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纸书屋

桔纸书屋 > 其他小说 > 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 正文 第二七一章 韩成再次剧透,朱元璋懵了!

正文 第二七一章 韩成再次剧透,朱元璋懵了!(第1页/共2页)

    “韩成,你与咱说说弘治中兴的事。”

    说了几句闲话后,朱元璋就看着韩成直截了当的,说出了他此番前来的目的。

    在说这话时,朱元璋的脸上不由自主的,流露出期待的神色。

    话说,上次韩成与自己说未来的事,说完了成化帝朱见深这个好儿孙之后,刚要开始说朱佑樘这个好儿孙的弘治中兴。

    结果,正在紧要关头,却被老二那个憨货过来给打断了。

    当时朱元璋气的出去揍老二一顿的心情都有。

    后面也曾想过,再找机会问韩成,关于弘治中兴的事。

    却有着各种的事情缠身。

    一直到了今日,才终于有了一些空闲。

    再加上崇明岛那边传来消息说,汪大渊他们已经顺利扬帆出海东去了。

    大明迈出了对外的第一步。

    这让朱元璋心情很好。

    所以便喊上朱标,前来韩成这里转转,一同听听关于弘治中兴的事。

    让自己爷俩的心情,都变得更好。

    若是在以往,吃了几次亏的朱元璋,在听到韩成说起弘治中兴时,说不得心里会泛起嘀咕。

    去想韩成是不是在说反话。

    但一次,关于弘治中兴的事儿,朱元璋却是没有半分的怀疑。

    之所以如此,实在是朱佑樘他爹朱见深,做出来的事情实在太好了。

    一扫朱祁镇弄出来的各种烂摊子,让大明重振雄风。

    可以说,他这个当爹的给朱佑樘这个当儿子的,把底子给打的特别的坚实。

    也做出来了相应的示范,该如何让大明中兴。

    在他打下的这坚实的基础上,朱佑樘这个做儿子的,沿着父亲的脚印更上一层楼,再正常不过了。

    毕竟老子英雄儿好汉嘛!

    当然,朱祁镇,还有朱允炆这两个倒霉玩意儿不算。

    他的大明出了这两个倒霉玩意,就已经够不幸的了。

    总不能还出现其余的倒霉玩意儿吧?

    也是因此,朱元璋对着弘治中兴非常的上心,也抱了极大的期待。

    虽然早在一开始,就从韩成的话里知道了,自己大明两百多年就没了,并没有一直流传下去。

    但作为大明的缔造者,哪怕是这样,他也依旧想要听听自己后世儿孙里,那些出挑的人,做出来的出挑事儿。

    这些事,听着就让人心里舒服。

    边上的朱标,同样是兴致盎然。

    可以看得出来,经过这段时间的沉寂,吕氏所做出来的事,以及吕氏之死,给朱标带来的影响是越来越小。

    韩成听了朱元璋的话,多少有些发愣。

    这怎么好好的,老朱突然间就跑到这里,要听弘治中兴的事了?

    都过去了这么长时间,老朱竟然还没有忘?

    看看朱元璋这满是期待,乐呵呵的样子,韩成就有些不想说了。

    毕竟他太清楚朱元璋是个什么性格,也知道弘治中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兴法。

    以老朱的性格,在得知了弘治中兴的真相,绝对笑不出来,好心情也都消失干净。

    “那个……父皇,这事咱要不改天再说吧?

    关于弘治中兴的事不少,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说完的。

    而且,我现在身体还没有彻底恢复过来。

    不宜说太多的话,免得劳累,对身体不好。”

    虽然他的身体早就无碍了,胸口处的那伤口,也只剩下了结痂没有掉-->>

    

    。

    内里其实早就完全好了。

    但这并不妨碍,韩成将这事拿出来当借口,拒绝给朱元璋说弘治中兴的事。

    放着这么好的一个借口不用,都对不起自己挨的这一刀。

    结果,韩成不说这话还好,这话一出口,朱元璋一下子就变得警觉起来了。

    “小子,你是真不能多说话,还是这弘治中兴有猫腻?”

    朱元璋望着韩成的目光,变的不太一样了。

    实在是这一幕太熟悉了!

    之前自己问关于永乐大帝的事,还有其余一些事情时,这小子总是喜欢找一些借口搪塞过去。

    不和自己说。

    现在怎么又来了?

