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纸书屋

正文 170-180(第1页/共2页)

    提供的《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170-180

    第171章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八)

    【这一百多个孩子,没有一个是出身于官员家庭,相反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很有意思的是,他们中有八十多个来自于广东省,还有二十多个来自于江苏省。可能是因为这两个地区都沿海,都有对外的港口,所以较早的接触了西方文化。】

    广东省,一处寻常的民宅内。

    母亲正在给一个大约十一二岁的男童收拾行李,她细细的帮他整理身上的衣物,恨不得把他衣服上的每一道褶子都给抚平了。

    理着理着,忽然就掉下泪来。

    男童伸出小手,替她擦去眼泪:“娘,我马上就要走了,你别哭了。”

    “要不咱不去了吧?”妇人将他拥入怀里,哭得更惨了,“你还那么小,那边语言不通,连轮船都要坐好几个月,爹娘又不能去看你,这和去省城读书可完全不一样!”

    叫她怎么能放心呢?

    男童却坚定的摇摇头:“我要去。”

    “娘,我想去看看外面到底是什么样子,那些外国人生活的地方是不是真的很强大?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想看看他们为什么那么强大!”

    “您放心吧,我一定会回来的。”男童抱了抱她,“学到东西之后,我一定会回来的。”

    来接的马车已经停在了门外。

    【不得不说,这批挑选出来的学童,真的个个都是学霸。】

    【就说第一批送过去的54个学童,八年后,有22人考上了耶鲁,8人去了麻省理工,3人去了哥伦比亚,1人去了哈佛,个顶个的名校。】

    棒球场上,两支队伍正在进行比赛。

    原本还带着一点怯懦和不安神色的留美学童们如今已经完全的融入到了当地的生活中。

    他们剪了短发,换上了西式的服装,自己成立了一个队伍。

    和当地人比赛的时候丝毫不惧。

    随着最后一个球的落地,裁判吹响了哨声:“来自于遥远东方的华夏队获胜!让我们恭喜他们!”

    小少年们兴奋的拥抱在了一起。

    后来,他们的一位朋友,后来当了耶鲁教授的威廉·菲尔普斯回忆道:

    “回忆在哈特福德高中生活中,让我觉得有些奇怪的是,我发现记忆中最亲密的同学是一群中国同学,我想我以后再也没有在生活中遇到过一群男孩,能够像他们一样优秀。”

    【不过,清朝向来是不做人的,把人送出去之后呢又担心他们被外面的思想腐蚀,又提前把他们都给召了回去。】

    【回国之后,他们之中有人设计了华夏第一条铁路,有人创办了新的大学,有人成为了民国的内阁总理,还有人去了北洋水师,更多的为外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不管怎么说,回顾这一段历史的时候,只让人觉得有些心酸。】

    【如果当时的国内教育没问题的话,怎么会让一群这么小的孩子成为开路军呢?】……

    天幕下的母亲们很多都跟着流下泪来,有的也红了眼眶。

    “我连他去县学读书都有些舍不得,更何况是去那么远的地方呢,坐那么大的船都要坐好几个月,想想就……”

    “相当于出海下南洋了,谁知道半路会发生什么事啊,肯定不想去的嘛。”

    “就是,荣华富贵虽好,但我是宁愿我的孩子都留在身边,安安稳稳的过完这辈子就行了。”

    当然,也有人反对。

    “大丈夫就应该志在四方,既然他自己有鸿鹄之志,那在背后支持就是,不要拖他的后腿。”

    “不错,他若是安于平庸,那也可以,但既然他有抱负,那就让他自己去完成。”

    男人们更是不以为然:“不过是外出求学而已,回来就功名利禄到手,当然要去!”

    更有那大男子主义的,对着妻子冷笑一声,袖子一甩:“妇人之见,果然头发长见识短。”

    被莫名怼了的妻子之前一直都在忍着他的脾气,这次忍不了了:“我呸!老娘说什么了你就开始在这儿叽叽歪歪?你头发短也不见得有什么见识!”

    她噼里啪啦把丈夫一顿骂,归根究底是因为她这段时间在给镇上新开的织布坊做工,手中有银自然就有了底气。

    说来也奇怪,之前她唯唯诺诺的时候,男人气焰嚣张,但这次看她反应不小,反倒一下子手脚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了,只能袖子一甩,哼一声往旁边走了走,离她远点儿。

    这些都是一些小插曲。

    还有很多人是在忍不住的冷嘲热讽:“官员家的孩子当然不用去,他们早就有了出路,何苦冒着危险去国离家?”

