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纸书屋

桔纸书屋 > 穿越小说 > 大明守村人 > 大明守村人 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报纸一份群带动(外十二章)

大明守村人 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报纸一份群带动(外十二章)(第1页/共2页)

    “对对,哦陛下说得对。臣觉得那个飞艇啊比热气球好用,战场上盯着敌人的中军大帐炸。”

    被追杀出心理阴影的齐齐力对大明的武器最喜欢研究,研究如何应用,比如追杀别人。

    朱元璋微微颔首:“是矣!”

    其实无须齐齐力说,大家在看到飞艇后,全想到了这种操作。

    双方打仗有中军,主帅所在之处,帅旗明显,或者叫大纛,讲究帅旗不倒,死战不退。

    若主帅被天上的飞艇撵着跑,军队士气何在?

    关键飞艇速度快,主帅骑马跑必须不停地变换方向以躲避。

    多几艘飞艇去围剿,主帅估计得投降。

    飞艇不是寻常的热气球,飞艇大,载重多,除了从上面往下扔爆炸物,亦可架重机枪突突。

    重机枪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在射击的过程中能够修正弹道,没有掩体的情况下躲不过去的。

    感觉目前大明打别人,如大人欺负婴儿,敌人只能钻进深山老林之中,利用地形优势来抵消武器上的弱势。

    地震区的百姓不关心武器的事情,大家看到雨停下,余震的间隔越来越长,震幅越来越小,纷纷露出久违的笑容。

    “明明地动,咱咋还有一丝开心?家里菜地都被水给冲毁了。”

    一个平日里在下丘村外面市场卖精品菜的菜农,双手卡着腰,一脸纠结地跟站其旁边的人嘟囔。

    旁边的人吧嗒两下嘴:“你菜地的菜不是已经提前把能摘的全摘了么?”

    “还有小的没摘,咱想等等看,还未到罢园的节气,家人都在这边,那里给了衙门安排的人照料,雨停了,应是会给放水。”

    卖菜的人说着难过的话,偏偏面上不见愁容。

    “想是无事,小的损失一部分,还能长,最近一些时日不好买菜喽!

    有朝廷在,地震便地震,人活着就好。

    这房子坏了朝廷给修,哪朝哪代管过这等事情?给免个租赋即大恩大德。”

    买菜的人愁了,菜要断,只能将就着应付一下,他可是买精品菜的有钱人。

    卖菜的眼睛一亮:“是呢是呢!不震咱其实更担忧,朝廷说得不准了,那还了得?”

    ‘啪!’另一个人卯足了劲一拍大腿,不理会被拍到腿的人嗷一嗓子的抗议,点头:“正是,怪不得不着急,天灾提前知晓怕个甚。

    若能躲的知道后安排好如何躲,明知躲不开的,命啊!

    如整个天地翻覆,躲无可躲,管他贫穷富贵,还不是一样。”

    “咋会呢!朝廷有高人,下丘村,不,太子村的,天地翻覆,高人必然出手。

    眼下的地动算小灾害,高人出手估摸要短寿,弄不好一条命搭进去。

    咱们不过是躲躲而已,高人得活着,其乃咱大明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又一个买菜的富贵人家的开口,会自己脑补。

    “对,西游记里说的定海神针,西游记是谁写的?只说下丘村,没个具体的人。”

    之前买菜的人跟着附和,说起西游记。

    西游记按照历史还早着呢!朱闻天不想弄红楼梦,时代不对,三国演义和水浒已经由罗贯中整理写完了。

    目前罗贯中正在创作其他的作品,朱闻天实在不好意思白占人家便宜,给了不少润笔。

    其他的白话评书等作者同样获得了不菲的润笔,大家创作积极性非常高。

    有一些还是专门找人写的宣传大明皇帝和军队的小说,顺便把军民鱼水一家亲给代进去。

    ……

    “咱们的憨憨便是定海神针,说起来报纸的销量越来越高,越是之前归入大明的地方销量越好。

    新占的地方百姓识字的还少,得加强教学,明教咱不担心了,他们那一套比不得咱憨憨。

    连带着百货商店的一些商品销量也变得多了,尤其是肥皂。

    工业果然能够带动社会整体经济发展,所有点滴的改变都能促进整体的提高……”

    朱元璋也说起西游记,不过他并非单独说西游记里的情节。

    西游记里所透露出的内涵,还能比得上朝堂?