    就连朱标也同样用狐疑的眼光看着韩成,心里面打起了小九九。

    韩成道:“父皇,就是我身体有问题。

    胸口处中了一刀,这事你又不是不知道。”

    韩成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朱元璋顿时忍不住哼了一声。

    “伱小子,别在这给我打马虎眼!

    你那一刀早就好了。

    还敢用这种借口来搪塞咱?

    赶紧和咱说说这弘治中兴到底是咋回事儿。

    别怕咱承受不住!

    天底下就没有咱承受不住的事!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说的便是咱这样的人!”

    听到朱元璋这话,韩成一时之间都不想搭理他了。

    信了你的鬼!

    合着自己偏殿里的桌子板凳,隔三差五就换一批,不是你干的,是它们自己打起来的?”

    “二妹夫,你要是真的身体不太好,那就别说了。

    要是弘治中兴的事有些猫腻,那你就但说无妨。

    不要怕父皇承受不住,我可以作证,方才父皇说的都是真的。

    这天底下,就没有他承受不住的事儿。

    更不会一上头,就摔凳子,砸桌子。”

    朱标再在一边一本正经的作保。

    韩成听了朱标的话,面皮为之抽了抽。

    大哥现在,也变得越来越皮了!

    “那好吧,那我就和父皇大哥你们说一下,弘治中兴的事儿。

    不过咱先说好,这弘治中兴可能会和你们所想的有一定的出入。

    需要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听到韩成这话,朱元璋的心忍不住下沉。

    果然被自己猜着了!

    韩成这个混小子,刚才在那里打马虎眼,都是借口。

    还真的是那弘治中兴,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

    这……该不会自己大明,又出现了一个如同朱允炆,或者是朱祁镇那样的废物皇帝吧?

    朱元璋的好心情,一下子就消失了很多。

    这也是韩成为什么一开始,不想给朱元璋他们讲弘治中兴的事,现在又答应的原因之所在。

    因为在朱元璋问出那句话后,就代表着他已经对这事起了疑心。

    韩成这个时候不打算给他说,是不想破坏他的好心情。

    可这疑心一起,他不管讲还是不讲,朱元璋的好心情都没了。

    既如此,那反倒不如把弘治中兴的事,说给朱元璋朱标知道。

    免得他们二人不知道具体的情况,而在这里一直胡思乱想。

    这样的话,就和他的初衷相违背了。

    “走吧,父皇,大哥,到偏-->>

    

    殿里去说吧。”

    韩成招呼了一声。

    朱元璋和朱标二人,便随着韩成一起朝着他居住的偏殿而去。

    “夫……韩公子,你讲累了就休息一下,别一直讲下去,你伤还没全好。”

    宁国公主关心的声音响了起来。

    刚一开口,就差点露了馅儿。

    最近一段时间里,宁国公主和韩成私下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多,可以说一直腻在一起。

    私下里,宁国公主也一直以夫君相称。

    结果此时没反应过来,差点当着父皇和大哥的面,就喊夫君。

    好在关键时刻意识到不妥,连忙又改了口。

    可却也禁不住脸庞微红。

    朱元璋和朱标何等聪明?

    虽然宁国公主改口改的快,可只听了这一个字儿,他们就能明白,刚才宁国公主是想要怎么称呼韩成。

    朱标还好一些,毕竟是同辈的年轻人。

    只是在心里面感慨,这二妹夫比自己有办法的多。

    记得当初自己和常妃二人,虽然老早就相识,定亲也早。

    可常妃真的改口喊夫君,还是成亲之后。

    现在二妹夫,却能让二妹老早便改了口。

    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朱元璋的心情,就没有朱标那么美妙了。

    总觉得刚才自己女儿的那声称呼,像是朝着他的胸膛插了一把刀。

    哪怕他对韩成这个女婿无比的满意,但作为父亲的,在面对这事情时,大多心里都比较纠结。

    尤其是看到自己家的白菜,主动往猪嘴边凑,而且还是在自己跟前。

    这种感觉太难受了!

    朱元璋遭受到一万点暴击。

    不过他两人也都能沉住气,全都装作充耳不闻,似乎都没有发现宁国公主的口误。

    只顾随着韩成向偏殿走去。

    “知道了有容,累了我便会歇着。”

    韩成笑着转头望向宁国公主,又冲她眨眨眼。

    “要不……有容你也过来吧,一同听听?”