    离家十几年,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那些官员士绅之子,怎么会走这条艰难的路呢?

    汉朝。

    连素来心肠冷酷的刘彻都无语的摇了摇头:“朝中无人了吗?竟然将重担压在一群还未加冠的孩童身上!”

    简直荒谬可笑。

    不过好在,这群少年郎居然表现得很好。

    看到那什么球赛获胜的时候,刘彻都觉得自己的心情好了几分。

    他喜欢看到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他不期然的想起之前仙画的那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来,还是有那么几分道理的。

    果然,并不是华夏人不行,而是当时那朝廷不行。

    若是换了他……切,算了,晦气……他还是保证大汉的绵延,让华夏后续不再沦落到此境地更好……

    【除了派出留学幼童之外,清末还开始新办各种新式的学校。】

    【第一所就是由咸丰十一年,也就是1862年的时候,恭亲王奕沂奏请朝廷开办的京师同文馆。可以说,它是华夏近代教育的开端,主要是为了培养外语翻译人才。】

    【为了请不请外教这个事情,还扯了好一通皮。但不

    请的话,翻译学校根本开不下去,于是只能捏着鼻子先请了外教,打算之后再逐渐的换为国人。】

    恭亲王奕沂的府上,官员们正在为了请不请外籍教习争吵。

    好不容易争出了定论,又开始为外籍教习和国内教习的薪酬吵起来了。

    有官员直接把他们提交的预算给扔了回去,不可思议之极:“请一位外籍教习,你们居然开出了上千两白银一年!是疯了吗?!当朝廷钱多没处花是不是?”

    “◥◥[”

    “那为何国内的教习的每月酬银又只有八两?”奕沂问道。

    “王爷,就这已经是比国内其他地方的教习要高了一半了!总不能让他们也拿和外籍教习一样的酬银吧?”

    那这花费可就巨大了,而且朝廷肯定也不会同意。

    奕沂皱眉:“但差距如此大,恐怕容易掀起风浪。”

    “我已经想好了办法。外籍教习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170-180

    只能用钱笼络之,”那人胸有成竹的道,“但咱们大清的人,注重的是什么?是仕途!两年期满,如有成效,咱们可以举荐他去当知县嘛。”

    奕沂眼前一亮:“好办法。”

    【反正就这样,京师同文馆实行了双轨制待遇,磕磕绊绊的,也就开张了。】

    【它开办之后,各地也纷纷效仿,尤其是那些需要经常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沿海港口城市,都开了同文馆。】

    【后来,又逐渐从翻译学校演变到更宽泛范围的高等教育。】

    【1895年,盛宣怀主持了北洋西学学堂的成立,后来,它成为了天津大学。】

    【1896年,盛宣怀又在上海成立了南洋公学,后来,它成为了上海交通大学。】

    【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了,后来,它成为了北京大学。】

    当泛着黄的历史老照片和现在高清的影像放在一起的时候,任谁都能感受到那份历史的厚重感。

    从清末到现在,这些大学也依然都还在继续着自己的故事和辉煌……

    “一千两白银!”正在看仙画的夫子们简直想要拍案而起了,“一年一千两白银!”

    “这简直是,简直是……”

    到后面直接语无伦次。

    一年一千两白银是什么概念,和国内的夫子的差距几乎在百倍以上!

    宋朝和明朝户部的官员们迅速得出一个结论:“看样子,清末的酬银水平和咱们现在相差倒是不大。”

    现在的夫子,大概也就是在一年十来两银子的水平。

    那这一千多两提出来,的确就是有些惊悚了。

    若是他们知道梁启超那句“宁与友邦,不与家奴”,恐怕也要气愤的骂上两句。

    实在是过分了!

    “难不成整个华夏还找不到几个愿意来教英文的夷

    人不成?”

    有百姓愤愤不平的道,“我瞧着那些传教士们可都愿意得很。”

    甚至不需要酬金,只需要人能改信他们那个主就行。

    不过,自从仙画出现后,传教士的活动也都低调了很多,还有一些人偷偷的离开了想要返回去结果被扣下的。

    “想来还是因为朝廷积弱。”有士人叹息,“所以那些夷人才如此拿大。”

    在华夏的土地上耀武扬威。

    百姓们骂完后又嘟囔:“这非得学别人的语言,怎么就不是别人来学咱们的语言?”

