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纸书屋

桔纸书屋 > 其他小说 > 夫君似有恶疾 > 正文 12、12.买布

正文 12、12.买布(第1页/共2页)

    提供的《夫君似有恶疾》12、12.买布

    祁韵心里暗暗盘算着如何笼住夫君的心,忽而记起昨夜在床上的夫妻对话,宜州这会儿热得不得了,正好可以给夫君做两身夏衣。

    他在云县时,就听说过宜州城的富庶繁华,有个县里人传起来的故事,便可见一斑。

    这故事是说,有个云县商人去宜州城行商,第一次去时,在布店里看见一匹薄如蝉翼的青罗,他心想这料子定不便宜,想进一些货回云县,做成夏衣卖。

    就在他要上前去问时,一个大户人家的丫鬟过来,一连买了十几匹,说:“这料子用来糊窗户正合适,又通风又亮堂,夫人叫我再买一些,给家里的窗户全换了。”

    那难得一见的青罗,就被人家拿去糊了窗户!

    祁韵就是听了这故事,才大概知道了宜州城里的富贵,嫁过来前,一直心心念念,想要在城里好好逛逛。

    既然要给夫君做夏衣,正好趁此机会出门转转,夫君也提过,在乔家的铺子买东西可以记他的账,他就不担心付不起钱了。

    祁韵盘算着,把自己手边的银两都归拢起来,好好点了点。

    出嫁时,父母为他准备嫁妆,花了不少银钱,能留给他的现银就少了些,父亲拿了一百两,母亲又偷偷给了一百多两,这才二百来两银。

    而祁韵嫁过来才知道,乔家打赏下人,大喜事是五两银,小喜事是三两银,做了什么主子看上眼的好事,犒赏是一两银。

    听起来还好,可院里的下人太多,光是祁韵的院子,就有四名大丫鬟、四名贴身小厮、八名小丫鬟、八名小厮,还有四个扫撒婆子、四个粗使婆子,两个厨娘。

    朱婆婆是宅子的总管事,因后院只有祁韵一人,她才日日都在祁韵院里,可要打赏时,也不能把她漏去了。

    所以,这三十五名下人,碰上大喜事要全部打赏,一次就是一二百两银。

    祁韵带来的这二百来两银,在家里是两三年的开销,在乔家,他新婚第二日打赏下人,就几乎花光了。

    好在少夫人有月钱,每月五十两,月初便发。

    祁韵嫁进来时恰好是月中,掐着发完赏钱剩下的三十六两银,紧紧巴巴过了半个月,第二个月月初,便领了一个半月的月钱,是七十五两。

    这七十五两拿到手,祁韵才松了一口气。

    这两个月他打赏下人心里有了数,其他开支又可以从公账走,银钱总算余下来一些,现在他放银两的小木箱里,还剩下八十两。

    其他的,还有乔鹤年前阵子送他的金银珠宝,有海珠珊瑚、黄金头面、碧玉手钏,琳琅满目,都是金贵东西,可惜当不了银钱花。

    祁韵把盒子里的八十两点来点去,最后拿出二十两,揣在了荷包里。

    剩下的钱要以备不时之需,万一哪天家里有喜事了,他不能连赏钱都拿不出来罢?

    而且,二十两银,应当也能买到很好的布料了。

    他便带着银钱,带上两名大丫鬟,又叫了阿福和另一个贴身小厮,坐着马车出门去。

    翠红和翠兰虽是大丫鬟,但以前乔鹤年又不会带她们出门,这回跟着祁韵出来,好奇地四处乱看,叽叽喳喳一直讲话。

    “少夫人,咱们今日去哪儿呀?”

    祁韵道:“去布店买些好料子,我想给夫君做两身夏衣。”

    乔鹤年和他的衣裳,每月都有朱婆婆去乔家的裁缝那儿定做,按照用度,乔鹤年是每月三套新衣,祁韵不用出门,是两套。

    如果祁韵要自己动手做,就不能用公账,得从自己私房里出。

    翠兰道:“那大少爷要开心坏了。自从二十岁他搬到这边宅子里住,夫人就没给他亲手做过衣裳了,这下娶了少夫人,总算又有体己人为他裁衣。”

    祁韵听了,也笑了笑,问:“这城中有什么口碑好的布店么?”

