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纸书屋

正文 第30章 第三十章(第2页/共2页)

sp;   【再往后,太平天国被称为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运动,它搞北伐实际投入兵力也就是三万人。】      <center><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center>

    这段话也只令大家更加的郁闷。

    包括虽然闭上眼睛,却越发竖起了耳朵的老朱。

    太平天国运动,被称为“空前规模”——想是最大最多的意思——最大最多的三万人,便给清廷造成了很大的麻烦,那再联想联想,要联合清来搞定一个地方割据的李自成的明末,是多么的糟糕啊!

    朱樉撇撇嘴:

    “看这槐宗,把事情搞成这样,真是我们大明的魔星啊!”

    他是唯恐天下不乱,但是这天下要真的乱了,他又有些不是滋味了。

    【往前数,朱元璋和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是水战,和地面会战性质不同。

    宋辽的澶州之战,辽主力20-30万,宋实际参战兵力10万(另外王超的10万兵一直没动)

    香积寺一战,中国历史单日杀伤之最,唐军以伤亡七万人为代价阵斩对方六万人,俘虏2万,此战,交战双方投入兵也不过是15万打11万左右。

    而本次战役,写进史书的是朱棣最终战绩为斩敌十余万级,横尸百余里,降者十余万。

    百余里什么概念?昆山到上海市中心100里,高铁20分钟,这一路上连排的全是尸体,你感受一下。】

    前面两个例子,对大家倒是没有什么冲击。

    盖因鄱阳湖大战,谁还能比老朱知道得更清楚?

    宋辽和香积寺,都是史书上的故事,大家也是知道的。

    可是最后一句,却又令他们怪异喃喃:“100里……驱骏马疾驰,总要一个时辰左右,这20分钟却是什么意思?”

    【我知道大家对打仗人数的概念,因为一战,二战的缘故已经有点战力膨胀了。

    脑子里要么是一战流干了法鸡的血,全国人口不到4000万,服役800万人,阵亡400万。】

    傅友德率先跳起来,他此刻非常生气:“这怎么可能!这后辈,知道4000万人有多少吗?800万人就算不上战场,就单是练军,又如何供给?!即便是战时为兵闲时为农,也不可能!只有如麓川那般的小国才如此,便如此也不过兴兵30万,哪有四千万的大国如此施政!这法鸡之国光打仗了吗?底下百姓如何活!”

    【要么是苏德战场双方极限投入兵力1000万打600万,打完二战,老大哥一个国家六年时间阵亡2700万。】

    朱元璋也闭不住眼睛里,倏然睁开来,双目炯炯:“荒唐!1600万人哪可能放在一个战场上!怕是整个南直隶都不够他们站的!这苏国一次兴兵1000万,他是有多少万万人口和多大的地界?铁木真打下的江山全与了他也做不到如此!

    对面又是个能拿600万人的德国,还有个4000万人的法鸡,这三国是在三分天下吗?那那些清朝太平天国等等又去哪里?若不算在内,这天下岂不是有六七个大明那么大,还统统都似大明这般能种田能养人。”

    而且,朱元璋清楚记得洪武十四年时,大明人口不过5947万,若说是因为战乱,饿死被杀死了这么多人,虽说骇人听闻,也是有可能的。

    若说这2700万都是上了战场阵亡,且在六年间死尽,这是怎样的尸山血海啊?

    绝不可信!

    但他突地又悚然一惊。

    不,已经听了这后辈说过这么多的事情了,明明刚刚还想着,后辈不是信口开河之人,她的话可以信一信……难道,难道这些都是真的?

    难道,大明之外,铁木真还未走到世之尽头吗?

    所谓我们的‘老大哥’,究竟是谁?指的是苏国,还是德国?

    听着像是宋时的兄弟之邦,可是看后辈地图的幅员,又很是不小,并不似割土半壁。是那个老大哥,已囊括了中原以外比铁木真更多的土地,却又比汉人更强,以致天下的中心转移到夷狄身上,我等汉人不得不叫他大哥的缘故吗?

    落后的明朝,莫不就是指的这个?

    朱元璋感到了一阵惶恐,却复又激动起来。

    这天下之中,舍我中华还能有谁!

    原本不知便罢,现在既然知道了,我汉人岂能不奋发向前!若是在我大明手中,叫汉人落后其他异邦,别说和其他皇帝相比较了,等九泉之下,我又有何面目见列祖列宗?

    一时间,老朱的手都抖了起来,他不禁看向朱棣,却发现朱棣的手,也和自己一样在颤抖,于是他意识到了:

    他们在想同样的东西!

    世界的中心,该是大明;汉人,才该是大家的“老大哥”!