    传教士们一个个都说得可溜了。

    秦朝。

    嬴政淡淡道:“这就是国力比不上他人的后果。子孙后代想要去学他人之语言文字都要看人的脸色,求着他们!”

    这群不争气的东西!简直枉费了他费好大功夫统一文字、统一官话的心!

    不过……嬴政的脸色转为深沉:日后,是他们求着来学华夏语言还是华夏人去学英语,这还是说不定的事情呢!

    ……

    【除此之外,在清末民国的时候,西方的教会也在国内开了很多教会学校,清末变制时,朝廷让各省的官学也都跟进,试图直接转变为另一套学校系统。】

    清末,省府书院内。

    两位夫子正在一边收拾书籍一边聊天,脸色平静里带着一点惆怅。

    “听说了没?咱们这书院要被改为大学堂了,说是要仿照新式学校。”

    “听说了,不止是咱们,府学和州学都要改为中学堂,然后各处的县学和社学,都要改为小学堂。”说话的夫子停了一下,然后又道,“而且,不再只授经学,要和新式学堂一样分为不同的科目。”

    另一位夫子也顿了一下,脸上浮现起似笑非笑的凄惶笑容:“怎会如此?这些可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说不要就不要了?”

    “谁知道呢,不过肯定也不是完全不授,只是只作为一个科目来讲。”

    “哎,世风日下,世风日下咯!”

    在老夫子不理解的眼神里,画面一变。

    人们纷纷剪去了辫子,变成了短发,就连女子也是如此,旗袍马褂变成了洋装西服,街上的马车逐渐变成了人力车和小汽车。

    老旧的东西在慢慢的消失。

    这里面包括了不好的,但也包括了好的,与此同时,却又有了新的“不好”正在壮大。

    【华夏的整个教育体系,迅速的进入到“科学”时代。】

    【但是!】

    【这样仓促的毫无准备的与过去割裂,带来的不仅有焕然一新,还有极为沉重的痛苦。】

    【不管UP主之前说了经学里有很多的糟粕制衡了华夏的发展,但必须要承认的是,那些传承几千年几百年的经学是塑造华夏人精神世界的根基和筋骨。当它这么仓促的被迫退出历史舞台,却又一下子找不到新的东西来替代它的时候,就会演变成一片混乱。】

    【人们茫然四顾,忽然发

    现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该往哪儿去。】

    ……

    经学亡了!

    无数儒生和士人痛哭出声,只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

    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只是因为科举而接触了各种文史典籍,若是说他学得有多好,那肯定是夸张。

    但此时,却忽然觉得心中空落落的。

    即使是没怎么接受过教育的普通老百姓,也都心中凄惶。

    恰恰就如仙画说的,茫然四顾,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要往哪里去。

    要知道,即使是目不识丁的老翁老妪,也都能知道“人之初,性本善”

    ,也都知道忠孝仁义。

    这是浸润在每一个华夏人骨子里的东西。

    如果要完全抛却,不亚于剜去血肉,打碎脊梁。

    有人惶惶问:“那以后就不教这些了?”

    “教,”旁人回答他,“只是不只教这个了。就作为一个科目。”

    又解释了一下科目的意思。

    那人放下心来:“教就好,我还以为完全不教了呢。”

    明朝。

    王阳明可没有那么乐观。

    他回头看,透过窗户看到自己书房里那一架架的经书,悠然长叹:

    “科举废,经学亡啊!”

    他早就看出,后世的教育本质应该是更注重在“实用”之上。

    但经学,恰恰就是不实用的。

    它教的,是为人的道理,是人的品格。

    而不是实用。

    没有了科举,经学是很难再走下去的。

    “但,人是需要有思想的。”王阳明皱眉,“没有思想的人,和野兽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即使是仙画,也点出了经学不再之后的混乱局面。

    只是,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170-180

    王阳明陷入到沉思,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才能兼顾经学的精髓与科学?

    秦朝。

    即使是已经不再学儒,改为了法家的李斯,也不免心有戚戚焉。

    法家,也是包括在了经学里的。

    而天下的儒生们,尤其是鲁儒,早就开始破口大骂,或者恸哭:

    “礼乐崩坏!礼乐崩坏!天之将亡也!”

    西汉。

    董仲舒维持着一个姿势,已经半晌都没有动过。

    院门外忽然想起了一阵脚步声。

    “父亲!”

    “爷爷!”