    “当然有。”翠红道,“就是咱们乔家的布店,大少爷开在安宁坊那家,生意最好,贵人们都去那儿买料子、做衣裳!”

    祁韵双眼一亮:“那我们也去那家。”

    正好是乔家的铺子,夫君说了他可以记账,不用付钱呢!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夫君似有恶疾》12、12.买布

    祁韵心里暗暗盘算着如何笼住夫君的心,忽而记起昨夜在床上的夫妻对话,宜州这会儿热得不得了,正好可以给夫君做两身夏衣。

    他在云县时,就听说过宜州城的富庶繁华,有个县里人传起来的故事,便可见一斑。

    这故事是说,有个云县商人去宜州城行商,第一次去时,在布店里看见一匹薄如蝉翼的青罗,他心想这料子定不便宜,想进一些货回云县,做成夏衣卖。

    就在他要上前去问时,一个大户人家的丫鬟过来,一连买了十几匹,说:“这料子用来糊窗户正合适,又通风又亮堂,夫人叫我再买一些,给家里的窗户全换了。”

    那难得一见的青罗,就被人家拿去糊了窗户!

    祁韵就是听了这故事,才大概知道了宜州城里的富贵,嫁过来前,一直心心念念,想要在城里好好逛逛。

    既然要给夫君做夏衣,正好趁此机会出门转转,夫君也提过,在乔家的铺子买东西可以记他的账,他就不担心付不起钱了。

    祁韵盘算着,把自己手边的银两都归拢起来,好好点了点。

    出嫁时,父母为他准备嫁妆,花了不少银钱,能留给他的现银就少了些,父亲拿了一百两,母亲又偷偷给了一百多两,这才二百来两银。

    而祁韵嫁过来才知道,乔家打赏下人,大喜事是五两银,小喜事是三两银,做了什么主子看上眼的好事,犒赏是一两银。

    听起来还好,可院里的下人太多,光是祁韵的院子,就有四名大丫鬟、四名贴身小厮、八名小丫鬟、八名小厮,还有四个扫撒婆子、四个粗使婆子,两个厨娘。

    朱婆婆是宅子的总管事,因后院只有祁韵一人,她才日日都在祁韵院里,可要打赏时,也不能把她漏去了。

    所以,这三十五名下人,碰上大喜事要全部打赏,一次就是一二百两银。

    祁韵带来的这二百来两银,在家里是两三年的开销,在乔家,他新婚第二日打赏下人,就几乎花光了。

    好在少夫人有月钱,每月五十两,月初便发。

    祁韵嫁进来时恰好是月中,掐着发完赏钱剩下的三十六两银,紧紧巴巴过了半个月,第二个月月初,便领了一个半月的月钱,是七十五两。

    这七十五两拿到手,祁韵才松了一口气。

    这两个月他打赏下人心里有了数,其他开支又可以从公账走,银钱总算余下来一些,现在他放银两的小木箱里,还剩下八十两。

    其他的,还有乔鹤年前阵子送他的金银珠宝,有海珠珊瑚、黄金头面、碧玉手钏,琳琅满目,都是金贵东西,可惜当不了银钱花。

    祁韵把盒子里的八十两点来点去,最后拿出二十两,揣在了荷包里。

    剩下的钱要以备不时之需,万一哪天家里有喜事了,他不能连赏钱都拿不出来罢?

    而且,二十两银,应当也能买到很好的布料了。

    他便带着银钱,带上两名大丫鬟,又叫了阿福和另一个贴身小厮,坐着马车出门去。

    翠红和翠兰虽是大丫鬟,但以前乔鹤年又不会带她们出门,这回跟着祁韵出来,好奇地四处乱看,叽叽喳喳一直讲话。

    “少夫人,咱们今日去哪儿呀?”

