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跑了短时间,两个美妾跟着他儿子偷偷溜走,不知道去往何处。
都这样了,还能不明白吗。
他儿子愿意跟他跑,那是因为老母亲在旁边。
而美妾愿意跟着他,是因为他儿子在身旁。
郑国第一人,不过孤家寡人而已。
最后的仉选只得躲到旧友家中。
天下大乱,谁家日子都不好过,在旧友家时间长了,也被嫌弃吃米吃的多。
旧友家待不下去,正好听说纪国成了如今唯一的诸侯国,在周招揽各国人才,仉选干脆来周。
现在的仉选已经六十五岁,头发花白稀疏,整个人干瘦得很。
他估计也觉得没脸,不敢直接找上门,只是跟其他人一样,在名册上了写了名字。
估计纪国平民出身的登记官员只觉得这名字眼熟,却没想到竟然是仉选,是储君夫人的外祖。
名册到纪胜跟纪凌这,颇有些头疼。
这个仉选他们虽然不喜,但到底没做什么对纪国有害的事,他顶多一直在祸害郑国。
某种程度上,甚至是自家友军。
当然这是开玩笑。
思前想后,官是别做了,这个时代六十五岁的老头了,安排跟卢国国君一起下下棋听听歌吧。
还别说,仉选竟然松口气。
在纪国当官?
算了吧,他不敢面对郑锡,吃吃喝喝是行的,当官还是算了吧。
不过他也被秘密分了任务,那就是观察被拘禁的卢公等人,他们想要挑事,纪胜必须第一个知道。
这种事对仉选来说也在行。
原本仉选对现在的日子还算满足,作为纪国储君夫人的外祖,还有郑国旧贵族,在哪都吃得开。
但在纪伯带着三位大学士,六部尚书等人到周的时候,仉选还是下意识躲了躲。
郑锡就是其中一位大学士。
他们这一行人其实算是轻装简行,唯独要提的就是,在七月到十二月期间,纪胜纪凌让人把纪国国都到周王都的路给修好了。
所以纪伯一行虽然人少,路上却畅通无阻,无论谁看了他们的队伍,都要称赞一句厉害。
郑锡作为大学士之首,气势令人侧目。
他就是把这样的人从郑国排挤走的?
仉选自己都觉得他不是人。
纪伯,萱夫人,郑姬,郑锡,缪成志,杜邗,纪叔公众人到周王都,自是以纪伯为首。
纪伯则看着王都大开的城门,以及面前的两个儿子兴奋。
能不兴奋吗!
王都为他们敞开大门!
他们即将在周郊祭!
祭祀一过,纪国将正式以周王名义掌权!
什么霸主,什么称王。
他们都不要!
他们纪国掌握的,是实际的权力。
虽说国内还有很多事要做。
虽说四百四十九城,需要一点点平定,虽说现在的天下跟纪国之前差远了。
但他纪叔立站在这,就是天下唯一的诸侯。
他,他的儿子,他的大臣。
会把天下治理的像三年前的纪国一样。
谁能想到,他纪叔立,那个被人嘲笑只会吃牛的纪国国君,会有今天。
不管是谁面对这样的场景,都很难保持淡定。
纪伯忍住笑意,面上还要显的诚惶诚恐。
“父亲,母亲,你们来了。”
纪胜,纪凌同时道。
纪伯,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小皇子》90-100
萱夫人点头,带着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一起往周王室走去。
后面群臣跟随,各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围观的王都百姓,各国贵族,心里都不是滋味。
天下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结果。
但真看到的时候,还是不一样。
这一天真的来了。
纪国,真的成了天下第一。
甚至唯一。
已经归顺的六国士大夫越看越沉默,脑海里浮现的,都是纪国的身影。
各国被关押的旧贵族们则听到礼乐之声。
声音越来越近,直到纪国一行人面见周王。
纪国。
统一了六国。
这个想法在所有人心中疯狂生长。
再多的不甘也只能压下去。
因为现在唯一的国家,就是纪国。
天下,将会迎来新的篇章。
被纪国治理的篇章。
作者有话说:
? 第 92 章
腊祭过后, 纪国众人就要回纪国。
王都虽然很好,但大家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
现在这花里胡哨的确实挺有意思,可风光归风光, 该工作还是要工作的。
纪国四百四十九城, 一大半都有问题。
或者说, 一大半还不是郡县制。
按照纪国以前的习惯,每次吃的城池并不多,可以慢慢来。
自家培养的人手还够,一年半载就能转变。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祁国。
当初祁国也闹过旧贵族的事,但当时的祁国可以说分两次吞下, 以纪国的能力完全消化的下去。
现在呢。
一个巨大的昌国,赵梁,郑国,卢国。
哪个面积小了, 哪个城池少了。
大家一起闹事,谁都扛不住。
所以腊祭一结束, 有些老贵族以为纪伯说不定会想办法在王都待一段时间, 至少过完年再走。
但纪伯才懒得在这, 稍稍停歇四五天, 带着人立刻离开。
满打满算, 在王都也就待了二十天。
不过这二十天, 纪伯可不仅参加王都郊祭, 更接近六国旧臣。
服气的不服气都要见见,做到心中有数。
纪伯年纪越大,脑子越活泛, 对付这些败军之将更是手到擒来。
不少人这才发现, 传说中特别会打仗的纪伯, 不止会打仗。
让他们震惊的不止这点。
还有纪国的官员们,他们的官员真的不看出身。
有的看起来多么典雅高贵,谈吐那么得体有礼。
可一问姓氏,竟然真的只是庶民出身,是他们最看不起的庶民!
