超高待遇,因为汉军普通兵卒一月也有六七百钱!
让那些庶民热情参军的原因主要就是分田地和军饷里面有食盐。
这年头的食盐加工粗糙,普通人吃的就是名副其实的粗盐,又苦又糙,还贵!
但不吃盐是万万不行的!这是人体必需品。
所以历来豪右士族喜欢垄断盐业经营,他们可以躺着暴富。
而东汉目前的制盐技术依然很是粗暴,不管是井盐的凿井技术,还是采卤技术,其实都还是粗糙制盐,做出来的盐粗糙颗粒大,还颜色暗,口味苦!
因为这粗盐属于还没有彻底提纯干净的阶段。
不过这种事情杨秋能容忍到现在才改进吗?这自然是不行的,事实上过去几年,杨秋带着杨家寨的人已经在寨子里用上了先进的制盐技术。
由于山寨里面有盐井,所以寨子一直自给自足。
杨秋又提供了先进的井盐制作方法,所以杨家寨的人早就习惯了雪□□细的细盐,但是外面那些人还没有见过啊。
所以当初参军的家属用了杨家军下发的细盐之后,这些人都激动得不行,这广告效应宣传得特快,五天时间就把两千多人募集到了。
所以杨家军对盐的需求量暴涨,目前的库存支撑不了两个月。
为了解决缺盐危机!
杨秋今日带着邓广邓勇兄弟俩来到了一处含盐量丰富的地点,这地方自然不是盐井了。
在并州这个地界,盐不是其特产,这里人所吃的盐主要是河东盐,那里有巨大的盐湖,等到了现代那里还是著名的运城盐湖。
杨秋当初找的盐井产量相当一般,就够自给自足。
所以如今首要任务就是扩产食盐产量,但并州不在海边,所以杨秋空有海盐法而不能用。
到最后,杨秋只能根据地图上的信息找了一处可以开采的石盐矿。
这种盐产于山岩之中,又称之为石中盐,岩盐!据说其形成原因可能是数万年以前,这里的地形其实是海洋。
但后来水汽蒸发,海水结晶成盐,然后山海变迁,最后就形成了盐矿。
“将军,这里到处都是砂石,连棵草都没有,本以为是快荒凉地,没想到真的有盐!”
没错,有盐矿的地方,地表会有些许盐渗透出来,这种特征是不会隐藏住的。
而这个盐矿在马邑县张氏坞堡后面,一般来说,这方圆百里都可以算是张氏的土地了。
难怪这盐矿没有开采,分明是张氏自己不愿意!
虽然东汉一朝,盐业已经开放给民间了,但其实还是官私混营,所以想要私营,你得有关系。
没有那层关系,有的是人找你麻烦!
更何况,这里地处马邑县,周围都是胡人,如果知道这块地有盐矿。
不只野心之人想要夺取,很可能连胡人都想要过来威胁你上缴。
所以这是一个危险的生意。没有足够强的关系,没有强大的实力保护,最后只会惹火烧身。
更何况,这年头的的税收是很重的,不只是农户不堪重负,商户的税也极其繁重。
张氏若决定开采盐矿经营盐业,那就要上交高昂的赋税,事实上挣的钱并不会非常暴利。
那为什么还是有人靠卖盐成为巨富呢?
因为关系强大,所以偷税漏税,在灰色的边缘上钻空子。
不过杨秋就不用担心经营盐业的税赋和危险了,毕竟她都是造反分子了,怎么可能还给朝廷交税!
于是,杨秋就把这块地圈了下来,然后安排人开始挖矿。
这年头,挖矿技术不是啥冷门技术,毕竟农户家家户户院子里都会挖井呢。
所以找相关技术人员挖盐矿,倒也不算困难。
要知道,汉朝还有地方开采盐井之后,又在旁边开采火井。
没错,火井就是天然气井,用竹子做天然气官道,然后用火井煮盐。
所以目前不存在技术困难,杨秋现在差的是人才。
从接收马邑县之后,杨秋在钱粮上都有方法解决困难,但唯独人才是个大问题。
不管是工匠铁匠屠户,还是会写字登记兵卒信息、管理粮草后勤的刀笔小吏,杨秋方方面面都缺人。
要不是过去七年提前培养了寨子里几百人习字算术,杨秋现在搞的事情早就乱套了。
难怪三国时候各大诸侯都要被世家大族掣肘,任你再怎么勇猛武力,收税你能自己家家户户收吗?还不是靠他们培养出来的胥吏收上来。
打仗后勤算账管理粮草、准备兵器、登记战功死亡人员信息等,那都需要会认字写字算账的小吏。
没有这些,军队直接乱套!