    祁韵道:“去布店买些好料子,我想给夫君做两身夏衣。”

    乔鹤年和他的衣裳,每月都有朱婆婆去乔家的裁缝那儿定做,按照用度,乔鹤年是每月三套新衣,祁韵不用出门,是两套。

    如果祁韵要自己动手做,就不能用公账,得从自己私房里出。

    翠兰道:“那大少爷要开心坏了。自从二十岁他搬到这边宅子里住,夫人就没给他亲手做过衣裳了,这下娶了少夫人,总算又有体己人为他裁衣。”

    祁韵听了,也笑了笑,问:“这城中有什么口碑好的布店么?”

    “当然有。”翠红道,“就是咱们乔家的布店,大少爷开在安宁坊那家,生意最好,贵人们都去那儿买料子、做衣裳!”

    祁韵双眼一亮:“那我们也去那家。”

    正好是乔家的铺子,夫君说了他可以记账,不用付钱呢!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夫君似有恶疾》12、12.买布

    祁韵心里暗暗盘算着如何笼住夫君的心,忽而记起昨夜在床上的夫妻对话,宜州这会儿热得不得了,正好可以给夫君做两身夏衣。

    他在云县时,就听说过宜州城的富庶繁华,有个县里人传起来的故事,便可见一斑。

    这故事是说,有个云县商人去宜州城行商,第一次去时,在布店里看见一匹薄如蝉翼的青罗,他心想这料子定不便宜,想进一些货回云县,做成夏衣卖。

    就在他要上前去问时,一个大户人家的丫鬟过来,一连买了十几匹,说:“这料子用来糊窗户正合适,又通风又亮堂,夫人叫我再买一些,给家里的窗户全换了。”

    那难得一见的青罗,就被人家拿去糊了窗户!

    祁韵就是听了这故事,才大概知道了宜州城里的富贵,嫁过来前,一直心心念念,想要在城里好好逛逛。

    既然要给夫君做夏衣,正好趁此机会出门转转,夫君也提过,在乔家的铺子买东西可以记他的账,他就不担心付不起钱了。

    祁韵盘算着,把自己手边的银两都归拢起来,好好点了点。

    出嫁时,父母为他准备嫁妆,花了不少银钱,能留给他的现银就少了些,父亲拿了一百两,母亲又偷偷给了一百多两,这才二百来两银。

    而祁韵嫁过来才知道,乔家打赏下人,大喜事是五两银,小喜事是三两银,做了什么主子看上眼的好事,犒赏是一两银。

    听起来还好,可院里的下人太多,光是祁韵的院子,就有四名大丫鬟、四名贴身小厮、八名小丫鬟、八名小厮,还有四个扫撒婆子、四个粗使婆子,两个厨娘。

    朱婆婆是宅子的总管事,因后院只有祁韵一人,她才日日都在祁韵院里,可要打赏时,也不能把她漏去了。

    所以,这三十五名下人,碰上大喜事要全部打赏,一次就是一二百两银。

    祁韵带来的这二百来两银,在家里是两三年的开销,在乔家,他新婚第二日打赏下人,就几乎花光了。

    好在少夫人有月钱,每月五十两,月初便发。

    祁韵嫁进来时恰好是月中,掐着发完赏钱剩下的三十六两银,紧紧巴巴过了半个月,第二个月月初,便领了一个半月的月钱,是七十五两。

    这七十五两拿到手,祁韵才松了一口气。

    这两个月他打赏下人心里有了数,其他开支又可以从公账走,银钱总算余下来一些,现在他放银两的小木箱里,还剩下八十两。

    其他的,还有乔鹤年前阵子送他的金银珠宝,有海珠珊瑚、黄金头面、碧玉手钏,琳琅满目,都是金贵东西,可惜当不了银钱花。

    祁韵把盒子里的八十两点来点去,最后拿出二十两,揣在了荷包里。

    剩下的钱要以备不时之需,万一哪天家里有喜事了,他不能连赏钱都拿不出来罢?