老贵族们自然不爽得很,甚至敢直接呛声,可他们身边的奴仆们却个个眼睛发光。
反正大家现在都是纪国人了,那他们是不是也可以?
能在老贵族身边伺候的,基本分为两种类型,一个是家道中落,以前也是贵族,要么嘴甜,要么有学识。
还有一种是出身卑微,却很有能力的。
后者最为兴奋。
反正都是给别人当狗。
不如去纪国当啊。
按照他们的学识,说不定也能考个官员当当?
这些人第一反应就是,在老贵族出口讽刺纪国官员的时候直接闭嘴,私下去找那些官员打好关系。
那个,你说我们这种,能不能在你们纪国谋个差事?
答案是肯定的。
不管什么身份,只要有学问就行,你们先考试,考完再说,凭你们的本事,肯定能考上的。
这么一说,立刻招揽不少人。
这些人认真学习纪国的制度,纪国的律法,一定要在纪国缺人的时候把握好这个机会!
老贵族们傻眼了。
怎么还有这种见风使舵的人?
现在谁还理他们怎么想,纪伯带着两个儿子,以及文武大臣离开时,后面还跟了不少小尾巴。
去纪国有县学的城池!
去了那才有资格考试!
有些心思活泛的城池,已经在准备申请自家城池也有县学了。
只是想要办县学,城池就要改为郡县制。
这么一想,这件事就慢了下来。
纪凌把一切看在眼里,知道这都是以后要解决的麻烦。
先回纪国国都。
事情都要慢慢商议。
自从纪国灭卢,他们自己人一直没时间坐下来好好聊聊。
周公主已经跟周王告别,心里虽有不舍,但也惦记着她今年养的秋蚕,而且纪国国都比这里安全,她怀着孕。
不过纪国人虽然离开,但这里派了得力的文官看守,以及驻扎纪国军队,目的就是为了看住这里的老贵族。
老贵族中还安插了仉选等人,随时跟纪胜纪凌汇报情况。
确定周不会出问题,纪国一行才离开。
这一路回去,除了修好的官道还算太平外,其实沿途城池过的很不好。
现在天寒地冻,日子只会更加艰难。
从周朝六百三十二年五月开始,一直到现在的六百三十五年初。
两年半的征战,这天下变得破烂不堪。
庶民的日子越发不好过。
各国为了打仗,强征的情况屡屡发生。
便是纪国这种资源充沛的国家,粮仓也几乎见底,虽然没有苛捐杂税,但像往些年的减免,以及糖,珍珠的份额,基本都在降低。
因为征战,各地壮劳力基本都已经入伍,这种情况下,粮食必然减产。
往年纪国国库主要有两样收入。
一个便是粮税,可粮税的情况上面已经说了,粮食减产,税收必然也会少。
另外一个是商税。
这点主要公子庆负责,用纪国丰富的物资卖到其他诸侯国,收取价值不菲的商税。
那么问题就来了。
现在天下所有城池都是纪国的,就剩一个周,周那边还是纪国供养赚不到钱。
剩下的国家已经都是纪国所有。
去哪收关税啊!
根本没有关税可以收了!
纪国的货物一直很受各国欢迎,原本就因为其他国家禁止购买纪国精盐,禁止买纸张这些事,收入锐减。
现在呢!
现在直接没了!