所以不依靠这些士族读书人,那是真的玩不转啊。
杨秋倒也不是排斥用马邑县曾经的胥吏,可是现在不行。
这些胥吏现在虽然没有心向天子。
但他们也着实觉得杨秋一个山匪女郎没资格骑在他们头上。
所以把这些胥吏安排到自己队伍里面参与粮草军饷计算发放,一旦这些人给你挖坑,甚至把你粮草烧了邀功?
那不是彻底完蛋!
所以杨秋现在用的都是自己人,至于那些底层胥吏,有欺男霸女害死人的直接就杀了,但大部分其实也是按照县令吩咐做事。
所以杨秋不至于觉得众人皆杀,只是罢免了他们的职位,让他们没有机会背刺她而已。
若有一天,马邑县家家户户都跟着杨秋造反,每家每户都有参军的,然后分田到达了每家每户。
那时候大家成为了利益共同体,都舍不得自己手中分到的田地财产之后,这些人倒是可以重新用起来。
毕竟,这世上很多人其实都是随波逐流,当规矩严格赏罚分明的时候,也不是人人都想钻空子。
底层胥吏地位也就比庶民高一点点,其实大部分都想过个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女帝我来当》 30-40(第5/31页)
安生日子。
所以真想闹事儿,天天给杨秋找麻烦的,其实也没有。
毕竟经过这些天的谣言传播,杨秋在周边各大乡里已经成为了一个三头六臂,虎背熊腰,青面獠牙的大怪物……
所以没人敢惹她,都怕死!
然而事情也有意外,在考察了盐矿之后,杨秋和邓氏兄弟刚刚准备启程离开。
结果一个人突然从草丛里面跑出来丢了一封信就跑。
当时邓氏兄弟都还来不及喊有刺客准备进攻,那人丢了信就跑了。
见邓氏兄弟准备追上前,杨秋阻止了这两个人。
“弘远,毅行,不用追了,应该不是敌人,也许是远方之友,把那封信捡起来给我。”
毅行是邓勇前几天请杨秋取的字,据说这字取完之后,秦峰马青邓容都有意准备让她也取一个。
为此,杨秋正在头疼。
其实她自己都还没字呢。
不过眼下,杨秋倒是在看到信封上的字迹后露出了笑容。
这是张辽的字迹。
看来张氏已经完全了解了马邑县的事情,如今还偷偷给她一封信,杨秋也很好奇信件里面的内容是什么?
回到牛车坐下之后,杨秋将信件拆开逐字细看。
这一下子,杨秋惊呆了。
不是信件内容多惊奇,而是杨秋没想到,吕布这个传奇人物现在竟然去了阴馆,还受到了太守的赏识。
此时距离马邑民众暴乱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七天,杨秋这边的事情开始逐渐变得条理清晰,所有事情都走上了正轨。
而雁门郡太守那边自然也确认了马邑县杨秋带领众人造反的事情。
所以现任太守王柔正在调兵遣将,准备粮草。
一旦后勤工作准备到位,募集到足够的兵卒,那么这位王柔太守会很快发兵攻打马邑县。
按照张辽在信件里面预估的时间,估计还需要十天左右,汉军就会攻打过来。
时间确实很紧急,不过和杨秋之前预料的情况差不多,倒也不算猝不及防。
甚至这封信还让杨秋安下了心。
根据张辽透露的信息,王柔太守没有征调乌桓和匈奴骑兵,所以这一次征调的队伍估计在五千人左右。
那这一场仗就相当好打了。
首先,他们是守城,所以本身就有优势。
第二,现在已经是十月了,天气开始变得非常寒冷,所以这场仗不会拖成持久战。
除非这位王柔太守花费大价钱给兵卒保暖,以围而不歼的方案耗死杨秋他们。
但杨秋现在有一年的粮食,所以这个方案杨秋现在也不用怕。
唯一有些威胁的就是张辽在信件里面再三提醒的吕布其人,张辽称赞其人勇猛无敌,颇有将帅之姿。
如果没估计错的话,王柔可能让吕布做一部军司马,领兵四百人,然后作为特别队伍攻打马邑县。
毕竟吕布的飞将之名闻名并州,张辽让杨秋万不可小看吕布其人。
那吕布带着家乡两百多人投奔到太守这里,这两百多亲信各个都是战场上打出来的精锐,实在是不可小觑。
“张辽还是认识吕布了。”
杨秋笑着看完张辽的信件,有些感叹缘分。
看来张辽和吕布是注定要认识的,仅仅只是从信件内容看,就能察觉到张辽对吕布的欣赏。
毕竟吕布是货真价实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