    是听到这里担心他的家人。

    董仲舒这才转了一下身,伸出手示意他们别进来,他想要自己安静一下。

    他看到自己手边放着的一本《春秋公羊传》,另外的书案上还有《礼记》、《论语》、《尚书》等等。

    这些都是从他开始求学起就伴随着他的东西。

    没想到两千年后,这些书籍,这些知识会变得不再珍贵,不再受人重视。

    虽然董仲舒在此前

    对此就早有预料,但是此刻还是有着万分的唏嘘与悲伤。

    他,以及各朝代的大儒们和名士们,在不同的时空注视着天幕。

    仙画中正好闪过一个夕阳的镜头。

    温暖橘色的光芒照耀大地,却很快又变得深沉晦暗。

    他们注视着,像是看到了经学最后的余晖。

    ……

    【当然了,混乱的时期总是会带来一点出人意料的小惊喜。】

    【因为没人管束,加上民国时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又带着旧时代思想的精华,在两者冲撞之下,却诞生了很多的大师和文化社团,颇有些像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士风流。】

    一张张大师的头像迅速的闪过。

    辜鸿铭、金岳霖、吴宓、章太炎、陈寅恪、鲁迅、钱穆……等等等等。

    每一位都是在自己的领域甚至是跨领域都鼎鼎大名的人物。

    在十里洋场的大上海,在权势滔天的北平,金石学家、文学家、画家、书法家等等都齐聚于此,举办着各式的沙龙与聚会。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衣香鬓影,热闹非凡。

    【网络上很多人觉得民国时期的这种繁荣才是真正文化的繁荣,以此来抨击现代环境的不行,说什么只有民国的教育才是历史上最好的教育,那我只能说——啊呸!】

    【睁开眼看看民国时期的文盲率和现在的文盲率吧!】

    【是谁允许你们把广大的百姓们开除在“文化”

    之外的呢?】!

    第172章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九)

    天幕下。

    一位出身贵族的名士嗤之以鼻:“难不成还真要把天底下那些庶民们全算进去?”

    就算是本朝最繁荣鼎盛的时期也做不到啊!

    他心底私密的想法是,读书写字那么高雅的事情,那些泥腿子们也配?!

    百姓们心情也有些复杂。

    之前仙画一直提“全民教育”,但说实话没人真的把这个词放在心上。

    如果说全民的意思真的是普及到每一个百姓每一个人,那也太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了。

    很多人,尤其是生活在底层的那些人,他们可能是乡村的贫农、城镇中的杂役甚至乞丐、卖艺的倡优等等等等……他们从未觉得读书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一位百戏杂耍的优伶抱住了自己的膝盖,自嘲的笑一声:“难不成还真的想让所有人都能够读书识字不成?怕是神仙来了也难做吧?”

    像他这样的人,平日里经过书院私塾这些地方,都是要自惭形秽的,远远的绕开。

    觉得自己不配。

    也因此,他对仙画后面那样气愤嘲讽的语气有些不解。

    世界本就如此,不是吗?

    ……

    【民国时期的文盲率,一般认为是80%,当时1945年伟人的讲话里有一句“从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

    【民国接受了教育的阶层,依然是士绅阶层,从清朝的时候就绵延下来的那些家族。他们本身就拥有了优越的条件和待遇,独占了教育资源。】

    【所以,要说民国有什么全民教育,那是瞎扯。】

    【真正的全民教育,还是要等到49年之后。】

    【新中国成立之后,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扫盲。】

    【毕竟,对于咱们来说,扫盲这事儿就很有经验——在根据地的时候,伟人就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根据地那会儿就开办了很多扫盲的夜校,为不识字的士兵和当地的百姓们提供学习的机会。】

    山东省莒南县高家柳沟村。

    新到的村干部眉头紧锁,皱在一起像是包子褶:“全村三百多个人,只有9个人是识字的,这可不行,不利于我们以后开展工作啊。”

    “主席说了,如果绝大多数的农民一不能看通俗书报,一不能记普通的账目,三不会写简单的便条和信,那怎么去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以后要宣讲政策,要让他们理解政策,甚至记工分什么的,都是要认字的。

    “没办法呀,以前这个状况,能读得上书的可太少了。就那九个人,也都只是认识几个字而已。”当地的村民道。

    村干部思忖了一下:“这样吧,咱们组织一个夜校。大家晚上有空的话可以报名来夜校,我来教大家认字。”

    有村民小心翼翼的问:“需要交多少钱?多了咱可出不起。”

    村干部一愣,笑了起来:“当然是免费的!不用交钱,也不用拿其他东西来。”

    这件事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

    西汉。

    汉武帝刘彻有些沉默。

    在仙画出现之前,他就能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不然也不会创办太学然后提出一系列的教育政策。

    仙画出来之后,他更是将对大汉人才的教育提升到了一个高度。

    但每每他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好很足够的时候,仙画就会用事实告诉他,还不够!