虽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小皇子》90-100
说因为城池增加,人口增加,抛开关税不说,但卖出货物会大大增加。
可哪有那么简单。
各地乱得不行不说,除开纪国之外,也就昌国的官道还不错,其他地方很难运输。
约等于好不容易打下几百个城池,以为自己国家强大了。
没想到仔细一看,大家都是穷鬼,还要纪国原来的城池扶持。
打了他们还要扶贫!
实在太难了。
纪国面临的问题还不止这一个。
旧贵族旧势力有异心,爱造反。
各地百姓穷困潦倒,活不下去。
战争之后各地伤员需要照顾。
粮税,商税大大减少。
纪国官员数量不够,根本顾不上这么大的国家,如果再拖下去,有些地方肯定要脱离纪国管控。
如果不能实际管控那些地方,约等于白打。
细数这些问题的话。
纪伯第一反应是。
完了,我成周了。
周当时面临的困境,不就是这些吗?
若放任下去,各处势力分裂,那纪就是现在的周。
纪国国都。
众人回来的时候就发现,今年的年节不如往年热闹,大多数百姓没心思过节。
往年热闹的商铺酒楼因为战争的缘故,变得萧条起来。
再厉害的国家,也会被无休止的战争拖垮。
更别说打到最后,纪国的人手是吃力的,这也是当时纪国头疼的事。
若没有火药牵扯,他们早就停下来了。
只是一辆急速的马车,确实很难控制。
现在问题摆在这,纪国人难免发愁。
本来只是想报个仇,把对方打回去,谁能想到,一不小心就统一天下了?
这个年大家都没怎么过,基本都在宫室里。
国子监耘先生先道:“人实在不够用,国子监能用的人手全都派出去,现在已经没有可用的人了。”
纪伯点头。
吏部缪成志接话:“哪里都要人,实在没办法。”
工部纪叔公道:“各地工厂明显吃力,材料也不好运输,现在不打仗各地兵士回去,可能会有缓解。所以纪国原本城池还好说,问题是下面的事。”
“其他新城池官员,基本都在申请开工厂,只怕这里面有人异心。”
纪伯同样点头,这里的新城池指的是新打下的城池,怕他们有异心是因为这些人想让工厂开到那里,掌握技术之后造反。
公子钦又道:“良种也是这个问题,马上春耕,各地都在索要。纪国的良种虽多,但新城池三百多,不可能尽数供应。”
给谁不给谁,那也是问题。
厚此薄彼,会有更大的乱子。
四个官员说话,纪伯都头疼。
公子庆又讲了商税的事,估计要改革,这两年商税数字已经很难看了。
今年估计更丑陋。
这些问题不谈,郑锡说的更为关紧。
“郡县制不好推广,旧贵族阻力太大,他们各地还有屯兵,不好解决。”
这个时代,诸侯国的兵是诸侯国的。
各地城池士大夫的兵是士大夫的。
打国家的事,他们或许不会出力,但要是要收回他们的土地,那看他们闹不闹事。
纪伯长叹一声:“这四百四十九城的国君当的,还不如当初一百多城之时。”
那时候的一百多城,全都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粮食税收堆的仓库都放不下。
现在呢!
现在要钱没钱,要人没人。
惨。
但郑锡要说的,可不止这些。
“一百多旧城池也有问题。”
“百姓明显感觉现在生活不如以前,民怨也很大。”
这点让纪凌看过去。
可以说旧城池是纪国的根基,若根基动摇,外面不论再怎么处理,纪国还是有危险。
看的出来,今年会是异常忙碌的一年。
纪伯开始分派任务。
他跟大儿子纪胜,明年肯定是要去各地平叛的。
特别是几个刺头,手里兵士众多的士大夫,一定要打点,给他们震慑。
可休养生息又必不可少。
这点就交给小儿子纪凌。
至少让纪国旧城池先恢复战前的生活。
虽然以前经常说纪国国都太拥挤,人太多。
现在不拥挤了,又不是滋味。
等旧城恢复生活恢复生产,他跟大儿子在外面巡游的也差不多了,到时候再一点点清除旧制度的影响。
纪国这边每日都在讨论。
天下间也等着他们的指令。
大家都想知道,纪国到底要怎么治理这个国家,怎么治理如此庞大的国土。
当初周就是用分封制,这才勉强能行,后来也分崩离析。
纪国真的能把四百多城池治理得井井有条?