    韩成望着宁国公主招呼。

    反正自己现在,在小媳妇儿跟前,已经是没有了任何秘密可言。

    此时让她过来听一些未来的事儿,也没有任何的问题。

    说实话,对于韩成的这个提议,宁国公主还是有些心动的。

    不是想去听韩成说些什么,而是担心韩成讲述的时间太长,照顾不好自己。

    但想了一下,还是摇了头。

    父皇大哥前来问夫君的事儿,一看这架势应该就很重要。

    这种事儿,自己还是不去听的好。

    韩成知道自己小媳妇儿的想法,所以倒也没有在强求。

    一行人很快便来到了偏殿里。

    这偏殿,韩成已经好几天没有住了。

    自从他受伤后,就一直睡在宁国公主的寝宫。

    毕竟他是伤员。

    众所周知,被人在胸口插了一刀。

    在小媳妇寝宫躺着,只是方便她照顾自己,没有别的任何意思。

    不过随着伤势一天天见好,韩成也能明白,自己需要从小媳妇儿的寝宫搬回这偏殿住了。

    不然的话,影响不太好。

    虽然韩成不是那种太在意别人风言风语的人,但他却需要为自己的小媳妇儿考虑。

    当下便已决定,今天晚上就搬回偏殿来。-->>

    

    不过这偏殿里,虽然几天没有住人。

    却非常整洁,桌椅板凳都被擦的一尘不染。

    这是小荷等人的功劳。

    几人坐定,朱元璋就迫不及待的开口道:“快与咱说说弘治中兴,到底是怎么个中兴法?”

    没有觉察到这里面有问题时,朱元璋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弘治中兴怎么回事。

    这个时候,觉察到这里面有些问题了,他就更想知道了。

    走向偏殿的路上,韩成已经迅速的在脑海当中,整理了一下思路。

    当下开口道:“弘治中兴这事儿,我倒也没有和父皇说假话。

    历史上,就是如此称呼朱佑樘在位的弘治年间。

    说弘治时期,歌舞升平,四方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说弘治帝,是难得一遇的圣君贤主。

    正是在他英明的领导下,又有大批贤才辅佐,大明才出现了这等盛世……”

    韩成这话一出口,朱元璋便立刻觉察到了不对劲。

    “这……又是那些文人说的吧?”

    韩成点了点头。

    朱元璋见此,顿时就骂了起来。

    “他娘的,咱还真的以为是弘治中兴,听你这么一说,咱是白期待了!

    能得到文人们的一致好评,可见这鳖孙在位的时期,让那些文人们吃饱喝足了,得到了巨大的好处。

    不然的话,这些家伙口里面,蹦不出什么好词儿,憋不出什么好屁。

    只怕这弘治中兴,兴的只是他们这些文人士绅吧?!”

    韩成一听朱元璋这话,就忍不住对着朱元璋竖起了大拇指。

    “岳父大人,您这还当真是高见,一眼便看出来了事情的真相。”

    但对于韩成的这个马屁,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却没有多少享用的心思。

    他宁愿自己说错了。

    “提起弘治皇帝朱佑樘时,往往会把他这个明孝宗,和北宋的宋仁宗相提并论。

    说他们两人都是圣君贤主的典范……”

    朱元璋心中不祥的预感越来越浓,火气也越来越大。

    这鳖孙,怎么听起来又是一个被文官给忽悠傻了的人?

    不然怎么能和宋仁宗相提并论?

    还能被他们如此称道?

    “弘治皇帝朱佑瞠上位之后,一改成化帝朱见深在位时期,经常不上朝的做法。

    他上朝上的特别勤快。

    不仅每天有早朝,还重开了午朝。

    并且,很快又开了经筵侍讲,用来填补早朝和午朝中间的空隙……”

    “去他娘的!”

    朱元璋啪的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

    忍不住骂了起来。

    “这个混账东西,一天天都在那里开朝会议政。

    从早到晚能商议出来个屁!

    他这是勤政吗?

    他这是瞎勤政!

    做的都是无用功!