    朱元璋强调报纸在其他方面的作用,百姓愿意看报纸。

    报纸中的一部分内容,比如生活小常识、趣闻趣事,这些是固定的。

    专门有人把编纂好的书发到各个地方,那边进行报纸印刷,每天拿出来多少,全国统一。

    包括某一本完本的小说,在报纸上连载,一天一点。

    时事则是通过电报传递,白天上传出去,下午排版,晚上印刷,凌晨的时候在各个州府卖,县里一般要到快中午的时候才能收到,就是时事晚一整天。

    村子里谁订了报纸给专门送去,哪怕一个村子只有一户人家订,送报成本高过报纸价值几百倍,一样送。

    州府府城的百姓获得信息的速度最快,其次是非治所县县城的百姓,最后才是村子的。

    百姓讨论时事,也说小说里的情节,男人一般愿意凑在一起谈论时事,女人则是生活小常识什么的。

    谁家订了报纸,一般都会拒绝借别人看,借完了不好还回来。

    那报纸除了上面的内容,还能够拿来练字、糊墙、包东西。

    更大的价值是攒报纸在百货商店换东西,肥皂最好换,针头线脑的也能换。

    借了别人看,缺了一页换不到怎么办?

    在换的过程中,百姓发现订报纸的钱其实可以通过攒报纸换东西赚回来,相当于白看报纸。

    还能留一部分报纸,不需要整份报纸,只要每一版的专门地方剪下来即可。

    百姓愿意订,相当于没花钱,这是百姓自己认为的。

    实际上百货商店换的商品是正常销售价格,里面含利润。

    百姓订报纸多,商人才愿意在报纸上打广告,每一个地方的商人在当地打广告。

    有的商人要带着货物去某个州府卖,则提前到州府商议在报纸上打广告的事情。

    朝廷真正赚的是商人的广告费,也是商人销售商品的税,打了广告货物才好卖。

    百姓则在订报纸的过程中强化了学习的字和数学,天天看,不停地强化记忆。

    百姓聊天需要报纸上的内容,不愿意学习识字的人跟其他人聊不到一起去,没办法只好努力学。

    学会了识字和算术,家中的孩子念书大人可以辅导。

    原来孩子有机会去读书,家中花钱,孩子可能不好好学,回来家长也不晓得,只觉得自己孩子读书就是有出息。

    等家长都会了,孩子回家一问,敢说谎,直接挨打,骗老子是吧?

    整体上国家的教育就提高了,竞争会非常激烈。

    学习本身的目的不是学习固定的知识,而是应用,也就是格物致知,属于再学习能力。

    给百姓一个东西加上说明书,百姓看完说明书就会操作。

    日常生活中,发现某一种情况下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够用上,那么就去分析和研究,最后获得便利。

    至于为何换肥皂最容易,那是因为肥皂应用的地方多。

    除了正常洗衣服的清洁,还能处理伤口、吃东西吃错了喝肥皂水、吹泡泡……

    当更多的人愿意用肥皂,并且有肥皂来清洁的时候,生病的概率则低,得破伤风的概率也低,生存几率增加。

    百姓们不晓得这些事情每一步都是策划好的,他们只管按照自己的本心订报纸、换肥皂。

    而朱元璋最担心的明教在这等宣传之下,无力搞事儿。

    明教一般就是通过给人治病、为穷苦的人提供一些粮食来笼络人心。

    其实明教真正需要的是有钱人,有了钱财才能干大事。

    有钱人也需要精神上的需求,明教就用他们的钱来让穷苦的人支持他们。

    故此,朱元璋才开办惠民药局、生药库、养济院,可惜历史上他没什么钱,好在明教也没什么钱。

    如今他有钱,真能把免费医疗和社会福利体系给铺遍大明。

    当然,条件有限,特殊的好药没有,只有简单的药材,抗生素目前分不到各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