大多数旧贵族还是在看笑话。
卢公在周甚至考虑联络各国旧贵族,看能不能顺势离开,另建国家。
这些消息被仉选送到纪国这里,好在暂时回应他的人不多。
可只要纪国一旦出现弱点,显露出管理不当的时候,这些人一定能找准时机。
长达近半个月的会议结束。
纪国在一月下旬发布一长串政令。
第一条,命纪国四百四十九城所有长官,两个月内统计任下百姓,按照每户人数分发土地并登记在册。
若有不从者,任下百姓可前往纪国国都举报。
原来的庶民摇身一变,成为监督者。
如果是纪国以前的官员肯定不怕,他们早就知道要这么做。
脸色大变的,皆是投机取巧,趁着纪国人手不够,继续占领城池的。
统计百姓人数也就算了,还要分土地?
现在各地还是地广人稀,给土地没问题,但给了他们土地,他们还会给自己的土地干活吗?
如果没人给他们干活,那还能有现在富贵的日子?
必然不能。
现在的问题基本就在于,不是没有土地,是这些旧贵族要霸占百姓为他们干活。
虽说各地已经废除农奴,废除奴隶。
但新兴的地主阶级已经初见苗头,那些旧贵族还等着百姓佃户给他们种田呢。
可以说第一条,就已经触碰很多人的利益。
也是所有政令中最难的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小皇子》90-100
一条。
不过纪国既然敢放在第一项,那就是一定要解决的意思。
甚至可以说,给百姓土地,这是纪国的立国之本。
更是让百姓从旧贵族家中脱离出来,不再成为他们的附庸,可以大大瓦解他们的实力。
这件事肯定阻碍重重,却必须要办。
第二条,将各地原有的官学重新修缮,变为纪国官学,教导纪国文字,学习纪国语言。
更重要的是,所有学子必须学习纪国的律法。
现在新城池三百多个城池里的官学加起来,都没有旧城池一百多郡县官学多。
不过聊胜于无,这也是一个态度。
特别要表明,想要在纪国当官,必须学习他们的律法,学习纪国的文字。
第三则跟接下来春耕有关。
纪国的良种天下皆知,可若想要纪国良种,必须保证任地没有战乱,百姓户籍统计清晰,并且拥有自己的土地。
等于说,谁归顺,就给谁。
不过这点对旧贵族没有一点吸引力。
因为按照纪国的方法来做,以后土地都是百姓的,就算交税也是交给纪国,又不是给他们,良种不良种,跟他们没关系。
反正自己不在乎那点增产,他们又饿不死。
但这条是为了让百姓知道他们的希望在哪。
更让他们知道敌人到底是谁。
接下来还有工厂,商贸等等。
一连串的政令,尽量写的简洁明了,一共二十条。
纪凌派人去全国各地宣布,只是意思的向当地官员说一声,派出去的人全是精兵良将,用了最好的马具,最好的盔甲,还用最通俗的语言说给各地百姓。
放在以前,这些事也好做。
但四百多城,派出去几万人才行。
地方大确实发愁啊。
周朝六百三十五年二月,纪国政令发往全国各地,这些人更要看看各地情况,然后再着重处理。
不过也有人把这一年喊叫纪国元年。
当然都是偷偷喊。
虽说周名存实亡,但还是不好直接这么讲。
纪凌处理各项政务之余,还看了看纪国产的丝绸。
因为他媳妇的努力,纪国丝绸已经远超其他国家,而且因为火炕跟暖房的存在,让一年只能收一次的蚕变成一年三熟。
春天,夏天,秋天,甚至冬日,都能在恒温的室内养蚕。
温度如此稳定,蚕也不容易生病。
这几年的时间里,堂哥还培育出不少不错的桑树,早就种在纪国都城外面,春日一到,就有采桑的妇人们出动,已经形成风景。
这些妇人基本都在周公主的手底下做事,种桑养蚕缫丝织布,所有的步骤早就熟练。
说起来,纪凌原本还想帮忙,但这些年大多时间都在外面打仗收服新城,一转眼,他媳妇早就把这些事处理的妥妥帖帖。
公子庆还说过:“现在你家夫人做出来的丝绸,还帮纪国赚不少钱。”
纪凌听到这话,直接挑眉:“那肯定,不看是谁媳妇。”
公子庆翻个白眼,扭头就走,就你爱炫耀是吧?
不过纪凌还是劝媳妇多休息,宫里医工说她最近几日就要生产,不适宜劳累。
纪凌也是因为这件事还未动身出去巡查。
二月二十四,在纪凌查看各处春耕情况时,小宫室传来消息。
他媳妇儿要生了!