    有些事情需要百官商议一下,但更多的,都需要他这个做皇帝的亲自拿主意。

    朝堂之上人多嘴杂,随便一个事儿,都能有许多人给你各种的扯皮。

    商量半天,也商量不出来个鸟来……”

    朱元璋太清楚这些朝臣们是什么德行了。

    就他这种开国帝王,还是不时把官员砍上一批的那种,朝议之时在不少事情上,尚且还有人唧唧歪歪。

    就更不要-->>

    

    说到了后来的那些帝王时期了。

    朱见深后来不怎么上早朝这事儿,他从韩成的口中也听说了。

    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自从朱祁镇之后,朝堂之上文官的势力太大。

    是各种的限制皇权,想要干实事,施行皇帝的权力,总会有人跳出来拖后腿。

    所以很多事情,朱见深干脆都不拿到朝堂上去说。

    直接自己就给办了。

    不上朝和不勤政是两个概念。

    结果到了这朱佑樘倒好,上早朝那叫一个勤快。

    只上早朝也就算了,还把武朝也给开了。

    就这还害怕耽搁时间,中间又硬塞个经筵侍讲。

    这岂不是一天到晚,天天和那些朝臣们商量来商量去,各种的空谈了吗?

    时间都给浪费到了这上面。

    看起来一天天很忙,也特别的勤劳。

    而且天天都在忙国家大事,可实际上却没什么效果。

    大部分做的都是无用功。

    朱元璋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性子,做事情雷厉风行。

    执行能力特别强。

    最烦的就是各种的长篇大论,说了半天讲不到重点。

    办实事的能力没有,张嘴便是满口空话。

    要不然那通过科举选拔上来的人,也不会被他嫌弃成那样。

    现在听到朱佑樘竟然是这样勤政的,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

    真想给这不孝子孙两个大嘴巴子,让他好好的清醒清醒!

    别被那些文官们给忽悠傻了!

    这些文官们,最喜欢的就是皇帝,给他们商量事情。

    和他们商量的越多,他们的权利就越大。

    真正有利天下的事,很少能施行出来。

    很多有效的政策,都推行不下去。

    甚至于根本就通不过。

    只这一点儿,就把朱元璋听的怒气上涌。

    怪不得这家伙统治的时期,能被人称为弘治中兴。

    还没有人说他坏话。

    合着他这中兴,都兴到文官身上去了!

    韩成看看朱元璋的反应,心道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样。

    就老朱这性子,知道了弘治皇帝朱佑樘都做出了什么事后,肯定受不了。

    果然,他不过说了一个开头,老朱就已经开始拍桌子了。

    自己再继续讲下去,只怕自己这些桌椅板凳又要不保了。

    “你说说这混账还做了什么?”

    朱元璋骂过之后,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望着韩成又一次开口询问。

    他倒是想要看看,这家伙到底能蠢到什么程度。

    韩成道:“除了这些外,他登基之后,大肆清理成化帝在位时,通过传奉制度,提拔上去的众多传奉官……”

    “愚蠢!愚不可及!

    这他娘的是猪脑子吗?!”

    朱元璋又一次的呵骂出声。

    以前通过韩成讲述成化朝的事,他岂能不知道这传奉官是怎么来的,又有什么作用?

    这完全就是朱祁镇那个狗娘养的,留下了一系列的烂摊子。

    令武勋实力受损严重,文官抬头的厉害。

    甚至于到了朱见深那个时候,都要一家独大了。

    为了压制文官,平衡朝堂,让皇帝的权力得以充分的展现。

    朱见深才想出了这传奉官的制度。

    -->>

    

    通过这样的办法,提拔属于自己的人手,遏制文官权力极速扩张,和文官抗衡。

    可以说,若没有他采用这种手段,去和文官进行抗衡。

    朱见深在位的很多事情都做不出来。

    在朱元璋看来,这一招简直就是后世子孙,需要离效仿的地方。

    应该奉为至理名言。

    哪能想到,朱佑樘这个蠢货倒好,刚一上任就把他爹辛辛苦苦,顶着莫大的压力,才弄出来的传奉官都给罢免了。

    这是何其的愚蠢的!

    说他是猪,都侮辱猪了!

    见过自毁长城的,就没有见过如此自毁长城的!

    当真是愚不可及!

    朱元璋只觉得一阵阵的火气,直往脑门上冲。

    手又痒了,真想打人。

    若朱佑樘在他们面前,一顿毒打绝对少不了!

    这朱见深如此英明神武,怎么偏偏就生了这样一个蠢儿子?

    边上的朱标,同样是有些意外。

    虽然通过之前的对话,他就已经知道了弘治中兴只怕水分很大。

    但是却没有想到,水分竟然能达到这种程度!

    一个人,而且还是当皇帝的人,竟能如此愚蠢!

    还好,这家伙不是自己的后代,是老四的后代。

    不然自己肯定也会被气的受不了!