    【但这是现代战争,是由于近代拿破仑的民族主义思想蔓延后,民族国家的概念形成,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武器通讯的不断革新,使得战争的动员力远远超过古代所致。

    老欧洲以前打架,大战役量级也就是几万人,全靠拿皇摁下加速键。】

    朱元璋勉强将自己颤抖的手,按捺下去。

    这时候,他已经分辨不清楚,自己是惶恐呢?还是期待呢?想来应是期待吧!

    他更在想:

    拿皇——拿破仑,之前也听这后辈提到过,其是有些见地的。至少那句“我们在面临外族入侵时,会被迫想方设法反抗,保卫自己,并促使一个两亿人的国家武装起来。”颇对胃口。

    也就是说……

    这后辈的朝廷,恐怕至少两亿人口吧。

    他们到底是怎么养活这么多人口的?莫非是那种田机……

    至于民族主义思想,民族国家概念,朱元璋是明白的。

    【可能有人会说,哎呀,这古代的人,说是六十万,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多,才十来万。都是倍数,近一点的除以4,远一点的除以8才像正经数量。

    这确实没错,尤其是外线作战,特指出补给区,到漠北啊高丽啊之类的打架,后勤压力很大,要带很多给你送吃的小弟。

    一般小弟是正式打仗的人的起码三倍,大家出征又爱把自己名声打响,就把这些人也涵盖在内,所以建议除以4。

    比如土木堡之变号五十万,实际兵力也就是十来万,从隔壁李朝实录里能看到印证。】

    将军们终于回过了神。

    傅友德复又坐下,摇着头,有点颓然,他也像朱元璋一样,意识到了,没有什么不可能的,600年的变化,远超他的设想……他说不可能,不过是在坐井观天。

    井中的天,他已见着了。

    井外的天,又是何等辽阔?

    “十来万的兵力,焉能说少?”傅友德深吸一口气,稳住。

    十来万的兵力,已是很大的数量了!

    只是想想他们刚才听见的几千几百万,一时之间,便觉不知今夕是何年了。

    但是,想弄明白井外的天,先弄明白井中的天吧!

    这时朱棡突然眨了眨眼,有些疑惑:“这堡宗带了十几万人出征,为什么将领会觉得不安,有追兵,要从紫荆关返回呢?难道在大同那边吃了败仗?”

    他这么一提,朱橚也记起来了:“我记得,这后辈只说是,接近大同,没提过打了仗。”

    好奇怪啊……

    在场会打仗的人心里都冒出了一个小问号。

    李景隆小声:“会不会和我一样,和对手在博弈心理战,将领感觉有埋伏就回去了,毕竟御驾亲征,这位堡宗又好似不通……”

    不通军事。大家已经帮他补完了。

    “……嗯,也许。”完全想不通的大家只能认同这个和空气斗智斗勇2.0的观点了。

    【不过靖难之役,没那么虚。

    一、它是内线作战,即补给区内。朱棣一方的兵力是靠各卫所数量直接推算得到的。朱允炆方面要吃掉现在15万的朱棣,以他梭/哈的性格,绝对是数倍的重兵压制。砍半,没有60万,30万人也是肯定有的,否则这会儿李景隆和朱允炆已经慌了。

    二、就在白沟河之战前,朱棣派儿子们去四处收敛各个战场的尸骨,祭奠之,其总数已达十余万。要知道,这之前打的两场大战役,也不过就是真定之战和郑村坝之战,人数规模都远远比不上现在这场白沟河。】

    “已经死了这么多?”朱元璋叹了口气。

    可是此刻,灵堂里十分安静。

    他的这声叹息,便清清楚楚,传了出来。

    而这奉天靖难,还远没有结束。

    【假如你认为这些数据还比较虚,都是史书的文字记载罢了,不可信,那还有一个佐证。

    得益于朱元璋持之以恒对马政的重视,洪武十年至洪武三十一年太仆寺(养马的)繁殖的马匹数量在33万匹,除了种马,大部分都发到了军队手里。

    再加上茶马贸易的补给,比如光洪武三十一年李景隆经手的西南茶马交易就有13518匹。

    全军的马匹数量,往最少算,三十万匹肯定是有的,因为洪武三十年,辽东到甘肃战马有十万。这是北部防线,南边的没算,防倭寇的没算,帝国内部驻扎的没算。

    然而到了建文四年十二月,朱棣问兵部尚书刘俊,天下马匹几何。刘俊说,23700多匹。

    靖难一场,打掉了马匹28万余!

    以人马战损2比1算,死掉的士兵都有56万!但人马战损比怎么可能只有2比1呢?

    步兵才是主力啊。

    可想而知,大明到底被打掉了多少兵。白沟河之战,靖难里双方投入兵力最多,打的最狠的这场,又到底死了多少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