纪凌刚跟堂哥公子钦巡查完皂角院,正要去桑树园,便听到这消息。
当下什么也不管了,赶紧回家!
到家的时候,离得较近的萱夫人,郑姬已经赶到,她们两个都有生产经验,皆在产房内陪着。
大哥家的大儿子公孙耀今年八岁,这会乖乖跟着叔叔在一起站着,还小大人一般安慰:“叔叔,肯定没事的,你放心。”
旁边还有公孙耀的亲妹妹纪盈。两人一左一右都在陪着叔叔。
纪凌被他们俩逗笑,蹲下来道:“好,听你们的,肯定没事。”
话是这么说,但不担心肯定不可能。
在听到孩子哭声时,纪凌眼眶有些湿润。
“母子平安。公孙,咱们纪国第二个公孙出生了!”
好消息一路从纪国传到王都。
周天子让歌舞暂停,心中大喜,知道妹妹平安,孩子顺利出生,更加有心思看表演了。
要说难过,肯定是有的。
周如今这个样子,任谁都不会太高兴。
好在妹妹的喜事冲淡这些落寞。
纪国这边更是高兴,庆祝的规格只比当初公孙耀出生时低一档。
旧城池百姓借着这件事,也算热闹不少。
母子平安,纪凌却只能在国都待一个月,等媳妇出月子之后就要出门。
纪国四百多城,实在太难管了,他哥跟父亲已经提前出发,平定四五处叛乱。
周公主安慰:“我们母子两个都明白,纪国如今正在关键时候,再说旧城池内道路方便,随时都能回来。”
纪凌看看她跟孩子,实在也没有办法。
不仅是他,父亲大哥,还有不少官员,全都忙得脚不沾地。
那二十道政令推广的并不顺利。
纪国旧城池还发生过新百姓抢良种的事。
现在原来的纪国百姓,很仇视新来的纪国百姓。
纪凌三月下旬出发,照例先去旧城池巡视一圈,等旧城池事情稳定,这才先去原昌国方向。
原昌国内里的叛乱其实不算严重。
主要问题,还在于逃跑的人太多,荒地也多。
还因为当初昌桓王扩张到白戎附近,导致现在几个地方语言还不通,别说推广政令了,他们听都听不懂。
这些人原本就是只服昌桓王,他一死,异族百万人就有反心。
他们的地盘本就在昌国边境,如今是纪国边境,说反那是直接反,画地而治了。
纪凌去的时候,是大哥带着兵马刚把这地锤了一遍,看着老老实实的。
纪凌见此,第一件事,就在这普及纪国官话。
先把语言搞通了,再说其他的!
召集来的翻译跟夫子在纪凌的作用下,建立此地唯一官学,目的就是为了推广语言。
可以暂时不会写,但一定要会读。
同时又让小说家华冶写几篇脍炙人口的戏曲桥段。
没什么比娱乐的方式传播更有效。
再加上纪国良种诱惑,还有之前纪胜武力威胁,两者结合总算让此地安稳不少。
接下来几个城池,各有各的问题。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您现在阅读的是文学网提供的《小皇子》90-100
只有一面武力威胁,一面拉拢百姓,让百姓休养生息,这才让各地叛乱渐渐平息。
事情终于在四月份的时候有了巨大进展。
四月三十,天下四百四十九城的人口统计全部完成,虽说大多数给的田地只是虚报,但至少都上了户籍。
绝大多数人员流动都在纪国掌握当中。
与此同时,纪国一百多旧城池开始发力。
不打仗之后,各地工厂在萱夫人带领下迅速恢复生产,开始给周边城池修官道。
只要此地城池安分守己,官员真心实意为纪国办事,那便利的官道就会修过去。
这一百多旧城池的官学同样开始运转。
庞大的人才运输机器,吸纳了全国各地过来的人才,今年四月的县学考试出来不少优秀学生。
他们再进一步送到郡里学习,考试。
相信等到九月份,会有一大批人才到国子监,成为纪国真正的后备力量。
今年城池增加,各地的学生名额也扩招了。
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百姓明白给他们土地是什么意思。
再多的不用讲,只告诉他们,按照纪国的方法来做,你们从旧贵族家中搬出来,分给你们土地,以后你们就能像最早的纪国人一样富裕。
说别的大家不明白怎么回事。
可说这些就懂了啊。
当初纪国有多富裕,就算是狄戎部落的人都明白。
何况其他诸侯国百姓。
距离纪国最远的原赵梁,那边都知道纪国人有钱,纪国人有粮。
抱着这种朴素的想法,越来越多人从旧贵族家中逃离,跟着纪国派来的官员新开耕土地。
这种方法就是说了,你们旧贵族不改变是吧?那就别改了,我们纪国来的人另起炉灶,带着百姓玩自己的。
你们就在自己的土地上哭吧。
抱着土地又有什么用,这种地广人稀的时候,土地重要,还是人重要?