    如此一想,心里就好受了很多。

    但旋即又想到,历史上自己那个扁脑壳的蠢儿子,好像和这家伙也差不多。

    朱标刚刚升起的那点好心情,顿时便又没了……

    “还有呢?”

    朱元璋对着桌子连着拍了好几巴掌,让自己情绪稍微稳定一点后,便又一次的望着韩成询问。

    韩成道:“除了这些,他还废除了开中法。”

    “啥?!废除了开中法?!”

    “他娘的,他怎么敢这样做?!!”

    听到这话,朱元璋顿时就坐不住了。

    直接从座位上蹿了起来。

    眼睛瞪得老大,双目之中杀气闪现。

    作为开中法的制定者,朱元璋启能不知道开中法的意义,到底有多大?

    所谓的开中法,是建立在盐被官方经营的前提之下。

    那些盐商,想要通过买卖食盐赚钱,需要有盐引才能从盐场买盐。

    盐引又是如何获得的呢?

    需要这些商人们,先把相应数额的粮食,给运送到边关地区。

    完成了相应的任务,才能得到相应数额的盐引。

    等于用这样的办法,低价寻找劳动力,来给边关地区运粮。

    这个办法被用出后,朱元璋引以为傲很久。

    觉得这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只要盐还被官营一天,边关将士就一天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

    只要边关地区有粮食,大明的兵马就能在那里坚守,就能抵御异族。

    大明的边防问题,就不用太过担忧。

    因为根基在那里扎着。

    而经过这好几年的施行,也证明了这开中法确实非常好用。

    有了开中法之后,大明现在往边关那边运粮,要省心的太多。

    不仅能让边关地区粮草充沛,还能让朝廷直接省下了众多的银钱。

    是个一举数得的好办法。

    可结果,现在朱佑樘这个王八蛋,竟然把开中法给废了!

    -->>

    

    他这是作死啊!当真是作死!

    在朱元璋看来,废除开中法这个举措,甚至于要比把朱见深提拔上来的众多传奉官,给一股脑的弄下去,都要更加的混账!

    绝对的昏招,影响太恶劣了!

    没了开中法支撑,自己洪武朝还有别的办法解决边关的运粮问题。

    无非就是多些开销罢了。

    但到了朱佑樘那个时候,只怕这最为根本的开中法被废除,边关那里粮草啊必然会不够用。

    大明的‘城墙’,将会被从根子上进行腐蚀。

    虽然朱见深在位时,让大明冲震雄风,把北方的鞑子,给猛捶了一顿。

    可这么多年下来,朱元璋早就知道了一个道理。

    那就是北方的鞑子杀不绝。

    和中原王朝总是此消彼长的进行交替。

    别管被打的有多狠,只要没有中原王朝的强力镇压,用不了太长时间,就会有新一轮,比较强势的鞑子崛起。

    到那时,大明说不得又要丢掉很多的土地,死掉很多的百姓!

    “这个混账!脑子里都是屎吗?!”

    朱元璋眼都有些红了。

    “二妹夫,他为什么要废除开中法?”

    边上的朱标,倒是比朱元璋冷静一些。

    心中虽然震动,却想到了一些关键之处,便望着韩成询问。

    听到朱标这样问,朱元璋也愣了一下。

    对啊,自己刚才只顾着上头了,忘记了这事。

    那朱佑樘就算是再蠢,也不可能不知道,这开中法到底有多重要。

    也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将其废除掉吧?

    韩成道:“确实有原因。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实行,开中法到了那时,已经有了很多的弊端。

    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盐引超发。

    还有一些有权势的人,拿着盐插队买盐。

    导致不少商人往边关运送了粮食后,从户部获得盐引,却长时间买不到盐。

    “然后呢?

    “就因为这,他就将开中法给废了?”

    韩成点了点头道:“对,就是把开中法给废了。”

    “去它娘的!!!”

    朱元璋闻言大骂一声,再也忍不住了,拎起板凳猛的砸在了地上。

    把一只板凳的腿都给摔飞了。

    这他娘的什么蠢蛋?

    开中发不好用了,你就去找造成它不好用的原因,然后针对性的加以解决也就算了。

    结果现在倒好,直接把开中法给废了?

    这什么见到有人想要自杀,为了避免他自杀,就主动出手,抢在他自杀之前,将他给杀死的做法?

    朱标也同样是显得有些目瞪口呆。

    这是什么操作?

    若非是愚蠢到了一定境界的人,还真的想不出这样的解决办法!