    而且是远远的不够!

    没想到,后世对教育居然如此重视!

    让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也认识字,有必要吗?

    认字之后,难道亩产会有所提升?

    而且,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得有许许多多认字的官员,而且这些官员还得愿意为这些庶民们上课……

    想到这里,刘彻立刻就放弃了。

    太难了,而且可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170-180

    能不会有什么成效,算了。

    倒是在大将军府上,霍去病和卫青有不同的看法。

    卫青赞叹道:“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这句话说得对。”

    霍去病现在已经开始有自己的亲兵和部属了,对领兵也有了些小小的经验。

    “舅舅,读书的确能让人变聪明。我就发现,同样的事情讲给不同的人听,往往是读过书的那个理解得更快,完成得也更好。”

    卫青点头:“读书使人明理。”

    霍去病挑起一双剑眉:“所以我的亲卫们,肯定是要会认字的。”

    文武兼修,哪个都不能落下。

    民间。

    百姓们羡慕极了。

    “要真有这样免费的课堂,谁会不愿意去呢?!”

    当然,也有那么一些人表示自己白天做活儿就已经够累了,即使有也不

    会去的。

    但大家选择性的无视了他们。

    “有几个人会认字已经很不错了,有的地方,找遍了都划拉不出一个识字的!”

    “要能认字肯定好啊,我儿从外地寄回来的信,我都不认识,还要去找村头的田秀才去读给我听。”

    “那可不?不识字就是容易被人骗。我和你们说……”

    ……

    【为了让普通的没有接受过教育的老百姓们能够迅速的识字,还组织语言学家们发明了汉语拼音以及简体字。】

    【而且,国家还设有扫盲委员会,下面有城市扫盲工作司、农村扫盲工作司、编审司等等单位,是非常严肃认真的对待这件事情。】

    【当时还有目标,就是争取让每个人都能认识1500到2000个字。】

    轰轰烈烈的全民大扫盲开始了。

    从城市到农村,各种各样的夜校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大家白天工作完,晚上又出现在夜校里跟着老师学认字。

    还有许多从清末活下来的依然裹着小脚的年老女性,都在干部的劝说下拿起了课本。

    这可能是她们人生第一次接触到书本和知识。

    各式各样的宣传画被贴在了墙上。

    宣传画上的标语简单好理解:

    “帮助妈妈学文化”

    “爸爸,这个字是这样写的。”

    “夫妻互教互学。”

    甚至,扫盲的工作人员还编了很多相关的歌谣,一下子就传遍了全国。

    【而且,这场运动并不是进行了一次就结束了,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没放松过。】

    【到1964年的时候,我国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经从建国初期的80%降低到了52%,到1974年的时候,更是下降到了20%。】

    路小柒放了自己查到的一些数据。

    在50-60年代的十年间,全国共扫除文盲10272.3万人,年均扫盲604.3万人。

    这堪称是一个奇迹。

    【除了全民大扫盲之外,同样重要的当然还有完整的教育体系的建立。】

    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骄傲的宣布:

    “7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拼搏,中国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已经建立起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

    【如今,义务教育已经深入人心,每个孩子一生下来就知道他在哪一年该受到什么样的教育。】

    【有的还是必需的,是作为公民一定要完成的义务。】

    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然后开始牙牙学语。

    到了三岁,他被父母送进了幼儿园,一开始大哭,然后交到了新的小朋友后,开始在幼儿园如鱼得水,很快适应了集体生活。

    这个阶段学的是习惯。

    六岁的时候,他会开始进入到小学阶段,正式接触到知识和考试。

    六年后,他升入初中。

    三年后,他成为了一名高中生。

    又三年,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他会通过高考。踏入到大学阶段,光荣的成为大学生,并且选择自己的专业。

    四年后,他毕业了,可以选择进入到社会工作,但同样还可以选择考研甚至再考博。

    后者往往还需要花费好几年。

    一个拥有高学历的现代人的教育过程,需要持续十五到一十年的漫长时间。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在读人数,这个模型呈现出了倒梯形的形状。

    是一个相对健康的形状。

    ……

    天下人皆在惊叹。

    “上十几年学啊!这也太久了吧?”