    而且,二十两银,应当也能买到很好的布料了。

    他便带着银钱,带上两名大丫鬟,又叫了阿福和另一个贴身小厮,坐着马车出门去。

    翠红和翠兰虽是大丫鬟,但以前乔鹤年又不会带她们出门,这回跟着祁韵出来,好奇地四处乱看,叽叽喳喳一直讲话。

    “少夫人,咱们今日去哪儿呀?”

    祁韵道:“去布店买些好料子,我想给夫君做两身夏衣。”

    乔鹤年和他的衣裳,每月都有朱婆婆去乔家的裁缝那儿定做,按照用度,乔鹤年是每月三套新衣,祁韵不用出门,是两套。

    如果祁韵要自己动手做,就不能用公账,得从自己私房里出。

    翠兰道:“那大少爷要开心坏了。自从二十岁他搬到这边宅子里住,夫人就没给他亲手做过衣裳了,这下娶了少夫人,总算又有体己人为他裁衣。”

    祁韵听了,也笑了笑,问:“这城中有什么口碑好的布店么?”

    “当然有。”翠红道,“就是咱们乔家的布店,大少爷开在安宁坊那家,生意最好,贵人们都去那儿买料子、做衣裳!”

    祁韵双眼一亮:“那我们也去那家。”

    正好是乔家的铺子,夫君说了他可以记账,不用付钱呢!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夫君似有恶疾》12、12.买布

    祁韵心里暗暗盘算着如何笼住夫君的心,忽而记起昨夜在床上的夫妻对话,宜州这会儿热得不得了,正好可以给夫君做两身夏衣。

    他在云县时,就听说过宜州城的富庶繁华,有个县里人传起来的故事,便可见一斑。

    这故事是说,有个云县商人去宜州城行商,第一次去时,在布店里看见一匹薄如蝉翼的青罗,他心想这料子定不便宜,想进一些货回云县,做成夏衣卖。

    就在他要上前去问时,一个大户人家的丫鬟过来,一连买了十几匹,说:“这料子用来糊窗户正合适,又通风又亮堂,夫人叫我再买一些,给家里的窗户全换了。”

    那难得一见的青罗,就被人家拿去糊了窗户!

    祁韵就是听了这故事,才大概知道了宜州城里的富贵,嫁过来前,一直心心念念,想要在城里好好逛逛。

    既然要给夫君做夏衣,正好趁此机会出门转转,夫君也提过,在乔家的铺子买东西可以记他的账,他就不担心付不起钱了。

    祁韵盘算着,把自己手边的银两都归拢起来,好好点了点。

    出嫁时,父母为他准备嫁妆,花了不少银钱,能留给他的现银就少了些,父亲拿了一百两,母亲又偷偷给了一百多两,这才二百来两银。

    而祁韵嫁过来才知道,乔家打赏下人,大喜事是五两银,小喜事是三两银,做了什么主子看上眼的好事,犒赏是一两银。

    听起来还好,可院里的下人太多,光是祁韵的院子,就有四名大丫鬟、四名贴身小厮、八名小丫鬟、八名小厮,还有四个扫撒婆子、四个粗使婆子,两个厨娘。

    朱婆婆是宅子的总管事,因后院只有祁韵一人,她才日日都在祁韵院里,可要打赏时,也不能把她漏去了。

    所以,这三十五名下人,碰上大喜事要全部打赏,一次就是一二百两银。

    祁韵带来的这二百来两银,在家里是两三年的开销,在乔家,他新婚第二日打赏下人,就几乎花光了。

    好在少夫人有月钱,每月五十两,月初便发。

    祁韵嫁进来时恰好是月中,掐着发完赏钱剩下的三十六两银,紧紧巴巴过了半个月,第二个月月初,便领了一个半月的月钱,是七十五两。

    这七十五两拿到手,祁韵才松了一口气。

    这两个月他打赏下人心里有了数,其他开支又可以从公账走,银钱总算余下来一些,现在他放银两的小木箱里,还剩下八十两。

    其他的,还有乔鹤年前阵子送他的金银珠宝,有海珠珊瑚、黄金头面、碧玉手钏,琳琅满目,都是金贵东西,可惜当不了银钱花。

    祁韵把盒子里的八十两点来点去,最后拿出二十两,揣在了荷包里。

    剩下的钱要以备不时之需,万一哪天家里有喜事了,他不能连赏钱都拿不出来罢?