    正常人不都想着去找导致开中法不好用的原因,然后加以解决的吗?

    为何这朱佑樘,却偏偏不如此做?

    依照朱标的智慧,还真的是理解不了他的这种操作

    看了一眼那已经干废了一个椅子的老爹,朱标对于这种事情,如今也是见怪不怪了。

    “那废除了开中法后,此人是用了什么办法,来取代开中法的?

    总不能废除了后,别的什么都不管了吧?”

    韩成道:“确实采用了取代的办法。”

    原本都-->>

    

    抡起凳子,准备再来一下的朱元璋,顿时动作停在半空。

    韩成说的啥?

    这意思说,那朱佑樘竟然采用了别的办法,解决了边防运送物资的问题?

    这么说,自己刚才的凳子砸早了?

    “他废除了开中法后,根据叶淇的建议,改开中法为纳银开中法。

    就是说,以往那些盐商们需要把指定的粮食,运送到指定的地方。

    才能获得相应的盐引。

    现在,他们只需要缴纳一定的银子,便可从户部那里直接获得盐引。

    省去了往边地运粮这一条。”

    刚刚还升起一丝希望的朱标,听到韩成这话,又一次目瞪口呆了。

    这什么破办法?

    他这改了还不如不改!

    等于是开改为纳银开中后,直接就把往边疆地区运物资的这一项,给废除了。

    只留下了盐商和朝廷做生意。

    他们莫非不知道,开中法的本质,并非是让盐商和朝廷挣钱。

    而是通过盐引,来吸引盐商,让盐商往边关地区运送粮食吗?

    自己果然不应该对朱佑樘这些人,抱有任何的希望!

    而朱元璋,已经把举在空中的凳子砸了下去!

    愚不可及!当真愚不可及!

    什么狗屁东西!

    朱元璋气的胸膛急剧起伏。

    “提出废除开中法之人,可诛九族!”

    砸了一个椅子后,朱元璋双手按住腰间玉带,杀气腾腾的说道。

    “其心可诛!纳银开中法一施行,必然会让无数人吃的脑满肠肥!

    不知道要造就多少贪官污吏!”

    朱元璋声音冰寒。

    韩成点头道:“岳父大人说的对。

    别的不说,只这个提出废除开中法改为纳银开中的叶淇,其本身就属于盐商出身。

    与那些盐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不说其余的人,只说他家,在开中法废除之后,他们家的财富为之暴涨何止十倍!

    至于那些经手的官吏,又都赚了多少,可想而知!”

    “它娘的!”

    朱元璋再一次骂了起来。

    “他们这些人是在喝大明的血!

    喝大明那边众多边关将士们的血啊!

    他们就不怕鞑子再打回来吗?

    他们怎么敢!!!”

    韩成见此忍不住摇摇头。

    有远见的人终究还是少的。

    更多的都只是盯着自眼前的蝇头小利,只考虑自己。

    或许也有一些热血沸腾之人,可经历了宦海浮沉,见多了蝇营狗苟后,也难免会加入其中。

    活成自己曾经讨厌的人……

    “边防怎么办?那些将士们怎么办?

    开中法废除之后,他们有没有想过什么补救措施?”

    朱元璋望着韩成询问。

    虽然在没有询问之前,他便已经知道了结果。

    但还是想要问问。

    万一呢!万一还有一些有识之士,让等事情发生了一些转变呢?

    可惜,朱元璋所期盼的奇迹,并没有发生。

    “纳银开中施行之后,朝廷前两年是赚的盆满钵满。

    朝廷收入大大增加。

    但与之而来的则是,往边关运送粮草物资的难度随之增大。

    >

    

    >????朝廷的开支为之狂涨。

    维持边镇的兵马,成为了压的大明要走不动路的,众多包袱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往边关地区运送的粮草物资,自然是越来越少。

    边备随之废弛。

    以至于在成化帝时期,被收服的哈密卫,以及被夺回来的河套平原等大片沃土,又一次丢失。

    重新被异族所占据……”

    “砰!”

    朱元璋拎起了一个新凳子,又一次狠狠的砸在了地上,

    这一刻,他真的想要杀人!

    这些人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当真什么都敢贪!

    什么东西都敢碰!

    他们就不怕鞑子做大,再次南下吗?!

    好一会儿,朱元璋才逐渐平静下来。

    望着韩成道:“还有呢?这王八蛋还有没有做别的?”

    (本章完)

    </b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