    “如果是科举的话,倒也不久。我娘家隔壁的,考秀才都考了好多年呢。”

    “可这不是一两个,是所有人!”

    “十几年的学费,这可不便宜!”现在供个读书人多难啊!

    “说不定他们朝廷也不收钱呢?不是说必须要上吗?总不能这种还让老百姓掏钱吧?”

    这句猜想引起了一大片哄笑声。

    “怎么可能!”

    “白日还未到,怎么就做起梦来了?”

    “规定的事情让老百姓掏钱的,你难道少看了?”

    魏晋。

    即使是饱读诗书、学识渊博的名士谢安也不免为后世之人漫长的求学过程感到震撼。

    他甚至站起身的时候差点崴到了脚。

    而且,再也维持不了原本淡然高雅的风仪,对着身边幕僚冲口而出:

    “她说的可是所有人?”

    幕僚也在心神震撼之中,“……的确是所有人。”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万万人,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之中都需要读十几年的书。

    那岂不是所有人都是饱学之士?

    即使是现在的士族子弟,恐怕也难与之相比较!

    谢安震惊于此,而其余名士们却不免有些愤怒。

    “简直是乱来!”

    “怎能用那西方的字母来为我华夏文字注音?”

    是的,他们对于简体字其实并没有太多感觉,很多和现在没什么区别,而且和之前相比,字本来就是一直在变化的。

    让他们难以接受的是字母拼音。

    但这一点,朱元璋却很能理解。

    “就和八股文一样,”他特意强调了一下八股文,“更方便让老百姓认识的,和记住的,就是好的。”

    主要都是为了降低难度。

    一个性质。

    还有一个很容易就接受了的群体是数学家们。

    刘徽对着墙

    【请收藏本站】提供的《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170-180

    上挂着的几个从仙画上誊抄下来的后世数学公式道:“这种字母形式的确有其可取之处,尤其是运用在数学上。”

    更简洁,也就更方便记住和运算。

    只要熟练了,中间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秦朝。

    嬴政并不觉得意外,新朝成立,那总得在一些事情上制定自己的标准,就好像他的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这些一样。

    他只觉得有些牙酸。

    自己好不容易统一下来的标准,没想到后世又改了!

    ……

    【但在一穷一白的新中国初期,这个图形却是大头针形。】

    大头针,小学的占比面积大,往上陡然收窄。

    窄到只呈现出针一样的尖锐细小。

    【三千多万名小学生,成功上到中学的只有一百多万名,而上到大学的更是只剩下十万名。大多数人小学毕业甚至是没毕业就已经辍学了,成为大学生,简直如同登天梯一般艰难。】

    【更别提那些连小学都没有上过的人。】!

    第173章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十)

    【这种情况,对前所未有的重视教育的我兔来说,那当然是不能容忍的。】

    【54年的时候,人大就将每个公民的受教育的权利写入了宪法。】

    红色封皮、大部头的,一看就很庄重的宪法出现了。

    翻到相关的页面——

    第九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设立并且逐步扩大各种学校和其他文化教育机关,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①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官方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并且,之后的一切相关措施都是为了让这条法律可以真正的落入实处。】

    从初期的夜校,到条件简陋的甚至有一些位于土砖房里面的小学、中学,到后期窗明几净的,有着操场的学校。

    在全国的各个地方,各式学校都在动土开工。

    而无数的青年人或是响应政策的号召,或是被福利吸引,进入到了师范学校。

    从场地到教师,一项一项的困难被逐步的解决。

    ……

    权利,这个词语对于各个朝代的百姓们来说都是极为陌生的。

    即使是一些读书人,都难免一怔,不是很懂它的意思,更别提那些没有读过书的普通老百姓了。

    但他们能够感受得到,仙画在提出这一段时的那种神圣感。

    就好像,这是特别崇高的,特别值得一说的事情。

    北宋。

    范仲淹这样的人物,只需要细细一想,就能够明白“权利”这个词的意思。

    他越想越觉得心惊,直接站立了起来

    “身为公民,每个人都拥有受教育的权利……”范仲淹重复了一遍,喃喃自语,“这是何等的……何等宏伟的构想。”

    每个人都能够去读书,写入到法律里面。

    范仲淹心中澎湃,他出身普通,靠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又当过山长,自然能够明白读书对于普通人来说的重要性。

    不说考状元去当官,即使多认识些字也往往都能比其他人多一条出路。

    有的时候他也会幻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