纪国的一项项措施,明摆着偏向庶民,偏向平民,偏向最普通的人。
那普通人肯定跟着他们跑啊。
得了百姓的心,就是得了天下的心。
想看纪国笑话的人有些傻眼。
你们纪国难道不该讨好我们这些贵族?
偏偏去哄平民。
果然,纪国一群泥腿子出身的人,就会想这些主意!
恼羞成怒的贵族开始暗下黑手,让自己的奴仆控制百姓。
更有甚者,直接杀了派过去的纪国官员,来一个杀一个,甚至连随行护卫都被砍死。
可这么做的结果,就是纪国储君纪胜过去,直接解决所有杀害纪国官员的家族。
不是杀一个来震慑。
而是杀你全家。
杀一个纪国派去的官员,那就等着灭族吧。
不少贵族觉得纪胜的手段过于血腥。
但震慑的目的果然达到,被纪国派去各个城池推广郡县制的纪国官员,安全得到极大保障。
更多城池发现。
但凡是纪国出身的官员,不论官职大小,不论以前是贵族还是平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要不来多久,此地就会像之前的纪国旧城池,开始往旧城池方向靠拢。
倒是一些有名气的其他国家士大夫,根本不得其法。
两者的执政能力竟然都能形成鲜明对比。
有些抓耳挠腮的士大夫,竟然愿意出高价请纪国小吏过去指点。
没办法,人家有经验,人家更熟悉纪国的模式啊。
而纪国模式,是真的很好。
这个时候,郑锡写出的纪国律法书在士大夫中间畅销。
甚至有人说,学会纪律,那就学会治理纪国。
虽然有点夸张,但天下人都学同一本书这种事,还是极为少见。
在纪凌的建议下,纪律,乃至天下书籍,以后只准用纪国文字。
开始确实带来很多不便,但这种强行改变确实有成效。
各地政务开始有所改变。
公子庆对商税的事同样有了进展。
在他规定的条条框框中,各行各业都出现规范,什么商业行为要交什么税,什么东西允许售卖,什么东西不允许。
再加上他早就对全国各地的货物买卖情况聊熟于胸,开始有针对的布局天下商业。
公子庆确实是商业鬼才,在他统计的各个行当开始有自己的模式。
虽说天下初定,商业还没起步,不过肉眼可见,以后四百四十九城的潜力到底有多大。
五月,公子钦带着农家一众人等分别出发。
他甚至在纪凌的后面,去了所有安稳点的城池,开始教导当地农人种田技巧。
当初纪国旧城池走过的路,现在带着安稳的城池再走一遍。
早已经形成体系的农学在这个时候散发光芒。
农学是由公子钦牵头,以纪凌当初的种田指南为蓝本,认真写了上百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
公子钦的学生更是不少。
现在大家发挥自己的才能,去往全国各地。
他们带来的成果十分显著,五月各地收获,接着就可以种田。
无论是种子,还是化肥,水利,全都慢慢完善。
越来越多的城池知道跟着纪国的好处。
可能现在还没完全觉得自己是纪国人,但大家都知道,成为真正的纪国人,只是时间问题。
得了实惠的百姓们,开始真的抱有期望。
他们真的能跟纪国人一样,过上那样的好日子。
而原本的纪国人也放下心中芥蒂,要说这会的生活,确实还没恢复到三年前的水平,但只要休养生息,他们就高兴。
不少人发现,只要给纪国时间。
那一连串令人头疼的麻烦,似乎都不是麻烦。
他们纪国人完全有能力解决。
看似岌岌可危的局面,竟然被他们流畅的运转方式慢慢扭转。
现在看来扭转的并不多。
可明眼人都看的出来。
两年。
只要给纪国两年时间。
他们就能让所有城池服服帖帖。
让所有百姓真心拥护纪国,拥护郡县制。
还在周的公子卢握紧手里的书籍,这是他写的书。
写的是关于纪国的书。
仪先生叹气:“你说的果然没错。”
“纪国战胜我们,靠的不是火药,也不是工厂,而是他们的制度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