    而且,二十两银,应当也能买到很好的布料了。

    他便带着银钱,带上两名大丫鬟,又叫了阿福和另一个贴身小厮,坐着马车出门去。

    翠红和翠兰虽是大丫鬟,但以前乔鹤年又不会带她们出门,这回跟着祁韵出来,好奇地四处乱看,叽叽喳喳一直讲话。

    “少夫人,咱们今日去哪儿呀?”

    祁韵道:“去布店买些好料子,我想给夫君做两身夏衣。”

    乔鹤年和他的衣裳,每月都有朱婆婆去乔家的裁缝那儿定做,按照用度,乔鹤年是每月三套新衣,祁韵不用出门,是两套。

    如果祁韵要自己动手做,就不能用公账,得从自己私房里出。

    翠兰道:“那大少爷要开心坏了。自从二十岁他搬到这边宅子里住,夫人就没给他亲手做过衣裳了,这下娶了少夫人,总算又有体己人为他裁衣。”

    祁韵听了,也笑了笑,问:“这城中有什么口碑好的布店么?”

    “当然有。”翠红道,“就是咱们乔家的布店,大少爷开在安宁坊那家,生意最好,贵人们都去那儿买料子、做衣裳!”

    祁韵双眼一亮:“那我们也去那家。”

    正好是乔家的铺子,夫君说了他可以记账,不用付钱呢!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夫君似有恶疾》12、12.买布

    祁韵心里暗暗盘算着如何笼住夫君的心,忽而记起昨夜在床上的夫妻对话,宜州这会儿热得不得了,正好可以给夫君做两身夏衣。

    他在云县时,就听说过宜州城的富庶繁华,有个县里人传起来的故事,便可见一斑。

    这故事是说,有个云县商人去宜州城行商,第一次去时,在布店里看见一匹薄如蝉翼的青罗,他心想这料子定不便宜,想进一些货回云县,做成夏衣卖。

    就在他要上前去问时,一个大户人家的丫鬟过来,一连买了十几匹,说:“这料子用来糊窗户正合适,又通风又亮堂,夫人叫我再买一些,给家里的窗户全换了。”

    那难得一见的青罗,就被人家拿去糊了窗户!

    祁韵就是听了这故事,才大概知道了宜州城里的富贵,嫁过来前,一直心心念念,想要在城里好好逛逛。

    既然要给夫君做夏衣,正好趁此机会出门转转,夫君也提过,在乔家的铺子买东西可以记他的账,他就不担心付不起钱了。

    祁韵盘算着,把自己手边的银两都归拢起来,好好点了点。

    出嫁时,父母为他准备嫁妆,花了不少银钱,能留给他的现银就少了些,父亲拿了一百两,母亲又偷偷给了一百多两,这才二百来两银。

    而祁韵嫁过来才知道,乔家打赏下人,大喜事是五两银,小喜事是三两银,做了什么主子看上眼的好事,犒赏是一两银。

    听起来还好,可院里的下人太多,光是祁韵的院子,就有四名大丫鬟、四名贴身小厮、八名小丫鬟、八名小厮,还有四个扫撒婆子、四个粗使婆子,两个厨娘。

    朱婆婆是宅子的总管事,因后院只有祁韵一人,她才日日都在祁韵院里,可要打赏时,也不能把她漏去了。

    所以,这三十五名下人,碰上大喜事要全部打赏,一次就是一二百两银。

    祁韵带来的这二百来两银,在家里是两三年的开销,在乔家,他新婚第二日打赏下人,就几乎花光了。

    好在少夫人有月钱,每月五十两,月初便发。

    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